李丽娟
(闽江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1]基层党组织作为执政党在基层社会的细胞,是贯彻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的战斗堡垒。基层治理是国家社会治理的前沿阵地,也是国家社会治理的重点、难点。
加快基层党组织社会治理现代化转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建工作的迫切任务。基层党组织只有不断创新党建工作,加快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现代化,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领导作用,有效统筹多元社会利益格局,使民心在基层凝聚,矛盾在基层解决,信任在基层重建,才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积极贡献。
社会转型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内外部环境都在发生深刻变化,面临执政能力、执政规律、执政方式、执政理念等一系列转型升级的新课题。加快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是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举措。《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广大党员积极投身改革事业。[1]在改革攻坚阶段,国家的各项治理决策和部署需要基层党组有效落实、大胆探索,发挥社会治理领导核心作用,协调整合基层社会治理资源,不断拓展社会化的工作载体,构建符合实际、多样化的治理体制,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广泛参与社会治理,把握党和国家建设的总体布局和政策导向,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和诉求日趋多元化导致社会矛盾复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尤其迫切。首先,基层群体性事件频发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近年来,中国在推进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同时也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房屋迁拆纠纷、土地收益争议、官员腐败问题等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集体上访事件。这些基层问题的发生影响了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也表明基层民主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寻找善治路径的迫切性。其次,社会治理中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居民自治有待提升。在一些基层社区存在“政府买单、老百姓不买账”的困境。基层社会治理中群众的参与度和参与热情,既与参与事件的吸引力有关,也与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机制和水平有关。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党中央的各项政策落实不够及时,不够到位,不够细致。例如要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真正落地,既需要上级政策支持,更需要基层党组织优化本地产业的布局,需要对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示范、推广、服务。最后,社会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基层群众公共需求的结构日趋多元化、多样化和专业化,如果基层教育、卫生、文化、环境、安全等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会导致公众生活质量和水平难以进一步提高。
我国的基层党组织遍布城市街区、农村基层、产业园区、国有企业、机关单位、学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是党在各行各业工作的基石。随着基层社会的变迁,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化,基层党组织应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在基层治理中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引领基层治理的正确方向。一些基层党组织权利让渡空间还不够,管理中比较行政化,导致社区居民参与不积极,社会组织发展迟缓,社会工作人才缺乏,无法发挥社会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优势。基层党组织应建立起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治理方案,充分发挥政府、社会组织以及人民群众等力量,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整合,提升党建资源的利用效能。如可以引导更多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和管理,实现区域内部不同资源共享,为群众提供个性化、便捷化、兴趣化的多元服务;可以建立健全群众参与机制和激励机制,倾听民声、体现民意、集纳民智,以党建带群建,促进基层自治、共治、善治。
人心向背是执政党兴亡更替的重要原因。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2]有的基层党员干部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群众感受到的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有的官架子大,官僚主义严重,离群众越来越远;有的乱用手中权力谋私,个别家族宗派势力有所抬头,办事不公,优亲厚友;有些基层党员干部引领服务发展的能力不强。这些群众看得见、遇得到的问题,严重损害党员形象,危害党群关系和谐。推进基层党组织社会治理现代化,必须顺应人民的期盼,有效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作风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拓宽群众利益诉求渠道,从而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现代化社会治理模式,发挥人们群众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既可以提高基层群众的自治能力,又可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实现基层党组织社会治理现代化转型,就要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转变工作理念、功能定位和工作思路,努力探索适合各地实际的基层党建有效方法与途径。
随着社会关系复杂程度的加深,基层党组织重管理轻服务的传统,难免造成社会治理的困难。在基层组织工作中,管理与服务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管理是形式,服务是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需求也发生变化,要抛弃传统旧形式,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的发挥,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基层党组织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也具备服务群众的组织优势。基层党组织要转变工作理念,摒弃一切妨碍经济社会发展、损害社会和谐的陈旧管理观念,改变过去单纯依靠命令和处罚进行管理的工作模式,要树立“公仆意识”,站在公众立场思考,一切从公众需要出发,一切以公众需求为转移,实现由“管理者”角色向“服务者”角色的转换,寓领导和管理于服务之中。
基层党组织要在基层社会多元治理主体中实现其领导中枢的功能和地位,还要实现工作方法的现代化转换。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基层党组织在工作方式上要改变过去传统的单向的政治动员、命令下达,转向对基层多元利益的协调和优势资源的整合;改变单纯的政治议程中的协商、投票民主参与形式,转向借助大数据网络平台,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改变过去单纯自上而下的定时定点的传统服务,转向借助“互联网+”平台,让现代化服务手段实现服务功能最大化。如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与大屏幕,开设网上党校、手机党员教育超市,将分散的信息化渠道整合起来,为群众提供精细化、便利化、全天候的综合服务。搭建民意直通车,通过电脑、手机等网络终端,建立网上接收党代表提案,推进网络党务信息公开,构建网上民意回应系统,将矛盾和问题化解在基层,实现民情“零距离”。[3]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历从高度集权体制向地方分权体制转变的过程。一些必须由上级党组织从全局的高度统一分配的权限主要集中在中央,而一些适合于基层党组织自主支配的权限则要分散在地方。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群众最直接、最密切、最经常的桥梁和纽带,承担着许多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行政管理、社会服务和事业发展职责。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的职能,首先必须让基层有权办事。岳普湖县为切实做好基层党组织简政放权服务群众工作,制定了《关于推进落实“好人让基层干部去做、好事让基层组织去办”的实施办法》,将各项惠民补助、救助物资、慰问金、爱心物资由“一卡通”或者上级部门发放改为基层党支部书记面对面亲手发放,通过基层干部面对面发放各类慰问物资,让党员干部接地气,宣传惠民政策,了解社情民意,取得良好的效果。[4]基层党组织实现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使百姓不出村也能办成事,关键在于适度赋予权力,增强管理权限和服务职能,切实让基层党组织有权管事、有能力办事、办得了事。促进加快简政放权,还有利于激发基层党组织的发展活力。
作风建设是保证党组织执政为民,立党为公,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途径。但是一些基层党组织“四风”方面存在突出问题,有部分党员的先锋模范意识淡薄,党员活动缺乏积极性;有的党员干部有权利寻租思想,弄权贪腐,巧立名目,敛财谋利;有的党员干部习惯于“做工作”、“讲人情”的工作方式,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还有一些党员干部缺乏民主意识,不够重视群众的参与权、选举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决策管理不够公开透明,缺乏监督机制。由于基层群众的法律意识也不强,解决问题找法的氛围不浓,使“信访不信法”、“违法维权”的事情频繁发生。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时期,基层社会治理法制化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基层党组织官本位思想盛行,习惯于“家长式”管理模式,习惯以政府命令、控制和规制,缺乏法律与规则意识,缺乏服务意识,将公民、市场及社会组织看作被管理者,则势必会使治理改革的效果大打折扣。基层党组织在处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如房屋拆迁补偿、土地征收补偿、劳资纠纷问题、环境资源、食品安全、教育医疗、民间纠纷等问题时,应建立听证、监督、举报等多种渠道的民意吸纳和表达机制,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基层党组织要以街道和社区为平台,抓好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法治教育,健全完善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在基层定期开展“信访接待日”、“法律援助服务进基层”等活动。
邓小平同志曾经提出“三个有利于”的工作标准,并把“人民拥不拥护”、“人民赞不赞成”、“人民高不高兴”、“人民答不答应”作为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出发点。习近平同志强调,“要重点解决好损害群众权益的突出问题,决不允许对群众的报警求助置之不理,决不允许让普通群众打不起官司,决不允许滥用权力侵犯群众合法权益,决不允许执法犯法造成冤假错案”。[5]尽管党组织的工作内容日益复杂,无论是服务改革、发展,还是民生,最终服务对象都指向人民群众。一些基层服务党组织还存在宗旨意识淡薄、只对上级领导负责、忙于各种形象工作、不为群众办实事、群众感情淡薄等问题。党员干部按其职能是人民群众的代理人,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具体地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从根本上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基层党组织加快社会治理现代化要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评价工作成效的最终标准,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社区网站等平台让群众对服务事项进行公开点评,指导改进。近年来,基层党组织响应党中央号召,积极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基层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1]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01).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牛月永.实现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转换[N].学习时报,2014-10-20(05).
[4]自治区党委基层办综合处.岳普湖县简政放权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工作水平[OL].(2014-06-25).http://www.xjkunlun.cn/zzgz/jczzjs/2014/3301923.htm.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