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外剥内扎术后下消化道大出血的非手术因素分析及对策

2018-03-22 02:35鲁稳柱何洪波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四川大学内痔肛管

鲁稳柱,何洪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中西医结合科(成都 610041)

混合痔是肛肠科最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下消化道大出血发生率较低,但却是一种严重的手术并发症[1-2]。由于肛门内外括约肌的作用,在混合痔术后手术部位发生出血起始阶段,血液不会立即流出肛门外,而是倒灌进入肠道,患者会有肠鸣音活跃及强烈便意感,甚至出现小腹或肛门部的坠胀感,随即解便时会有大量鲜血或者血凝块排出,失血较多的患者甚至会出现头晕、乏力等休克症状。本回顾性研究对2014年8月至2017年9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治疗的3 100例混合痔患者中,出现术后大出血的23例及外院转入的术后大出血1例进行病案复习,分析致大出血的相关非手术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9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发生下消化道大出血的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0例,女4例;年龄28~61岁;下消化道大出血发生在术后4~5 d 4例,7~14 d 20例。

1.2 方法

立即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建立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发生休克时积极抗休克治疗,同时进行止血处理。患者取左侧卧位,采用肛周局部浸润麻醉,麻醉起效后缓慢导入圆形肛门镜,用生理盐水棉球反复清理肛管直肠内积血及血凝块直至干净,充分暴露原手术区域,如肛管直肠区较多粪便可先用开塞露通便后再清理。肛门镜自内向外缓慢移动查找出血点,发现出血点均位于内痔结扎点附近0.5~1.5 cm肛管黏膜处,为内痔结扎点脱落后创面的搏动性出血。以强生4-0抗菌薇乔于出血点上端正常黏膜处进出针(可深达肌层浅面)行“8”字缝扎,因出血部位充血水肿明显,缝合时不能用血管钳直接钳夹出血部位,否则可能形成更大出血创面。缝合结束后检查见搏动性出血停止,退出肛门镜观察5~10 min,若创面无明显渗血,用明胶海绵包裹油纱及艾利克纱条填塞肛管直肠区,加压包扎。术后抗感染、静脉药物止血3~5 d,术后24 h内进食软食,术后第2天早晨去除肛门填塞物。混合痔术后大出血的患者往往存在惧怕心理,此种局麻下处理方法可在换药室进行,对患者生理和心理影响较小,但通过圆形肛门镜进行缝合止血时对操作者缝合技巧要求较高。

2 结果

在对患者进行上述处理后,除1例亚临床血友病患者外,其余患者均未再出血,患者均于1周内出院。本研究中患者术后出血情况显示:患者术后大便解出困难引起的大出血4例(术后4~5 d);术后感染导致的大出血1例(术后9 d);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大出血1例(术后5 d);口服抗凝药物引起的大出血3例(术后7~14 d);出院后剧烈活动引起的大出血10例(术后10~13 d);不明原因大出血5例(术后9~13 d)。经过对症处理后,所有患者大出血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并康复出院,患者均无复发。

3 讨论

研究[3-4]表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大出血的原因中,发生在术后24 h内的出血为原发性出血,多是由于术中操作不当或止血不完善及包扎不合理造成的。本研究中患者均未出现此种大出血情况。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内痔核一般于5~7 d开始脱落,2周左右脱落完毕,因此术后7~14 d称为脱疤期,也是术后继发性大出血的风险期。本研究患者中,1例因局部感染、4例因大便解出困难、10例因剧烈活动导致脱疤期创面再出血。与手术相关的混合痔术后大出血有较多研究,在此不做过多讨论,本研究主要探讨引起大出血的非手术因素。我们分析主要原因有:1)影响凝血功能的疾病如血友病及严重肝病等,造成凝血因子缺乏或凝血功能异常引起出血;2)由于某种疾病(如心脏病、血管疾病)行相关治疗(瓣膜置换、支架植入等)后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从而造成凝血功能异常引起出血;3)肛管区炎性病变,组织修复能力下降。

1例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由院外转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该患者于院外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术后第5天出现下消化道大出血症状并先后给予5次缝合止血。肛门部填塞压迫止血后转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转入后第2天再次出现下消化道大出血症状,全麻下给予缝合止血并查凝血因子相关检查,术后第4天再次出现下消化道大出血,于全麻下再次行缝合止血。患者Ⅷ因子缺乏,诊断亚临床血友病,同时输注人凝血因子Ⅷ后,患者未再出血。术前询问病史很重要,如果发生术后大出血时除考虑手术因素外,还应警惕合并血液病等非手术因素,特别是多次出血的患者[5]。本研究患者中有3例口服华法林而于术后7~14 d发生大出血,此类患者尽可能选择药物保守治疗,如选择外剥内扎术,除了术中结扎组织不宜过多,尽量减少创面外,更应严格执行休息及排便管理。

本研究中有5例不明原因大出血患者系环状混合痔(环状内痔为主),术后休息及排便均正常,出血原因考虑与患者合并肛管炎有关。肛管炎临床大多为长时间发作成为慢性,最初表现可多样,肛门坠胀或肛内闷胀是最常见早期症状;大便次数增多,部分有里急后重,以慢性为主。病理变化为显微镜下可见肛管黏膜呈弥漫性充血、水肿,肛腺分泌紊乱,黏膜下层有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少数嗜碱性细胞、嗜中性细胞浸润,肛窦隐窝有小脓性细胞形成。电镜下可见黏膜表面和隐窝的上皮细胞均有微绒毛短缩和数目减少,内质网扩大,线粒体肿胀变圆,嵴变小,溶酶体增多[6]。因此术中主要观察肛管黏膜充血情况,若黏膜由正常粉红变暗红或深红,个别患者血管纹理粗乱,肛管黏膜脆性增加,稍加外力易撕裂,就应考虑合并肛管炎可能。因为炎症区域的伤口充血明显,愈合慢,易出血,必要时应终止手术,给予对症治疗。肛管炎的治疗目前还没有较理想方案,多为中药灌肠、坐浴。因此仍需进一步研究混合痔合并肛管炎的发病机制。

综上所述,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下消化道大出血只要发现后及时处理、合理治疗,效果均较好,不会造成严重后果[7]。因此,手术方式及创伤范围是根本,合理饮食及排便管理是关键,基础疾病治疗是重点,正确护理和充分休息是保障。同时,需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特别是易诱发消化道出血的基础疾病。

猜你喜欢
四川大学内痔肛管
四川大学西航港实验小学
自动弹力线套扎术在内痔治疗中的应用
胎儿正常肛门、肛管和畸形改变的超声图像分析
直肠癌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百年精诚 誉从信来——走进四川大学华西眼视光之一
一只会哭的猫
内痔直肠下端黏膜环切吻合,肛垫悬吊术(PPH术)180 例的分析
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对Ⅳ度内痔的临床分析
四川大学信息显示研究所
肛瘘手术发现肛管非典型黑色素痣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