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年来,伴随海量图书的出版与图书馆资源的骤增,可供读者选择利用的资源愈发丰富,同时也带来图书类型同质化严重、图书馆采购难以满足读者阅读需求的问题。书刊流通率逐年走低也成为各类型图书馆长期挥之不去的“伤痛”。为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图书馆界在资源推广和自主荐购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相关研究更是不胜枚举,如通过移动平台开展阅读推广服务,基于读者评论或意见开发荐书系统等[1-2],然而其中鲜有探索通过移动终端如利用微信平台优化荐书服务的报道。截至2018年3月31日,笔者在CNKI中以“微信推荐图书”“微信荐书”“微信选书”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结果不足10条。在手机上网比例已远超传统 PC 上网的时代,通过电脑终端互动的方式显然不及手机终端便利,因此,笔者尝试以西北五省区高校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荐书服务角度着手,调查其开展现状与问题,以期丰富西北地区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的研究。
通过查询全国高校信息综合查询系统与五省区教育厅官网获悉,截至2017年底,陕西省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共44所、独立学院 12 所[3],甘肃省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共22所[4],青海省本科院校共4所[5],宁夏回族自治区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共8所[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共18所[7]。因军事院校网络受访问特殊性影响,故不在本次调查院校范围内。
笔者采用网络调研法与内容分析法,通过登录手机微信,点击“公众号”,在搜索框内输入“高校名称+图书馆”进行查找[8],选取2017年4月1日-2018年3月31日的历史记录,对上述地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开通、认证、荐书服务内容设置及服务更新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本文重点调研的内容是图书馆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开展的荐书服务,其内涵主要包括两方面:图书馆以阅读推广为目的向读者提供的图书推荐等导读服务,引导读者发现优质图书资源,如好书发现等;图书馆充分发挥读者的主观能动性,为读者开辟专门的推荐或购买资源通道,如开发或使用专业荐书系统、开辟荐书功能区等,读者留言荐书作为微信的基本功能不在本次调查范围内。调查中的荐书服务必须同时具备上述两个条件,才能充分体现图书馆与读者在资源构建方面的开放与互动程度。
从调查结果来看,五省区108所高等本科院校图书馆有84所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其中有70所图书馆开展了微信荐书服务,且多以单向荐书服务为主;提供图书馆与读者间双向荐书服务的单位仅20家,数量仅占开通馆总量的23.8%(表1)。
表1 西北五省区本科高校图书馆开通微信荐书服务的统计
微信公众平台的定位是为用户提供资讯和服务,其类型通常包括服务号、公众号和企业号[9]。服务号与公众号在功能设置、信息发布频率和消息显示方面各有所长。服务号侧重于功能服务,开放了众多高级功能,新消息可醒目地直接显示于微信首页,但每月仅可推送4条消息;订阅号偏重资讯传播,新消息可每天推送一条,但显示归并于订阅号二级目录下方。实名认证有利于公众号获得更高的可信度、品牌效应及搜索排位。
从已掌握的调研数据分析,开展双向荐书服务的20所图书馆中使用服务号开展荐书工作的有9家,使用订阅号开展服务的有11家。除新疆艺术学院图书馆外,其余19所高校馆均已完成实名认证,说明多数高校图书馆均十分重视微信公众平台建设,订阅用户数量已初具规模,服务效能在业内已具备一定影响力与知名度。
图书馆向读者提供的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分类导航、热门图书列表、新书推荐(新书通报)、热门荐购、读者借阅排行、读者搜索浏览排行、图书导读等,通过这些丰富的筛选形式直观地向读者展示了推荐书目。读者可通过自主荐购等功能键向图书馆发送图书荐购申请,具体形式包括表单推荐、网络征订、扫码荐购、征订目录筛选等,这些途径为读者主动参与图书采选提供了极大便利(表2)。
表2 西北五省区本科高校图书馆开通双向荐书服务统计
在推进微信公众平台荐书服务的同时,图书馆不同程度地使用了自主研发或引进的服务平台、软件系统。如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选用浙江新华书店集团的“芸台购系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图书馆选用“广州书富信息管理平台”,将图书馆荐书与读者荐书集合到同一界面,便于读者发现并操作;陕西师范大学、咸阳师范学院、甘肃中医药大学、新疆大学等图书馆则分别选用了“田田网”“纸邦”“仁仁阅”等纸电同步馆配平台,方便读者在线完成荐购和推荐书目的查找;也有图书馆在OPAC系统上添加了荐书功能,如金盘系统。此外,超星移动图书馆的新书推荐和热门书目也成为诸多图书馆青睐的对象,纷纷将其嵌入到了图书馆的荐书栏目中。
由于读者向图书馆荐书的信息不便获取,因此此处的荐书服务更新情况主要指20家图书馆以通知的形式向读者推送荐书信息的发布频率及效率,涉及发送文章数量、推送次数、阅读量、点赞量等维度指标[10]。通过调查发现,2017年4月1日-2018年3月31日期间,除陕西科技大学图书馆、新疆大学图书馆、新疆艺术学院图书馆等3家图书馆的信息推送量≤1外,定期推送荐书通知已成为其余17所高校图书馆的常态化服务。分析原因,不排除其中部分图书馆选择将荐书活动和信息发布于图书馆OPAC中,因而造成荐书通知推送量的减少。从荐书信息推送量、阅读数、点赞量等角度统计,表现比较突出的馆分别是甘肃中医药大学图书馆(79条,阅读10 575次,点赞437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图书馆(72条,阅读23 576次,点赞940次)、宁夏大学图书馆(54条,阅读32 079次,点赞864次)、西安工业大学图书馆(45条,阅读15 671次,点赞480次)、西安工程大学图书馆(44条,阅读15 750,点赞301次),除去假期和节假日,基本保证了信息周更新。但从篇均点赞率指标来看,河西学院图书馆10条,阅读5 620,点赞387次;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15条,阅读10 122次,点赞360次,获得读者的认可度则更高。
受自然地理条件、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本次调研的西北五省区在高校建设数量及发展水平方面呈现区域间不平衡态势。五省区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的微信开通率分别为陕西82.1%,甘肃81.8%,青海50%,宁夏62.5%,新疆72.2%。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荐书服务的高校图书馆,除青海地区外,其他省区覆盖率均超过77%,可见荐书服务已成为微信公众平台覆盖率较高的功能项。同时实现双向荐书服务图书馆的比率除新疆地区达到56%外,其他省区均低于30%。五省区中,青海和宁夏地区高校图书馆与其他省区高校馆之间的差距较为明显。为此,这两个地区的高校图书馆应及时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新技术利用意识,做好移动服务平台搭建工作,进一步拓展图书馆服务宣传推广的渠道。已建立微信公众平台服务的图书馆则应进一步丰富服务项目及内容,加强平台的宣传,吸引更多的用户了解平台并参与进来。
表2可见,开展双向荐书服务的只有20所图书馆,为提高平台管理服务效率,绝大多数选择借助系统完成自动化推送及荐购。从推送内容来看,除河西学院图书馆等少数几个馆有原创书目推荐外,多数馆向读者推送的荐读书目显得千篇一律,往往只是转载超星图书馆的内容。图书馆服务不仅应保证数量,更要追求品质,推送内容缺乏原创活力、无法贴近读者需求正是影响图书馆服务品质及读者使用黏度的关键所在[11]。因此,建议从以下两方面着力调整。
3.2.1 规范平台维护管理
调研发现,尽管有的图书馆开通了双向荐书服务,但受平台访问的不稳定性、操作界面的不友好以及回复咨询的低效率等因素影响,部分馆的荐书功能间接沦为摆设。因此维持平台的正常运行是开展服务的前提,平台持续稳定地运转并能定时推送和接收读者反馈,背后往往需要有一个强大的专业团队。这需要图书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选配专门的技术人员及具备较强文案功底的馆员参与其中。此外,制定完善的平台运营制度和高效的执行力也是保障平台走上规范及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3.2.2 丰富平台服务形式
作为开放化的平台,微信公众平台为用户开发和嵌入相关应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图书馆技术人员也可以结合自身需求自定义各类菜单和功能键。此外,作为一个多媒体的信息平台,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呈现图像、文字、动画、音频、视频等不同类型的内容,对吸引用户有着先天优势。因此,图书馆微信平台荐书服务在内容编排上不应拘泥于文字和图片,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如采用微电影、听书等形式,使信息内容立体鲜活,形式更加多元[12]。
在70所开展微信荐书服务的图书馆中,有26家为读者开通了荐购服务。尽管近半数图书馆采用了网络在线馆配平台,但手机界面呈现的仍然是网页格式,识别度差,操作体验不佳。填写荐书表单是图书馆提供的最主要的荐书形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读者扫码荐购、二维码荐购、图片上传荐购等是最为快捷便利的方式。此外,国内众多图书馆已尝试开始自主化的荐购,如内蒙古图书馆的“彩云计划”[13],即图书馆和当地新华书店合作,读者在书店选书,直接由书店简单加工后便可借走;长沙图书馆则推出了“云馆藏”服务[14],读者在京东选书寄回家,看完再还回图书馆加工;京东微信荐书联盟[15]等互联网荐书模式。通过借鉴兄弟院校图书馆及电商的这些好点子,充分挖掘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相信一定能拓宽读者荐书的渠道。
图书馆荐购服务的目标不仅在于购买到读者满意的图书资源,更在于让资源活起来,流动到读者的视野中。相较发达地区图书馆建设的规模与水平,西北五省区图书馆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互联网为消除地域间信息鸿沟带来了福音,能否借助好微信公众平台等工具为读者提供最优质的荐书服务,提高馆藏流通率,优化馆藏建设体系,是对图书馆发展管理水平的极大考验。当然,受馆情条件限制,完全复制“明星”图书馆的先进服务模式也不现实,但图书馆管理者和工作者应保持与时俱进的服务理念和心态。借用美国图书馆协会(ALA)2017年大会主题“改变我们的图书馆改变我们自己”,只有如此才能将西北地区图书馆服务不断推向更高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