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那些事
——那些不劳而获的蜜蜂

2018-03-22 03:43:19郝秋池指导老师郭雪旭
中国蜂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熊蜂工蜂蜂巢

郝秋池│文 指导老师 郭雪旭

唐山市第二中学 高三(18)班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朝著名诗人罗隐的一首《蜂》脍炙人口,有人说此诗实为叹世人之劳心利禄,也有人认为是借蜜蜂的特点歌颂辛勤的劳动者,讽刺不劳而获的剥削者。总之,既道出了以蜜蜂为代表的劳动者们的勤劳与辛苦,也映射了“运锄耕劚(zhú)侵星起”而“到头禾黍属他人”的一些特殊社会现象。

然而,并不是所有“蜜蜂”都是勤劳的劳动者,蜜蜂的世界中也有一群不劳而获的“杜鹃蜜蜂”,它们不事生产、不抚养后代甚至连自己的劳动工具都“丢弃”了,完全一副“浪荡公子”的模样,甚至掠夺、奴役其他蜜蜂。

1.“杜鹃蜜蜂”

杜鹃俗称布谷鸟,其典型特性是孵卵寄生性,即产卵于某些种鸟的巢中,靠养父母孵化和育雏。一些杜鹃所产卵的颜色形似寄主的卵,减少寄主发现并将它抛弃的机会;杜鹃成鸟会移走寄主的一个或更多的卵,以免被寄主看出卵数的增加。而蜜蜂总科中,有一些种类的蜜蜂进化出了靠偷盗方式寄生过活的习性,其行为让人联想到卵孵寄生的杜鹃,“杜鹃蜜蜂”(cuckoo bees)就因此而得名。

“杜鹃蜜蜂”的这种生物学行为是一种泛指,在蜜蜂总科中有盗寄生(Kleptoparasitism)和社会性寄生(Socialparasitism)习性的蜜蜂,都可以称为“杜鹃蜜蜂”。

2.盗寄生

盗寄生(Kleptoparasitism)是指一种动物从另一种处偷盗、劫掠后者已捕获、杀死或贮藏好的食物或筑巢原料的现象,包括远缘和近缘两种形式。在蜜蜂总科多个科内都有一种蜂类在其他蜜蜂巢穴中产卵的盗寄生行为,比例高达28%。与其他动物不同,蜜蜂科中绝大部分在其他蜜蜂巢内产卵的“杜鹃”行为都发生在近缘的同一个科内,也就是说这些偷盗者都偏爱自己的“亲戚们”。难道这是人类所谓的“相爱相杀”?

3.社会性寄生

社会性寄生是一个种群以另一个种群作为寄生对象,从而达到养活第一个种群的作用。如杜鹃蜜蜂混进蜂巢内部,杀死蜂王,控制蜂巢,蜜蜂们没有察觉,做起了奴隶。

蜜蜂总科中的“杜鹃蜜蜂”以蜜蜂科内拟熊蜂属的永久社会性寄生(permanent parasitism)行为最为“著名”,这些蜜蜂长得和它们的亲戚熊蜂几乎一模一样,憨态可掬,但是其习性和熊蜂完全不同。拟熊蜂属蜂群只有两型蜂,蜂群不能产生劳作的工蜂,它们不从事生产、不抚育后代,一副“浪荡公子”的模样,甚至只能靠奴役、掠夺它们的亲戚熊蜂过活。

在发现和入侵目标寄主蜂群之前,蜂王只能直接从鲜花中进食,也能起到传粉作用。一旦它进入寄主蜂群,就会杀死或强迫寄主蜂群的蜂王,模仿寄主蜂王的化学信息素或以身体攻击等手段,使被入侵蜂群“允许”她承担主导繁殖的作用,从而控制宿主蜂群内工蜂的生育和其他行为,其后代也将由宿主群的工蜂饲喂供养。当新的后代成熟后,就会离开蜂群进行交配,交配过的雌性继续寻找、攻击新的蜂巢;而被寄生的蜂群由于不能补充新的工蜂,将慢慢衰败。由于该物种雌性的蜂王是把自己的卵产在寄主的巢内,由巢内原有的工蜂喂养,并不需要自己采集,长此以往,她们携带花粉的工具(花粉筐或者特异化的携粉绒毛)也就慢慢退化了。

图1 一只西方蜜蜂正在寻找入侵的对象

4.其他寄生习性

除了盗寄生、社会性寄生外,其他寄生的习性在蜜蜂总科也非常复杂和常见。如北美蜜蜂总科大约有4000到5000种,其中约600种蜜蜂是寄生性的,根据这个比率推算,世界上大约有3500种寄生性的蜜蜂。形态学证据表明,非寄生性蜜蜂的祖先中至少出现过16次往寄生性方向进化的路线,它们在蜜蜂总科中4个科(共9个科)中都有分布。这表明在“不劳而获的寄生圈子”里竞争也非常激烈,也许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很多种类的蜜蜂在辛勤劳作和不劳而获之间纠结、摇摆不定,它们在选择费效比更低的生存策略。甚至大多数的盗寄生蜜蜂在外观上更像那些掠夺成性的胡蜂一些:体表绒毛稀疏,通常身体呈黑黄或黑红色。

5.盗蜂

蜜蜂给我们温文尔雅、勤劳勇敢的印象,然而为生存引发的社会性战争也经常发生,尤其是在其他巢中抢夺贮存的食物是蜜蜂总科中社会性种类的一种常见的行为模式,如:蜜蜂、无刺蜂和熊蜂都会发生这种行为。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最为常见的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 L.)。在外界和蜂群内缺乏食物的时候,那些蜜蜂数量较多的蜂群会偷盗和抢夺弱小蜂群中的食物,最终导致弱小蜂群饿死。偷盗和抢夺行为不仅发生在同种蜜蜂之间,也会发生在不同种蜜蜂之间。在养蜂生产中,蜜蜂的这种行为叫做“盗蜂”,对养蜂生产危害极大,因为蜜蜂之间发生的劫掠不产生任何价值,而且蜂场会损失大量蜜蜂。

图2 西蜂被防盗门堵在门口,与中蜂发生战斗

蜜蜂盗蜂时经常会遭到反抗,战斗通常发生在被入侵蜂巢的入口处,并一直持续到守卫蜜蜂被杀死或群内蜜蜂大量减少,最后这些入侵者将搬空失守蜂巢的每一滴蜂蜜。有时在大战期间蜂王也会被杀死,但即使蜂王健在,蜂群也会因被严重削弱而很难渡过食物短缺的季节。

一只西方蜜蜂正在寻找入侵的对象(图1);西方蜜蜂选择入侵对象后伺机进入,被防盗巢门堵在门口和东方蜜蜂蜂群的守卫蜂发生战斗(图2)

同是社会性生物(蜜蜂是真社会性),人类中也有偷盗和抢劫的活动,生产或掠夺活动的收益和风险比例也许决定着盗贼的强弱。研究蜜蜂的社会行为、生物学、演化学等相关的知识,也许能够在我们人类自身的社会学、管理学研究中起到借鉴意义。

当然,虽然蜜蜂有着这些寄生、盗抢的“不良行为”,却并不妨碍我们继续喜爱、了解、保护、利用这个大自然的小精灵,因为它们毫无疑问是自然界为植物传粉不可替代的关键环节,在农作物增产增效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猜你喜欢
熊蜂工蜂蜂巢
工蜂甲(上)
工蜂甲(下)
小保姆成长记
安徽省首次从国外进口熊蜂
今日农业(2021年6期)2021-06-09 08:05:22
勤劳的工蜂
走进科学
蜂巢大变身
儿童绘本(2018年6期)2018-04-17 16:47:14
云的世界你不懂
魔手花,神奇果
换蜂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