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坤│文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北京 100093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推进绿色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养蜂业作为绿色发展的“空中产业”,对保障食物安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保护修复生态环境、满足群众生活需要、助力农民脱贫攻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是养蜂大国,蜂群数量、蜂产品产量多年稳居世界首位。党和国家历来对蜂产业高度重视,从朱德同志提出的发展养蜂将成为农业增产除‘八字宪法’以外的又一条重要途径”的呼吁,到习近平同志的批示:“蜜蜂授粉的‘月下老人’作用,对农业的生态、增产效果似应刮目相看”,都彰显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蜂产业的高瞻远瞩和殷切期望。但是,我国尚不是蜂业强国,养蜂业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明显落后,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远未充分发挥。发展现代养蜂业,促进我国蜂业提质升级,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由于要素配置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产能透支严重等问题十分突出,我国农业增加产量与提升品质等矛盾亟待破解,寻找新的增产要素、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极为迫切。蜜蜂授粉具有绝对环保、增产率高、优化品质的显著优势,在农业绿色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1]。据调查,全球107种与食品直接相关的主要农作物种,超过85%的农作物依赖于蜜蜂等昆虫授粉,人类日常食物的1/3直接或间接依赖蜜蜂等昆虫授粉,全球每年蜜蜂授粉的经济价值约为1530亿欧元,相当于全球人类食用的农产品总价值的9.5%。实践表明,在我国,与自然对照或人工授粉相比,蜜蜂授粉后,油菜、向日葵、大豆、水稻结实率明显提高,分别增产21.7%、26%、15.3%和13.3%;草莓、樱桃座果率提高20%左右,分别增产14.4%、12.3%;番茄、梨、苹果单果重增加20~40 g,分别增产18.4%、12.95%和7.9%。蜜蜂授粉增产还具有生态环保的先天优势,能大幅减少化学激素的使用,显著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安全水平。
当前,全球正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我国部分区域生态环境退化严重,生态系统濒临崩溃的边缘。生态修复是修复被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过程,其中,动植物群落的恢复和构建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之一,而蜜蜂授粉能够有效促进动植物群落系统的恢复,对自然界的巨大贡献是人和其他任何生物都无法替代的。蜜蜂与蜜源植物相互依存,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世界上已知的16万种由昆虫传粉的显花植物中,其中依靠蜜蜂传粉的占85%。蜜蜂传粉能实现遗传物质的转移,增加种籽数量和活力,有利于植物的繁育茂盛,保持植物多样性,从而修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同时,蜜蜂适应环境能力较强,在珍稀植物保护、生态系统恢复、高寒荒漠等特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方面更具作用。如果蜜蜂灭绝,植物没有蜜蜂传粉,地球生态将严重恶化,令整个生态崩溃,后果将是毁灭性的。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农业供给侧矛盾突出,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已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首要任务。养蜂业在促进国民健康方面潜力巨大。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胶、蜂毒等蜂产品,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既是医食同源、药食兼优的生物物质,可以直接服用,也可以加工成各种营养保健食品,具有天然的营养功能和药理作用,在提高人体机体免疫、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病、抑制肿瘤、调节血脂血糖、治疗糖尿病等具有显著效果。蜂毒、蜂胶等可治疗多种疾病,蜜蜂医疗学在一些地方已发展成为广受欢迎的新兴产业。蜂产业发展,不但可以提供健康蜂产品,还可以通过蜜蜂授粉减少化肥农药使用,生产出更多优质安全的蜂产品和农产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十九大”要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蜂产业不与种植业争地、争肥、争水,也不与养殖业争饲料,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用工省、无污染、回报率高的特点,是确保农民就业增收、脱贫致富的适宜产业。按照一个家庭蜂场饲养100群蜂,正常年份每群蜂纯收入300元计算,每户养蜂年纯收益可达3万元,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显著。我国一些革命老区、贫困山区等地区的蜜粉资源十分丰富,特别适合发展蜂业。目前,河北、河南、陕西、江西、湖北、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甘肃等地区的一些国家级贫困县已将发展养蜂业作为群众重点脱贫致富产业,列入当地脱贫计划,并取得初步成效。发展养蜂业带动了数百万人就业和增收,成为促进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手段。
(1)养蜂生产稳步发展,现代蜜蜂养殖体系逐步建立。现有蜂农约30万人,饲养蜂群约900万群,约占世界总量的1/8;其中西方蜜蜂约600万群,中华蜜蜂约300万群。年产蜂蜜40多万吨、蜂王浆4000多吨、蜂花粉4000多吨、蜂胶400吨、蜂王幼虫60吨和雄蜂蛹50吨[2]。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生产水平逐步提高,全国年饲养100群以上蜜蜂的养殖户比重超过30%,专业化蜂场从人工饲养为主向机械化生产转变。蜜蜂遗传资源保护不断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已建成国家级蜜蜂资源基因库1个,蜜蜂国家级保护区3个,中华蜜蜂国家级保种场4个,种蜂生产规模超过10万只。2015年,蜜蜂所培育的我国首个抗螨高产蜜蜂配套系“中蜜一号”通过审定,并在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推广。绿色防控蜜蜂病毒病、细菌与真菌病药物(如中草药等)研发开始起步。
(2)蜜蜂授粉面积不断扩大,授粉技术得到进一步示范与应用。近10年来,中国设施农业发展迅猛,对设施作物应用蜜蜂授粉的重视程度逐年提升,全国设施农作物总面积达5000万亩,设施农作物蜜蜂授粉面积约800多万亩,占总面积的16%以上,尤其是在温室草莓、桃和杏等水果的生产过程中,租赁蜜蜂授粉比例已经达到80%以上。截至2016年,建立以油菜、向日葵、苹果、梨、蜜柚、脐橙、枣、樱桃、草莓、番茄、哈密瓜、水稻、大豆等13种作物的重点授粉示范区29个,授粉面积达6000万亩。采用熊蜂授粉繁育技术,成功筛选出6种本土优势种熊蜂,构建了“中国熊蜂种质资源信息数据库”,蜜蜂授粉与绿色植保增产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得到推广与应用。
(3)我国蜂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迅速,质量安全监管初见成效。蜂产品需求不断增大,加工产业规模逐年增加。蜂蜜等蜂产品人均消费量比十年前翻了一番。同时,具有蜂产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从2010年的778家增加至2016年的1302家,2016年蜂产品出口金额约25亿元,形成了一批加工龙头企业,制订实施了一批蜂蜜、蜂胶、蜂王浆及冻干粉等蜂产品国家标准,初步建成了新标准蜂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农业部门的蜂蜜监测整体合格率从2003年的23.4%提升为2013年的66.1%;蜂产品品质合格率由73.1% 提高至95.0%;氯霉素超标率由2002年的66.7%降至2016年的8.0%,我国蜂产品质量安全形势呈现向好趋势。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养蜂业发展仍有较大潜力和空间。从蜜蜂授粉看,我国蜜蜂授粉普及率低,设施蔬菜为10%,大田水果为30%,油菜为60%,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蜂产品看,我国人均蜂蜜消费量近250克,为美国的一半,德国的20%。我国消费人数是美国的4倍、欧洲的2倍,加之我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蜂产品消费潜力巨大。从农民增收看,正常年份西方蜜蜂每群蜂的纯收入为300元,中华蜜蜂为1000多元,贫困地区农民投资5000元,饲养10群中蜂,即可实现脱贫。
(1)蜜蜂授粉机制不完善,缺少蜜蜂授粉配套技术体系。我国养蜂业主要以获取蜂产品为主,而世界养蜂发达国家普遍以养蜂授粉为主、取蜜为辅。长期以来,我国蜜蜂授粉产业化、商品化服务机构缺少,社会资本缺乏投入积极性,蜜蜂有偿授粉等市场化运作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种养双方利益难以协调。由于蜜蜂授粉增加种植成本,产品无法实现优质优价,种植户依然采用激素蘸花来促使作物座果。在生产实践中,作物施药、滥用激素等导致蜜蜂大量死亡,给蜜蜂授粉也带来极大影响。蜜蜂授粉中的饲养管理、本土熊蜂继代繁育、授粉蜂种的培育与利用等配套技术体系尚未建立,授粉蜂资源挖掘不足。用于植物授粉的熊蜂,主要依靠进口,熊蜂授粉利用受制于发达国家。
(2)蜂产品精深加工与高值化利用水平较低,质量安全问题突出。我国蜂产品加工整体技术水平和加工能力严重滞后于自身产业的发展,产业研发力量相对不足,装备陈旧,蜂产品营养因子及其功能开发利用也不够,特有的特色蜂产品资源利用水平低,导致我国目前消费和出口的绝大多数蜂产品仍以原料型产品或简单加工的初级产品为主,产品的科技含量与附加值低。同时,蜂产品生产过程产业链长、污染途径多,针对病原专一性的药物严重不足,饲养环节违规使用兽药及违禁药物现象时有发生,蜂产品掺假造假、以次充好现象突出,总体质量安全水平堪忧。
(3)养蜂生产全程中机械化程度低,养殖生产方式落后。养蜂生产全程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基本以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养蜂机具的研发一直是养蜂生产的制约瓶颈[3]。从业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低,饲养技术落后,蜂产品质量意识差,产品质量和卫生都达不到食品应有的要求。此外,养蜂技术人员年龄老化,30岁以下的蜂农不到5%,60岁以上的蜂农占总数的43%。养蜂生产中缺少互联网、自动化控制等技术,繁重的体力劳动迫切需要转变生产方式。
(4)蜜蜂优良品种少,种蜂育繁推体系尚不健全。目前,中华蜜蜂野生种群减少甚至消失,蜜蜂育种滞后,全国仅有种蜂场68个,种蜂生产规模约19万只,优良种蜂供给能力不足,还没有形成纯种选育、良种扩繁和商品生产三者有机结合的良种繁育体系。生产上蜜蜂优良品种主要依赖进口,本土化较少。对我国具有优异耐低温和抗螨等特性的本土蜂种中华蜜蜂并未很好地挖掘和选育,蜜蜂种蜂选育工作长期处于“引种-维持-退化-再引种”的恶性循环。
(5)蜜蜂病虫害监测体系不健全、防控技术不完善。蜜蜂病敌害始终是严重影响我国蜂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蜜蜂病敌害主要有蜂螨、病毒病、细菌病、真菌及微孢子虫等几十种。每年全国养蜂业因病敌害造成的损失约占所有损失的30%以上,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亿元。目前我国蜂产业中存在着蜜蜂病虫害快速诊断技术缺乏、针对病原专一性的药物严重不足、以蜜蜂病虫害监测网络体系不健全三大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把蜂产业作为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坚持国家重大需求和农业科技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导向,做好我国蜂产业发展规划的顶层设计,与各有关部门的规划和年度计划紧密结合。制定区域生产发展规划,统筹考虑资源、环境和消费等因素,优化调整蜂产品生产和蜜蜂为农作物授粉生产及生态布局,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强化政策支撑。制定完善蜂产业相关管理制度,延伸绩效考核,完善奖惩考核机制,强化地方职责,切实保障市场稳定有序供给。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促进产销对接,完善信息互通机制,及时研究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把资源集中到国家蜂产业发展重大需求上来。
建立健全中央和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对蜂产业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促进蜂产业转型升级[4]。利用中央及地方财政,加大对产业科技创新工作、区域及产业发展综合技术方案等的稳定支持。健全政府扶持引导、市场需求主导的政策体系,围绕蜂产业转型升级,将蜜蜂规模养殖与授粉生产、绿色防控作为产业的突破口,设立以国审品种为重点的良种补贴、蜂机具补贴等专项补助项目;制定保护扶持政策加大投资,探索有偿授粉机制,支持蜜蜂授粉产业化进程;完善蜂产品及相关产品进出口调控机制;鼓励蜂产品及相关制品出口,加大蜂产品出口补贴等相关政策;推动出台蜜源植物保护利用政策,协调有关部门在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项目中支持蜜源植物种植。
依托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科研力量,联合国内涉蜂企业,组建国家蜂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建立蜂产业重大需求、重大科研项目、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之间有机衔接的组织管理新机制。实施蜂产业提质升级工程,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集中攻关研究,加强蜜蜂育种、熊蜂工厂化生产、蜜蜂优质健康养殖、蜜蜂病虫害防控、蜂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与可追溯、蜂产品加工与功能评价等关键技术研究,加大对新型养蜂机具、新蜂药、新技术、新产品等研发的支持力度,提升养蜂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建立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大高效实用技术推广力度,加强技术培训和科普宣传,促进蜂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建设国家高效优质养蜂示范区,打造良种优先、适度规模、规范饲养、产品优质、品牌化经营、产加销一体的养蜂全产业链,实现蜂产业规模化、规范化、机械化、产业化,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区域和全国蜜蜂产业转型升级、高效发展。一是支持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实施蜜蜂健康养殖示范,支持养蜂场户推广使用蜜蜂良种,提高机械化养蜂水平,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开展标准化规模生产。二是支持授粉产业发展。培育商品化、专业化蜜蜂授粉产业,开展蜜蜂授粉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提高农作物产量,发挥养蜂业综合效益。三是支持品牌化经营。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支持生产优质安全蜂产品,建设蜂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品牌化、名牌化经营。四是支持组织化发展。在示范区内扶持发展养蜂协会、蜂农合作社等组织,发挥组织协调、技术指导、对接市场作用,鼓励协会、蜂农合作社制定团体标准,带动蜂农增收。
一是强化监测预警和调控。加强蜂产品市场预报和预警体系建设,建立以消费为导向的全产业链监测体系,着力打造大数据信息平台,逐步实现数据信息互联互通互惠,提高生产效率和产业效益。二是严格质量安全监管。建立蜂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机制,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蜜蜂产品溯源管理体系,严厉打击违法制造、销售掺假伪劣蜂产品、滥用抗生素等行为,实现从生产、加工到消费的全程质量可控可管。三是加强养蜂人才培养。充分发挥蜜蜂技术支撑机构和行业协会的优势,着力培养一批生产、加工技术骨干。开展新型职业蜂农、基层养蜂人才的培训,逐步提高蜂农的文化素质、生产技术和职业道德水平。四是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不断拓展蜂产业发展空间。深入参与国家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不断拓展与沿线国家的合作,提升蜂产业国际竞争力。
[1]中国养蜂业的生态人类学预警.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0(2):1-8.
[2]李永军.养蜂技术及管理措施.乡村科技,2017,8:73-74.
[3]张兴波,等.我国养蜂机械化现状与思考.中国蜂业,2017,68(12):57,60.
[4]全正,万利.加大科技投入助力脱贫攻坚.十堰日报.2016,3-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