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炎症因子、脂联素及预后影响分析

2018-03-22 03:32韩林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5期
关键词:阿托房颤低剂量

韩林林

房颤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 有研究认为其发病率与患者年龄存在正相关, 而冠心病经证实是导致房颤的主要病因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1-3], 在房颤发生及进展过程中有炎症机制的发生。本文通过随机对比分析,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于老年冠心病并房颤患者炎症因子及预后的影响, 以便提供可靠的临床参考。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老年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130例, 随机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 各65例。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后确诊为冠心病,且经心电图检查后确诊合并房颤[2], 无误诊。低剂量组中男34例, 女31例, 年龄60~78岁, 平均年龄(69.43±3.57)岁,冠心病平均病程(4.32±1.76)年;高剂量组中男36例, 女29例, 年龄61~82岁, 平均年龄(70.47±4.29)岁, 冠心病平均病程(5.04±1.39)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充分知晓研究内容且自愿参与, 符合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房颤药物治疗, 包括华法林、胺碘酮等。低剂量组患者加用阿托伐他汀10 mg/d治疗, 高剂量组则予以20 mg/d治疗。治疗3个月后评估效果。

1.3 观察指标 测量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和APN水平,炎症因子包括hs-CRP、IL-6、TNF-α;同时记录两组栓塞事件发生率和窦性心律维持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和APN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hs-CRP、IL-6、TNF-α、AP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 且高剂量组的hs-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低剂量组, APN水平高于低剂量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和APN水平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和APN水平比较( ±s)

注:与低剂量组比较, aP>0.05, bP<0.05

组别 例数 hs-CRP(mg/L) IL-6(ng/L) TNF-α(ng/L) APN(μ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低剂量组 65 6.48±1.37 5.84±1.26 15.73±2.54 13.27±2.09 22.85±3.56 20.43±2.45 5.97±1.33 6.28±1.94高剂量组 65 6.52±1.35a 4.01±1.09b 15.69±2.16a 10.53±1.83b 23.17±3.27a 16.38±2.48b 6.04±1.29a 7.59±1.29b t 0.17 8.86 0.10 7.95 0.53 9.37 0.30 4.53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栓塞事件发生率和窦性心律维持率比较 高剂量组患者栓塞事件发生率为3.08%(2/65), 显著低于低剂量组的13.85%(9/6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P<0.05);高剂量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75.38%(49/65)较低剂量组的47.69%(31/65)有明显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3,P<0.05)。

3 讨论

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表明[4-6], 房颤疾病发生中存在一定的炎症因子反应。有学者发现[7], 房颤患者的血清CRP、TNF-α水平均较正常人更高, 且上升程度与房颤的持续时间有明显关联。现阶段关于炎症因子所致房颤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可能是由于氧化应激反应而导致心房、心肌部分炎症, 进而引发心房电生理重构导致房颤。他汀类药物的抗炎特性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应用广泛, 具体的抗炎机制尚不明确, 推断可能为降低炎症相关因子水平、控制相关蛋白分子表达等途径, 帮助抑制炎症反应。阿托伐他汀可抑制炎症反应来对心肌细胞重构反应加以抑制, 延长心房的折返环周长,从而帮助提升窦性心律维持率。研究表明[8], 在一定安全范围内, 阿托伐他汀的剂量越高, 则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的作用越明显, 对心肌细胞重构的抑制作用也越明显。

本研究结果发现高剂量组患者栓塞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5), 窦性心律维持率高于低剂量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hs-CRP、IL-6、TNF-α、APN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剂量组的hs-CRP、IL-6、TNF-α均低于低剂量组水平, 高剂量组的APN水平则较低剂量组有显著增高, 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欧英[9]的临床观点基本一致, 证实高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于老年冠心病并房颤患者的效果确切, 可有效改善预后、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综上所述, 与低剂量相比, 高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效果更确切, 更有利于炎症因子水平的下降、APN水平升高及患者的预后改善, 值得推广应用。

[1] 李伟光, 王莹, 刘培良.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炎症反应及预后的影响.新医学, 2015,46(12):826-829.

[2] 史晓静, 陶贵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炎症因子及预后的影响.临床荟萃, 2010, 25(7):560-562.

[3] 南毛球, 曹雄彬, 宫丽, 等.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和趋化素水平的影响.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 19(2):175-178.

[4] 周莉, 唐雷, 邢潇, 等.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脂联素水平及预后的影响.中国老年学, 2016,36(12):2892-2893.

[5] 程小兵, 潘文博, 钟万生, 等.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心房颤动患者hs-CRP、NO、IL-6、脂联素水平的影响.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4, 12(12):1106-1108.

[6] 龚和禾.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房颤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的临床分析.中国老年学, 2014, 34(18):5277-5278.

[7] 付春.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预后的影响.当代医学, 2013(28):98-99.

[8] 宋芝萍, 顾俊, 陈跃光, 等.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阵发性房颤预后的影响.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1, 38(2):126-128.

[9] 欧英.阿托伐他汀在老年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作用机制分析.中国社区医师, 2017, 33(2):17-18.

猜你喜欢
阿托房颤低剂量
320排CT低剂量容积体部灌注成像强化峰值时间对孤立性周围肺病变诊断价值
脂肪酸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研究进展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房颤别不当回事儿
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对低剂量CT冠状动脉支架显示的初步研究
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腹部中的应用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对比分析
预防房颤有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