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思想政治工作在创建和谐企业中重要性

2018-03-21 11:30单迪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和谐企业企业文化思想政治工作

单迪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12-000-02

摘 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在新时期提出的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要求。企业是社会主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企业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促进企业职工队伍不断前进、企业事业不断发展的动力。如何创建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协调、生机勃勃、和谐融洽、生产力强的企业职工队伍,更好地担负起企业生产经营任务和社会责任。构建和谐企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职工队伍建设的新内容、新方向、新趋势。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和谐企业 企业文化

一、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现实意义

“和谐”一词是指事物内部因素的多样性、差异性、矛盾性达到协调、均衡、适当的状态。因此,我们所讲的“和谐企业”可以理解为职工与职工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关爱、齐心协力、共同发展的理想状态。建设和谐企业,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队伍中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消除职工队伍中的消极因素,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建设和谐企业,是解决当前职工队伍建设中面临的各类突出问题的需要

毋庸置疑,当前职工队伍建设仍然面临着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其中最具根本性的是心理上的逆反和失衡,进而导致理想信念的动摇、价值取向的偏离以及工作情绪的低落。究其根源,有社会风气的影响,也有内部制度的缺失。这种客观存在,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只是以不同的形式变化出现。特别是在社会分配体制、评价体制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在企业内部,基层与机关之间、岗位与岗位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和不公平性,影响职工思想的消极因素还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置之不理,不是负责任的态度;简单处理,又收效甚微。因而,必须通过和谐企业建设,在全企业范围内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疏导机制,以人和气顺的氛围、健康向上的激情取代萎靡不振的颓堕。

(二)建设和谐企业,是提高企业职工队伍管理水平、完善管理手段的需要

面對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环境,各级企业都在努力探索适应自身需要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近年来,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借鉴军队管理模式的正规化建设和企业管理模式的质量管理体系。这两种管理模式的核心理念都是现代法制思想,强调的是标准化、程序化和精确化,属于“刚性”的范畴。但面对丰富多彩的人的内心世界,这种刚性的管理还缺少灵活性和普适性,还有照顾不到的“死角”和“空白”,没能“药到病除”。和谐企业能够通过正面激励、亲情关爱,制造出自律、自励的良好氛围,就是在这种“刚性”管理中揉入“柔性”的成份,必定能使职工队伍管理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

(三)建设和谐企业,是实现企业工作又好又快良性发展的需要

和谐企业的理念核心是“以人为本”,实现的途径是理解人、尊重人、激励人,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一个和谐的职工队伍中,每个人的作用都不可或缺,每个人的价值都得到尊重,每个人的发展都能得到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与此同时,在这样的集体中,每个人的存在和发展与其他人的存在和发展又是互为依托、互为促进、互为融合、互为补充,既是有序竞争的,更是相融共进的。

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有效途径

(一)规范细化流程,建章立制,以“制度”管理

制度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并要求所有成员共同遵守的一种规范。企业细节管理的本质是强调以制度管人和确保制度执行力的法治管理,保证企业工作和职工队伍管理各个环节的正常运行。要结合业务工作,健全规章制度,开展流程管理,细化工作要求,推动基层单位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促进职工队伍可持续性发展。

1.规范流程,细化标准,认真“立规矩”。实现细节管理常态化,从职工工作、学习和生活等细节入手,将行为举止、服务礼仪、工作作风等方面进行规范,对各个流程进行整合改进,通过流程标准化、透明化、程序化、数据化,使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制度保障,以制度体现和落实细节管理,便于职工遵照操作、提高效率、衔接配合,便于领导检查考核,及时“找漏”,实现管理制度化,防止“人治”的消极影响,减少执法随意性,真正做到“以制度约束人”。

2.明确制度,落实执行,严格“守规矩”。 企业职工队伍管理各项制度和工作纪律是法律的延伸,是企业日常工作中法制的具体体现,是企业活动必须遵循的准则。在细节管理的流程和制度体系中,绩效目标考核机制是最终的决定性因素,决定着细节管理的导向。绩效目标考核的详细规定和具体分值犹如一把标尺,时时处处规范着职工的每一举止。有规矩才有方圆,有目标才有方向,有竞争才有活力,科学合理、明确具体的目标设置和正确评价德才表现、工作实绩的考核制度,其作用在于:一是引导职工的工作朝组织希望的方向发展;二是为职工调整职务、立功受奖等提供依据;三是利用“鲶鱼效应”,促进竞争,提高工作积极性和敬业精神,提高工作效率和成就感,形成百舸争流、万马奔腾的局面,达到“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理想效果。

规范绩效考评机制,应实现“三个严格”:一是细化目标,严格考评标准。完善绩效考评细则,把职工职责范围内的所有事项,量化为责任目标完成及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体化考核,形成比较完整的绩效考评标准体系。同时,按照工作过程打分,处理好多小组、多工种合成工作后的绩效分值分配,通过分解工作环节,根据难易程度和工作量大小,配以得分比例。二是明确责任,严格考评程序。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认真采集职工业务工作、工作质量的绩效数据,各分管领导坚持每日检查追踪、积累记录,对出现的违规现象,当场记录并写出应扣除的相应分值,由违规职工签字确认。这样既及时纠正职工日常的违规行为,又使职工在被扣分时心里诚服,消除上下隔阂。每日采集的数据及时录入微机,每月公示各项成绩,起到督促竞比作用。季度末考评小组统一汇总加减分,得出考核结果划定等级进行公示,接受职工的监督和质询。三是落实奖惩,严格考评结果使用。将绩效考评结果与每名职工的考评、评先授奖等挂钩,在日常调配使用人时优先考虑表现突出的职工,既体现了人性化管理,又有效发挥绩效考评奖惩分明、奖优促懒的引导激励作用,有效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3.服务业务,保障目标,坚持“用规矩”。思想政治工作是业务工作的先导,其落脚点和最终目标是为业务工作服务,业务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好比“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思想政治工作要始终统一、贯穿、渗透于业务工作之中,坚决克服“一手软、一手硬”的问题,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武器,保障工作目标的落实,通过严管职工队伍促进工作,通过狠抓工作管理队伍。

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对象,和谐企业建设以人为本,两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完全一致的,最终在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关结点上完全交汇。同时,应当强调的一点是,和谐企业建设有别于没有原则的一团和气,它是在崇高政治理想下的团结一致。因此,必须通过政治教育,统一全体职工思想,这是和谐企业建设中的应有之义。

(二)创新载体,多元教育,企业互动

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而言,职工既是工作对象,也是活跃工作的“主角”。思想政治工作要改变过去基层领导唱“独角戏”、“我讲你听”、“我教你做”、居高临下笼统说教的方式,在方法上寻求创新拓展,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制宜,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和群众性,以职工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生动活泼的形式为载体,拓宽渠道,以多元化教育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吸引力。吸纳广大职工共同参与,引导职工之间、上下级之间开诚布公地交心,把教育者的灌输与被教育者的能动接受有机结合,形成领导教育职工、职工教育职工、职工教育自己的上下互动式的立体教育链条,使思想政治工作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成为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途径。

长期以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的组织建设、党的建设、思想建设、文化建设、素质建设等各个方面都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形式多样,别开生面,对广大职工产生了强大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和谐企业建设借助和依靠这些日臻完善的工作载体,势必会有事半功倍之效。

(三)多层次思想沟通,有效化解职工队伍中的不和谐因素

企业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有三种,即:领导与领导、领导与职工、职工与职工。只有这三种人际关系之间和谐了,才能营造出企业的和谐。而要建立和谐、和睦、和顺的企业人际关系,思想沟通是前提。

1.实现领导与领导之间的和谐。构建和谐企业,首先要建设和谐的领导班子。这就使得班子内领导与领导之间的和谐关系尤为重要。诚然,领导之间应讲党性原则,也要讲感情友谊,不但要成为政治上志同道合的同志,思想上肝胆相照的知己,也要成为工作上密切配合的同事和生活上互相关心的挚友。特别是在实际工作中,领导班子应认真落实中心理论组学习、民主议事和生活会、谈心等制度,坚持每月定期组织中心理论组学习,适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同时,经常开展一把手与副手以及副手之间的谈心活动。遇重要事项需决策时,应实行议前通气,并及时进行集体研究决定。尤其是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的思想沟通,才能不断增进领导之间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协和关系。

2.实现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和谐。一是感情投入。注重变枯燥的说教为思想的沟通,变强制命令式的灌输为平等和谐的感情互动。把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与教育人、管理人、成就人统一起来,最大限度地稳定职工队伍,凝聚企业人心。二是平等善待职工。通情达理,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处理问题时既讲原则,又不失灵活。三是亲近职工。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与职工谈心沟通交流,不回避矛盾,及时解决职工反映的实际问题,努力建立亲密无间的兄弟情谊和亲如手足的同志关系。四是信任职工。与职工坦诚相见,相信、依赖职工,当职工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及时给予帮助指导。同时,职工也要尊重领导,真诚相处,抵制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等庸俗关系的影响。

3.实现职工之间的和谐。实践证明,职工之间关系是否和谐,是否融洽,是否团结,是否互助,直接关系到一支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生产力的有效发挥。职工之间不仅是在一起工作的同事,也是同甘共苦的兄弟。其一,要相互关爱,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绝不能搞那些以“哥们”划界限,以“爱好”分亲疏,以“趣味”论远近的“小团体”、“小组织”。其二,要互相信任,加强沟通,工作讲原则,生活讲感情,才能营造出一种团结友爱,齐心协力的工作氛围。

三、结语

和谐企业建设是破与立的对立统一。在这一过程中,注重建设,也更加注重化解。当前存在于企业内部的诸多不和谐因素大多表现在职工思想层面,理想信念问题、价值观念问题、心理失衡问题、思想情绪问题、工作态度问题等等。俗话说,心病还得心药医。解决这些问题最有效的方法还是我们的制胜法宝——思想政治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凤英.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作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5(18).

[2] 黃勇,姚惠发.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重要作用[J].中外企业家,2010(13).

猜你喜欢
和谐企业企业文化思想政治工作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团青工作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积极作用分析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综合研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