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韵汐
十九岁那年,苏洵用一顶大红花轿将程氏热热闹闹地抬进了家门。喜乐声冲破云霄,在那个平凡的日子里,一段浓墨重彩的故事悄然发芽。
苏洵不爱读书,即便成了亲,依然浪荡不羁。而程氏出身官宦之家,自幼受到书香熏陶,在学问上不输男儿。刚嫁到苏家时,她一度不明白父亲为何为她选择这样的夫婿——苏家落魄清贫不说,苏洵还不思进取。可面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没有反抗的余地。
在本该甜美幸福的新婚蜜月里,她却难过彷徨,不知脚下的路将会通向何方。想到伤心处,她不禁喟然长叹,潸然泪下。那声叹息惊破了如水凉夜,唤醒了苏洵心里沉睡许久的灵韵。他终于懂得妻子的失望,懂得作为一个男子该承担的责任。
风过轩窗,触动檐角的铜铃,悦耳的铃声在岁月的罅隙里时时回响。从此苏洵废寝忘食地读书,在缱绻墨香里挥斥方道,誓要为她拼一个朗朗天下。
夜阑人静时,他手捧书卷,点一豆孤灯,便能在心中勾勒出大千世界。她是他的添香红袖,更是他的知己红颜,从此两人赌书泼茶,相约白首。
端午那天,人们忙着看赛龙舟,苏洵却像往常一样潜心读书。程氏剥了一盘粽子端进书房,连同一叠糖放在旁边。时近中午,她来到书房收拾盘碟,发现他已经把粽子吃完了,但糖一点没动。她正疑惑时,只见苏洵嘴边墨迹斑斑,原来,他只顾着读书,竟把墨水当成糖,用粽子蘸着吃掉了。
岁月的风吹走浮尘,年少轻狂逐渐淡去,苏洵从浪荡子变成远近闻名的学者。不过,他们依然穷困,常常捉襟见肘。那时程父官至大理寺丞,左邻右舍常劝程氏去找娘家帮忙。然而程氏不肯,不愿让他为此难堪。
那些相濡以沫的琐事,如同星辰点缀于生命的长空。为了能让苏洵静心读书,程氏包揽了全部家务,那双鲜嫩如玉的手渐渐长满老茧,鬓边的青丝也被岁月镀上霜华。为了养家糊口,程氏租了一栋宅子,用来经营布帛生意。她为一家老小的衣食住行苦苦奔波,还总想着留出一些钱来为他添置新书。
江山如锦,每个文人的心里都藏着一个侠客梦,苏洵也不例外。他喜欢到处游历,在读万卷书的同时行万里路,将纵横山水刻录成锦绣文章,用墨香铺陈属于自己的大千世界。他的脚步遍布大江南北,她的思念也追遍了万水千山。每每苏洵远行,她总是极力支持,将不合藏在心里。然而她越是如此,苏洵越是放不下她。
每次出游,短则数日,长则一年半载。离家在外的日子里,他時刻记挂着她。有一年程氏过生日,他不能在她身边,只好买了一支精致的发簪托人带给她。过了些日子他回到家中,始终不见她戴那支发簪,便问她何故。程氏指着自己鬓角的白发笑道:“已是人老珠黄,怎能戴那么艳丽的发簪呢?”
那一瞬间,莫名的酸楚在苏洵心中蔓延开来,当指尖划过她的华发,他不禁心痛如割。从何时起,无情时光将他的美娇娘变成了这般模样?可她依然是他心中最美丽的姑娘,那份爱如同跳动的烛火,在三千岁月里照彻寰宇,为他点亮所有的信念与执着。
书里的金戈铁马在梦境中燃起熊熊狼烟,修身治国平天下是热血男儿亘古不变的追求。苏洵夫妻曾育有六子,遗憾的是只有苏轼和苏辙幸存。苏洵在家的时候不多,教育孩子的重任便落在了程氏的肩上。她读过很多书,是孩子们的启蒙老师。
苍茫尘世间,苏洵在万卷书与万里路中漫漫求索,在他的身后,永远有一抹倩影支撑着这个家,让他得以心无旁骛地求学。每次游学归来,他都会欣喜地看到孩子们的成长,尤其是他们在学问上的长进。
有一年回家,苏洵带了几尺布,让妻子给两个儿子做一身新衣,在家小住几天后又出门游学去了。当他再回来时,发现妻子用那块布为他裁了新衣。原来,苏轼、苏辙已经长大了,那块布不够给他们做两套衣服,只能做成一套。兄弟俩互相推让,谁也不肯要这件新衣。最后,他们提议母亲用这块布为父亲裁制新衣。
那时秋风乍起,阳光里攒簇着几缕寒凉。程氏着一身粗布衣裙,在厨房里为一家人准备晚餐。她是他生命里永远的光和暖,一言一语,一颦一笑,都深深地烙在了他的眉间心上。
那年,苏洵带着苏轼、苏辙进京应试,二子双双登科,一时名满京华。人们盛赞苏洵教子有方,他却骄傲地告诉人们,这都是内子的功劳。提及妻子时,他的眼睛总闪烁着光辉。苏洵毫不掩饰对妻子的爱,从青春年少熬到白发满头,多少苦辣酸甜如风而逝。闭目敛眉,她的音容笑貌便在眼前浮现,苏洵提笔修书,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妻子。
他期待妻子的回信,期待与她共享这份幸福。焦心灼肝的等待却等来了噩耗——程氏重病不治,已撒手人寰。
她是在收到他的书信后去世的。孩子是她最大的牵挂,得知他们双双高中,她欣喜不已,夙愿也终于了结。唯一的遗憾,是不能再看一眼那个心爱的人。
人生中的大喜大悲总是毫无征兆,得知妻子病故的消息后,苏洵悲痛欲绝,立即返乡。飞花杳杳,如同失魂落魄的断肠人散落天涯。多少离别,在不经意间便成了永诀,从此生死两茫茫,相会永无期。“三苏”是一段流传千载的佳话,而她,便是那段传奇的缔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