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静自然有柴烧

2018-03-21 08:14李程莹
中华手工 2018年3期
关键词:柴烧朱砂荣昌

李程莹

众人拾柴火焰高。柴烧的万千姿态,在于其建窑方法、技术方法、艺术方法、认识方法和审美方法在价值取向上的独立所致。传承不是复制,从现代生活中走出的学院派与新生代,构筑起柴烧的千娇百媚与生生不息。

每一只杯子底部都有一个编号,编号外围有一片叶子的形状,杯型也是选取银杏叶的外轮廓线。

一路向西去安富

2014年,管永双从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后,来到荣昌县安富镇,在乡村租了一间民房,收购旧木,种花养狗,安安心心做陶。

“每次去城市都有种拥挤感,让我很容易心浮气躁。只有在山上才能让自己静下来。”3年多的时间,管永双已习惯了山上的生活,起床能看到泥土、大山、不被修饰的植被,还有家门口的竹子,心里惬意、温暖又踏实。在他看来,手艺活本身需要安静的环境去完成,安静能让创作者更好地感知手中的泥土能成为什么样子。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很多都取材于大自然,所以与大自然越亲近,越能做出好东西。除了环境,有时候大自然还能给创作带来很多灵感,比如《南瓜》《葫芦壶》《石桩》这一自然仿生系列,就是他回馈于大自然带给他的感受。

尽管作品最终要走向市场,但除了将市场反馈和客户定制需求融入其中,他更喜欢自由地表达与创作,卖有情感、有温度的小众陶器。幸好,对于美的认知与笃定,他的作品不乏有缘人的青睐,这是来自于一个手艺人的自信。因为柴烧,许多过客从陌生人到友人。管永双说,用心待物,才能懂得用心待人。

在山间自己搭窑,自己烧陶器,对于管永双来说就是一场修行。特别是对于新生代的手艺工匠,需要修炼自己的手艺,同时也需要修炼自己的内心,一定要耐得住寂寞与孤独。而一切难题与困惑,都会在坚持手作中得到解答。管永双就是在这个过程里,明确了自己是谁,要去向哪里。

荣昌陶的悲喜

这个以街为市的小镇,没有多余的生活印记,保留着简单而原始的古街风貌。像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是中国四大名陶荣昌陶的发源地。

也是因为来到这里,管永双对荣昌陶才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在2010年初,安陶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安富镇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手艺人与企业家,在不断探索和不断尝试的过程中重新树立起荣昌陶的牌子,悉心保护荣昌陶本土的历史文化。

1953年评为四大名陶,而今市场上知道荣昌陶的人却不多,管永双也跟朋友多次交流原因。首先,一些文化艺术活动的推广不够多。然后,文化历史底蕴挖掘不够:荣昌是个移民水鄉,因“天下海棠本无香,独昌州海棠香扑鼻”而雅称“海棠香国”,也是“湖广填四川”重要聚集地,被誉为“客家文化活化石”。再者荣昌安富当地的产业链不健全,暂时还没有企业做陶瓷相关的设施设备及各种配套的工具,政府可以做适当引进。最后,荣昌陶的朱砂釉、绞泥、剔刻在传承上缺少保护和革新,传统的朱砂釉的釉料配方需要改良才能适应现在的烧造工艺。管永双在2016年改良了朱砂釉的配方,适应了现代的窑炉烧造。

一碗素茶,两只素花,三五好友,就是管永双在安富的简单生活。

共语西山雨

管永双成立了“西山雨”工作室,专注于荣昌陶生活器物。“西山雨”出自齐白石的书法——兴衰无语西山雨,离别如行东岭云。刚巧他的小院落于渝之西,居于鸦屿山,他第一次看到这个院子的时候,正下着小雨,应情应景得之“西山雨”。

2017年初,管永双自主设计搭建“灰一烧”现代柴烧窑,希望能建立荣昌陶现代柴烧美学体系。“荣昌陶的红泥有粗泥和细泥之分。优质的陶土是柴烧的根本,器型的设计能更好地呈现柴烧的烧造之美,火的掌控与木柴的选择决定了烧成的色彩千变万化。”管永双说,现代柴烧的神秘不在于它有多么不可控,而在于真正理解现代柴烧,真正理解现代柴烧的美学追求,才能看懂这万般色彩中的奥秘。犹如绘画一样,优质的陶土就是优质的画纸,如何进行作品的摆放就是构图,整个72小时的烧制就是一个绘画过程,且不能停歇,这时候需要创作者全神贯注地完成每一个烧制阶段,才能真正的烧出想要的画面。

最近,管永双发起了一个银杏叶活动:只要寄2.5千克银杏叶给他,他就回寄一个柴烧杯子。活动发出以后,很多朋友开始搜集银杏叶给他寄过来,好多人发来信息说:以前看到掉落的银杏叶只有对深秋的认识,现在落叶还能再赋予其他的意义,这是对于器物的珍惜,也是对于生活的敬意。

猜你喜欢
柴烧朱砂荣昌
吕继成:给荣昌陶注入新活力
衡南朱砂坳为何再也不出朱砂了
全国首个荣昌猪数据标准体系发布
由捷径追寻古拙之美——探索创新性柴烧新思路
【陶艺柴烧活动】
确保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在荣昌大地上开创“成渝城市群新兴战略支点”新篇章——专访中共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
朱砂记
龙窑柴烧:一盏一匠心
人类学视角中的荣昌陶艺——关于荣昌陶艺的田野调查
含朱砂、银朱蒙药的安全性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