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鹏
一个小学生,一个班级的副班长,在顶上“乌纱帽”之后,就俨然“脱胎换骨”,从一个“好孩子”变成了“坏孩子”。他将“官场现形记”演绎的淋漓尽致。凭借着检查作业、监督背书的权力,多次让其他学生吃屎喝尿,收取他人“贿赂”几万元。这样的“坏孩子”是不能宽容的。
但是,我们更应该反思的是:“小学副班长受贿”究竟是跟谁学的?在我看来,“小学副班长受贿”不过是照葫芦画瓢。这样的行为他不是“原创”。有这样几个环节是需要关注的:
其一,不良影视是“导师”。前段时间,看到一则新闻,说是一位小学生自编自演了一起绑架案,给家长写勒索信,让同学绑架自己,就是想要2万元,用于打游戏。最终警方“侦破案件”。当问及是如何想起导演绑架案的,孩子说“是跟电视上学的”。跟着影视剧里“学习”并不稀奇。“小学副班长受贿”也有着这样的影子。很多影视剧在描写世态炎凉的时候,总是不惜笔墨展现“贪官嚣张”,本意或许是好的,却带来了副作用,让孩子们跟着影视剧学会了“贪官的那一套”。
其二,社会话题是“师傅”。在生活中,我们往往會谈论一些社会问题,尤其涉及最多的就是官员如何腐败,官员如何搞钱,官员如何欺压百姓之类的话题。这虽然是现实问题,可是在谈论的时候,由于丝毫不回避小孩子,也就让小孩子及早接触到了这样的话题。由于他们心智还不成熟,就会认为“能够欺压他人”是有面子,能够被别人“毕恭毕敬”是有水平。久而久之也就有了“小学副班长受贿”的这类现象了。
其三,家庭教育是“罪魁”。夫妻之间在谈话的时候,往往会听到妻子对丈夫抱怨:你看某某邻居,人家多幸福,丈夫是官员,要吃有吃要喝有喝;你看你真没有本事,平时连送礼的人都没有。听了父母的这样的对话,让孩子的心田里,对于“当官发财”也就有了浓烈期盼,有机会当班干部了,岂不也效仿一番?
当然,学校的管理也是出了问题的。当一个小学的副班长经常欺压学生的时候,逼着他人吃屎喝尿的时候,甚至是收取“贿赂”的时候,学校为何没有发现?还有这些“臣服副班长”的孩子,他们心灵深处失去的是自我,更应该让学生实现公民意识的觉醒,而不是臣服于权贵。这需要教育补位,不能培养“懦弱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