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俐
(重庆工商大学 a.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b.融智学院,重庆 400067)
工业绿色是基于“绿色经济”的概念发展而来的。国内外对“绿色经济”的内涵研究比较丰富。对于绿色经济内涵研究主要有两种路径:一是权威机构对于绿色经济的定义。2006年联合国亚太经济与社会理事会指出绿色增长是基于生态完整性和恢复环境质量的条件下,以最低可能的环境影响满足所有人的需求的一种增长方式。[1]2008年以后,国际组织及机构不断对绿色发展的内涵进行了补充。2011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指出绿色经济应该是一种低碳、资源节约、社会包容的经济,既能促进社会平等造福人类又可以降低环境风险和生态稀缺性。[2]2012年世界银行指出绿色经济是一种环境友好和高社会包容性的经济增长,旨在高效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排放以及降低对环境的影响。[3]二是学者对绿色经济的定义。绿色经济的概念最早在1989年由英国环境经济学家Pearce提出,他认为绿色经济是一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他在书中提倡从当前的生态条件出发,建立一种新的满足自然经济和人类自身可承受的条件的经济发展模式。[4]崔如波认为绿色经济是基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上建立起来的可持续发展模型,这种模型是以生态经济为基础、知识经济为主导的更高层次的可持续发展。[5]王金南等指出,绿色经济既具备保护环境的因素,也具备经济发展的因素,是能够平衡使用能源与资源的经济形式。[6]诸大建认为绿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是能源流和物质流意义上的绿色经济的统一。[7]佟贺丰等认为绿色经济就是要实现绿色消费、绿色技术、绿色投资和绿色新政协同发展。[8]
而国内外学者对工业绿色的研究较少,T.E.Greadel&B.R.Allenby提出,工业绿色发展的内涵是要实现生产过程中所有环节的资源利用最大化,从而减少工业废物的产生。[9]Motloch,John & Armistead,J指出工业绿色发展的内涵就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种绿色发展模式是顺应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而生。[10]联合国工发组织基于发展中国家视角,提出工业绿色发展是一种以低碳节能、资源节约、废弃物排放低和零污染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工业发展模式,具体就是要求工业规模的扩张满足生产和消费可持续性的条件。主要包括实现“工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即通过采用清洁生产等相关措施实现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资源使用效率和生态环境绩效的持续完善。[11]
国内对于工业绿色发展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刘红明认为,工业绿色发展就是工业企业对环境和生产行为不断朝着减少污染,提高生产效率的目标变化的过程。[12]蓝庆新借鉴发展国家工业绿色转型经验,提出中国绿色工业发展应是政策体系、技术升级、产业集聚的融合联动发展。[13]胡鞍钢则专门针对新世纪条件下人类面对生态环境的约束和限制,应该进行工业绿色发展革命,将传统的黑色发展更新为绿色发展,为其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14]傅志寰认为,我国的工业绿色发展必须将源头削减和末端治理相结合,通过加强信息技术在工业过程中的应用,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加快绿色工业发展步伐。[15]
从现有文献看,国内外学者对绿色经济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而对工业绿色发展的研究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基于不同视角,从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污染排放、实现可持续、技术升级以及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对工业绿色发展进行定义,但目前学术界并未形成统一的观点,对工业绿色发展定义不明确。
“工业绿色”的内涵是基于“绿色经济”的概念发展而来的。因此,对于工业绿色发展评价方法的选择,学者们更多是在绿色经济评价方法基础上对工业绿色评价体系进行丰富和改进。目前,对绿色发展评价方法日益增多,但是总体上主要分为两类:
1.主观赋权法。即研究者根据主观意识拟定评价指标体系。在工业绿色发展评价方面,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网络分析法等都是常见的主观赋权方法。模糊分析法是将一部分界限模糊、难以定量的指标定量化,再进行综合评价。王宜虎利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江苏省8个市的工业绿色发展进行了评价。[16]朱春红等围绕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意义,为区域工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模糊综合评价的构建方法以及运用范围;[17]层次分析法主要是研究者依据学术水平和经验,通过赋予评价体系中每一层指标相应的判断矩阵,随后得出矩阵特征值,从而确定指标权重。韩晶、薛珑分别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工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权重,从而进一步对工业绿色化程度进行测度;[18-19]网络分析法是基于层次分析基础上的一种更高级的梯阶层次结构决策方法。尹艳冰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工业绿色发展评价模型;[20]袁建明将网络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确定了评价指标权重,实证分析了安徽省2009—2013年工业绿色发展水平。[21]
2.客观赋权法。即研究者基于客观实际,运用计量经济学手段,通过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或变异系数来确定权重。在绿色发展评价方面,数据包络分析法、随机前沿分析法、熵值法、灰色关联度法是比较常见的客观赋权方法。韩晶,张江雪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分别对我国各地区工业绿化度以及工业绿色增长指数进行了测度;[18][22]吴旭晓以广东为参考标杆,运用超效率DEA方法对青海、河南、福建的工业绿色效率进行测定。[23]杨振兵等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测算了中国工业部门的环境全要素生产效率增长率,以期为中国绿色工业变革寻找最优路径。[24]Wenxi Wang et al运用DEA模型,测度了2005—2012年中国制造业29个行业的绿色绩效。[25]孙丽文基于DPSIR模型,采用熵权—灰色关联—TOPSIS方法对河北省工业绿色转型进行了综合评价。[26]
由以上文献可知,少有国外学者从实证研究层面分析工业绿色发展现状,而国内学者对工业绿色发展的实证分析较为丰富。学者分别使用主观和客观赋权法来分析国内的工业绿色发展现状,研究方法选择上具有多样性,而研究地域主要集中于地区工业绿色发展。
国外学者是最早运用绿色发展指数来评价工业绿色发展程度的。美国学者Leipert通过剔除由环境污染的生产活动所产生的效益值,以及扣除净投资中消耗的自然资源价值,将环境效益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实行了绿色国民经济核算。[27]国内关于绿色指数的研究也较为丰富,在指数构造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是由北京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研究提出的测算指标体系,这也是国内首套绿色发展评价体系。其中一级指标涵盖了经济增长绿化度、资源环境承载潜力和政府政策支持度三个方面,二级指标有9个,H级指标有50多个。[28]在此基础上,国内学者对绿色工业发展评价体系进行了不断的实践和丰富。
一方面,学者们主要侧重对工业绿色发展水平以及程度的评价。王宜虎从工业绿色化的意识、管理、绩效三个层面构建了区域工业绿色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江苏省八个市的工业绿色化水平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区的工业绿色化水平差距较大,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工业绿色化水平反而越高。[16]尹艳冰基于ANP模型,从产业发展水平和潜力、污染控制、资源综合利用、社会效益与公众效益六个方面构建了绿色产业评价体系。[20]朱春红等从经济、生态环境、社会评价角度,构建了包含26个指标的区域绿色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网络分析法来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测度出绿色发展的效果和潜力,同时该评价体系也为工业绿色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借鉴。[17]韩晶等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测度各地区的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其次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在考察环境污染、能源消耗两方面的基础上对各地区的工业绿化度进行测算,研究表明东部地区工业绿色化度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且东部地区的工业绿色化度还在不断改善。[29]苏利阳等围绕绿色生产、绿色产品和绿色产业三个方面的内涵,构建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并测度了2005—2010年中国工业绿色发展绩效水平。结果显示,由于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工业绿色化程度也存在较大的差距,东部发达地区的工业绿色发展绩效水平相对较好,因此在工业绿色发展转型过程中,应采取分类管理的方式[30]。卢强从工业资源的环境压力、环境弹性脱钩以及工业发展绿化度三个角度,构建了一套工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工业绿色发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广东省工业绿色发展存在明显改善,但是区域差异较为明显,在珠三角等核心区,工业绿色转型效果相对其他区域较好。[31]
另一方面,随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断推进,学者们开始将资源和环境要素纳入绿色工业评价体系,而为了综合评价工业绿色的投入产出效率,学者们构建了新的分析框架,对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陈诗一利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将资本存量、从业人员、能源消耗作为投入要素,工业总产值、二氧化碳排放作为产出要素,对我国38个工业行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结果发现将环境约束纳入模型后,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明显降低。[32]周五七等基于1998—2010年行业数据,运用全局DEA方法及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将资本存量、劳动投入、能源消耗作为投入变量,工业总产值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作为产出变量,对中国采矿业、轻工业、重工业和公用事业四个行业的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行测度与比较,采掘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没有明显提高,轻工业、重工业和公用事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而其中重工业在较强的环境规制下,全要素生产率进步速度高于轻工业。[33]杨文举等结合方向性距离函数和跨期数据包络分析法,引入非期望产出,测度了中国地区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认为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波动性较大,部分年份存在倒退现象,同时省际间的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差异也较为明显。[34]石风光建立基于SBM方向性距离函数的绿色经济增长核算模型,将资本、劳动、能源消耗作为投入因素,工业增加值作为期望产出,工业废水、工业SO2以及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量为非期望产出,测算出中国30个省区的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表明中国省区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实现了增长,但是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表现为中西部地区增长率低于东部地区。[35]陈超凡在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引入CO2、工业废水与废气、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量三个非期望产出,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及ML指数测算了2004—2013年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结果表明,受技术进步下降的影响,我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出现倒退且不具收敛特征,同时还存在明显的行业异质性。[36]
工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数构建方面,国内研究成果更为丰富。对工业绿色的发展水平的评价,学者虽然从不同层面构建了评价体系,但缺乏综合的、全面的视角;而在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度上,多数学者从工业绿色投入和产出视角来测算中国地区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现状,研究表明当前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下降趋势,且省际差异明显。
随着对工业绿色发展研究方法和工具的不断深入,学者们也逐渐扩宽了研究领域。目前,学者们逐渐将研究视角定位于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上。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学术界对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并没有统一的结论。当前,多数学者们是基于环境管制视角分析其对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部分学者也从技术创新和开放程度等方面探讨了对工业绿色发展产生的影响。
国内外学者主要是通过研究环境管制促进技术创新,环境管制与绿色工业增长、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等方面来分析其对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波特假说”提出以来,环境规制被认为能够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与创新。张成等、李婉红、Borchesi et al通过研究得出环境规制有利于绿色技术创新。[37-39]景维民等实证分析了我国33个工业行业的中环境管制对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合理的环境管制能够转变技术进步方向,有助于工业绿色发展。[40]彭星等通过研究不同类型环境规制下中国工业绿色发展问题得出,总体上来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的影响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且只有当其越过拐点值时,环境规制才能激励绿色技术创新,进而推动工业绿色转型。从分区域来看,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当环境规制跨越拐点时,环境规制对东部地区工业绿色发展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而对于中西部地区,环境规制则仅具有负面影响效应。[41]在绿色工业增长方面,李静等通过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三个方面构建了环境规制强度指数,分析了它们对工业环境技术和绿色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环境规制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存在差异。从整体来看,短期内环境规制对中西部企业生产率的激励效应还未形成,为了让环境规制对其产生显著影响,必须实行差别化的环境规制措施和激励手段。[42]张江雪等实证测算了中国30个省市区在行政型、市场型和公众型三种不同环境规制类型下工业绿色增长指数,实证发现,对于绿化度较低的地区行政型环境规制作用比较明显;对于绿化度适中和较高的地区,市场型环境规制作用显著性较强;而公众型环境规制对所有地区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有限。[43]原毅军等将环境规制分为费用型和投资型,并分别实证测度了两种环境规制对中国工业绿色增长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费用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呈现“U”形,而投资型环境规制对工业生产率产生负向线性关系。[44]在全要素增长率方面,Jorgenson &Wilcoxen认为,环境规制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使得生产性投资减少,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不足,从而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45]殷宝庆基于国际垂直专业分工视角,实证检验了2002—2010年环境管制对中国27个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整体上来看环境规制强度与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表现为“U”形,同时,在不同的部分环境规制所产生的影响具有差异性。[46]李斌等认为环境规制可以通过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作用,进而对中国工业发展方式转变产生影响,但是环境规制对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具有明显的“门槛效应”,即当环境规制强度介于门槛值1.999和3.645之间时,前者对后者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低于1.999时,促进作用不显著;而高于3.645时,会产生负面作用。[47]申晨等利用Super-DEA方法分析了我国30个省份在不同的环境规制下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差异。结果表明,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手段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U形关系的影响,且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比命令控制型规制工具更具减排灵活性和激励长效性。[48]
在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下,绿色发展是实现工业可持续的主要途径。而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是推动工业转型促进工业绿色发展的根本动力。技术创新不仅能够减少产前资源要素投入,也能有效处理产后污染排放问题。涂正革通过实证分析得出,要实现地区工业与环境的协调增长,必须建立在加大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投入的基础上,从源头开始限制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的进入。[49]杨俊等从工业发展体制机制出发,认为绿色工业发展应该从完善体制机制入手,从法律层面确定科技和环保对支持工业发展的重要性,发挥环境规制的力量。[50]陈诗一在研究工业可持续发展中提出,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是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提高工业生产效率要从技术创新和环境规制角度着手。[51]万伦来等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企业自主研发能够推动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但也强调创新在提升企业绿色环保技术的重要性。[52]张江雪等基于行业异质性,分析了高、中、低绿色行业的自主创新、国内国外技术引进对中国工业绿色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自主创新对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要高于其他因素对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53]
开放程度主要是通过进出口或者外商直接投资这几个方面影响间接影响工业绿色发展。柴志贤实证分析了FDI对中国工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FDI对工业绿色生产率正向影响是显著的。[54]韩晶实证分析经济开放对工业绿化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开放度对工业绿化度具有积极效应,因此要积极引进技术密集型的外商直接投资,合理利用技术外溢,促进工业绿色发展。[29]景维民等通过对2003—2010年我国工业行业实证检验发现,进口有利于工业绿色技术进步;出口不利于中国工业绿色技术进步;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产品结构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其影响方向则取决于环境管制的强度。[40]原毅军在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FDI、环境管制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FDI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未产生显著影响,但是可以通过提升环境规制水平,进而提高外资进入的环境门槛的路径,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影响。[55]彭星基于动态面板门限模型,实证分析了贸易开放、FDI对我国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表明,出口贸易对工业绿色转型产生不利影响,进口贸易则会产生有利影响,而FDI的促进作用则表现为不显著。[56]现有文献大多从环境管制、技术创新、开放程度三个方面对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环境管制对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技术创新有助于工业绿色发展;开放程度对工业绿色发展具有双向影响,一方面,进口有利于改善环境规制水平,推动技术进步,而另一方面,出口贸易对工业绿色转型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开放程度对工业绿色发展的整体影响不确定。
本文基于工业绿色发展问题,对国内外关于工业绿色发展内涵、评价指标和方法以及影响因素的文献进行分类梳理。从既有文献可以看出,国外对于工业绿色发展的关注度相对较低,学者更多的是侧重绿色经济的理论研究。近几年,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国内对工业绿色相关问题的研究逐渐兴起,研究内容不断丰富,研究方法也呈现出多样化。从研究内容来看,主要围绕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测度以及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实证研究;在研究方法方面,学者们主要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熵值法、因子分析法来测度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揭示了我国工业绿色发展的现状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为未来中国工业绿色发展转型升级提供了相关依据和参考。但整体来看依然存在以下几点不足:第一,工业绿色发展的理论体系有待完善。现有的内涵界定、评价体系多数依然落脚在绿色经济上,缺乏一套统一的、系统的工业绿色发展理论体系。第二,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较为广泛,体制机制、技术因素、开放程度并不能完全解释工业绿色发展状况,经济因素、产业结构、区域布局、要素禀赋等都会对工业绿色发展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工业绿色发展仍然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学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作进一步研究:一是研究内容,对工业绿色发展内容加以拓展,尤其是丰富工业绿色发展的理论体系;二是研究方向,由于中国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因此在对工业绿色发展的研究层面上,应注重整体和个体效应的差异,针对区域的异质性,寻找适度的工业绿色发展优化路径;三是研究范围,工业绿色发展可能会伴随技术进步或者污染产业转移,由于知识和污染具有外部效应,因此也可以从空间关联视角对工业绿色发展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