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高古佛教造像再认识

2018-03-21 09:03刘钊
收藏家 2018年3期
关键词:高棉吴哥帕拉

□ 刘钊

燕归梁·春愁

【宋】石延年

芳草年年惹恨幽。想前事悠悠。

伤春伤别几时休。算从古,为风流。

春山总把。深匀翠黛。千叠在眉头。

不知供得几多愁。更斜日,凭危楼。

对大多数造像艺术爱好者来说,古代泰国造像并不陌生,它们以独特的表现形式自成一格。但由于其在审美以及工艺精良诸多方面存在与中原乃至西藏造像的差异性,大多数泰国古代造像并不为中国收藏者所热衷。笔者近一段时间对东南亚高古造像深入研究后发现,其实12世纪之前的泰国在佛造像艺术上与古代东北印度乃至古代高棉造像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图1)。

提到古代泰国造像艺术,让我们先来回顾12世纪之前并不广为人知的泰国古代历史。

泰国领土上最早出现的国家,是由孟人在湄南河流域建立的。属于南亚语系的孟族,分布在泰国中部和南部。公元3世纪,在湄南河下游孟人的堕罗钵底国兴起,崇奉佛教,曾向唐朝遣使通好,约于11世纪被真腊征服。在12世纪初,又有孟人的罗斛国兴起,曾向中国宋朝遣使通好,后为素可泰王朝所吞并。中国在隋唐时,称泰国为“赤土”,《隋书·赤土传》卷八二载:“赤土国扶南之别种也,南海中,水行百余日而达,所都土色多赤,因以为号。”又《明史·外国传》卷二二四,谓暹罗“即隋唐赤土”。古代至元朝时才与中国产生外交礼仪关系,《元史》称其为“暹”;明朝始称之为“暹罗”(图2)。

素可泰王国以后的历史在此略去不谈,我们只看13世纪之前的这段历史,这段时间史书上记载相对凌乱,且各个小国林立,相当于现今整个泰国地界的版图仍然处于古代高棉王朝的控制范围内,所以古代历史比较倾向于把泰国的建国史发轫于素可泰建国的1238年,而之前的历史仍然归于古高棉制下。

图1 泰国华富里石窟造像

图2 中世纪前期东南亚诸国地理示意图

图3 泰国 8世纪 菩萨坐像高约22厘米 国外私人收藏

图4 8~9世纪 帕拉那烂陀风格释迦牟尼造像高21.2厘米 洛克菲勒家族收藏

图5 泰国 8世纪 五字文殊菩萨洛克菲勒家族收藏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几尊独特的造像。

图6 泰国 7~8世纪 佛陀头像 美国洛杉矶艺术博物馆收藏

图7 5世纪 笈多王朝陶土佛陀头像 私人收藏

图8 泰国 7~8世纪 佛陀立像美国洛杉矶艺术博物馆藏

这尊古风浓郁的造像乍一看帕拉风格明显—中脊凸起的宽叶瓣莲座、装饰火焰纹的舟型背光,背光上方装饰意味明显的伞盖及飘带都明显属于7~8世纪帕拉早期那烂陀风格(图3)。然而略显粗糙的铜质和做工、不加修饰的小腿及足部、旋状隆起的发髻,与东北印度风骨完全不同的狮子形象又有别于原始帕拉的范畴,反而与东南亚的爪哇艺术风格有几分相似。特别是把肩花简略用高浮雕方式做于背光之上的手法应该是区别于帕拉艺术的另一种成熟艺术形式。这两种似又非似,类然不同的艺术融合让人眼前一亮。同时又会升起探究其艺术源头的冲动。

图9 泰国 12~13世纪 双面祭坛背光 私人收藏

图10 泰国华富里石窟 可从拱形佛塔的装饰看出与文中造像相似之处

我们对比洛克菲勒家族所收藏的两尊古代泰国造像(图4、图5)之后疑问会瞬间冰释—原来这是一件难得的8~9世纪古代泰国西北部佛教造像,它受到来自于西部千里之外帕拉王朝甚至蒲甘王朝的深刻影响。

在对泰国高古造像有了一个感性认识之后让我们再来欣赏另外两件时代更早的佛陀造像:

从这两件佛陀头像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分辨出泰国造像(图6)与笈多造像(图7)艺术的相似与区别之处,满头的螺发、大而穿孔并外撇的双耳、眉间不饰白毫、丰厚的下嘴唇,无一不昭示着其与笈多的渊源。然而它又别有不同:眉弓在额头中间相连、双眼相对细长,嘴唇周边有唇线勾勒……

与这件泰国佛陀头像一样同为美国洛杉矶艺术博物馆收藏的还有一件佛陀立像(图8),被P.Pal博士在上世纪70年代鉴定为7~8世纪时期堕罗钵底国风格造像,这无疑是对泰国高古时期造像重新认识的开端。堕罗钵底国是泰国南部有着800年历史的小国,这种笈多风格的佛像能在此地被制作说明印度的佛教艺术已经在很早之前就对东南亚开始产生影响。

下面,再让我们对比另一件有趣的泰国造像。图中的这件背光为2016年保利秋拍拍品(图9),笔者当时即被它的做工细腻,风格特异所吸引。

此件背光高约30厘米,其中一面用浮雕方式刻画的是释迦牟尼的站立像,世尊身披贴身大氅,右手在胸前施说法印,左手垂于身侧,具有典型传统高棉审美的标准;在佛祖的外圈是呈蛇形婉转的连珠纹形成的拱形外框;再向外是更多装饰细节,其外侧是独特的火焰状纹环绕背光一周;再之外的上部是独特的菩提叶状装饰。在两个下角装饰地龙Naga图案。

图11 泰国 12~13世纪 双面祭坛美国洛杉矶艺术博物馆藏

图12 古代高棉 吴哥王国石窟造像

图13 古代高棉 吴哥王国石窟造像

佛龛另一面为素面,当为空出并前置佛像之用,在蛇形佛龛之上是三佛并坐的款式,三佛的衣着为典型高棉吴哥风格。其上装饰菩提树状纹饰,伸出的枝干蜿蜒向上,形成独特的空间布局。而依其图像学的风格可判断为11~12世纪高棉吴哥风格。按比例推算拥有这件背光的原始佛像可能会超过45厘米,当是一件甚为难得的大器之作。

在近来的学习研究中笔者发现更多的证据可以支持把它归为泰国南部华富里风格。华富里是泰国的历史名城,在13世纪之前长期被高棉王国控制,并在古高棉佛教的催生下创造了丰富而极具活力的独特佛教艺术形式(图10)。我们同样在洛杉矶艺术博物馆中找到了与之对应的华富里风格古代泰国造像,也依此厘清了背光前佛祖应具有的形象。洛杉矶艺术博物馆藏的这件祭坛造像通高38.4厘米,背光的顶部有些许残损(图11)。这件被P.Pal教授称为“双面祭坛”的佛像完美再现了华富里造像的供奉方式。从此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前述那件私人藏背光应该是安放在图中叠涩收腰的台座之上。其上的佛祖为带冠禅定坐姿,此种宝冠释迦在9~11世纪的比哈尔帕拉以及克什米尔风格中非常常见,应当是摹来之作。其整体风格依然是高棉吴哥风格(图12)。

从以上几件高古泰国佛像我们既能看到帕拉风格的影响,又能感受到印度笈多风格对早期泰国南部造像艺术的骨骼塑造。同时又有在高棉吴哥艺术的荫蔽下华富里造像艺术的茁壮成长(图13)。

收藏的乐趣来自于从器物的表象推演它曾经的恢宏,要比照重要的馆藏标志性文物,更要从国际知名的专家那里汲取营养,我们现在能够看懂更多的风格造像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的勤奋努力,而是因为我们站在了这些前辈的肩上,所以才可以登高远眺。

猜你喜欢
高棉吴哥帕拉
扶贫工作中的一段“插曲”
泰国高棉遗址,时间长河里的不灭信仰
印景点拍照要交“清洁税”
国际
穿越千年 寻找梦中的高棉古国
张辉版画作品
高棉的微笑
——柬埔寨吴哥文化艺术
帕拉的哭泣
一个孩子的降生
探秘吴哥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