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僵落”

2018-03-20 21:47马智全
敦煌研究 2018年1期

内容摘要:居延汉简关于僵落的记载,证明《汉书·匈奴传》记载的“木柴僵落”并不是颜师古所注解树木枯死坠落之意。僵落是用薪材修治的一种汉塞形式。汉简记载的僵落,底部宽近三米,顶部宽近二米,高近三米,长度可达数千米,是连接烽燧之间的塞防建筑形式。僵落并不是史书记载的天田,与虎落、羊马墙也有所不同。僵落的修治与《墨子》记载的“薄”有相似之处,但僵落已经演变为连接烽燧的塞墙。今日居延边塞应该还有僵落的遗存。

关键词:汉塞;僵落;虎落;薄

中图分类号:K8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8)01-0125-06

Discussing“Jiangluo”

MA Zhiquan

(Gansu Bamboo and Wooden Slips Museum, Lanzhou, Gansu 730000)

Abstract:The Han dynasty wooden slips found in Juyan prove that the term jiangluo as recordedin The Book of Han does not mean the death and falling of trees, as commented by Yan Shigu, but was rather a kind of barrier built by logs in the Han dynasty. As a form of frontier barrier connecting lit beacons, the jiangluo recorded by these wooden slips is described as being about 3 meters wide at the bottom and 2 meters wide at the top with a height of approximately 3 meters; the total length varied greatly, sometimes reaching as long as several thousand meters.This form of barrier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iantian, huluo, and yangmaqiang (near barrier walls), but similar to the construction of “bo” recorded in Mo-Tse, and only gradually became frontier barrier walls connecting beacons. Sites of jiangluo construction can today be found in the Juyan region.

Keywords:Han dynasty frontier barrier; jiangluo; huluo; bo

《漢书·匈奴传》记载的汉塞修治方式中,有僵落这一独特形式。关于僵落的含义,颜师古的注解并不准确。20世纪以来河西汉塞简牍文书的发现,以及近年来对长城保护研究工作的重视,“僵落”一词又引起了学者关注。吴礽骧先生《河西汉塞调查与研究[1]、侯丕勋先生《“天田”义源及具体制度——简牍研究的初步想法》[2]、安忠义先生《汉简〈守御器簿〉》词汇释例五则[3]、黄永美先生《西汉长城若干问题研究》[4]等论作都有讨论。总体来看,目前的研究已经指出了以往史籍训解的错误,但是对于僵落的具体形制,仍没有准确的说明。上述研究者均将僵落与虎落看作同一形制的防御设施,也是值得商榷的问题。居延汉简中有数枚简牍记载了僵落的具体形制、修治方法以及所用人工的情况,使我们能够对僵落这一汉塞修筑方式作出清晰准确的说明。

一 僵落的文献诠释

“僵落”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匈奴传》中。汉元帝竟宁元年(前33),匈奴呼韩耶单于鉴于郅支单于被诛,向元帝上书愿意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请求罢边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元帝下有司议,熟悉边事的郎中侯应以为不可许,上书十事,说明塞不可罢的道理。其中第九事说:“起塞以来,百有余年,非皆以土垣也。或因山岩石,木柴僵落,溪谷水门,稍稍平之,卒徒筑治,功费久远,不可胜计。臣恐议者不深虑其终始,欲以壹切省繇戍,十年之外,百岁之内,卒有它变,障塞破坏,亭隧灭绝,当更发屯缮治,累世之功不可卒复。”[5]在侯应的这段著名论谏中,出现了“僵落”一词,反映出它是汉塞修筑的一种独特形式。

僵落的含义,颜师古注解说:“僵落,谓山上树木摧折或立死枯僵堕落者。”颜师古的注解简洁明白,将僵落解释为树木摧折或枯死坠落,汉代边地因而以此为塞。这是僵落最早最有代表性的解释。“僵落”一词,《词源》未见收录。《汉语大词典》收录并解释:“僵落,枯死坠落。”[6]并征引《匈奴传》侯应的谏言和颜师古注解为证,可见与颜师古的理解是一致的。

颜师古的解释还是得到了后世的响应。王先谦《汉书补注》引顾炎武说:“《昌平山水记》‘潮河川至牛兰山与白河合,其宽处可一二里。昔人斫大树倒著川中,狭处仅二三丈,以巨木为栅,其外纵横布石,以限戎马。此汉郞中侯应所谓‘木柴僵落,溪谷水门者。然水性湍急,大雨则诸崖之水奔腾而下,漂木走石,当岁岁修治,又所云‘功费久远,不可胜计也。”[7]顾炎武一方面以“斫大树倒著川中”解释“木柴僵落”,又以河水“以巨木为栅”解释“溪谷水门”,以求字面语义契合。但顾炎武也感觉到了这一解释的不合理处,因为用倒落的树木作水门,遇到大雨洪水则会被冲走,每年都需要修治,不胜其烦。于是他又用侯应所说的“功费久远,不可胜计”来曲加说明。

二 汉简记载的僵落

僵落的含义真如颜师古解释为树木枯死坠落吗?长期以来因为缺乏必要的语义环境,因此没有引起过多的关注。但是,20世纪70年代居延边塞出土的汉简资料中,却有“橿格”“彊落”的记载,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僵落”一词的含义。

简1:

·右堠南隧南到常固隧廿里百六十四步 (第一栏)

其百一十五步沙,不可作橿格墼

十三里百六十步可作橿格,用积徒万一千五百七十人,去薪塞外三里

六里百八十九步可作墼,用积徒三千七十五人 (第二栏)

堠南隧 千秋隧 沮上隧

故北隧 益北隧 胜胡隧

故南隧 益地隧 (第三栏)

(E.P.T57:77)[8]

这枚汉简出自甲渠候官遗址探方57,1994年中华书局刊布的图版颇为模糊,释文也有问题。新近整理的《居延新简集释》刊布了更为清晰的红外图版,释文也作了校正,特别是将第二栏第一行原释“垣松”改释为“橿格”,第二行原释“ ”改释为“橿格”,简文语义更加明确。释文修改后,发现这是记载汉代塞防修筑方式十分重要的一枚汉简,特别是简文记载的 “橿格”,可与文献记载的“僵落”相印证。

该简记载了从居延汉塞堠南隧到常固隧塞防修筑的情况。首先,这段塞防的总长度为“廿里百六十四步”,汉代一里为三百步,一步六尺,一尺为今23.1厘米,则此段塞防长度为8543.304米。在这样长度的烽燧之间,塞防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其百一十五步沙,不可作橿格墼”,就是说有159.39米的距离是沙地,既不能治作橿格,也不能治墼。第二种是“十三里百六十步可作橿格”,是说5627.16米可以治作僵落。第三种是“六里百八十九步可作墼”,是说2756.754米可以治作墼。这样就把从堠南隧到常固隧的塞防修筑分为了三种情况,一种为沙地,不能作塞墙,一种是作僵落,一种是作墼。从该简可以明确看出,5627.16米的距离可以治僵落,说明僵落与治墼作墙垣一样,是汉塞修治的一种形式。

其次,此简还记载了修治僵落的一个重要因素“去薪塞外三里”,就是说在塞墙外三里有薪材可以治作僵落,因此僵落的修治要考虑“薪”的情况。《说文·艸部》:“薪,荛也。”《玉篇·艸部》:“薪,柴也。”《礼记·月令》:“(季冬之月)乃命四监收秩薪柴,以共郊庙及百祀立薪燎。”郑玄注:“大者可析谓之薪,小者合束谓之柴。薪施炊爨,柴以给燎。”[9]薪较大而可析,因此可以作为治作僵落的材料。简文所说的薪,也就是侯应所说“木柴僵落”的“木柴”。既然“薪”距离塞墙有三里,就说明了“僵落”绝不是颜师古注所言“山上树木摧折或立死枯僵堕落者”,而是要将塞外三里的薪运来作塞防设施,“薪”就是制作橿格的材料。

再次,此简说“十三里百六十步可作橿格,用积徒万一千五百七十人”,说明僵落修治所用总人工数达到了一万多人次,可见僵落修治是规模很大的活动。平均计算,每人每天可以修治0.486米,说明修治僵落的速度并不快,是颇为耗费人工劳作的,与颜师古理解“树木枯死坠落”更是全不相干的事。

因此,从此简可以看出,僵落应是汉塞修筑的一种形式,僵落的长度可以达到五六千米。僵落修治需要用“薪”来制作。修治僵落是规模很大的劳作活动,每人每天制作的数量只有半米左右。僵落的含义,并非颜师古所理解的“树木枯死坠落”。

简2:

二里五十步,可作橿格,下广丈二尺,上广八尺,高丈二尺,积卌六万八千尺,人功百五十六尺,用积徒三千人,人受袤尺三寸 (E.P.T58:36)[8]127

该简出自甲渠候官遗址探方58,《中国简牍集成》第12册附一《〈居延新简〉书簿辑集表》认为 E.P.T58:36、37、39、40,E.P.T59:15、83为册书“作治鄣隧书”[10]。該简也是对汉塞修治橿格即僵落的记载,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

首先,该简记载了“二里五十步,可作橿格”,可见这段僵落的距离并不短,达到了900.90米。近千米的距离,反映出这是汉代塞防修治的状况。

其次,本简准确地记载了僵落的形制特点。僵落下广丈二尺,合2.772米,上广八尺,合1.848米,高丈二尺,合2.772米,可见此段僵落总体剖面呈梯形,上窄下宽,形制宽厚。近三米高的坚实塞防,完全可以起到阻挡胡骑入侵的目的。

再次,本简记载了该段僵落的总体量为468000立方尺,积用人工3000人次,每人劳作156立方尺。仅以长度而计,所谓“袤”,每人平均劳作长度为1.3尺,合0.3003米,也反映出僵落的修筑是颇为耗费人工劳作的,每人每天平均修筑僵落的长度与简1记载相差不大。

这枚汉简具体记载了汉塞修治僵落的上宽、底宽、高度、长度等数据,以及修治的总体量、使用人工总数和每人平均承担的体量和长度,是汉塞僵落修治的典型记载。

简3:

四百廿人代运薪,上转薪,立彊落,上蒙涂辎车,袤二百六十一丈,率人日涂六尺二寸奇六尺 (E.P.T59:15)[11]

该简出自甲渠候官遗址探方59,简文记载了“立彊落”,可见也是修治僵落的文书。该简的独特价值在于说明了僵落修治的具体过程。包括“代运薪”“上转薪”“立彊落”“上蒙涂”四个环节。“代运薪”应指将薪柴运输到修治僵落的地方。如前所述,僵落用薪作治而成,依据简1“去薪塞外三里”的记载,可知薪材距离塞墙是有一定距离的,因此需要运薪。“上转薪”当是薪材运至修筑彊落的地方后,进行薪材的运转工作。僵落作为独特的塞防工事,具有一定的规程,“上转”反映出僵落修治过程中的一个程序。“立彊落”为正式修筑僵落,指将薪材树立的劳作过程,达到塞防要求的标准。最后是“上蒙涂”,是指在僵落上蒙涂白灰或泥浆,以防止僵落散裂或被火烧。以上四个步骤前后相承,正是僵落修治具体过程的记载。

此外,该枚汉简还记载了修筑僵落的人工情况,这段彊落长261丈,合60.291米,总体长度不是很长。累积劳作人数为420人,平均每人劳作量为“率人日涂六尺二寸奇六尺”,约为1.43米。当然,这是指涂僵落的数量,与上两简作治僵落的数量相比要稍多一些,但也可以看出僵落的修筑需要大量的人工,每个人每天制作彊落的长度并不是很长。

简4:

·右前候长□□都隧七所

其三所有彊洛四所毋彊洛(第一栏)

见慈其千束

其五百束已□(第二栏)

率亭作四百五十丈(第三栏)

(73EJT30:18){1}

简5:

十一月辛巳 (第一栏)

肩水卒卌七人 五人病·

橐他卒六十五人 一人作长·

凡卒百一十二人 一人木工·

其十人养· (第二、三栏)

·定作九十五人

·取薪增落广六尺,槫两行马善并高四尺五寸,袤廿丈,率人二尺一寸有奇

六十九人取薪二百七石,率人三石,薪去□□□往来卌八里 (第四栏)

(73EJT24:297)

简6:

人凡卒百廿七

七十七人见乘亭隧当劳

四人为卒漕

作彊落□□(第一栏)

·候长广主卒卅人

其十二人作彊落□

二人为卒漕

定见乘亭□□(第二栏)

(73EJT7:80A)

简7:

五凤三年四月甲戌橐他候博移肩水候官遣隧长胜

馆里冀巷等四人,诣僵落作所,因迎罢省卒四人,檄到往来,愿令史

(73EJT37:1535AB)

简8:

□五月壬辰,乘隧戍卒许朔望见隧北彊落上有不知何(73EJC:613)

以上5简,是新刊肩水金关汉简中的资料,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肩水地区僵落作治的情况。简4记载了右前候部下属七所烽燧僵落作治情况,其中三所烽燧间有僵落,四所烽燧间无僵落,可以与简1互相参看。简5是肩水候部与橐他候部戍卒作治僵落的记载,总劳作人数为112人,除去炊养、生病、作长、作木工的人员外,实际劳作人数是95人,具体劳作内容是“取薪增落”,即运用薪材增补僵落,“广六尺”,是僵落的宽度,为1.386米,“高四尺五寸”,即高为1.0395米,“袤廿丈”,长度为46.20米,每人治作长度为“率人二尺一寸有奇”,为0.4851米,与前述简1、简2作治长度大体一致,本简还记载了为作僵落取薪的情况,总69人取薪207石,平均每人取薪3石。取薪的地方距作治僵落的地方也有一定的距离。简6也是边塞劳作事务的记载,其中有“作彊落”的事务。简7是移书,记载橐他候官派遣人员到作治僵落的地方迎取罢归省卒,反映出作僵落是省作活动的一种。简8记载烽燧戍卒发现燧北面僵落上有不明人员活动的情况。这五简也从不同角度反映出边塞僵落的设置、修作与巡察情况,说明僵落的修治活动是边塞劳作的重要事务。

综合以上简文记载可以看出,汉简记载的“橿格”“彊落”“彊洛”“僵落”“落”,正是传世文献记载的“僵落”。僵落是汉塞修治的一种独特形式,它用薪材作治而成,因此僵落的制作要充分考虑取薪的远近。简文记载的僵落是横截面呈梯形的一种塞防形式,上窄下宽,上部宽度近二米,下部宽度近三米,高度近三米,长度可达数千米。僵落的制作,需要运薪、转薪、树立、蒙涂四个过程,是需用人工颇大的劳动,往往用省作的形式集中完成。

三 僵落非虎落辨

在近年来的考古发掘调查相关研究中,不少学者认为汉简记载的僵落,即是传世文献中的虎落。虎落究竟为何物,也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虎落是尖木桩,如甘肃居延考古队《居延汉代遗址的发掘和新出土的简册文物》说:“坞四周3米以内的地面,埋设四排尖木桩,完整者高33、间距70厘米左右,三角形排列,此即史书和汉简所谓的‘虎落、‘强落。”[12]吴礽骧先生《河西汉塞调查与研究》说:“悬泉汉简中有‘鹿角候长之名。所谓‘鹿角,应即‘虎落或郎中侯应所说的‘木柴强落,其实物在肩水金关和地湾遗址发掘中均有出土,是竖埋于土中的尖木桩或多枝杈的树枝,然后以绳索连椄构成栅栏,以防敌人跨越。”[1]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虎落是篱笆墙。初师宾先生《汉边塞守御器备考略》说:“我们前曾认为,居延遗址建筑四周发现的尖木刺应是虎落。从上述记载来看,顯然是搞错了……虎落实例,即金关遗址坞堠西北、北侧的柳枝编篱笆墙。先于地面挖出窄沟槽,内植两排较粗的柳棒,再用细柳枝横向加以编纂。遗存现露出地面10厘米不等,外表原可能涂泥。以防火焚。”[13]安忠义先生《汉简〈守御器簿〉词汇释例五则》赞成此说,也认为“强落实物即今居延金关坞堠西北、北侧的柳编篱笆墙”。

传统文献关于虎落的记载,《汉书·晁错传》:“要害之处,通川之都,调立城邑,毋下千家,为中周虎落。”颜师古注引郑氏曰:“虎落者,外蕃也,若今时竹虎也。”苏林曰:“作虎落于要塞下,以沙布其表,旦视其迹,以知匈奴来入,一名天田。”师古曰:“苏说非也。虎落者,以竹篾相连遮落之也。”王先谦补注说:“于内城、小城之中间,以虎落周绕之,故曰中周虎落也。”[7]3732苏林的观点已被颜师古所否定,汉简材料也证明天田与虎落互不相干。《晁错传》的记载以及郑注、颜注、王先谦补注都赋予虎落两点基本语义:第一,虎落位于城障四周,第二,虎落是用竹蔑相连。上述尖木桩说与篱笆墙说都符合第一条标准,但是在第二条标准上,篱笆墙说要胜于尖木桩说,因此初师宾、安忠义先生都否定了尖木桩说而肯定虎落就是坞堠外侧的篱笆墙。

虎落的含义随着讨论而明晰,但是上述学者所共同认同的僵落即虎落却成了一个问题。因为依据汉简资料的记载,僵落与确立虎落的两条标准相比,却都存在不一致的地方。首先,虎落要围绕于城障四周,即“于内城、小城之中间,以虎落周绕之,故曰中周虎落”。但是前述汉简记载的僵落却是绵延于烽燧之间长达数千米,是连接烽燧的一种汉塞形式,并不是所谓的“中周虎落”。其次,虎落的形制,文献记载为竹篾,西北汉塞发现者为柳枝编的篱笆墙,材质的不同可以理解,因为虎落修筑可以就地取材。但问题是汉简记载的僵落体量颇大,简文记载僵落宽近二三米,高近三米,长度可达数千米,而目前发现的虎落只是“先于地面挖出沟槽,内植两排较粗的柳棒,再用细柳枝加以编纂”,虎落的形制与僵落的形制相差甚远。又现存的虎落露出地面10厘米不等,这与僵落的形制相比也是无法相提并论的。虎落围绕在坞堠外侧,长度也不可能达到数千米,这与简文记载僵落长度也不相符。更主要的区别是在功能上,虎落围绕于坞堠外侧,是营卫性的设施,而僵落是与土墼做成的塞墙一样,是汉塞的一种形式,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正是基于以上看法,我们认为,汉简记载的僵落,与目前所理解的虎落是并不相同的塞防形式。

还有一些研究者将僵落理解为羊马墙。初师宾先生《汉边塞守御器备考略》说:“所谓虎落、强落,乃言其坚固有力,可阻拦临近攻城,是城防外围一道简易工事障碍物,后世发展为‘羊马墙”[13]。《中国简牍集成》第11册在解释上引简2记载的“橿格”时说:“橿格,城郭外围的防御设置,见《墨子·备城门篇》。类似羊马墙,以泥土、树枝、木栏为之。”[14]羊马墙是修筑在城郭外围的营卫性设施,又称羊马垣。《宋史·刘锜传》:“锜傅城筑羊马垣,穴垣为门。”[15]《明史·高名衡传》:“周王恭枵募民筑羊马墙,坚厚如高岸。”[16]羊马墙为墙垣形制,多以泥土修筑而成,并非一定用薪柴修治。而僵落的材质特征就是用薪材修筑,因此僵落与羊马墙也有区别。

四 僵落与《墨子》记载的“薄”

僵落以薪作为修治材料与《墨子》所载的“薄”有相似之处。《墨子城守各篇简注·备蛾傅》:“凡杀蛾傅而攻者之法,置薄城外,去城十尺,薄厚十尺。伐薄之法,大小尽本断之,以十尺为断,离而深貍坚筑之,毋使可拔。”[17]这是说在防止敌人象蚁附一样的攻城时,可以在城的外面设置“薄”,“薄”指草木密集的设施。《说文·艸部》:“薄,林薄也。”段玉裁注:“林木相迫不可入曰薄。”在城外面所设的“簿”,应是指林木砍伐堆积而成的设施。“薄”的形制,厚度要达到十尺,为2.31米,前述简2所载僵落的厚度是下广2.772米,上广1.848米,总体上是比较接近的。又“薄”也需要伐取工作,砍伐“薄”的标准,是从根部砍断,以十尺为准,也就是要有2.31米长。将这些柴木深埋坚筑,不能被轻易拔取。这段文献记载的“置薄”的规格与“伐簿”的尺寸,都与简文记载僵落的形制有相似之处,说明在先秦时就有运用薪材防备敌人进攻的方法。

此外,《墨子城守各篇简注·备城门》:“疏束树木,令足以为柴搏,毌前面;树长丈七尺一,以为外面。以柴搏纵横施之,外面以强涂,毋令土漏,令其广厚能任三丈五尺之城以上,以柴、木、土稍杜之,以急为故。前面之长短,豫蚤接之,令能任涂,足以为堞,善涂其外,令毋可烧拔也。”[17]26这也是柴薄治作防御工事的记载,可与前述简3所载僵落修治方法相对照。僵落修治要“代运薪”、“上转薪”,也就是这段文献记载的“疏束树木,令足以为柴搏”,即准备好治作“薄”的薪材。僵落修治要“立僵落”,即这段文献所载“以柴搏纵横施之”,将薪材纵横交错放置,是治作“薄”的具体方法。僵落修治要“上蒙涂”,这段文献记载“外面以强涂,毋令土漏”“前面之长短,豫蚤接之,令能任涂,足以为堞,善涂其外,令毋可烧拔也”,可见对“薄”也要进行涂治,以防止漏土或者被敌方焚烧拔取。《墨子》所载治“薄”的方法与汉简“僵落”作治方法颇为相似。

当然,《墨子》记载的“薄”还是“备蛾傅”“备城门”的防御设施,与汉简记载的汉塞形式僵落是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且由于时代不同,地理环境有别,在具体作治细节上也有诸多不同。但是这种对比使我们认识到汉代的僵落与先秦的“薄”在修治方法与防御目的上有内在的联系。

那么今日边塞地区有没有僵落的遗存呢?吴礽骧先生在论述虎落即“木柴僵落”时说:“这种结构在河西塞防中,尚未发现实物。或许今日河西汉塞的某些地段无任何遗迹,正是这种栅栏被毁的结果。”[1]僵落这种汉塞因为用薪柴修治而成,易于腐朽及遭人为破坏,保存下来的可能性的确比较小。不过在今日居延汉简出土的居延遗址,应该还有僵落的遗存。李国民先生编著的图录《走进三城一关》[18],收录了居延汉塞的各种形式,其中第58—67页展示的一种塞墙,是用层层累积的胡杨木作治而成。塞墙整体呈梯形,上窄下宽,现存顶部宽度有一两米,高度也有两米多。图录展示塞墙长度蜿蜒数十米,宛如蛟龙般延伸在大漠中。李国民先生将种塞墙称之为“汉长城”,这自然是正确的,不过这种形式独特的汉长城在汉代有它专属的名称——僵落。

总结以上讨论,我们认为侯应所说的“木柴僵落”应是指汉塞修筑的一种形式,而不是颜师古注及后来《汉语大词典》所解释的树木枯死坠落之意。僵落是用薪柴修筑的一种汉塞形式。汉简记载的僵落横截面呈梯形,底部宽近3米,顶部宽近2米,高度近3米,长度可达数千米。僵落修治要经过伐取薪材、运输薪材、树立僵落、上加蒙涂的过程。边塞修治僵落是重要的省作活动,需要使用大量的人力。僵落不是史书记载的天田,与虎落、羊马墙也有鲜明的区别。僵落与《墨子》记载“薄”的作治方法有相似之处,但僵落已经演变为边塞连接烽燧的塞墻,与守城的“薄”也有本质不同。今日居延边塞地区,应该还有僵落的遗存。

参考文献:

[1]吴礽骧.河西汉塞调查与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186.

[2]侯丕勋.“天田”义源及具体制度:简牍研究的初步想法[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76-80.

[3]安忠义.汉简《守御器簿》词汇释例五则[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2):160-164.

[4]黄永美.西汉长城若干问题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3.

[5]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3804.

[6]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一)[M].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1689.

[7]王先谦.汉书补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5682.

[8]马智全.居延新简集释(肆)[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6:252.

[9]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1384.

[10]中国简牍集成编辑委员会.中国简牍集成:第12册[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

[11]肖从礼,居延新简集释(伍)[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6:6.

[12]甘肃居延考古队.居延汉代遗址的发掘和新出土的简册文物[J].文物,1978(1).

[13]初师宾.汉边塞守御器备考略[G]//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省博物馆.汉简研究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198.

[14]中国简牍集成编辑委员会.中国简牍集成:第11册 [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103.

[15]脱脱,等.宋史 [M].北京:中华书局,1977:11401.

[16]张廷玉,等.明史 [M].北京:中华书局,1974:6885.

[17]岑仲勉.墨子城守各篇简注[M].北京:中华书局,1958:81-82.

[18]李国民.走进三城一关[M].广州:中国艺术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