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冰冰
如今,运动健身的生活理念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与此同时,人们也会时而听到这样的消息,某时某地,某健身房会员因锻炼方式不当,出现“血尿”症状,严重者甚至一度危及生命。
过犹不及,人们对健康体魄的需求与日俱增,如何避免出现预期之外的状况,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
“精疲力竭,浑身乏力,肌肉酸痛。起初患者也没在意,以为休息几天就能好,可过了几天仍然不见好转,更可怕的是,患者发现自己竟然‘尿血了。看着马桶中满眼如浓茶色一般的尿,患者慌神了,赶紧来医院做了检查。”积水潭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门雯瑾讲述道。
根据患者的描述得知,患者在发病前有剧烈运动史,发病时伴有肌痛、肌肉乏力及尿色异常,化验血清肌酸激酶和肌红蛋白升高明显的症状,由此,可诊断患者得了“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
“运动型横纹肌溶解症是我们临床肾内科比较常见的疾病,患者群体以青壮年为主,诱因多因短时间内剧烈运动引起。近期我们接诊的这位为了减肥的年轻小伙,就是这样的情况。”在没有教练指导下高强度骑行动感单车,以及其他健身活动的同时,一定要循序渐进,门雯瑾强调道。
病因:
过度运动
人体的肌肉分为三种:心肌、平滑肌及骨骼肌,其中心肌和骨胳肌是有横纹的。而横纹肌溶解症通常是发生在与肢体运动相关的骨胳肌,由于各种原因所致横纹肌(骨骼肌)破坏或崩解,导致大量肌红蛋白、肌酸激酶等细胞内成分进入细胞外液及血液循环,引起的人体内环境紊乱,从而进一步导致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综合征。
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最早是1970年由国外首先发现并报道,特指短时间、高强度的运动,导致横纹肌细胞缺血缺氧,大量乳酸堆积,肌细胞发生破坏崩解释放内容物至细胞外液及血液循环中,其中产生的肌红蛋白损伤肾小球及肾小管,严重者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及多脏器功能障碍。小王就是因为短时间内过度运动而导致的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随着健身运动的普及,因为过度运动而导致的横纹肌溶解症日趋增多,值得大家重视起来。
与肢体运动相关的骨胳肌在过度运动后,肌肉缺血再灌注损伤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等多因素会引起肌细胞膜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肌细胞的缺血缺氧、组织间隙的局部水肿,最终导致横纹肌发生溶解、坏死,进而表现为肌肉酸痛肿胀。
同时骨骼肌细胞内的一个重要成分——肌红蛋白,担负着肌肉中运输氧和储氧的功能,使肌肉纤维得到能量供应。正常情况下,肌红蛋白不会进入血液循环,但在肌肉过度运动或者缺血坏死时,就会有大量的肌肉细胞内成分进入血液循环,其中就包括肌红蛋白。
大量的肌红蛋白堆积在肾脏,超出肾脏的排泄能力,在肾小管内形成肌红蛋白管型,阻塞肾小管。再加上肌红蛋白对肾小管的直接毒性作用,最终导致急性肾损伤。这就如同马路上的堵车一样,车太多堵塞了出口,最后导致整条马路的交通瘫痪。
同时,过度运动时人体血液重新分配,使其主要供应肌肉,引起肾脏血管收缩,运动时伴随大量出汗,导致血容量减少,肾脏处于缺血状态,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进一步加重肾脏损伤,导致肾功能衰竭。
影响:
肾脏系统受损
运动型横纹肌溶解症易在气候较炎热、潮湿的夏、秋季节发病,因大量运动后更易出汗,引发血容量不足;患病人群多为青壮年,多见于平素缺乏体育锻炼,身体素质较弱,或在身体不适情况下进行短时间高强度的过量剧烈运动者。
横纹肌溶解症患者典型症状表现为“肌肉无力、肌肉疼痛、茶色尿”三联症,但有些患者早期症状并不典型,可能只是轻微的肌肉酸痛、无力、关节酸胀等,或伴有脱水、恶心呕吐、胸闷气短等,常误认为是运动后疲乏、中暑而被忽视。进而可出现肢体肿胀、肌肉酸痛不缓解,多发生在下肢及下背部肌肉,同时伴有茶色尿或酱油色尿等。如患者伴有严重的高热、心律失常、少尿、无尿等表现,要高度重视,立即将患者送到医院就诊。
如果就诊不及时,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可能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酸中毒、甚至诱发多脏器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
防治:
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随着健身人群的增加、运动强度的提高等,过量运动导致的横纹肌溶解症已不再是一种少见的运动性损伤。尤其对于平时没有运动习惯的人来说,不要突然开展高强度运动,要循序渐进,劳逸结合,量力而行。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科学制定健身运动计划,运动强度应该从低向中等强度逐渐过渡,持续时间逐渐加长,运动次数由少增多,切不可急于求成。
运动前要充分热身,尽量避免在炎热潮湿的天气和环境中进行高强度训练,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及時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帮助肾脏及时排出代谢废物。当身体不适时切忌不要硬撑,及时休息和就诊,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大多数患者预后较好。结合病史、症状及化验室提示血肌酸激酶、肌红蛋白等异常升高,及时诊断横纹肌溶解症并不困难。治疗的重点在于早期补液、恢复血容量、碱化尿液、保护肾功能。轻者经休息、补液,数日后可自行痊愈,重者会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等,治疗上予以早期血液净化,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可使该病的存活率明显提高。
人们进行适当的健身运动是保持健康所必需,只要适度进行科学锻炼,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完全是可防可治的。
拓展阅读 >>>
一次完整的体育健身活动应包括准备活动、基本活动和放松活动。但很多健身爱好者往往忽略了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不仅让健身效果大打折扣,还增加了受伤的风险。尤其是在冬天,人体肌肉较为僵硬,如果缺少必要的准备活动来预热身体,运动损伤的几率会大大提升。
传统的热身动作,如简单的体转、扩胸等,在冬天效果有限,因此应结合具体的健身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热身。比如,冰上运动前可以做侧弓步走等,以提高关节运动幅度,同时拉伸肌肉。
运动后的放松活动也不容忽视。健身活动后,做一些适度放松活动,如行走、慢跑或者小强度的牵拉练习,有助于消除疲劳,减轻或避免身体出现一些不舒服症状,使身体各器官系统机能逐渐从运动状态恢复到安静状态。滑雪时因上肢动作幅度较大,在热身拉伸腿部肌肉的同时,需要配合肩部、胸部的拉伸。
在冬天进行放松活动时尤其要注意保暖。运动时身体产热较多,运动后汗水的挥发带走很多热量,此时如果不及时增加衣物,很有可能受凉感冒。此外,良好的营养和充足的休息也是良好健身效果的必要保障。
——国家体育总局《国民健康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