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懿 杨德祥
(成都理工大学 学生处,四川 成都 61000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张,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呈现上升趋势。经济发展趋缓慢,其岗位供给不足与大学毕业生人数骤增之间矛盾凸显,使得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就业问题既是大学生个人发展问题,又关系着一个家庭的期望以及高校培养的成效,更关系着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步入职场是每一个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重要基点,可以说就业从某种角度讲是大学生人生当中的重要转折。为了更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发展,教育部、各省教育厅及各高校相继出台促进大学生就业相关政策。众多大学生就业扶持保障政策中的多数是为保障毕业生基本就业的帮助性政策,如“就业创业补贴”“困难毕业生就业补贴”等,部分高校也提出了针对就业困难、家庭困难、就业心理压力大的毕业生实行“一对一”就业指导和推荐的帮扶工作。从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角度来讲,就业帮扶政策对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改善大学生就业现状有着较为积极的作用。所以不管是社会、高校、家庭还是学生本人,在大学生就业问题面前,更多的是想方设法提升大学生就业可能性,帮助大学生顺利跨出职业第一步。仅从物质支柱、就业指导及就业信息宣传和推荐的实用性出发,以当前的实际就业率为目的,确实能提升大学生就业的可能性,但要从根本解决该问题,涉及面还很多,任务很重。我们不难发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现实下,由于受社会经济利益急功近利的思维观念影响,部分大学生出现诚信缺失的行为和现象,特别是在就业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为了获得好工作、好岗位,伪造证书、美化简历等诚信缺失的行为。这些看似毕业生个人的行为,却对企业用人计划、高校声誉及社会人才市场秩序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
求职者的个人信息、技能证书、学习和实践经历、获奖情况等均以简历的形式介绍求职者的能力和基本情况。简历是用人单位初步了解大学毕业生的基本方式,大多数单位以此作为初次选拔大学毕业生进入面试的依据。所以对于毕业生来说,能否获得面试机会,走出就业的第一步,简历合适与否有着至关重要作用。简历制作在各种模板及软件技术的支撑下变得极为方便,但简历的内容往往反映毕业生大学期间的表现,从时间的角度来说简历内容是由大学生4年时间书写出来的。现在,部分毕业生由于自身实力不足,急于获得好的就业机会,通过虚假实习经历、篡改课程成绩、伪造干部经历等骗取面试机会。
伴随就业压力的增加,毕业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压力也逐步增大。多数毕业生投出十几份简历才换来一次面试机会,面对难得的求职面试机会,一方面毕业生从衣着到自我介绍等都会认真准备一番,另一方面由于毕业生自身综合实力以及信心不足,使得大多数毕业生在正常的准备范围外,还会对自己的实习经历、干部经力以及学习经历都会修饰性的准备。一般企业都会进行多次面试,为了抓住难得的面试机会,许多毕业生都会选择在面试过程中,通过前期的刻意准备吹嘘自己各种经历,故意夸大自身优势,甚至把没有过的东西编造成为面试的“现实”。这样使得用人单位综合实力的面试成为了一种口才面试,毕业生通过“无中生有”“胡乱编造”“自我拔高”“凭空吹嘘”等方式博取用人单位的好感,在有限的面试和筛选时间内“伪造者”获得就业机会的概论极高[1]。当这部分毕业生通过面试进入用人单位后露出“马脚”,完全没有面试时自称的技能,这对用人单位以及学生本人都是非常不利的,同时也影响了毕业生所在高校的声誉以及其他在同单位工作的毕业生在用人单位内部的信任度。
用人单位在对毕业生的考察过程中,由于时间短、辨识难度大及各单位对高质量人才需求的逐年增加,往往对毕业生的获奖证书及在校期间获得的专业成果有着特别要求。可以说在大学期间获得不同的奖励及证书或通过参与创新团队及老师课题获得专业成果,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一种优秀特征的表现,同时也成为毕业生获得用人单位青睐的一项较为重要的考评指标。面对就业机会的诱惑,许多毕业生通过私刻公章、影印证书等手段,伪造获奖证书、科研成果、等级技能证书等。如部分用人单位招聘简章中写着学生干部优先,求职的毕业生中就曾出现私刻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公章,仿造优秀学生干部获奖证书,更有甚者影印同学的科研成果,通过遮盖方式修改姓名将同学的科研成果变为自己的。这些毕业生往往抱着一种用人单位无法核实的心态,大张旗鼓地进行伪造和欺骗。笔者在调查毕业生就业诚信问题的过程中,还发现这些获得奖励和证书的毕业生,对同学借用他们的证书进行造假并未有太大意见,表示只要不是面试同一家单位,对同学的造假行为甚至表示支持。可以看出当前就业诚信问题不仅仅是成绩或综合实力较弱毕业生所存在的,在毕业生中普遍存在一种为了就业可以“不择手段”的心理,更有甚者部分教师也在其中成为证书造假欺骗用人单位的助推者,名义上是为了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压力,但从道德的评判和欺骗的本质上看则是诚信教育失败的重大表现。
通过简历投递,层层面试选拔,毕业生“过五关斩六将”终于获得就业的机会,与用人单位签订了人生中第一份就业协议书。可以说一份理想的工作来之不易,但部分毕业生在拥有一份工作后,往往会有 “吃着碗里看锅里”的现象,违约现象是大学生就业不诚信表现中较为特殊而有普遍的现象,甚至也是大学生就业不诚信带来不良影响最为广泛的一种行为。大量随意违约的原因是由于毕业生签约时间大多是在毕业前一年的12月之前,而真正进入单位工作的时间是第二年的7月,这就使得毕业生在这段时间内有了诸多对比和选择机会,当然更多的原因还是在于毕业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违约会来的后果往往不管不顾,只要自己有更好的就业机会或发展前景,可以说是“不择手段”,其种类如下。
第一,“继续深造”型违约。部分毕业生对未来规划的第一选择是考研究生,认为研究生的就业平台和发展前景更好,但他们对考研究生又没有百分百的信心。所以这部分毕业生在考研究期间往往会选择先就业进行保底,待考上研究生后必定会与前期就业的单位违约。考研同学大部分都是较为优秀的同学,呈现上进心强、成绩好的特点,所以考研的同学找工作垫底的现象也较为普遍。此类考研毕业生多数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要去签约单位工作,只是觉得有保底单位后,能更安心地去考研究生,不至于出现未考上研究生又没有工作单位的“失业”状况。
第二,“自我中心”型违约。虽说成绩已经不再是用人单位选拔毕业生的第一标准,更多看重毕业生的综合能力,但考试成绩好的毕业生还是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毕竟大学期间学习成绩的好坏从某种程度上表现出毕业生在特定时间内对待自己所要完成任务的一种态度。所以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会出现全班成绩第一名或综合能力强的毕业生签约几个单位而全班成绩第三四名一直没有就业的这种难以理解的现象,这势必造成成绩优异或综合能力较强的同学后期违约的情况。其原因就在于部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渴求,都希望录用最优秀的毕业生,而毕业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以各种借口推脱签订就业协议书而只与单位签订就业意向。笔者在与此类毕业生沟通时,他们均表示就业是自己能力的表现与别人无关。成绩第三四名或考试成绩排名稍微靠后的毕业生往往因为这些毕业生的“自我中心”式的就业价值观,而错失诸多理想的就业机会。
第三,“骑驴找马”型违约。“先就业后择业”已经成为大学毕业生以及部分家长心里的就业口诀,不管工作好坏,也不管是否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只要出现签约机会就势必抓住机会与用人单位签约。然后继续参加各种招聘会,第一个单位签约的事实仿佛没有对毕业生的就业行为造成任何约束,反而增强他们找更好工作的欲望和信心。当此类毕业生发现有更好就业机会时,会毫不犹豫的与前一家用人单位进行违约,以前一家用人单位作为“桥梁”,为自己找到更为满意和心仪的工作打下心理基础和备用条件。
第四,“随心所欲”型违约。由于社会进步,人们经济条件丰富,多数毕业生家庭都较为富裕。这种家庭的富足使得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并不是急需解决温饱问题,以至于部分毕业生对自身发展和第一份工作的认知并非是有意识的,甚至出现签约某个单位仅仅是因为室友想去或者没做任何了解,只是觉得大家都在找工作所以自己也找一个。据笔者了解,此类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违约并非是有了更好的工作或考上了研究生,他们的理由可能只是因为当时没有考虑清楚或者是工作的地方自己不喜欢,而提出违约,完全没有就业诚信的概念或意识,仅从个人喜好为出发点任意签约和随意违约。
多数毕业生认为自己的发展才是第一位的,认为违约是个人的事情,包括违约金都是由自己承担,与别人没有关系,但从用人单位、学校及其他同学来说,违约实际上有着普遍性伤害的力量。首先是提高了用人单位的招聘成本及人才选拔成本,多数用人单位招聘出动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了招聘到可用的人才,用人单位也是不计成本全国招聘,招聘人员的交通费、住宿费、餐补费等都是招聘成本的组成部分,还不计算单位招聘所消耗的时间成本。据笔者了解,曾有单位在某高校签约15名毕业生,第二年违约的高达13名,也就是说该单位不得不重新启动招聘计划,以弥补后期的人才空缺。其次是学校的诚信声誉因为部分毕业生的就业不诚信而受到影响,毕业者在和用人单位的交流中得知如果某高校毕业生连续违约率较高,会使得用人单位对该校的毕业生招聘做成本评估,也就是说用人单位会因为部分毕业生违约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成本压力,而不得不放弃到该高校去招聘毕业生。再次,其他毕业生也会因为部分毕业生的随意违约受到影响,由于部分毕业生的随意违约造成用人单位不得不放弃违约毕业生高校的招聘计划,一来影响了同届其他同学的就业,再者影响了该高校后期毕业生的就业。同时,部分毕业生的随意违约,从某种角度上讲,亦是浪费了其他同学想去该单位就业的机会。
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就业诚信的缺失是难以规避的现状,一方面诚信问题的产生有大学生自身诚信的缺失,另一方面就业诚信的缺失也有社会、高校及学生家庭的影响。虽然说“内因”在事物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但外部环境的影响亦是不可忽视。所以大学生就业诚信的改善及实效路径不能仅仅从改变大学生的主观内因去分析和实现。应结合实际情况将社会环境、高校教育及家庭影响等客观因素与大学生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相结合,实现“自律”与“他养”的互动影响。首先改变大的社会环境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减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其次高校除了重视专业知识外,应将大学生就业诚信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不能只培养“技术高超的怪物”,而是培养人格素质全面发展的“人”;再者毕业生提前规划就业能力、技能水平,从本质上成为综合实力强劲、思想道德水平高的就业强人[2]。从根本上将“自律”与“他养”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从本质上解决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问题。
政府经济调控对于经济发展缓慢时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提到失业是社会生产需求不足所造成,在资产市场经济中社会需求低于社会供给时,需求减少致使资本家必须减少供给这样才能够在市场中获得利润,所以其会减少生产同时减少对工人的聘用,当社会大规模出现需求减少的情况时,就业问题就随之而来。
同时凯恩斯认为,市场经济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且资本家自身在没有获取剩余价值的保证下是不会主动扩大生产,增加工人的聘用数量,所以政府的适当宏观调控在社会转型时期作用巨大。大学毕业生就业诚信问题从某种程度上亦是由于就业资源的有限性所造成,社会资源充足,宽松的就业环境会实现“他养”影响,从外部环境缓解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情况。政府应实行有效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加大经济投入,大力支持经济发展,增加基础建设,增加就业岗位。对大学生就业困难进行系统性分析,施行有效缓解就业压力的宏观调控政策,通过缓解就业压力的方式,改善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现实情况。
人作为社会化的人,是不可能孤立存在于社会当中的,人类的行为方式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来讲,其很多都受社会舆论、环境以及他人言语和行为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同样在整个大的社会背景下不是孤立存在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诚信缺失问题很大程度受到整个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和熏陶。“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然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既然人天生就是社会的生物,那他就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展自己真正的天性,而对于他的天性的力量的判断,也不应当以单个个人的力量为准绳,而应当以整个社会的力量为准绳。”[3]当下,网络化和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使得大学校园早已失去了“乌托邦”“象牙塔”的童话,大学校园和社会的“隔墙”早已在大数据时代被“推倒”,一方面是大学生对社会对世界的认知程度得到了加快,方便文化、知识的传播;另一方面社会大环境下的负面影响也同时随之而来,如“学术不端”“买卖官位”“贪污腐败”等不良社会现象。 如果社会大环境中诚信文化出现问题,那么大学生诚信意识也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和侵蚀。因此,营造诚信就业的和谐社会环境,提升对社会舆论和媒体的监督和引导,加大社会对负面问题的处罚和惩治力度,弘扬社会正气,宣传积极向上的诚信社会生活态度,使得诚信至上、以信待人的思想价值观念深入人心。在这样一个以“诚信”为基础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自然会受到“他养”的影响将反思和约束自己的不诚信行为。
当下,高校教育越来越倾向于专业化、职业化,从高校宏观的教育管理方针出发,更多的是如何培养“高精尖”的创新性科技人才。在诸多高校的教学大纲中我们很难看到国学以及相关道德、诚信等如何成为一个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涵养的“人”的课程,更多的是关于技能、关于知识、关于实验的职业化、科技化、专业化教育,即使有部分课程涉及到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问题,都是如“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多数留于形式的教育科目,授课老师和学生们并没有作为重要学科融入其中,对老师来说只是课时,对学生来说只是学分[4]。高校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品行培养和形成的一个重要“阵地”,理应承担起大学生的培养义务和责任,但这些培养不仅仅局限于将大学生训练成只懂“科技”“技术”的“人才”,同时也挑起将大学生培养成 “知礼节”、“懂诚信”的“人”担子。一方面,高校积极探索诚信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在教学管理制度和思想上将诚信道德教育从留于形式的“鸡肋”转变为授课老师和同学们都重视和喜爱的课程;另一方面,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管理,狠抓“考风”“学风”,严惩考试作弊等不良行为,建立一套诚信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使得诚信教育体系化、专业化,并将诚信教育的观念深入课堂及高校教育管理的方针政策之中。[4]
高校作为大学生知识及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加强诚信教育是高校必尽的义务和职责。当然大学生从学校进入社会的过程中,因为经验不足以及对未知社会的不了,所以需要高校系统性的引导和教育。除去常规的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就业能力的教育和指导外。高校还应该在就业服务管理、就业心理咨询及大学生生涯规划等方面强化引导和教育。一是提升高校就业指导的水平和质量,从技巧性就业指导逐步转化为专业化、全面化、精准化指导。不仅仅关注毕业生就业能力还应从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及生涯规划角度,对毕业生进行精准帮助和引导。早期生涯规划指导及就业心理引导,很大程度上可杜绝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骑驴找马”“盲目从众”以至于最后不得不违约的诚信缺失现象。二是加强就业协议书的管理,从就业管理角度实现对大学生诚信就业的督促和监管。笔者了解到多数高校领取到就业协议书后,几乎都会无条件发放给毕业生,这样使得就业协议书在发放到学生手里,一直到毕业生签约交回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这段时间内出现“真空管理”的状态,以至于出现毕业生大量违约,更有甚者借用他人的就业协议书签约多家单位现象。所以高校应提升对就业协议书的管理力度,不能把就业协议书“放任自流”地发放给毕业生,而是建立系统的协议书管理机制,规范就业协议书的领取流程,使毕业生在严格的就业协议书管理制度中,感受到就业协议书的重要性,对就业协议书的签订产生慎重而又敬畏之情,以此改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不诚信现象。
正如《礼记·大学》中所说 “诚于中,形于外”,内在的品格会通过人的言语和行为表现出来。同样大学毕业生所承受的就业压力一方面可能是受到社会大的经济环境的影响,但就业难的根本原因还在于自身的就业技能、综合素质不够完善,以至于在就业过程中无法体现出自身的优势。以学为主是大学生在大学中的主要任务,学好专业知识亦是大学生提升自身能力的主要途径,在就业过程中所出现的简历造假、面试吹嘘等不诚信的表现,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自身在大学期间学艺不精。当然专业知识是其中一个方面,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如组织、协调、社交等能力对其在就业过程中也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总的来说大学生只有在大学期间学好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才能在就业过程中摆脱被动的处境,拥有更多的“选择权”。此外,曾经的“天子之骄子”到今天的大众教育,过程难免让大学生出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感。就业过程中大多数同学通过网络、学校老师、师兄以及社会舆论等途径了解到当下严峻的就业形势,但在真实就业过程中难免出现“这山看着那山高”的想法,甚至自己给自己定下就业“地域限制”“薪资底线”或“一步到位”的基本目标。在真实的就业过程中由于这些目标的定制使得就业面越来越窄,以至于部分毕业生不得不通过不诚信的手段“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去满足自己的就业目标。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整个国家和社会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习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当下的社会矛盾已逐步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所以大学生就业亦是缓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方面。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亦是大学生充分就业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衡量标准,不仅要看重大学生就业的数量,而且要提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思想道德素养。当下针对大学生诚信就业的系统性分析和研究还十分薄弱,更多关注的是大学生如何就业,如何就好业,忽视了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笔者从社会、学校及学生自身角度出发,全方位分析大学生就业诚信的现状和影响,并试图探析解决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的实效路径。改善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现状,不仅仅是学生“自律”单方面的提升,更需要政府的调控、社会的引导、高校的教育,这样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才能真正实现“平衡”“充分”发展,从本质上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
参考文献:
[1]刘欣.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及重建[J].人民论坛,2014(17).
[2]唐霄,等.对高校学生诚信教育体系构建浅析[J].学术论坛,2014(4).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4]欧巧云.探索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三维建构[J].德育新思维,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