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报专业化转型与特色栏目定位

2018-03-20 14:47
关键词:专业化学报学术期刊

钱 澄

(扬州大学 学报编辑部,江苏 扬州 225009)

一、高校学报专业化转型之困境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专业化转型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难题。

进入21世纪,关于高校学报的改革提上议事日程。早在2002年,教育部便提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设计了上、中、下三策,即“倡导高校学报走整合之路,创办高水平专业性学报;鼓励高校社科学报走联合之路,把刊物做大做强;支持高校社科学报根据各自实际和特色,走内涵式发展之路”[1]。在三策之中,专业化转型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它适应了科学发展对学术期刊的要求和期刊发展的趋势。

目前存在的一校一刊及综合性学报占绝大多数的状况,阻碍了高校学报成为公共学术平台,从而更有效地发挥其传播与繁荣学术的功能。在网络媒体多样化、传播途径多样化、大数据日新月异而使人们获得资讯的方式途径多样化的今天,高校学报的运行越来越显得步履维艰、困难重重。合理的期刊布局应该是专业性学术期刊占绝大多数,而综合性学术期刊占少数,这有其内在的必然规律。今天,科学的发展早已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趋势,即复杂课题的跨学科综合研究与专业分工且更加精细,综合性期刊与专业期刊的共存恰好分别适应这两种趋势。综合性学术期刊与专业性学术期刊有着不同的作用与功能,不能互相取代。但综合性学术期刊与专业性学术期刊之间应有合理的比例。“任何一项成功的综合性研究都必须建立在大量专业性个案研究的基础之上,这就决定了专业研究的基础地位。在数量关系上,专业研究要远远超过综合研究。反映在为科研服务的学术期刊上,专业期刊应该占据学术期刊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才能适应和满足科研的需要”[2]。但是,目前中国高校学报综合性期刊与专业性期刊的比例恰恰相反,综合性期刊占绝大多数,这明显处于失衡状态。导致的后果就是办刊质量低下,同质化现象严重,缺少个性与活力。

现有高校学报的格局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早在1995年,高起元就认为高校学报一校一刊存在三个弊端:一是综合性无法形成学科优势;二是稿源的局限性;三是造成人财物浪费。同时,他还提出彻底解决高校学报存在问题的办法,即彻底改变一校一刊的办刊模式,变综合性为单科性,由某一学科具有优势的大学承办,同时变只收内稿为敞开收稿[3]。20世纪80年代末及以后,综合性学报的问题与缺陷越来越突出,一批非高校的专业期刊的出现使学报读者群开始萎缩,学报的学术交流功能开始弱化。而著名的专家学者逐渐远离大学学报,这使得大多数学报从稿源到审稿到编辑质量都呈下降趋势。

可以说,教育部以专业化转型为首要目标的改革方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改革的目的就在于以最优的方式高效率地传播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要做到这一点,合理的高校学报体系不可或缺,这个体系当主要由高度专业化的学报构成。目前高校学报之所以声誉不佳、多遭诟病,这是因为它们深陷在结构性和体制性的矛盾之中未完成开放体系的构建。所以改革的目标应该是建立起符合学术发展规律和需要的合理的、开放的高校学报体系。

但时至今日,教育部提出的上策与中策仍是空中楼阁,不见实施,各高校学报只能在“下策”中苦苦挣扎,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原有的格局依然如故。主管部门、业内人士亦从各方面寻找原因,探究“上策”“中策”未能实施的根源。对于学报专业化转型受阻,一般皆归结为这样两个原因——体制和观念。正如朱剑所说,实现由“全”到“专”的转型,瓶颈在观念,在体制。在观念上,对“全”的留恋导致了对“专”的漠视;在体制上,由计划经济时代延续而来的高校学报体制已将“全”固化。

(一)体制方面的问题

1.办刊缺乏自主权

一直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学术期刊以什么形式出版,内容如何,其决定权不掌握在刊物的主办者和编辑手中,而是受政府部门的严格管控,所以陈颖说:“如果没有出版管理体制的先行改革松绑,高校学报欲实现专业化转型谈何容易。政府应当赋予学术期刊主办单位一定的自主权,如主办单位在不改变刊物宗旨和性质的前提下可以自主改变刊物的出版形式,只需向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报备即可。”只有赋予刊物的主办者和编辑以自主权,才可能有刊物的创新与个性,才可能改变高校学报一潭死水的局面。

2.行政审批与业务管理互不统属

中国期刊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审批制,而高校学报的行政审批和业务管理却分属互不统属的两个部门——新闻出版总署和教育部,不管主观意愿如何,这样的管理体制在实际操作中形成了相互牵扯、纠结的局面。“教育部无法单方面主动变革高校学报体制,而新闻出版总署也无法有效介入高校学报的具体办刊事务。这种管办分离的格局,从制度层面决定了对高校社科学报的改革需要较高的交易成本”[4]。

3.没有建立进入与退出机制

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校学报经历膨胀式的发展之后,目前已高度饱和,新闻出版署基本上不可能再发放新的刊号,这导致的后果便是“大量低水平重复的综合性期刊不能退出,新的专业性期刊就很难问世,而后者不能问世,前者就更难退出,这已成悖论”[5]。刊号已成非常宝贵的稀缺资源,没有新的刊号,新的专业性期刊的产生只能是纸上谈兵、画饼充饥。

4.学报对高校的依附性

高校学报一般由各自所属的高校主管主办,办公场所、办公经费、人员编制都由主办单位包办,学报的领导亦由主办单位任命,长期以来形成了依附性。由于不用担心效益问题,缺少对于改革的压力亦即危机感和紧迫感。因而,“高校综合性学报总能成为报刊改革与转制的例外”[6]。由于徘徊在改革大潮之外,“导致学报的日常工作主要围绕着作者的需求展开,从某种程度上忽视了读者需求”[7],这样的后果便是学报越来越背离期刊发展的趋势,越来越边缘化,影响力越来越式微。

(二)观念方面的根源

其一,“园地”说一直以来都是学报的办刊宗旨,在很大程度上学报成为高校的“自留地”,从而妨碍了公共平台功能的发挥和专业化转型。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1998年3号文件)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这是“园地”说的主要依据。依据这样的精神,学报的功能和作用就是为本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成为展现本校教学与科研水平的“窗口”。由于学科门类齐全,每一学科都得以享受这种“近水楼台”的福利,都有权利在本校学报亮相、展示,这样的“窗口”可谓是琳琅满目、品种繁多,但却无特色可言。陈颖指出:“综合性的学报照顾了作者,服务了学校,却失去了读者。”得不要读者的青睐和关注,学报影响力衰微便在所难免。这种小而全的手工作坊式的运作方式,无疑成了专业化转型的重大障碍。如果坚持为本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内向性定位不能根本改变,学报就不可能具备在某一学科方向创办一个专业期刊的条件。矛盾的是,管理部门和学界对于学报改革与发展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并没有厘清,亦未形成共识。“针对高校学报‘全、散、小、弱’的现状,一边提出高校学报整合、联合与专业化转型的改革方向,一边又强调学报工作是高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一部分;一边在谈如何实现‘专、特、大、强’的目标,一边又在坚持高校学报传统使命的基础上讨论其功能的实现路径。”这显然是悖论。学报影响力衰微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的高水平论文纷纷外流于专业性期刊尤其是社科院系统主办的专业期刊,在这种情况下,“学报实际上已不可能‘集中、全面地反映高校教学科研成果”[3],成为了以低水平重复建设为特征的“自留地”,这种“自留地”意识妨碍高校学报和编辑形成广阔的视野和胸襟,养成了得过且过、不求上进的惰性。

改革的目标应该将所谓的“园地”或“窗口”变为传播学术成果的公共平台,从服务于高校改变为服务于整个社会的需要。学报也是一种产品,衡量产品的指标只能是它的社会影响力,也就是社会知名度、社会信誉度、读者忠诚度、公众满意度,等等。因此学报必须始终以社会的需要、以读者为中心。然而,一味强调“园地”说或“窗口”说的“自留地”意识,却将办刊宗旨颠倒过来,形成了以本校作者为中心、漠视外界评价与需要的本位主义,从而在学报与社会之间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8]。如果说学报的管理体制从形式上制约了学报的发展,那么,对于办刊宗旨的片面化理解,则从精神和心理层面上提供了一种错误的思维导向,使高校学报远离了为社会的需要服务这一时代主题。

其二,原有的职称晋升制度、学术考评制度固化了“自留地”观念。一直以来,中国高校的职称晋升和学术考评制度存在着片面强调科研成果尤其是学术论文的倾向,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夸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就提供了一个错误的导向,引导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将关注的重点放在论文的打造和发表上。众所周知,长时期以来普遍存在着论文发表难尤其是“核心期刊”“权威期刊”论文发表难的问题,由于学报被视为“自留地”,因而偏重于考核、评职、晋升的需要。碍于私人情面,照顾关系,论文质量把关不严,对那些缺乏新意、质量平平的来稿过于迁就[9]。尽管教育部在2002年便明确表示高校学报必须重新定位:“学报是高校办的,但是并不意味着作者只是本校教师,读者只是高校学者,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高校社科学报要为高等教育服务,也要为国内外学者服务,为一切对哲学社会科学感兴趣、有需要的读者服务。定位准确是办刊成功的根本。”但职称评审、学术考评对于论文的过分强调的现实,使“自留地”意识固化,甚至认为理所当然、情有可原。

(三)操作层面的难题

如果从宏观层面上看,高校学报专业化转型存在着体制与观念的障碍,而从具体操作层面上看,高校学报专业化转型还有两个难题——一是缺少转型的标准;二是编辑习惯、思路、方式的转变。这两个难题不解决,体制与观念的障碍即使没有了,专业化转型的目标也不可能达成。而且,这两个难题得不到解决,体制和观念的障碍就更显得顽固僵化,无从下手。

其一,没有有效合理的标准,高校学报专业化转型便存在选择性困难。一是总体上的选择,如何布局,如何有效地合理利用高校的学术、办刊资源。正如陈颖所说:“首先是如何根据学科专业发展情况合理布局各专业性期刊。目前,在高校内部除了学报,实际上已经有为数不少的专业性期刊的存在,如果让相当数量的学报转型为专业性期刊,则如何根据某一学科专业在一定区域、同类型或不同类型学校的发展状况进行合理布局,这实在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其次,如果布局不合理,同一学科专业出现了数量太多的专业性期刊,则同样免不了‘千刊一面’和制造‘学术垃圾’的尴尬。”二是学报内部的选择。在门类齐全的学科中如何选择,如何放弃,以什么标准来取舍,很难决断。

其二,办刊理念、办刊思路、编辑习惯等等的转变相对较为困难,这一切不会随着体制与观念的改变而自然形成,综合性学术期刊与专业学术期刊的办刊理念、思路、方法是完全不同的,需要有一个培育的空间与时间。

由此看来,学报专业化转型之所以难上加难,难在缺少一个具体评判的标准、一个具体实施的抓手即着力点,如果没有这两者,学报即便硬性转型,也会成为不伦不类的刊物。

二、特色栏目建设之定位

如果将学报改革的“上中下”三策进行倒序排列,我们可以将之称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最终目标,学报改革战略也就符合了先易后难的辩证规律,从而使整个战略目标的实现有一个着力点,也就是战略起点,就可以使学报改革循序渐进地一步一步地推进下去。我认为,特色栏目建设就是学报改革的战略起点,关键是要对此有一个正确的定位。专业化转型注定将是一个渐进的、漫长的过程,决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大方向明确的前提下,专业化转型只能采取分步走的战略,即部分有条件的综合性学报可以率先进行专业化期刊转型的尝试。这个条件就是要做足内涵发展,打牢专业转型的基础。

特色栏目建设与研究兴起有其背景,2002年之前,很少有关于高校学报特色栏目的议题。但自2002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后,尤其是全国高校文科学报学会于2004年推出优秀栏目评选后,涌现了大量关于特色栏目建设的论文,不少高校学报纷纷开设特色栏目,试图通过这一措施一举摆脱“全、散、小、弱”的弊病。但到目前为止,能够通过特色栏目建设而成功改变“积贫积弱”状况的学报寥寥无几[10]。

关于特色栏目的定位,张耀铭、王珊、王敬尧、宋艳丽、陆遐、杨荣星、欧翠珍、周欣、舒仕斌等业内人士认为,打造特色栏目能够拓展学报的生存空间,提高学报的学术影响力,提高知名度,形成刊物的个性与特色,缩小与名刊之间的差距,有利于学报的稿源质量的优化,有利于作者的成长,并且促进学校的学科建设、扩大了与外界的学术交流[11-19]。如张耀铭认为:“特色栏目是期刊的最大看点,最好招牌,也是提升学术期刊影响力最管用的手段。”[11]王珊认为:“特色栏目建设是形成刊物个性和稳定风格的关键因素,也是提高刊物学术水平、增强刊物竞争实力的有效途径。”[12]陆遐认为:“特色栏目好比是企业的特色产品、拳头产品,它是学报实行差异化战略的关键所在。通过具有特色的栏目支撑学报的发展,以特色栏目的知名度提高学报的知名度是实施特色栏目的主要目的。”[15]

特色栏目的定位,决定了它的目标与方向,也决定了它的运行和操作方式。如果按照上述定位操作,当然会对学报的现状的改善有所助益,但决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学报“散弱小全”的局面。高校学报之所以遭遇发展困境,从根本上讲,不是有没有特色的问题,而是结构性失衡的问题,特色化并不能解决这个难题。专业学术期刊从来不需要强调特色,也无需为特色而纠结,因为其本身就是特色。所以,只有专业化才是摆脱困境的唯一出路,特色化绝非灵丹妙药。而且,现实情况是绝大多数特色栏目都不成功,只不过是学报的点缀甚至是面对改革时的一块遮羞布。有业内人士便指出了特色栏目的现状:“一方面,盲目追求‘特色’,在没有经过充分准备后匆忙上马,虽然临时组建了很多特色栏目,但是这些栏目带有极大的突发性,不仅栏目的开设不能体现‘特点’,而且稿源没有得到保证,刊发的内容缺少‘色彩’。另一方面,把研究内容的特色作为出发点,在策划栏目时将大量具有相同主题但缺乏连续性的文章拼凑在一起,内容混杂,基本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传统模式,以至于发了大量文章,也很难引起学术界的关注。”[18]定位不准确,当然会出现偏差,悖论在所难免。泛特色化的结果,只是将工具当成了目标,并不能为学报的发展找到出路。

也有业内人士将特色栏目建设、特色化与学报专业化或专业化转型联系起来。朱剑认为:“我们可以把特色化道路视为由综合性向专业化转型的过渡通道。”[2]木星说:“特色栏目建设的路径,是变学校的‘窗口’为专业的‘窗口’。”[20]。廖哲平认为,栏目策划“一度成为学报面对期刊改革的过渡性尝试和变革自身的自救方式”[21]。金莹认为,特色化是向专业化转型的中间地带[22]。但是,对于特色栏目建设在学报专业化过程中可以发挥的作用,对于在专业化转型的前提下如何建设特色栏目,以及特色栏目功能的发挥,很少有论文详论。

三、特色栏目建设与高校学报专业化转型

高校学报专业化转型需要时间和空间,而且只能在现有条件下逐步培育发展,任何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结果只能是全面崩盘。特色栏目建设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措施,可以成为一个有效的通道,关键在于必须以专业化转型为目标。这样,就可以在整体综合性情况下,实现局部专业化,并不断扩大,从量变到质变[23]。显然,应该围绕专业化转型的目标进行特色栏目建设,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校学报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一)学科边界清晰化

期刊存在的价值在于其拥有自己的读者,这是一个最起码的要求。中国高校学报综合性期刊占绝大多数,大而全、无所不包的办刊模式从根本上忽视了读者定位,从而导致读者的疏离也就在必然之中。试想,一本学报,只有少数几篇论文与自己的专业有关,而大多数论文却是自己不感兴趣的,一个读者或一个专业研究者,又怎么可能对这本学报有太大的兴趣?又怎么能引起阅读的欲望?正如朱剑所说:“尽管科学研究有综合性和专业性之区分,但成功的学者首先必须是专业学者,他们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或一生中绝大多数时间甚至终其一生只从事某一学科方向的研究;与此相适应,能让其产生专业归属感的只能是专业期刊。……所以跨越了多学科的综合性期刊很难培养起一般学者对它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难有自己的忠实作者和读者。”若以特色栏目建设作为抓手向专业性学术期刊转型,前提条件就是特色栏目必须有清晰的学科边界。

目前高校学报的特色栏目有这样几种类型:一是反映地域特色或独特文化传统;二是依托本校优势学科;三是以问题为中心。无论哪种类型的特色栏目,都必须有优势学科作为支撑,即使是地域特色文化传统亦与学科优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与学科优势相联系的特色栏目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仅仅有地域优势和文化传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与本校的办学优势结合起来,深度挖掘学术优势,亦即学科优势作为特色栏目的支撑。没有这样的支撑,便不可能引起读者和作者的关注,也不可能培养读者和作者的忠诚度与归宿感。而以问题为中心的特色栏目,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必然与学科联系起来。对问题研究的不断扩大、分化、深入,最终将形成独立学科。许多现有发展得较为成熟的学科都经历了这种发展历程。在教育部名栏中,《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的《蒙古学研究》、《西藏大学学报》的《藏学研究》、《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徽学》等栏目所研究的问题不断细化、深入,吸引了大量学者,问题最终演变成独立的学科门类[24]。

特色栏目的学科边界或问题边界清晰,有助于形成学术集群。“学术集群就是指在学术研究领域有共同学术爱好或学术方向的学者,聚集在一定空间的现象”[25]。学术集群的形成,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促进学术交流,并从这样的交流中激发学术研究的灵感,涌现更多的创新成果。深度挖掘学科优势并作为支撑,特色栏目将成为学术集群形成的关键,特色栏目能否取得成功,很大意义上就在于能将这个领域的专家学者聚集在一起,进行学术交流与探讨。学术集群越是广大,特色栏目的基础将越是厚实,越是具有持续发展力。“一个特色栏目动用的资源甚至比传统办刊模式下办一份学报的资源还要多”[26],唯其如此,特色栏目才能产生广泛的影响,成为专业化转型的基础。

(二)编辑队伍专业化

高水平的学术期刊,一定有高水平的专业编辑队伍。而综合性学报若要转型为专业性学术期刊,必须有一支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编辑队伍作为保证。这里的“专业”不仅仅是广义上的“编辑”专业,而是兼具具体化的学科甚至是研究方向的专业。综合性的学术期刊很难实现专业化的目标,编辑专业化程度低成为一个短板。综合性学报的编辑一般要负责几个栏目,甚至涉及多个学科,大多数学者,毕其一生从事学术研究,至多也只能精通一个二级学科甚至是二级学科的某一方向,综合性学报的编辑却要应付不同学科的不同栏目,当然不可能具备很高的专业化水平。《南京大学学报》首推“栏目主持人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的《中国边疆学研究》栏目推出的“双主持人”制——学科主持人和首席编辑制:前者对栏目的学科水平负责,后者对栏目的运作和编校业务负责,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为了弥补编辑队伍专业化的缺失。但专家与编辑之间只能互补而不能替代,编辑和专家的使命、目标、知识结构与思维方式不同,让专家参与栏目的创设与运行,只能是权宜之计,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于编辑队伍的专业化。如果将学术成果看作是产品,那么,专家就是产品的生产者,而编辑就是产品的推销者,编辑的使命就是以一种最有成效的方式对产品进行包装并推销出去;而且能够及时了解社会需要,引导新的产品的生成。若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产品的生产过程、优势、特点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认识;必须洞悉学术的热点问题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掌握信息,成为社会需要与学术研究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在期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追求效益越来越重要的今天,编辑的功能已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编辑的角色正在快速地由加工向策划转变,只有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意义的策划,才能引领学术,在期刊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编辑对学科专业知识的有效掌握。而且,特色栏目的布局亦离不开编辑的策划和构思,品牌栏目若要做大做强,必然要坚持“专题化”和“问题化”,选题策划乃是编辑工作中最重要、最富挑战性、最能体现编辑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内容,期刊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选题策划的竞争,期刊质量的高低,取决于选题策划质量的高低。如果没有专业化的编辑队伍,则难以实现。所以,编辑应该同时也是专家。魏琳先生说:“要办成具有学术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的期刊,编辑必须是专家,必须深入该学术领域研究的最前沿,捕捉最富原则意识的公共问题。编辑们如果没有这样的专业素质,学术期刊便无法更专业化地把好稿件的质量关,更无法从整体上、从选题上、从学术研讨活动上进行策划……编辑必须是专家,而且必须是一流的专家;没有一流的编辑,办不出一流的学报。”[27]编辑自身的专业厚度恰恰是特色栏目学术厚度的保证,《广西民族大学学报》为了使《人类学》栏目能够“专业化”运作,当时的主编徐舜杰先生曾将编辑送到中山大学进修,让编辑掌握人类学的知识来编这个栏目就是关于编辑专业化的一个很好的例证。

所以说,通过特色栏目建设实现由综合性学报向专业性学术期刊转型的过程,应该成为打造专业化编辑队伍并不断成熟的过程。这样的编辑队伍,不一定在学术上达到专家的高度,但却对专家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等等有着深入的了解,并能够与专家对话、沟通、交流,能够与专家学者一起研讨编辑的选题策划,并制定完成这样的选题策划的步骤与措施。

(三)论文来源多样化

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以综合性期刊为基础,仅凭高校一校一己之力很难办好专业期刊。事实也是如此,在一校一刊,且以综合性为主的办刊模式,使办刊的资源呈现趋同化,同时也导致资源品质的低劣,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你有的我也有,而不是你没有的我有,门户之见便在所难免,吸收优质稿源便很困难。但如果以特色栏目为抓手进行专业化转型,便会在学科之间进行取舍,使办刊资源优化,使每一家学报都能瞄准和占有稀缺的学术资源。由于特色栏目的独特性,便有可能集校内外甚至国内外某一学科(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的稿件于一体,形成“马太效应”,从而真正打破内稿与外稿的限制。杨荣星说:“影响力日渐扩大的特色栏目周围,有可能云集着校内外、甚至国内外某一专业学科(领域)的知名学者,形成团队优势,全方位探讨理论难题,追踪学术前沿,形成学科(领域)研究体系,在学界产生积极的影响,形成学报的‘马太效应’,有利于填补国内外某一学科(领域)研究的空白。”[18]门户之见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消解,教育部所提出的“中策”——联合办刊也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实现。由具有相同或相近学科和专业特色、实力相当的若干所高校的刊物合作办同一栏目,依托相同或相近的专题研究学术背景与优势,共同打造和建设具有品牌效应的学术专栏便成为可能。《南开学报》和《南京大学学报》进行“南南合作”,自2005年共同推出《当代西方研究》栏目,《厦门大学学报 》(哲社版)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求是学刊》联合创办《现代性研究》便是有益的尝试[28],如果以特色栏目建设作为专业化转型的抓手,将会出现更多的联合办刊(栏目),从而真正实现资源优化,将栏目——专业化期刊做大做强。

以上“三化”只是针对高校学报目前转型的困境而言,实现“三化”,便是做足内功,为转型作好准备。但这还不够,还需要有关部门提出政策指导,制定切实可行的由特色栏目向专业化期刊转型的标准。我认为,至少需要“三定”,即定时,定量,定性。

其一,定时,就是制定转型的时间表。从21世纪初教育部提出高校学报的改革目标以来已过去将近15年,如果再拖延下去,学报会越来越背离学术研究发展的需要和学术期刊发展的趋势,从而进一步边缘化甚至垃圾化,最终失去存在的价值。但建设特色栏目并向专业期刊转型,需要培育的时间,如果规定转型的时间过于仓促,很可能导致另一种低水平重复建设。我认为5~8年的时间为宜,这样不至于拖得太久,又可以有调整改进的时间。

其二,定量,就是规定栏目的发稿量。特色栏目能不能转型为专业期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稿源作为保证。分析特色栏目建设比较成功的几家学报,特色栏目的发稿量达到20%以上,如李东辉等对《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的《岳麓书院与传统文化》和《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毛泽东研究》这两个特色栏目近几年的数据进行调查统计与分析,这两个栏目均为常设栏目,论文发表数量占总数的比重达20%[26],苏慧也对《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的《人类学研究》栏目的发稿量作了统计:“10年来连续不断地发表了近400篇论文,约占刊物发文总数的23%”[29]。笔者以为,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将特色栏目的发稿量适当提高,比如30%,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即便实力非常强大的学报,举全力亦至多只能办3本专业期刊,这样可以避免有不少业内人士所担心的盲目转型会导致数量无序猛增的状况;二是30%的发稿量可以提供一本专业期刊最起码的论文量。以一本120页的双月刊学报为例,30%的发稿量意味着每期至少有36个页码,全年至少占200个页码,这样的发稿量至少可以维持一本半年刊的专业学报,以此为基础,可以进一步发展为季刊、双月刊。

其三,定性,就是规定特色栏目向专业化期刊转型的资质。我认为应该满足以下三点要求:其一,学科边界或问题边界清晰。在以往的实践过程中,有不少的特色栏目徒有其表而无其实,只是将一些与栏目名称有关联的论文拼凑起来,如果这样的栏目转型为专业期刊,实际上是挂羊头卖狗肉,本质上只是打着专业期刊招牌的另一种综合性期刊,从而使转型失去意义。其二,唯一性。为了避免重复建设,转型后的每一种高校学报专业性期刊应规定一个省份只有一份,如果出现两种以上的情况,一是在特色栏目建设初始阶段就进行调整,这需要校与校之间进行沟通,达成谅解并互补;二是在转型评价阶段时,根据一定的指标进行考量,存优去劣。其三,开展专题研究。特色栏目的质量,很大程度上要看能否开展专题研究,如果没有专题研究,只是将相关的论文组合在一起,特色栏目将只是一具空壳。专题研究的进行,标志着编辑队伍的成熟,这是专业化转型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专题研究体现着编辑对学科领域的涉及程度,专业化的编辑应该对自己编辑的学科方向有深刻的了解,能够捕捉学术信息,及时发现热门问题,并成为社会需要、学科发展与作者科研之间的桥梁,从而策划选题、引领学术。我认为,特色栏目向专业性期刊转型,应突出专题研究这一学术要求,连续3年应至少有3个以上比较稳定的专题研究,这样在转型后将使期刊有学术厚度上的保证。可以最后三年的各项指标作为衡量标准,达不到指标的学报应退出正式刊号,转为内部刊物。这在某种程度上自然形成了退出准入机制。

总而言之,高校学报专业化转型是一项极其艰巨、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主管部门和业内人士付出更大的努力。在当前情况下,找准战略起点尤为重要,这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以专业化转型为目标进行特色栏目建设,将为目标的达成提供一种思路。

[1]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J].教育部政报,2002(10):453-456.

[2]朱剑.高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与集约化、数字化发展——以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设为中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5-27.

[3]姚文兵.高校学报改革:逻辑起点与方向选择[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24-130.

[4]杨红香.高校社科学报的综合性与专业性:困境与突破[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6):187-110.

[5]朱剑.徘徊于十字路口:社科期刊的十个两难选择[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70-89.

[6]刘娟.“以问题为中心”的高校综合性学报办刊模式探究[J].编辑之友,2013(3):46-48.

[7]王乐.从读者需求看地方高校特色栏目的可持续发展——以《荆楚理工学院学报》“传记文学研究”栏目为例[J].荆楚学刊,2015(6):90-94.

[8]钱澄,冯斌.关于高校学报实施品牌战略的思考[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6-89.

[9]韩卫.特色栏目是高校学报生存发展的希望——从高校学报现状看特色栏目的特殊效能[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1(1):116-119.

[10]唐秋风.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中的困境及反思——基于《广西财经学报学报》的自我剖析[J].科技与出版,2014(1):117-120.

[11]张耀铭.学术期刊如何提升品牌影响力[J].北京交通大学(社会科学版),2015(4):1-6.

[12]王珊.高校社科学报特色栏目建设的意义与经验[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2):99-103.

[13]王敬尧.学报特色栏目存在的空间与条件[J].中国出版,2010(1下):50-53.

[14]宋艳丽.高校学报特色栏目与优势学科互促共进的路径选择[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11):126-128.

[15]陆遐.论高校学报品牌建设现状及对策[J].传播与版权,2014(5):119-121.

[16]杨荣星.特色栏目对第三世界学报生存发展的特殊意义[J].太原大学学报,2014(1):109-113.

[17]欧翠珍.高校学报名栏述评[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82-188.

[18]周欣.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创建与品牌化经营[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2(5):121-124.

[19]舒仕斌.普通高校文科学报的栏目策划——以教育部“名栏工程”为中心[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67-72.

[20]木星.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91-97.

[21]廖哲平.论当下高校学报的栏目策划与编辑意识[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149-155.

[22]金莹.高校综合性学报的“特色化”与“专业化”[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08-110.

[23]钱澄.特色栏目建设与高校学报“做眼”[J].科技与出版,2016(11):63-65.

[24]沈丹,张福颖.特色化、问题化和学科化——“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特色栏目的发展路径[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49-53.

[25]吴忠才.名牌栏目——学术集群的形成与凸显[J].出版科学,2008(2):38-40,18.

[26]李东辉,陈艳芬,赵佳荣.特性与规律:学报特色栏目的辩证把握[J].出版发行研究,2014(2):85-88.

[27]魏琳.江西高校学报发展战略目标选择[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5):114-116,120.

[28]张慧英.论高校文科学报特色栏目的确立与经营[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42-144.

[29]苏慧.论高校社科学报特色栏目的策划与建设[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41-144.

猜你喜欢
专业化学报学术期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致敬学报40年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