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全良 李淑波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 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由于其发病率、死亡率及其带来经济损失不断增长而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负担[1]。为进一步了解北京市昌平区某社区中老年人群糖尿病的流行特征及趋势,为制订防治规划提供参考,于2015年对昌平区某农村社区40~79岁居民开展了糖尿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1调查对象 北京市昌平区某农村社区。采用分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个自然村,以户籍在本地的40~79岁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医学体检和血生化检测。
1.2方法 调查前被调查对象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采用面对面一对一问卷调查(包括文化程度、既往病史、慢性病情况,行为习惯、体力活动状况级糖尿病认知情况等);医学体检(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采用标准方法进行人体测量;血生化检测:取空腹12 h的静脉血进行血糖检测。
1.3诊断标准 糖尿病采用 WHO(1999 年)糖尿病诊断标准[2];超重及肥胖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预防控制指南》[3]。
1.4质量控制 所有调查人员和实验室人员在调查前均经过统一培训,经考核合格后上岗。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均进行了质量控制。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采用Epidate 3.1软件进行双录入核查,经逻辑效能检验,对录入结果进行校正。采用SPSS 12.0软件,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1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 2015年昌平区某农村社区共有40~79岁居民4 309人,实际调查4 133人,其中男性1 724人,女性2 409人。
2.2糖尿病(DM)患病情况 2015年昌平某农村社区40~79岁常住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20.42%,其中男性糖尿病患病率为22.74%、女性为18.76%,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84,P<0.05);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升高,经趋势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21,P<0.05)。男女皆为65~69岁年龄组患病率最高,分别为31.36%和28.09%。
2.3不同体质指数居民糖尿病患病情况 2015年昌平区某农村社区40~79岁常住居民超重率为43.94%(1 816/4 133),肥胖率为33.90%(1 401/4 133),随着体质指数增长糖尿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χ2=67.05,P<0.01)。
2015年昌平区某社区40~79岁户籍常住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20.42%,高于2002年北京地区中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11.36%)[4]。糖尿病患病率男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高于女性,与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信息中糖尿病患病率男性与女性无差异[5]不一致。推测应与该社区男性相关危险因素(吸烟、饮酒等)暴露率高于女性有关。糖尿病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升高,表现出高龄群体高患病风险的增龄特点,年龄是糖尿病发生的一独立危险因素。
此次调查显示,昌平区某农村社区40~79岁人群超重率为43.94%,肥胖率为33.90%。随着体质指数增长糖尿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有研究显示,超重肥胖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6-7],如能在原有体重基础上减掉5~6 kg,或减掉原有体重的10%,就足以带来健康益处[8]。因此超重、肥胖者控制体重,可以减少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建议相关部门在社区内设置健康步道,鼓励居民加强体力活动,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以有效的减少糖尿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