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关于“中国诗歌研究”栏目的简要回顾

2018-03-20 11:12
关键词:新诗学报栏目

易 彬

(长沙理工大学 文法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14)

2010年下半年,我任职学校的《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陈浩凯教授与我商议开设学术专栏的事宜。得浩凯主编厚爱,栏目是基于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来建设,也便于约稿,这即是新诗研究。最终以“中国诗歌研究”命名,一方面是为了避免与当时其他学报已有的研究栏目重合,另一方面,先前有“中国诗歌评论”一类书刊出版,专致新诗研究,以“中国诗歌”而不是“新诗”名之,也算是有先例。其实,当时还有一个想法,将古典诗歌研究也纳入这个栏目之中,古今对照,不定能激活一些话题,但古典诗歌研究范围实在太过宏大,约稿也不方便,最终放弃。

栏目第一期推出是在2010年第6期,首推三篇,包括李振声教授、张桃洲教授和我的一篇论文。之后,基本上是每年四到五期,也有几个年份,每期均有刊载。到2018年第2期,诗歌研究专栏共出版38期,再加上其他栏目也刊发过新诗研究论文,实际刊发量为131篇。回想起来,有时候稿多,有时候又缺稿。浩凯主编许过诺,只要有好稿,一期多少版面都没有问题。奈何还是缺稿的时候为多。

专栏论文基本上都是围绕某个专题展开,有时候是比较宽泛的专题,如现代诗学研究、当代诗学研究之类,多数时候专题更为集中,如新诗理论与问题、新诗的“个人性”与“公共性”、中生代诗歌研究、新世纪诗歌、1940年代的诗歌、中国现代诗学的“再发现”、新诗语言问题研究,等等。其中,也多次推出个案专题,如关于艾青、穆旦、彭燕郊等知名诗人都有过专题,也有过“吴奔星诗歌研究笔谈”“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冯娜研讨小辑”等。在此,特别想提及的是2012年第4期的“唐兴玲研究专辑”。

2012年4月底,唐兴玲因病辞世。这在博客、微博中引起不小的反响,很多诗人朋友发来悼词或纪念性的文字。她是湖南本土知名度很高的诗人,是我和几个朋友合办的《二里半》同仁。唐兴玲的离开,不仅仅是我等失去了一个朋友,更是诗歌界失去了一位优秀的诗人——唐兴玲很早即开始发表诗作,以唯美、抒情见长,是那种“突然在茨维塔耶娃的诗集中/找到了一块自己的骨头”的女子。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唐兴玲更是写出了一批相当出色的诗篇。于是,在短短几天之内,就与浩凯主编商议“唐兴玲研究专辑”的事宜,最初主编也是纠结于知名度的问题,最终还是被我说服。随后,在极短的时间内,草树、陈卫、肖学周(程一身)、刘波、吴投文完成了研究专论。这些作者中,草树、肖学周、吴投文是湖南本土的诗人、评论家,对唐兴玲多有了解,其行文多有知人论世之处,也充分注意了唐兴玲诗歌文本的内在细节。陈卫、刘波这两位外省的研究者之前却是从未听说过兴玲的名字——两人的研究均是以精妙的文本解读入手,显示了唐兴玲诗歌的魅力。

因是临时编排,版面受限,有四篇编排在2012年第4期的“唐兴玲研究专辑”,吴投文的论文排在第5期。就实际容量而言,这是“中国诗歌研究”栏目设立以来最大的个案专题。栏目仅“穆旦研究”做过两次专辑,但间隔四年,单次也只有三篇论文。

而这,却也是迄今为止,所见刊物所载的唯一的唐兴玲研究专辑。兴玲逝世之后,一度有过一些商议,关于诗文集的编订、基金会的成立等等,均不了了之。似乎一切很快就归于平静。也有几个朋友为了纪念她而筹资出版了诗集《黑天使》,但非内地出版社,故远在一般读者视野之外。四周年的时候,我曾感慨,“至今不过四年光景,却仿佛已是更遥远时候的事情了”。如今,六年过去了。重新检视这些精彩的、温暖的文字,很多场景还历历在目,也再一次感到某些东西的失去。

当然,重温这八年来的131篇论文,更多的还是感奋。相关话题从新诗的发生、发展,新诗的历史转折,再到当下的诗歌现场,相关讨论已有相当的广度和深度。鉴于近年来国内学报坚持开设新诗研究栏目的仅少数几个,这个小小的学报栏目虽然远称不上是新诗研究“重镇”,但八年坚持下来,也算是为新诗研究尽了一份力,在新诗研究界也算是略有知名度,为此,衷心感谢各位同仁长期以来的关注和支持。

大概在2013年、2014年的时候,浩凯主编就曾提议说邀集新诗研究界的同仁——特别是栏目论文的作者来长沙小聚;2016年的时候,浩凯主编又曾提议精选部分专栏论文,汇集成册,同时,再次谈到邀集新诗研究界人士来长沙小聚的事。但经费一直是一个问题,又因我出国访学等事宜,一再推迟。至2018年上半年,终于敲定精选论文结集一事——也不是经费充足了,而是已到八年——正好又是新诗百年,终有必要给众多新诗研究界同仁一个交代。先待论文集出版,俟后再商议诗聚的事。

因为篇幅的关系,此次新诗研究论文集只能选择三十篇论文,所占比例不到已刊论文总量的四分之一。这实在是一件憾事,也是一次艰难的选择。论文按照相关专题排成六个小辑,大致为“新诗的发生与合法性的建立”“新诗传统、语言与政治”“当代诗歌:主题、地域与主体形象”“新诗的传播与历史抉择”“新诗:大陆、台湾与海外”和“个案研究”。书名《众语杂生与未竟的转型:百年新诗研究论集》,语出张桃洲教授的同名论文。桃洲教授原文是指向“1990年代诗歌综论”,但放眼百年诗歌,这其实也是一个非常贴切的说法。新诗的合法性,在新诗发生时期是一个急峻的问题,百年之后,现实芜杂不堪,依然是众语杂生,依然是转型未竟,新诗自身的合法性或类似问题依然有其紧迫性。

衷心感谢“诗坛的引渡者”吴思敬教授拨冗作序。思敬教授对学报栏目始终多有关注,多次给栏目推荐稿子。之前,我也曾与思敬教授谈及新诗教育方面的议题,希望能组织一个专栏。他觉得这是一个大的命题,有必要组织一次专题会议,大家一起来研讨。希望这个愿望能早日实现。思敬教授的序文给了这个八年下来依然存活的新诗研究专栏太多赞誉,惶惑之余,我还是乐于将其视为一种热切的鼓励,也视为栏目继续前行的标尺,那就是坚持做“有追求、有深度、有品位”,有“自己鲜明的学术特色”的栏目。

更要衷心感谢学报主编陈浩凯教授。浩凯教授中文出身,为人赤诚,对诗歌始终怀有特别的情感。毫无疑问,没有他,就没有这个坚持了八年、仍将继续坚持下去的新诗研究栏目!没有他,这八年来,我本人阅读、理解、研究新诗亦将失去一个重要的维度。惟愿这八年来的131篇论文和这本厚薄适中的论文选集能符合他的期待。

还是那句话,爱诗者,将与诗同在!

猜你喜欢
新诗学报栏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关于栏目的要求
致敬学报40年
新诗之页
新诗之页
新诗之页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新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