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及意义

2018-03-20 07:47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陈 烨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系,北京 102488)

马克思主义作为以人类解放为宗旨的科学理论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开始由欧洲传到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始于20世纪初期,它是以中国的知识分子为媒介,主要从日本、法国、俄罗斯这3个渠道传入我国。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主观上是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总结近代以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经过深思熟虑发挥理论自觉的结果,客观上是由于马克思主义本身所具有的真理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理论品格。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源泉,广大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要使理论源泉与力量源泉相对接,使理论为人民群众所掌握,最终化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等实践的巨大威力,就需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

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空间上不能局限于中国,还要放眼世界,这是马克思主义本质、内涵及其理论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从时间上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概念、内容、方式、对象上都要与时俱进,要不断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精准性调整以适应新时代的新情况、新条件和新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简单来讲就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普及和推广,使之被人民群众所理解、认同、掌握并指导实践的过程,即把马克思主义由党内普及到全社会、由理论形态转化为观念形态、由制度维系变为群众自觉的过程。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概念应该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次来把握,循序渐进地展开大众化的工作。从宏观层面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泛指马克思主义理论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切理论成果的大众化;从中观层面讲,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从微观层面讲,具体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众化。从质和量两方面来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包含质与量的规定性,质的规定性指大众化的对象是人民群众而不是特定的群体,人民群众既是理论的接受者又是理论的创新者;量的规定性指大众化的数量多、范围广,超越各种主客观障碍,体现了大众化客体的广泛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会被赋予独特的时代内涵。新时代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宣传、学习、普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厘清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是否已经过时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1]现在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它不适应新的社会实践需要。其实,早在1896年修正主义鼻祖伯恩施坦就曾提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并且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修正”,后来考茨基的社会主义和俄国的孟什维克主义也提出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修正”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二战后,一些西方非马克思主义者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失效”论,认为马克思主义在新技术革命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面前已经失去了它的价值,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劳动价值论、“社会趋同论”应该被科技史观、“知识价值论”“工业社会论”替代,甚至有西方学者预言在21世纪马克思主义将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彻底消失。在国内,一些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潮也声称马克思主义不能应对当代社会主义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为一种思想武器已经过时,没有了指导作用和价值。事实上,几乎所有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都集中于以下3种论调:第一种论调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19世纪40年代产生的理论,它的研究客体即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社会结构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马克思主义这种旧时代的理论和不断更新变化的研究对象已经产生了时空错位,所以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没有了新的时代价值和意义。这种论调把马克思主义的时空界限与科学性、真理性混淆,妄想通过否定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来泯灭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第二种论调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跟不上自然科学的发展,提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唯物主义的思想理论体系,它所研究的自然科学的客体发生了变化,所以理论必然已经过时。第三种论调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是因为个别结论产生了失误。这种论调通过否定马克思主义某些个别结论来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体系,以点代面,以个别否定整体来说明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

列宁曾经指出,资产阶级学者“曾经一百次、一千次地宣告唯物主义已被驳倒,可是直到现在,他们还在一百零一次、一千零一次地继续驳斥它”[2]。其实,这些甚嚣尘上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根本立场就是反对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时代的具体历史事件和结论放到今天的社会实践中来,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批判,这是完全错误、片面的观点。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从未过时,主要有四大原因: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是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是指导实践并接受了实践检验的真理。 二是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的科学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使它随着时代的发展得以不断地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理论,还包括全世界继承者对其的补充、丰富和发展。这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也是马克思主义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它永远不会过时的特点。三是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武装群众的历史,是由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事实证明,由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中国人民才推翻了“三座大山”,才取得了建国以来展现在各个方面的巨大成就。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轨道,就一定招致失败。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和国家把坚持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写入了党章,载入了宪法。四是马克思主义的整个世界观是方法,不是教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点和生命力就在于它不是专门知识性的理论,是在宏大的历史视阈下关注人类命运、推动人类发展的理论,它提供给人类的是一种行动指南和方法论指导,即便马克思在当时做出的某种具体结论不适合当今的实践,但是并不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解释力和力量。

萨特曾指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没有过时,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存在的历史条件依然存在,尽管当今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时代也出现了阶段性的变化,但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没有变化,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弊端和内在矛盾没有消除,工人阶级的任务没有改变,人的自由而全面的解放使命没有终结,今日的人类社会依然处于工人阶级不断实现其历史使命的大时代中。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一切学术研究的前提,脱离了两者,任何所谓的研究都没有办法科学地展开,也就是说,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一切学术研究都是空谈。如果我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和研究今天现实生活中的新问题,最终会得出正确的结论,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中国共产党建党97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9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这样一个历史节点上,我们回溯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它带领党和人民使贫穷落后的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逐步向强起来迈进。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取得革命、建设、改革这一系列的巨大成功,就在于我们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坚定信仰,始终不渝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和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跨越时空的真理性永不过时的最好证明。我们要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充满自信,面对新时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复杂多变的具体情况,我们必须要更加注重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普及,这不仅关乎一个政党执政的根基,更关乎人民的福祉和国家的未来。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否存在强行灌输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是要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普及进一步增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这是顺应时代和人们需求的必然方式。首先,大众化的这种方式对人民大众来讲,绝没有逼迫和强制的意思。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就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接受、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全体党员的内在要求。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享受了社会主义制度带来的各种优越性,但我党并没有强行要求每个公民都信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曾说过,“不能强制人们放弃唯心主义,也不能强制人们相信马克思主义”[3],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一种正确的思想意识,它本身具有开放性、科学性和真理性,所以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也是每个人、每个国家都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如果人民群众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对其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有了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主观愿望,想要加入共产党做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践行者,或者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做一个党外的马克思主义者,这都是对自身和社会主义建设有益的好事。实际上,一些无党派人士和普通人民群众从实际出发能更直观、更正确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其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享有是否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权利和自由。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思想体系,一些非马克思主义者即便对马克思主义的内核并不能完全的接受,但是马克思主义中蕴含的某些现实生活观念还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所以许多马克思主义学者、马克思主义专家并不排斥,甚至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阅读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类的书籍、文化经典,并且从中获取了一些有益的信息,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同样非马克思主义者也可以去了解和学习马克思主义,从中汲取对自身发展所需的有益成分。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进了新时代,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仅是党员的需要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一些群众不要因为不信仰马克思主义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产生抵触,要以一种积极开放、自我完善的心态去认识、学习马克思主义。当然,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或者是相信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作为一种信念来宣传的。人民群众只有信任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才会自觉地去学习它,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及、宣传不可能违背唯物辩证法而进行“强行灌输”。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把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放在第一位,因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4]。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绝不是对人民群众强行灌输某种思想,而是在尊重人民群众独立思考和思想选择的同时为其提供更好的选择。从根本上说,反映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是能够被人民理解和接受的。

总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硬性的灌输而是一种自觉。无论是党外人士、无党派人士还是信教群众,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任、接受、学习将会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自觉,是理论到实践的过程。而人民群众的自觉实践又会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实践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的第二次飞跃。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过程,符合否定之否定规律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理论发展的一般规律。否定人民群众的创造力、脱离人民群众的理论是没有未来的。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曾经与党内“教条主义”者、“本本主义”者关于在农村开展革命能否成功的问题进行过艰难的斗争,最终证明毛泽东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取得一切革命成功的法宝。赢得了群众就赢得了革命,失去群众就失去了一切。取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的重要因素就是使得人民群众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最重要的就是理解、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建设伟大工程、实现“四个伟大”的需要

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5]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建党以来一直以马克主义作为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5]“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5]新时代建设伟大工程是进行伟大斗争、推动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核心和根本。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既要认清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历史方位,又要明确党在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地位及其历史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凭空得来的,它是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思想武器,历经建党、建国、改革开放等一系列的艰辛探索和实践得来的伟大成果。

(一)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现阶段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促进党的思想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和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要学懂并弄通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明确不同阶段我党存在的主要问题、面对的主要任务。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的关键就是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社会矛盾的转变,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要牢记使命,不能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迷失方向;要增强学习本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时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广泛地学习、深入地学习、认真地学习、彻底地改造自我、洗涤灵魂、戒骄戒躁、奋勇前进。

(二)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基层党组织是与群众联系最紧密、与群众接触最直接的党组织,基层党组织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整个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十九大报告提出:“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5]“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5]要充分建设好、发展好、利用好党的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就必须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水准、思想道德水平及拒腐防变的能力。新时代,党的基层组织要把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制度化、规范化,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制定的背景、意义及目的;着力提高基层党员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思想政治水平和执政水平。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也使人民群众不忘中国共产党为了中国革命建设所付出的艰辛代价,不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之不易,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党的基层组织还要严格执行“三会一课”这种党组织的基本生活形式,及时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及时给予群众反馈,与群众产生共鸣。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好,会使人民群众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

(三)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党的作风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新时代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党的作风建设主要应做到两点:第一,全党要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继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毛泽东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观和群众观,结合中国当时革命和建设的实际,提出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理论。群众路线理论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最具独创性的理论成果。“一切为了群众”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目的、职责和使命,即全党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真正做好人民的公仆。“一切依靠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工作方法,即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地位。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主体和决定性力量,是历史的剧作者,也是历史的剧中人。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理论,充分认识党群的鱼水关系,明确“为了谁、依靠谁”,坚定信念、服务群众、求真务实、奋勇前进。第二,全党要向人民群众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新时期党风建设需要对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纽带作用,深化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认真贯彻和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人民群众加深对党的方针和政策的了解,促进党群融合,也使党及时地了解群众所需所想,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理论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深入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的双向过程。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人民、塑造人民、为人民所掌握,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也是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经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在客观上又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体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的唯一标准。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坚持“走一处红一线,住一处红一片”的宣传方针,党走到哪里,就把马克思主义带到哪里。新时代,我们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深化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四)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夺取反腐败斗争的胜利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净化心灵、洗涤灵魂、预防腐败的作用。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之所以能够舍小家顾大家、无私奉献、一心为民、艰苦朴素、顽强拼搏,都是因为心中有共产主义信仰。有了信仰就有了灵魂、有了使命、有了动力、有了奋斗、有了担当。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需要,还是攻克腐败顽疾的良药。腐败分子的大量泛滥和猖獗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其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较低,所以反腐败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对党和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和宣传。首先,通过对马克主义理论的学习、教育和宣传,能够使党员坚定共产主义的革命理想和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懂得共产党只有解放了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的理念。充分认识党是以人民利益、组织利益、革命利益、国家利益为重的本质属性。共产党员通过自觉学习、领会、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而然地就会从思想上抵制腐败。其次,通过对马克主义理论的学习、教育和宣传,会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客观上就加大了对党员的监督力度。人民群众是国家的眼睛,共产党员工作做得好不好、思想品德怎么样、生活作风正不正派,人民群众都看得见。人民群众是国家的耳朵,时刻倾听时代声音、世界声音、社会主义的声音和共产党员的声音,哪里变音了、哪里走音了、哪里出现不和谐的音调,人民群众都听得特别准确。人民群众是国家的喉咙,看见了、听见了就会说出来,时时刻刻监督着党、鞭策着党。共产党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而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的不断提高也证明了我们党自身的强大。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从思想上、灵魂上遏制党员的腐败,在人民群众的严格监督下预防党员的腐败,使广大党员干部不敢腐、不想腐,最终达到杜绝腐败的目的。

四、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关键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信仰,以“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政党。马克思主义一来到中国,就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始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由此,我们必须理清的观点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属性决定了其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责任和担当。我们不能割裂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为人民谋幸福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转变,党要为人民谋幸福面临的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要解决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所以,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入脑、入心、入灵魂,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人民幸福的关键。

毛泽东同志在1939年《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曾作过精辟分析:“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些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6]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又做出了新的表述,即新时代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转变是基于中国发展的客观实际,体现在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外投资仅次于美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百分之三十,中国的贫困率降到了百分之四以下,使六千多万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在教育、就业、收入、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进展,基本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提高。

从“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美好生活需要”来看,人民的需求发生了质的转变。因为“物质文化需要”是“美好生活需要”的基础。“美好生活需要”是“物质文化需要”的升华,它不仅包含物质生活需要还包括人民群众对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人类需求的5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推测,现阶段我国人民基本上实现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这三大需求,正在向着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迈进。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包括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精神需求更要得到重视。一个人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其思想就具有明显的摇摆性、不稳定性、破坏性。如果一味地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忽视精神生活需要就会使人精神匮乏、人格发展迟滞,严重影响社会和谐,阻碍社会发展。例如,现在有些人贪图享乐、爱慕虚荣、奢侈浪费、不顾主客观条件地放纵自己的欲望,一旦其欲望得不到满足,就怨天尤人,或采取极端手段,或做出危害他人、触犯法律的行为。还有一些人不思进取、自甘堕落、好吃懒做、伸手就拿、张嘴就要,总想不劳而获,最终变成家庭、社会、国家的蛀虫。还有一些年轻人因为物质需要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而精神需要一直处于饥饿状态,导致未老先衰、暮气沉沉、悲观失望,失去了奋斗的激情。很多人甚至都忘掉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不珍惜共产党救国救民、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不惜牺牲一切换来的革命成果,忘记了奋斗和拼搏的意义。十九大报告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5]“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5]

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必要性。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随着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入,全球化以及多边主义的开展、互联网的普及,各种意识形态战争已经从传统的空间地缘形式转变为网络形式,“在网络空间中应正确对待各种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事物,还要具有阵地意识,从而切实维护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在意识形态领域,主流意识形态不去占领,其他社会思潮就会去占领”[7],所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不仅必要,而且变得越来越迫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抵御外来毒害文化和思潮的法宝,革命战争年代需要马克思主义,和平年代更需要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百宝箱,当时代对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我们在马克思主义那里都能找到破解的答案。新时代谋求新发展,新需要催生新动力。在这个万象更新、欣欣向荣的时代,人民更需要更新思想,从灵魂上脱胎换骨,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全社会要普及马克思主义教育、宣传正能量,学习时代楷模、学习先进事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不断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水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猜你喜欢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