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的医疗器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8-03-20 06:29肖文谦李波徐文峰廖晓玲
关键词:医疗器械工程专业

肖文谦,李波,徐文峰,廖晓玲

医疗器械产业是国民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战略制高点。近年来,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人们的医疗保健意识逐步增强,基层医疗改革不断深入。在此大背景下,医疗器械的市场需求逐年增加,医疗器械产业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重庆市将医疗器械产业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规划在“十三五”期间对接“大健康”国家战略,建设国内领先的医疗器械产业集群。

医疗器械产业快速发展,相关企业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高等院校要积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并针对企业的用人需求,加强相关专业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医疗器械行业高速发展的需要。

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存在重理论而轻实践的问题,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与企业的用人需求之间存在差异。近年来,高校狠抓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取得了许多成绩。一些毕业生在校期间参加过科研实践、发表过学术论文,但对新产品的开发流程和方法不了解,进入企业后会感到“水土不服”,企业因此对毕业生创新能力的认可度不高[1]。通过走访医疗器械企业,我们发现,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错位的现象。

高校加强创新能力培养,要求学生掌握先进的专业技术知识,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具备进行理论探索和技术创新的能力。教师和学生关注的往往是如何在理论和技术上有所创新,设法把一些技术指标做的足够好,设法突破某个技术难点。对于企业而言,一项技术创新的成功,应该有助于增强其产品或服务的市场竞争能力,能够为其带来利润回报。至于这项创新是否产出了高影响因子的论文,或者获得了多少奖项,企业并不是那么看重。毕业学生进入企业后不能改变在校时养成的思维习惯,研究的新产品通常只能满足某些技术指标、功能的要求,不能从全局考虑新产品性能与其市场价值的平衡,因而创新成果往往难以转化,新产品无法实现产业化。

高校的创新教育重视技术原始创新,看重项目的独创性,把发表高质量论文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而国内企业普遍偏好“跟进”路线,在技术创新模式上主要选择集成创新和改进创新模式,追求以相对最低的开发成本去获取相对最高的利润回报。高校教师也普遍缺乏在企业环境下进行技术创新的经历,不了解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流程。学生在校接受的创新教育重视发表论文,重视创新成果的新颖性、原创性,而很少考虑成本与利润方面的要求。他们进入企业后进行新技术研究开发,也往往考虑不到要重视对企业和市场已有技术的调研,要重视研发成本,要重视新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风险。

总体来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的人才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与企业的期望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现象。

二、医疗器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简称“OBE”)是一种以产出为最终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它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为学生通过学习最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即毕业生应当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传统教育是学科导向的,遵循专业设置按学科划分的原则,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备性,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专业的需求。成果导向教育遵循反向设计原则,由需求决定培养目标,由培养目标决定毕业要求,再由毕业要求决定课程体系[2]。为解决毕业生能力素质与企业期望错位的问题,我们借鉴OBE理念,联系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将毕业生在企业的岗位胜任能力作为专业教学活动的总体目标,在医疗器械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进行了探索。

(一)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综合考虑学校的定位、企业的用人需求、学生的职场发展及社会的期望等多方面的因素[3]。通过反复调研和论证,我们将医疗器械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为:培养能适应行业需求,具备医疗器械领域所需工程和实践能力,能够从事有源及无源医疗器械产品的设计、研发和生产与质量管理工作的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在此基础上,将毕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结构确定为:(1)掌握为工程实际应用服务的专业基础理论;(2)了解医疗器械产业的相关法律法规,能够自觉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从事产品研发、注册申报及生产管理活动;(3)具备针对市场需求进行医疗器械新产品研发、设计及制造的能力;(4)了解企业环境下的产品研发基本流程,具有研发、生产、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5)具有与产品开发相关的需求分析、成本核算、市场预测、风险控制的能力。

(二)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增设了部分课程。医疗器械是与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的特殊商品,其研制、生产和使用都必须遵循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为使学生了解与医疗器械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具备医疗器械注册申报、生产管理及不良事件监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增设了医疗器械法律法规课程。为使学生了解医疗器械产品的生命周期管理,掌握需求分析、市场调研、成本控制、知识产权等相关知识,增设了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课程。为了使学校的创新教育与企业环境下的创新活动相适应,增设了生物医学仪器设计原理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产品研发的模型和流程,毕业进入企业后,能够尽快适应企业的创新环境,可以根据市场及用户需求去开展创新研发活动。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对培养医疗器械应用型创新人才至关重要。到有关企业和医院调研之后,修订了实验大纲。结合市面上具有较高占有率的产品的情况,增加了产品设计类实验项目所占的比重。例如增加了血细胞五分类光学系统设计、便携式化学发光免疫测试系统设计等。在相关专业课设计性实践教学中,将企业新技术研发流程引入课堂,通过具体的案例和项目来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石墨烯可穿戴式智能血糖仪的设计”项目的教学活动,就是一个完整的工程化的实践训练过程。在学期初,教师给出产品研发的目标及要求,要求学生在前期进行模拟市场调研、产品定义、关键技术分析及成本核算等活动,中期完成原理方案设计、理论计算与分析,后期完成原理样机搭建、样机性能指标测试等。

(四)校企合作搭建协同创新平台

学校通过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等方式,加盟微系统医疗器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与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在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了形式多样的合作。2017年,国家工程中心快检技术中心又正式落户于我校;学校的纳微生物医学检测技术工程实验室,被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认定为市级工程实验室。与企业合作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不但有助于促进相关技术领域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有助于推动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也有利于学校及时了解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把握企业对毕业生的能力素质要求,从而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五)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培养医疗器械应用型创新人才,对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在“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各种相关培训,参加医疗器械行业会议及学术交流活动,及时了解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动态。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与企业专家合作进行项目研究,同时了解企业的新产品研发及生产管理过程,积累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工作经验,不断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学校还定期与医院、企业联合举办学术会议,为教师提供与企业工程师和临床医生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全面了解医疗器械临床应用及创新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六)调整评价体系,建立持续改进机制

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是OBE模式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过去一般是从学习绩点、科研成果和发表论文几个方面来评价学生,相关评价内容和标准其实不足以反映学生可能具备的企业岗位胜任能力。因此,我们对学生能力评价体系的内容和形式做了一些调整。在理论教学板块,加大了对平时成绩的考核力度。在学生课外作业中,引入了市场调研、产品分析、竞争对手分析、按市场需求设计等内容。在期末考试中,增加了非标准答案命题、设计题及综合应用题的比重,注重考核学生实际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在实践环节的考核中,引入测验问卷、项目作业、实践报告等评价内容和考查方式,结合校企双导师评价体系,模拟企业项目评审的真实环境,从技术文档完整性、技术创新情况、成本考量、成果转化等方面,对学生创新活动的成果进行形成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同时,注重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和总结,结合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建立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持续改进机制,对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能力素质结构、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环节以及相关资源配置进行循环改进。

实践证明,在医疗器械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联系企业对人才的需要,采用成果导向教育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工程素养、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都是积极有效的。学生对改革普遍表示欢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也在逐年上升。

[1]杨毅刚,孟斌,王伟楠.基于OBE模式的技术创新能力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6).

[2]李志义.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4(17).

[3]叶福丽,史贵连.生物医学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15(2).

猜你喜欢
医疗器械工程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简介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子午工程
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