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软实力的科技文化在文化强国战略中的作用
——评杨怀中教授著作《科技文化及其软实力研究——以文化强国战略为视角》

2018-03-20 06:00易显飞丁俊弘
关键词:实力科学技术科技

易显飞,丁俊弘

(长沙理工大学 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哲学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14)

何谓科技文化?何谓科技文化软实力?科技文化软实力与文化强国战略的关系又是如何?当下中国科技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现状如何?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进行系统优化与合理建构?杨怀中教授所著的《科技文化及其软实力研究——以文化强国战略为视角》一书对上述问题给予了系统而全面的学理回应。

一、揭示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机理

科技范畴包含于文化范畴,它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形态。“科学或纯粹科学(人们有时这样称呼他)关心的是发现真理;而技术关心的则是发明新的东西和工艺或者改进旧的。”[1]一般把“科学”与“技术”合并简称之“科技”。该书从文化与科技的互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及文化与科技的实践进路等三个方面详述了科技与文化的关系从萌芽到融合、再到实践的逻辑。基于上述逻辑,该书从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必然性判断出发,深入探讨了文化与科技融合过程中从推进“文化科技化”“科技文化化”以及“文化科技一体化”到形成“科技文化”的发展走向。

文化与科技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首先,科技进步推动文化发展。马克思说“正是由于这种工业革命,人的劳动生产力才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以至于在人类历史上破天荒第一次创造了这样的可能性……而且使每个人都有充分的闲暇时间去获得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科学、艺术、社交方式等等——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2]科技既支撑了文化的发展,又赋予文化以丰富的内涵和形式,并且正在成为新型文化业态形成和发展的核心动力。其次,文化发展引领科技创新。一方面,文化作为科技发展和进步的母体,启迪着科学技术的探索,另一方面,文化既是科学技术发展和进步的思想基础,又是其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动力。再次,文化与科技的分离存在着历史性特征。文化与科技从古代的混沌未分到现代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其中,近代以来的思想解放和文化繁荣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化与科技融合是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文化发展的时代呼唤。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重要意义体现在文化与科技融合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3](P40);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3](P41);有利于“更好地掌握国际文化竞争主动权”[3](P42)。然而文化与科技融合是如何可能的呢?该书指出,“文化与科技共同以人为主体”[3](P43)、“文化与科技融合既是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科技创新的需要”[3](P44)、“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是人类社会文明演进的主旋律”[3](P45)。另外,文化与科技融合存在某些关键问题,如文化与科技融合驱动的机制“应该是一个产业驱动——市场驱动——政府驱动——民众驱动的多元驱动机制”[3](P46)。再如,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着力点在于文化科技创新。“文化与科技创新不单单是科学技术创新,也不单单是文化的创新,而是现代科技手段与文化目的的深度融合意义上的创新。”[3](P46)

当前我国的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是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发生的实践活动。结合时代分析,该书对文化与科技融合面临的挑战、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基本模式以及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战略举措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首先,分析了文化与科技融合面临的四个挑战因观念落后而导致文化与科技部门行政分工的相关疏离;因不重视队伍建设而导致文化科技复合型人才缺乏;因科技对文化发展缺乏足够的支撑而导致文化发展需求不能有效带动科技创新;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运行机制有待完善。其次,介绍了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三种基本模式渗透融合模式、交叉融合模式、协同创新融合模式。最后,从构建良好的政策支撑体系、注重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和文化科技产业集群建设、营造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良好市场环境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战略举措。

该书指出,“科技文化”是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最终归宿,而“文化科技化”“科技文化化”和“文化科技一体化”则是其中的必要阶段。“文化科技化”是文化科技自觉的必然趋势。积极推进文化强国战略下的“文化科技化”需要确保“文化科技化”在文化强国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明确“文化科技化”必须服务于文化强国建设的原则要求,坚持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的“文化科技化”方向。“科技文化化”概念把科学技术认为是一种文化存在。科学技术发展具有鲜明的文化取向,其本身是一种文化发展,进而是一种文化存在。“文化与科技一体化”是在文化与科技的双向互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且“科技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应有之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社会主义,理所应当地包含着科技文化的建设和发展”[3](P67)。

二、梳理科技文化产生与发展的历史

作者运用历史考察法,详细考察了科技文化兴起的原因、科技文化进化及其机制、科技文化的现代蕴涵以及科技文化的必然走向等问题。

首先,考察了科技文化的兴起与发展。科技文化的兴起与发展来自于科学技术的实践,而特定的文化土壤造就了特定文化背景中的科学技术。该书指出,“中西方有着不同的科学技术传统、不同的科学技术发展模式,体现于其中的正是科学文化理念的多样性。”[3](P75)具体表现在价值观念的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道路选择的不同。中国科技文化的价值取向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典型地表现为直觉主义,即靠直觉和领悟去把握对象,在这两者的统一中显示出中国选择的是一条“科技伦理化”道路。

其次,分析了科技文化进化及其机制。从文化进化的视角,作者指出,“所谓文化进化,指的是人类普遍的文化模式内容的充实和发展,其过程具有持续性和累积性”[3](P77)。与达尔文进化论类似,“文化的进化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3](P77)。作为一种特殊文化形态的科技文化也有其具体的进化过程,即物质和器物层面、制度和规范层面以及精神和观念层面的科技文化进化,其中,精神和观念层面的科技文化进化最为关键,它是科技文化进化的深层表现。作者指出,科技文化进化的过程是多向度的,“主要表现在科技文化的整体性演进、科技文化的个性化演进、科技进化的价值性演进,以及科技文化的认同性演进等方面”[3](P81)。而科技文化进化的自组织作用原理、社会动力系统以及保障体系共同说明了科技文化进化的一般机制。

再次,挖掘了科技文化的现代蕴涵。这主要包括“科学技术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科学技术政策法规与管理体系、科学技术社会建制与支持体系、科学技术知识体系及其社会应用,以及科学技术传播及其运行机制等多个方面”[3](P91)。该书指出,科技价值观是社会历史观、价值观与科技观的统一,而科技思维体现了科技与思维方式之间的内在性与必然性。科学技术政策法规与管理体系是随着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形成的事实,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受制度干预。科学技术社会建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推动科技支持体系建设是为了更好地提升科技能力。科学技术知识体系可以划分为四层次,即哲学、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在科学技术的传播中,政府要采取切实措施,担负起传播的重任。

最后,探讨了生态科技文化的必然走向。所谓“生态文化是一种与人类发展的生态自然环境相关的科技文化,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文化”[4]。该书把生态科技文化理解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以生态科学技术实践为载体、以生态文明为依归的科技文化”[3](P102),同时,该书还描述了生态科技文化的生成逻辑,涉及人文危机、科学技术的生态化转向和生态科技文化的生成等方面的问题。作者还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角提出了建设生态科技文化的几点建议立足于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技文化观为指导;强化“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三、阐明科技文化软实力及其时代地位和作用

对“科技文化软实力”的理论阐释是该书的重中之重。“软实力是属于科技文化(思维成果与实践成果的统一)所内含的属于思想意识内容的基础理论(认知)与可操作的技术或工程设计理论方面的创新能力,是相对于实践过程及其结果所展现的硬实力而言的。而实在的科技文化则是软实力与硬实力的统一,既包括思想理论成果所展示的软实力,也包括实践过程及成果所展现的硬实力。”[5]该书以科技文化软实力为出发点,论述了科技文化软实力蕴涵、基本理念以及其在文化强国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科技文化软实力蕴涵的挖掘过程中,作者首先分析了软实力的理论背景,软实力与硬实力之间的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综合讨论了软实力理论的中国阐释。其次,作者把视野转向了国家文化软实力,分析了从软实力到文化软实力的逻辑,文化软实力之所以成为改变世界的一种力量的原因,以及文化软实力的中国向度等问题。再次,作者把分析的焦点对准科技文化软实力,同样分析了从文化软实力到科技文化软实力的逻辑,科技文化软实力的表现形式和出场的时空境遇等问题。最后,作者将笔触落在对科技文化软实力生成和发展的逻辑进路的分析上,着重强调了科技文化软实力的人本基础,将科技实力的增强看作是科技文化软实力生成的物质基础,将科技文化的广泛认同看作是科技文化软实力生成的前提条件,将合理化的制度安排和环境看作是科技文化软实力生成的基本保证。

在阐明科技文化软实力的基本理念时,作者分析了科技文化软实力的特质、构成、功能以及内在精神等问题。作者指出,“科技文化软实力不同于一般的软实力,也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软实力,它既有一般文化软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共同本质,又有自己特殊的规定性。”[3](P190)它是普适性与民族性、传承性与创新性、开放性与包容性的统一。科技文化价值观念的吸引力、制度体系的保障力、公共服务的亲和力、创新氛围的凝聚力、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影响力共同构成了科技文化软实力。科技文化软实力功能包括导向功能、协调功能、凝聚功能和激励功能等。理性精神、创新精神、自由精神以及伦理精神共同构成了科技文化软实力的内在精神。

作者强调,科技文化软实力是永葆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内在要求,是增强文化整体实力的迫切需要,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强大动力。而作为文化整体实力的核心要素,科技文化需要有担当,这也就意味着需要加强科技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能力。此外,科技文化软实力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强大动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环节,然而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存在着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认识误区,也存在着科技文化匮乏的现实困境,这就使得加强科技文化建设、提高科技文化软实力、依托高新科技进行文化创新成为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必要手段。

四、提出科技文化软实力建设对策与建议

对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实践研究是该书的重要特色。该书主要以调查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当下我国科技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如公共的科技文化及其软实力认知水平问题、国家对科技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顶层设计问题、学校科技文化培养体系问题、科技文化创新环境优化问题等。思考了如何使科技文化软实力理念深入人心,如何把科技文化软实力建设纳入文化强国战略,如何使科技文化软实力“硬”起来等问题。作者指出,“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确立与科技文化软实力建设相适应的新观念,不断增强全社会对科技文化软实力的认同感。”[3](P290)“我们也必须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到科技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战略地位。”[3](P291)“科技文化软实力要‘硬’起来,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科技文化的持续发展,二是国民科技文化素养的显著提高。”[3](P294)

结合文化强国战略,该书对科技文化软实力的实现路径进行了考察,提出了科技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基本原则,阐释了科技文化软实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基本思路,分析了科技文化软实力的动力系统建构。

首先,提出了科技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基本原则彰显中国特色、整合文化资源、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与时俱进等四个方面。“彰显中国特色”就是要构建科技文化软实力的中国语境,进而发展出科技文化软实力的中国话语体系,走上科技文化软实力的中国发展道路,而不能不加批判地接受“软实力”的西方语境,奉行“拿来主义”。“整合文化资源”就是要坚持现代科技文化与传统科技文化的整合,坚持本土科技文化与外来科技文化的整合,坚持科技文化内在诸要素的整合。“坚持以人为本”就是科技文化建设必须以人本主义为导向,要将人本主义原则作为科技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基本原则。“与时俱进”就是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不断回答时代提出的科技文化新问题,揭示科技文化及其软实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与时俱进,关键在于科技创新”[3](P303)。

其次,提出了科技文化软实力的开发与利用的基本思路,即“立足于本土科技文化,吸纳世界科技文化精要,推进科技文化创新,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现代科技文化体系”[3](P304)。在对待本土科技文化与外来科技文化的态度上,既要肯定外来科技文化的先进成果,又要继承和弘扬本民族科技文化的精髓,使之成为时代发展的助力。然而,继承和发展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更好地创新,作者指出,“创新是文化的本质要求,也是文化的主要方式”[3](P312)。可以说,创新是科技文化的灵魂。此外,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科技文化体系,不仅体现了科技文化发展本身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特征,也体现了科技文化发展趋势的多元性。

再次,在科技文化软实力动力系统建构上,该书着重分析了政府、科学技术共同体以及公众的不同角色,认为政府要主导与推动,科技共同体要不懈努力,公众要积极参与。政府是科技文化软实力建设和发展中的领导者和推动者,影响着科技文化软实力建设、发展的方向和水平。科技文化共同体要遵循自主与责任两大原则,其中,自主原则反映出科技的求真本质,责任原则体现了蕴含于科技活动之中的善的目的。公共参与在动力系统的构建中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消除科技的负价值,另一方面可以推动科技决策的民主化。

众所周知,科技和文化的断裂无论是对于科技还是对于文化都是十分危险的事情,科技如果不能作为一种正确的文化对象,也就是说科技不能在文化中充分地表现自己的本质,会在社会中制造某种“虚无主义”,例如对科技的盲目崇拜等。克服上述“危险”的唯一途径就是积极推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可以说,杨怀中教授著的《科技文化及其软实力研究——以文化强国战略为视角》一书对科技文化的兴起与发展、科技文化软实力蕴含及其基本理念、科技文化软实力与文化强国战略等作了系统的学理论述,充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理论功底及对中国特色科技文化建设充满情怀的实践特质,是国内近年来科技文化研究领域的上乘之作。

猜你喜欢
实力科学技术科技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实力抢镜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