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下地方本科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8-03-20 04:30李泽民李婷袁雪
关键词:倡议国际化一带

李泽民,李婷,袁雪

仅靠经济政策、科技手段难以实现“一带一路”建设目标,只有重视人才、依靠人才方可保障“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发展,创新创业、高端翻译、经贸投资、旅游顾问等复合型、多样化、创新型人才是“一带一路”倡议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高等院校应积极响应,根据人才需求完善培养模式及培养目标。高校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了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

“一带一路”倡议对地方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对复合型人才有着迫切的需求,这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如何把握机遇,有效发挥办学特色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值得研究的课题[1]。

一、国内高校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研究思路

(一)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庄志祥教授曾指出:传统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专业理论课教学与实际社会需求脱节以及缺乏国际视野的弊端日益明显。与国外相比,国内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随着大学教育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和教育界对教育教学理念认识的不断加深,我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与国际对人才要求标准的差距也在缩小[2]。

国内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复合型人才过于看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市场和企业用人的实际需求掌握得不够,因此虽然人才培养方案中有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活动等,但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不明确。首先,培养理念不够国际化,培养模式不够健全,强调专业理论教学,忽略了复合型人才对其他专业知识的强烈依赖。其次,目标定位模糊直接导致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水平和类型、教学手段与方法、课程体系设置、学生毕业去向等关键问题的认识具有盲目性。再次,受师资队伍水平和教学硬件设施的限制,一些地方本科院校提出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较低。

(二)产学研合作难以落实

目前“一带一路”建设和发展趋势较好,要保持这种可持续发展态势,很大程度上需要地方本科院校不断输送更多、更好的复合型人才。然而,国内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缺乏与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的深入合作,效果不佳。

虽然国内一些地方本科院校意识到其所开设课程的局限性,但又存在一种惯性逻辑,认为原有的很多课程是目前人才培养中必需的,所以在保留和放弃之间出现了较大分歧。如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开设的课程中很少会对中亚各国的国情、人文、历史、宗教信仰进行更多的介绍,这必然会导致一些毕业生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继续学习或工作受到困扰,从而影响“一带一路”的快速建设。

目前,“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任务是政策沟通,设施连通,交易顺畅,资金融通[3]。面对这一倡议的重点期望,现阶段地方本科院校应利用各种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各自学科及所在领域的整体优势,力争在以下3个方面有新的突破。

(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历史传统、习俗、语言和宗教信仰不相同。要加快培养熟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史的人才,特别要注重培养少数语种的语言人才。地方本科院校应凭借自身在地域环境、人文环境、语言沟通等方面的优势,避免因语言沟通不畅而带来文化冲突。当然,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的也是为了让更多的国家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

(2)“一带一路”是使中国和沿线国家互惠互利的倡议。“一带一路”倡议的先决条件是政治互信,从而规避法律法规之间的差异。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应开展深入交流,推进人员互访,进一步了解国家、地区之间政治的软环境,规避可能出现的政治和法律风险。

(3)“一带一路”在贸易和金融领域建立了畅通的交流平台。地方本科院校要全面做好人才培养方案的调研、取证、论证再到创新,同时还要结合学科类别、性质、社会需求。地方本科院校要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更多具有扎实理论功底、丰富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任何一所大学的改革与发展都与这个时代所提出的新问题密切相关。从现实意义的角度来看,“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给地方本科院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二、建立“一带一路”倡议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国际化办学的师资队伍建设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越来越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与其他国家或地区间的合作办学和交流。然而,地方本科院校在学术水平、科研基础、师资队伍等方面都与国外高校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走向国际合作办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很多阻碍。其中,以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最为突出。针对当前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建议和对策,分析国际合作办学的现状和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情况,总结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地方本科院校应为教师学术水平和技能的提升提供机会,并制定相应的发展计划。地方本科院校每年应拨出部分经费资助教师出国访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国际化办学对教师的文化背景和学习经历具有较高的要求,没有国外学习和生活的经历,就不能很好地将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融入到教学中[4]。

(二)确定专业性应用型的培养方向

1.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2016年国务院在全国筛选12个城市作为首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国家、地方政府、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共同打造人才需求的新模式。通过市场调研发现:仅互联网电子商务对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求比例就高达73%,其中依靠社会招聘的约占36%,企业自己培养的约占30%,高校培养的仅占7%。可见,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复合型人才远远不能满足现有市场的需求。从“一带一路”目前的影响力和对人才需求方面来看,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对市场需求表现得比较强烈,甚至在3年左右会出现井喷的状态。如果企业要想抓住未来市场发展的机遇,就要具有核心竞争力,而复合型专业人才将是其核心竞争力的支柱。目前,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在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时新设立了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方向,除了一些传统的理论、实务课程外,还与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建立了实习实践基地。专业教师和企业实习指导教师共同带领学生参与实习实践全过程,这样既提高了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企业指导教师的理论水平,又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进行了有机结合。

2.增加相关语言类课程的课时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主要以英语、俄语、阿拉伯语为主。不管是外企、合资企业还是其他类型的企业都需要既懂专业知识又精通多种语言的人才。如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既具有贸易实务方面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又具备1~2种外语表达和沟通的能力,自然就会受到招聘企业的青睐。企业的性质、类型与规模不同对外语能力的要求也有很大不同。一般来说,大部分中小型企业更多的是看重毕业生是否具备商务英语听说的能力,但对于跟单员和外贸业务员这些特别岗位,则要求应聘者能够熟练运用外语与客户进行洽谈。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在商务英语方面的要求并没那么高,往往在招聘毕业生时会明确要求其具备大学英语六级水平。可见,外语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就业有很大影响。如在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时,应增加英语相关课程的课时,尤其要增设英语翻译、外贸英语、外贸函电等课程。

(三)制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中长期计划

1.分清轻重缓急,做到主次分明

做好国际人才培养研究。了解什么样的专业人才需要加强国际教育,了解“一带一路”倡议下各行业与企业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培养行业和企业迫切需要的人才。根据“一带一路”建设的形式和特点,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中,重视对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的金融、法律、财务和税务等方面人员的培训[5]。

2.拓宽国际化人才培养渠道

依托国内外一流大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国内外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搭建人才培养和发展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开展短期和中长期的海外研究项目,组织和培养学生到世界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交流学习。建立学习、研究、实践的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参与国际会议和论坛,拓宽学生视野,深化跨界和跨行业人才交流和国际业务交流[6]。

三、结语

“一带一路”建设的快速发展给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国内地方本科院校指明了新的方向。地方本科院校应抓住这一重要机遇,提升和发展自己的办学优势,努力培养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提高我国应用型大学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通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沿线国家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互利共赢。

猜你喜欢
倡议国际化一带
聚焦港口国际化
全球发展倡议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一带一路”倡议需人才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