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母婴传播是导致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的最主要途径,新生儿或婴幼儿感染乙肝病毒后,超过80%将成为慢性感染者。传统的乙型肝炎疫苗加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的联合免疫方案,可显著降低乙肝母婴传播,但仍有10%~15%免疫失败,且多发生于高病毒载量(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孕妇。我国每年约有12万~17万儿童免疫失败成为慢性乙肝患者。
如何才能孕育健康宝宝,将乙肝母婴传播的概率降至最低,这是我们面临的严重挑战。
近年来,大量医学研究证明,在孕期未满3个月选用抗乙肝病毒治疗结合联合免疫治疗方案,可显著减少HBV母婴传播的风险。2015年,我国更新的《乙肝防治指南》明确提出,对于免疫耐受期妊娠中后期HBV-DNA>2×106 IU/mL的乙肝孕妇,在充分沟通、知情同意基础上,可于妊娠第24~28周开始,给予替诺福韦、替比夫定或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建议产后1~3个月停药,停药后可以母乳喂养。这样可以明显减低母婴传播概率至5%以下或更低。
2016年美国肝病年会上,美国潘启安教授再次公布了与多位中国专家合作,对200名高病毒载量孕妇开展阻断母婴传播的研究。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不接受抗病毒治疗,另一组从孕30~32周开始每天口服300毫克替诺福韦,直到产后4周,婴儿随访到7月龄。结果显示,接受治疗的孕妇,病毒载量明显下降68%,未经治疗孕妇中病毒载量下降的只占2%;另外,治疗组与未治疗组的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及其它母婴安全指标相比均无明显区别。该研究再次证明了孕晚期抗病毒治疗阻断母婴传播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推广性,为众多乙肝病毒感染妈妈和宝宝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