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会贤
(正定县冯家庄兽医院 050800)
将泰乐菌素与3、5-二甲基哌啶反应生成替米考星碱,再加磷酸和水即形成磷酸替米考星,它是顺反异构体的混合物,属新型大环内酯类动物专用抗生素 (因都具有一个14~16个C原子组成的大环而得名),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同时对动物乳房炎的主要菌系具有良好作用(对乳房炎相关8种细菌的MIC优于头孢唑啉)。替米考星能迅速地(30min)从血液进入乳房,乳/血最大药物浓度可达到30∶1,乳中药物半衰期长达33h。在欧洲,由于对青霉素类药物的限制,替米考星成为防控乳房炎的主要药物。
替米考星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当药物浓度为最小抑菌浓度的4倍以上时,替米考星具有杀菌作用。替米考星对巴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链球菌等具有显著的抗生素后效应(比泰乐菌素强),当8倍于MIC的替米考星作用于巴氏杆菌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时,替米考星的抗菌后效应可长达8h。当细胞外的替米考星已代谢完毕时,巨噬细胞和噬中性粒细胞中的替米考星最少还能维持4h。替米考星对各种病原菌的抑菌能力见表1。替米考星尤其适合细胞内病原体如支原体、衣原体、胞内劳森氏菌等的控制。除此之外,对猪丹毒杆菌、各种葡萄球菌、猪痢疾密螺旋体等均有效。
表1 替米考星对各种病原菌的抑菌杀菌能力
JI MacInnes(2003)报道,108 头 23~26 日龄健康断奶仔猪,分成4组。替米考星200ppm、400ppm,持续给药7d后,接种HPS强毒。另设接种不用药组和不接种不用药组。试验结果:使用200ppm替米考星7d,能够有效预防副猪嗜血杆菌。替米考星对HPS预防效果呈剂量依赖关系,400ppm效果比200ppm更好。
替米考星提高感染HPS的仔猪存活率
替米考星减轻HPS所致症状和病死
替米考星具有强大的组织穿透力和在细胞内富集的特性,在嗜中性粒细胞中的浓度是血清中浓度的40倍,在巨噬细胞内的浓度是细胞外浓度的50~75倍。51%~85%的替米考星可靶向聚集于巨噬细胞的溶酶体中(Scorneaux,1998)。替米考星的靶向聚集性可能与其pH值有关,其分子结构中有两个碱性的氨基基团,使其容易在酸性的巨噬细胞溶酶体中聚集。替米考星与其他临床常见抗生素药物活性对比见表2。
表2 替米考星与其他临床常见抗生素药物活性对比
替米考星可改变巨噬细胞内pH环境和离子通道活性,增加巨噬细胞溶菌酶的分泌,进而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以及维护和恢复巨噬细胞正常免疫功能,可协助防控蓝耳病,降低蓝耳病给猪场带来的损失,有3种免疫协同作用:在吞噬细胞内靶向聚集、伴随吞噬细胞向炎性部位趋化、从吞噬细胞内释放后杀菌。其具体机制为,正常状态下,肺泡巨噬细胞将细菌、支原体等吞噬后形成吞噬小体,然后与溶酶体融合,依靠溶酶体中的溶菌酶消灭病原体,但此机制常无法将全部病原杀灭。当替米考星存在时,吞噬小体与溶酶体融合后,病原体将在溶菌酶和替米考星抗菌性的“双重作用”下被消灭,杀菌作用显著增强。
?
M Misener(2006)报道,加拿大一个1690头母猪的猪场,暴发蓝耳病,检查发现流行毒株与前期所免疫疫苗毒株不同源。控制策略:母猪群按照400ppm(20%替米考星2kg/t)连续使用替米考星14d。结果:未干预组母猪流产率33.5%,干预组母猪流产率为4.8%;未干预组母猪死亡率10.9%,干预组母猪死亡率为0.5%。此方案的投入产出比为1∶4.4。
替米考星可用于猪蓝耳病稳定及其混合感染的防控;猪呼吸道疾病,如巴氏杆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支原体肺炎等,仔猪回肠炎、猪痢疾的战略性预防给药,防止生长育肥阶段的临床发病;母猪乳房炎发病率较高,药物控制效果不佳时,替米考星广谱、安全,但是本质上是见效比较缓慢的药物,给药1个疗程需持续 10~1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