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 社会学系, 湖北 武汉 430072)
社会公正历来是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核心标志,学术界对社会公正的关注也由来已久,研究者从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视角研究社会公正,在研究的过程中考量社会公正的具体作用和运行机制。学界对社会公正的研究经历了从一元论到四元论的演变过程。
一元论观点认为,社会公正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是人对社会公正情况的综合感知,认为多元论观点中各元素相关程度很高,各元素间没有本质区别〔1〕。然而一元论的社会公正概念忽略了社会情境的多样性以及人在情境中反应的多样性,对社会公正的认知脱离情境,过分简化了社会公正在不同环境中的感知水平与影响力,随即二元论观点被提出。
二元论社会公正认为社会公正表现为分配公正与程序公正两个方面,分配公正关注分配结果的公正性,而程序公正关注分配过程的公正性〔2〕,前者体现了个体对物质和数量特征的关注,而后者则是表现为对分配程序的关注,认为程序服务于结果,只有在程序不存在偏倚的情况下,才能保证分配结果的不偏倚。可以说程序公正是分配公正的递进,不仅是时间上的递进,更是功能的递进。
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学者进一步指出,程序公正仅关注正式的制度层面问题,例如分配程序的制定与执行,对非正式的人际互动问题并未给予关注,也就是说关于非正式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公正感知被研究者所忽视,进而在二元论观点上提出互动公正的概念,认为人际互动关系对公正感知有重要影响,并与程序公正相区别〔3〕。从概念的演变过程来看,互动公正又是对程序公正的递进与补充,分配公正与程序公正本质上都是对正式结果的关注,以正式的程序保障最终的结果,然而互动公正使社会公正的评判标准范围扩大,将人的因素纳入研究的范畴之中,研究者视野从“正式”向“非正式”介入,从制度、程序、结果的客体接受性向人的主体互动性介入,从社会公正评价结果的静态性向社会公正评价过程的动态性介入。
四元论观点则将互动公正一分为二,拆解为两个方面,一是人际公正,认为诚实、尊重等人际互动品质会影响到公正感知,二是信息公正,认为在公正感知过程中真实、准确、全面的信息很重要〔4〕。人际公正与信息公正分别落脚于互动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因素:互动体验与信息传递。一方面,在人际互动过程中体验到他人对自己的尊重、诚实、礼待会增加双方互信,增强个体对地位平等的体验,若任何一方表现出欺骗、鄙视都会破坏平等关系,地位平等的认知被打破很难让处于弱势方体会或预测公正的结果;另一方面,信息传递过程中,需要保证传递信息的真实性与有效性,甚至还需要兼顾信息传递价值的对等性,一旦一方传递虚假信息,则会造成信息不对等,而信息不对等的直观感知便是对称的平等地位被打破,信息越少、越不真实的一方将处于劣势,增强不公正的感知。
社会公正的研究显示了学界对“什么是公正的”“怎么才能做到公正”“公正是如何被感知的”等问题的关注。研究社会公正的内在结构表现出研究者对社会公正形成过程和社会公正认知标准的关注,关注点在于人的认知心理,强调的是个体对社会公正的感知,当下研究也多集中在社会公正的下位概念,多是从社会公正的评价与认知切入研究主题。然而,社会公正是一个跨学科的议题,不仅影响着个体的认知,还具有一定社会功能,是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有研究者提出报复性公正(retributive justice)与恢复性公正(restorative justice)两个概念,二者均是从社会公正的功能特性出发,在更为宏观的社会环境中开展社会公正的研究。
报复性公正认为社会公正的义务就是惩罚破坏者的破坏行为,其内在逻辑是作恶者的行为破坏了社会稳定状态,使得社会运作的通用规则被破坏,而对作恶者的惩罚是破坏状态的对称表现,即类似于将“对社会的不公”复制为“对作恶者的不公”,认为惩罚是作恶者的“应得”报应,可以将报复性公正理解为一种消极的维护公正的手段。而恢复性公正认为社会公正是需要达到预防破坏行为发生的状态,通过惩罚达到预防的目的〔5〕。恢复性公正的潜在理念是仇恨与报复不利于个人,也不利于社会,相较于惩罚对仇恨的强化,更应该化解仇恨,不论是协商还是调解,最重要的是减少惩罚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化解仇恨的过程中,需要双方都感到公正与认可,因此,恢复性公正是一种达成公正的积极理念,在南非与北美等地区的司法实践中有所运用。两种不同社会公正功能的认识论视角,为研究者提供了研究社会公正的新思路。
相较而言,报复性公正更多地存在于社会实践之中,被法学、社会学、心理学领域关注与研究,而恢复性公正更像是一种理念,尚未在社会实践中形成潮流,其实践方法与成效评估还在进一步的研究之中。国内学界对报复性公正与恢复性公正的研究尚未足够关注,表现为在学术研究中鲜见相关专业术语,对报复性公正与恢复性公正的研究缺乏系统性,而总结国外相关领域的前沿研究有助于我国学者开展研究,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公正理论。另外,报复性公正具有多学科研究的特性,例如研究报复心态与公正感知之间关系的社会心理研究,又如公正的报复特性与人权、法治之间关系的法理学研究则是将心理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联系起来。因此,开展报复性公正学术研究,尤其是多学科、跨学科之间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意义。
与此同时,研究从分配公正、程序公正、互动公正向报复性公正、恢复性公正的学术转向,表现出学界研究公正从特征到功能的转向,即暗示研究报复性公正与恢复性公正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具体而言,对于我国执政者、管理者来说,报复性公正恰好可作为结点,广泛联系不同的社会现实,例如法治建设、精神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以一个全新视角探究社会建设中的失衡现象,评估社会建设的成果;同时,报复性公正还可作为契机和创新点,介入到我国的司法改革、司法制度建设的过程之中,为我国的司法实践与社会公正感知之间的联系提供启示,所以,本研究希望利用citespace的信息可视化分析技术找到报复性公正研究的知识基础、重要文献节点以及当下研究热点与前沿。
Web of Science(WOS)是在世界范围内被研究者普遍认可和利用的文献检索系统,内部集成了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艺术学科大量研究资料,为探索报复性公正研究发展脉络和当今研究前沿与热点,提供了丰富而全面的数据支持。因此,选择WOS作为检索工具,其检索结果具有全面性与权威性。本研究利用WOS系统,在SCI-EXPANDED、SSCI、A&HCI、CPCI-S、CPCI-SSH、ESCI等数据库中,以“retributive justice”(即报复性公正)为主题词,检索1996~2017年的文献资料(包括article、proceedings paper、review三类),共计检索获得171篇文献资料,并以纯文本形式保存记录文献所有信息及其所有引用参考文献信息,数据下载日期为2017年6月10日。
Citespace是由陈超美教授开发的数据和信息可视化软件〔6〕,通过可视化手段直观地展现科学知识领域的信息全景,识别某一科学领域中的关键文献、热点研究和前沿方向,在国内外信息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7〕。学界通常将citespace的分析结果称为科学知识图谱,知识图谱也被研究者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在使用〔8~9〕。本研究使用citespace V对文献数据进行共被引分析、聚类分析、文献突发性分析,总结报复性公正相关研究的发展历程与趋势,发现其中的核心文献以及当下学术热点与前沿。在研究之初对WOS数据进行除重操作,发现未有重复文献被记录。随后在新建分析项目中将最大引用跨度(look back years)设置为-1,表示将文献中所有文献都包括在内,将最大相邻节点数量(max.no.links to retains)设置为10,表示仅保留每个节点关联最大的10个连线。在数据分析过程中,设置时间切片为1年。
1.报复性公正研究知识基础
以cited reference作为节点类型,利用每年被引用最多的30篇文章作为文献选取标准,运用cosine方法计算关系强度,利用Pathfinder+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Pruning the sliced network的方式进行裁剪,经过citespace对共被引文献聚类分析之后,得到由551个节点、3115条连线组成的知识图谱,其网络密度为0.0206,modularity值为0.9131,silhouette值为0.7785,按照李杰和陈超美的标准,此结果说明网络模块化结构显著,聚类效果良好,且具有较高的信度〔10〕,使用tf*idf算法以关键词对各聚类结果命名。分析结果显示,一共获得47个文献类别,其中多于30篇文献的聚类结果及其最具代表性例句见表1,聚类知识图谱主要结构见图1。
表1 主要文献共被引聚类分析结果
图1 文献共被引聚类分析结果
聚类结果显示,最大聚类标签为“报复性公正—黑人被告”(retributive justice-black defendant),以retributive justice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大量文献自然是以报复性公正为核心内容,因此最大标签为报复性公正合理。第二大聚类结果标签为“第三方反应”(third party response),第三方反应是指公正的评价者/感知者,不以加害人或受害人的视角去考量公正程度。研究关注第三方反应说明研究报复性公正时研究视角更加多样化,将研究视角从公正事件的局限当中解放出来,同时也将研究者从考虑个人利益得失的“计算”中解放出来,使得研究进一步深入与细化。随后,在标记为“结果”(consequence)的第三大聚类中,根据citespace中提取代表性例句(representative sentences from each cluster)的功能,发现结果主要表现为对报复性公正的研究证实了某结果或某假设,属于论文结构的一部分,而非报复性公正研究相关内容,所以在知识图谱中,#2聚类没有出现在主要文献共现网络中,而是与主体网络结构相分离。
从知识图谱看出,报复性公正研究引用的早期文献,包括#1“第三方反应”(third party response)、#7“平等—货币”(equality-currency)、#10“资源分配—冲突解决”(resourceallocation-conflict resolution),说明这三个聚类是报复性公正研究最初的知识基础。第三方反应作为一种研究视角,在实证研究中更贴近实际,被研究对象不需要假想一种场景而代入其中任何一方,只需要根据自己(作为第三方)的真实感受做出反应,从而更符合研究逻辑。报复性公正往往是建立在惩罚破坏社会公正行为的基础之上,评价公正与否的主体自然是第三方,因此,第三方反应是区别于当事人视角的反应,并作为研究基础知识而存在。平等作为分配公正的一种原则〔11〕,是公正实证研究的最早基础之一,而货币作为分配公正研究的材料之一,与平等原则一起被后来的公正研究所保留,成为研究公正的理论基础之一;以资源分配命名的类属更是将报复性公正研究的知识基础指引到分配公正相关理论,即公正研究的理论起源之一。将三个聚类结合在一起看,能够清晰发现报复性公正研究的由来或历史转变,即从最基本的运用不同的分配原则解决资源分配冲突向社会行为的转变,从分配当事人视角向第三方视角转变。
2.报复性公正研究发展脉络
从知识图谱中可知文献最早集中在#1、#7、#10聚类中,随后发展到#9、#22聚类,最后演进到#5、#6、#14聚类。在早期研究(#1、#7、#10)中,报复性公正主要引用第三方反应、平等、资源分配三个类别的研究。#1聚类强调的是对第三方反应的研究,研究主要是站在第三方的视角探讨公正感知、公正行为、公正决策及其后续影响的问题,表现出公正研究的视角转向。而#7与#10的研究主要是关于分配公正与分配公正原则的一部分,说明分配公正部分理论是报复性公正研究的重要起源与基础,但是有趣的是,程序公正、互动公正等理论并没有出现在聚类结果中,这可能是与公正划分的结构有关,分配公正、程序公正更倾向于公正感知的标准与原则,而报复性公正具有社会意义和功能。
在中期研究(#9、#22)中,报复性公正主要引用文献关注“责任”(responsibility)与“比例性”(proportionality)两个方面。前者(#9)的研究主要关注在行为人的责任与意图上,例如报复是否公正的判断与行为人是无心之失还是有意而为有关,后者(#22)则关注罪行、惩罚等多方面因素的成比例性,表现为行为人造成的后果与惩罚的成比例性,表现为大罪过大惩罚、小罪过小惩罚,按照最终罪刑相适应的原则实践公正。但是标签后的备选标签(8th amendment)表示美国宪法第八修正案,该修正案的内容是酷刑不得使用在青少年身上,说明在对公正的考量因素上不在如以往仅仅考量平等,还会参考行为人的年龄、社会地位等信息。可以看出,在中期研究中,文献对“什么是公正”的评价标准变得更具体、更复杂,使用的信息也有变丰富的趋势。
在代表近期研究的#5、#6、#14聚类结果中,有两个与最大聚类结果命名相同,均为报复性公正,但是其备选聚类标签不同。#0的备选标签为“黑人被告”(black defendant),而#5、#6分别为“协调规则”(coordination rule)和“合理推论”(valid inference)。协调规则是指当公正的评价者出现认知失调时,通过内部的协商与再平衡,缓解公正与不公正对评价者公正信念带来的挑战,例如对受害者的公正与对自己而言的公正可能存在冲突。合理推论是指当公正评价者运用基于惩罚的报复性公正还是运用基于修复社会功能的恢复性公正作为公正感知标准时,通过对一些因素权衡考量来做出选择,例如双方是否同属于一个集体(group)。#14聚类标签为“利他性惩罚”(altruistic punishment),是指认为在不论是否涉及自身利益时,基于对他人的惩罚是为了维护更好的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运转状态、保护其他人的权利与利益的理念。利他性惩罚表现出惩罚的利他性功能,而其最终目的是作为社会成员之一的个人希望通过“利他地”参与到惩罚中,以维护社会公正状态,将越轨行为带来的破坏效果恢复到正常状态,即恢复性公正(restorative justice)的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在中期研究与近期研究的过渡时间内,报复性公正研究引文基本与#0文献聚类结果重合,文献数量庞大,可以看作是报复性公正研究历史从对形成公正感知的信息研究向公正感知的社会功能的转变。通过对近期研究所引用文献的分析,可以佐证研究向公正感知社会功能的转向,即从报复性公正研究转向报复性公正与恢复性公正相结合。
3.报复性公正研究突发性文献
对文献突发性进行检验,经检验突发性文献共计5篇,分析结果见表2,突发性文献被引年度分布见图2。
表2 突发性文献分析结果
被引频次指citespace分析文献资料中被引频次,括号内为WOS系统中记录全部被引频次.
图2 突发性文献引用年度分布
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计算分析突发性文献在171篇原始文献数据中的耦合情况,结果见表3。
表3 突发性文献在171篇分析文献中的耦合情况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同时有20篇文献引用了3号、4号两篇文献,表明这两篇文献研究主题与内容相近程度高。引用3号、4号突发文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报复(retribution)与补偿(compensation)两种公正结果之间的关系,例如研究者发现报复与补偿是不对称的两种心理倾向〔12〕,当被试先惩罚犯罪者,其补偿受害者的意愿会降低〔13〕,以及研究其运作机制,例如道德〔14〕、情绪〔15〕、角色(加害者、受害者、旁观者)〔16〕对感知报复性公正的影响。另外,1号突发性文献与3号、4号的耦合程度也相对较高,但是引用1号突发性文献的文章关注惩罚形式所反映出报复的现实目的与功能,例如研究者发现,面对外国犯罪嫌疑犯,报复心态与支持折磨、支持死刑具有正相关关系,对外交政策制定有重要意义〔17〕,同时也关注更多样化的报复性公正影响因素,例如宗教中上帝的形象〔18〕、亲密关系中的谅解程度〔19〕、不同年龄段对公正公平的理解和推理水平〔20〕。总体来说突发性文献被引用多集中在2010年前后,这再一次证明突发性文献具有重要承前启后的作用,引领着报复性公正的研究方向。
1.报复性公正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
研究者认为以关键词共被引聚类能够较好反映出当下研究热点〔21〕,所以本研究以keyword作为节点类型,提取每个时间切片中出现频次最多的200个关键词作为分析数据,运用cosine方法计算关系强度,使用MST+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Pruning the sliced network方法进行网络裁剪,经过citespace对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之后,得到由699个节点、350条连线组成的知识图谱,其网络密度为0.0015,modularity值为0.93,说明网络模块化结构显著,聚类效果良好,silhouette值为0.5498,说明聚类结果合理。报复性公正研究关键词共现分析结果见图3。
图3 报复性公正研究关键词共现分析结果
从图3可以看出,报复性公正研究中最多使用的四个关键词是报复性公正(retributive justice)、惩罚(punishment)、公正(justice)与恢复性公正(restorative justice),其出现先后顺序为惩罚、公正、报复性公正、恢复性公正,与研究发展的逻辑相一致。对公正的研究最早,即关注对破坏行为的惩罚,随后惩罚的含义被复杂化,演变为报复(retribution),进而发展为对报复性公正的研究,而新近研究开始向恢复性公正发展,强调惩罚或报复的逻辑背后是为了社会恢复到正常且良好的状态,实现报复内涵由消极向积极的转变(由retribution向restoration转变)。除此之外,还可以看到关键词原谅(forgiveness)与恢复性公正在时间和距离上非常相近,说明两者共现可能性很高,可以从恢复性公正的内涵上加以理解。恢复性公正代表的是通过强调群体内的社会规范与社会价值来实现公正的“确认”,在不公正状况中,通过协商、沟通、互动的方式,实现社会公正的“确认”与维护,其中重要的一环便是在协商、沟通、互动之后,加害人意识到自己的过错,受害人对加害人的达成一定程度的谅解。
经过对报复性公正研究关键词聚类分析,并使用tf*idf算法对聚类结果命名,报复性公正研究关键词共降维为35类,聚类结果见图4,其中聚类内容数量超过30的有五类,结果见表4。从图4中可以发现,最重要的三个聚类为#8“报复性公正—监禁”(retributive justice-imprisonment)、#12“权威主义—集体成员关系”(authoritarianism-group membership)、#14“创伤”(trauma)。从表4中可以看出,除#1聚类结果不理想外,其他聚类Silhouette值均显示其聚类合理可信,主要关键词聚类结果为#0“权威主义”(authoritarianism)、#2“报复性公正—原则”(retributive justice-principle)、#3“社会决策—报复”(social decision-retribution)、#4“联结—大学生”(association-college student)。
图4 报复性公正研究关键词网络聚类结果
聚类号聚类数量Silhouette值平均引用年 聚类标签 共现关键词#0430.6512010authoritarianismrestorativejustice,equity,distributivejustice#1330.2652010adolescentbrain|indirectreciprocityantisocialpersonalitydisorder,retributive,sam⁃ple#2320.5622013retributivejustice|principleexperience,right,stigma#3320.7502011socialdecision|retributionpublicsupport,science,geneticprivacy#4310.6712010association|collegestudentnorm,backlash,parenthood
根据关键词聚类分析结果可以发现,使用报复性公正研究当前热点主要集中在与其相关的认知与反应过程等内容,具体来说包括在报复公正语境下对权威主义(#0)、报复性公正原则(#2)、社会决策(#3)、可识别性(#22)、监禁(#8)、有效推断(#13)、和解(#18)、集体知觉(#23)、群际间冲突(#24)等内容的研究。值得注意的是,结合之前对共被引文献内容以及关键词共现情况的分析可以预测,报复性公正的研究热点会向恢复性公正转移,即两者关键词共现可能性会越来越高。利用LLR算法对聚类结果命名,原#0权威主义(authoritarianism)聚类命名被恢复性公正(restorative justice)代替,可见报复性公正与恢复性公正共现可能性会越来越高,说明恢复性公正是与报复性公正紧密相连的概念,在未来研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2.报复性公正研究学科领域共现分析
以category作为节点类型,以每个时间切片中出现最多的50个研究领域作为提取阈值,运用cosine方法计算关系强度,经过citespace对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之后,得到由64个节点、195条连线组成的知识图谱,其网络密度为0.0967,modularity值为0.4945,说明网络模块化结构显著,silhouette值为0.6003,说明聚类结果合理。将网络线透明度参数设置为0,得到报复性公正领域分布图,见图5,以年轮表现方式呈现领域分布图见图6,以年轮形式表现的知识图谱中,其中年轮的大小代表发文数量,年轮最外圈代表中心性,越宽中心性越大〔6〕。
图5 报复性公正研究领域分布情况
图6 报复性公正研究领域年轮图
从图6中可以看出对报复性公正的研究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充分体现出其跨学科的特色,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心理学、政府学、法学、社会心理学,除此之外还涉及社会学、政治科学、犯罪学、刑罚学、哲学、国际关系等,其中心理学占比最大,研究最多,其次是政府学与法学,再次是社会心理学,随后是社会学、犯罪学、刑罚学、政治科学等社会科学。另外,分析结果显示,还有部分交叉学科、跨学科研究。
本文利用知识图谱研究方法对WOS中1996~2017年报复性公正文献进行了共被引分析、文献突发性分析、关键词聚类分析、学科领域共现分析,并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工具以期研究报复性公正研究发展脉络、研究热点与前沿。引文共被引分析发现报复性公正研究知识理论基础集中在资源分配—冲突解决、平等—货币、第三方反应等领域的研究;对报复性公正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早期研究关注分配公正相关信息,例如资源、货币、第三方反应,中期关注责任与比例性,近期则关注利他性惩罚、协商规则、合理推论等与恢复性公正相关的内容,这表明恢复性公正可能是接下来研究的方向之一。文献突发性分析发现,对报复性公正的研究越来越关注相关事件、行为、态度中的具体信息,越来越关注影响报复性公正因素的多样性。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结果显示当下报复性公正研究热点主要包含报复性公正分别与惩罚、公正、恢复性公正之间交集的研究,具体而言,知识图谱计算出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监禁、集体成员关系、权威主义、报复性公正原则。经过学科领域共现分析,知识图谱显示报复性公正研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最主要的研究领域为心理学,而政府学、法学、社会学、犯罪学、刑罚学、政治科学的研究也相对较多,除此之外,还有部分研究属于跨学科、交叉学科研究。本研究显示,报复性公正的研究涉及领域广泛、涉及变量丰富、涉及理论多样,想要对其开展深入细致的研究需要具有跨学科的视野和知识基础。
〔1〕Folger R,Konovsky M.A.EffectofProceduralandDistributiveJusticeonReactionstoPayRaiseDecision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89,32(1):115-130.
〔2〕Tyler T.R,Smith H.J.SocialJusticeandSocialMovements〔C〕∥Gilbert D.T,Fiske S.T,Lindzey G,et al.TheHandbookofSocialPsychology(4th ed.).Boston:McGraw-Hill,1998:595-629.
〔3〕Bies R.J,Moag J.S.InteractionalJustice:CommunicationCriteriaofFairness〔C〕∥Lewicki I.R,Bazerman M,Sheppard B,et al.ResearchonNegotiationinOrganizations.Green wich:JAI Press,1986:43-55.
〔4〕Greenberg J.OrganizationalJustice:Yesterday,Today,andTomorrow〔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0,16(2):399-432.
〔5〕Wenzel M,Okimoto T.G.RetributiveJustice〔C〕∥Sabbagh C,Schmitt M,et al.HandbookofSocialJusticeTheoryandResearch.New York:Springer,2016:237-256
〔6〕Chen C.CiteSpaceII:DetectingandVisualizingEmergingTrendsandTransientPatternsinScientificLiteratur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57(3):359-377.
〔7〕侯剑华,胡志刚.CiteSpace软件应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现代情报,2013,33(4):99-103.
〔8〕秦长江,侯汉清.知识图谱——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新领域〔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1):30-37.
〔9〕陈 悦,陈超美,刘则渊,等.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3,33(2):242-253.
〔10〕李 杰,陈超美.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5:149-151.
〔11〕Deutsch M.Equity,Equality,andNeed:WhatDeterminesWhichValueWillBeUsedastheBasisofDistributiveJustice?〔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75,31(3):137-150.
〔12〕Lotz S,Okimoto T.G,Schlösser T,et al.PunitiveVersusCompensatoryReactionstoInjustice:EmotionalAntecedentstoThird-PartyInterventions〔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11,47(2):477-480.
〔13〕Adams G.S,Mullen E.PunishingthePerpetratorDecreasesCompensationforVictims〔J〕.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2015,6(1):31-38.
〔14〕Bastian B,Denson T.F,Haslam N.TheRolesofDehumanizationandMoralOutrageinRetributiveJustice〔J〕.PLoS One,2013,8(4):1-10.
〔15〕Feather N.T,McKee I.R,Bekker N.DeservingnessandEmotions:TestingaStructuralModelThatRelatesDiscreteEmotionstothePerceivedDeservingnessofPositiveorNegativeOutcomes〔J〕.Motivation and Emotion,2011,35(1):1-13.
〔16〕De Castella K,Platow M.J,Wenzel M,et al.RetributionorRestoration?Anglo-Australian’sViewstowardsDomesticViolenceInvolvingMuslimandAnglo-AustralianVictimsandOffenders〔J〕.Psychology,Crime & Law,2011,17(5):403-420.
〔17〕Liberman P.RetributiveSupportforInternationalPunishmentandTorture〔J〕.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2013,57(2):285-306.
〔18〕Thomson R.A, Froese P.GodversusParty:CompetingEffectsonAttitudesConcerningCriminalPunishment,NationalSecurity,andMilitaryService〔J〕.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2016,55(4):839-858.
〔19〕Strelan P,van Prooijen J.ToughLove:TheBehaviorControlJusticeMotiveFacilitatesForgivenessinValuedRelationships〔J〕.Personal Relationships,2016,23(3):536-553.
〔20〕Smith C.E,Warneken F.Children’sReasoningAboutDistributiveandRetributiveJusticeAcrossDevelopment〔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16,52(4):613-628.
〔21〕胡泽文,孙建军,武夷山.国内知识图谱应用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3):13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