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 明
几十万流动人口作为本地区的特殊人口组成,规模宏大、流动性强,是最需要了解艾滋病预防控制和相关问题的一类人,也是最需要引起我们关注的艾滋病高危人群[1]。本研究选取鞍山市艾滋病预防控制开展前后所调查的人员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鞍山地区开展艾滋病预防控制前后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相关情况。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针对鞍山地区流动人口艾滋病的预防控制情况进行调查。采用自制问卷方式,对社区、公共场所等进行艾滋病预防宣传活动,获取足够的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将2015年1月-12月未开展艾滋病预防控制的1752名人员资料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912例,女性840例,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35.49±2.01)岁;将2016年1月-12月开展了艾滋病预防控制的1800名人员资料作为实验组,其中男性925例,女性875例,年龄23~56岁,平均年龄(35.31±2.53)岁。两组人员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高。
1.2 方法 2016年1月对鞍山地区开展艾滋病的预防控制,安排固定的调查组人员,每周一次去社区和公共场所开设艾滋病咨询服务台,为群众宣传艾滋病预防控制相关问题,每次4小时,鼓励参与人员积极填写问卷调查。设计的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艾滋病的高危行为管理情况、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趣味娱乐活动、健康诊疗情况以及安全套的使用情况等方面。
1.3 观察指标 比较该地区开展艾滋病预防控制前后,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安全性行为的自我认知情况以及艾滋病患病情况。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对照组调查表回收率为96.40%(1689/1752),实验组回收率为97.56%(1756/1800),安排分析人员进行统计学整理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相关指标采用百分数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开展艾滋病预防控制后,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例(%)
2.2 两组人员安全性行为的自我认知情况比较 比较两组人员安全套的使用情况,主要包括随身携有安全套、发生性行为使用安全套、正确使用安全套以及最近一次使用安全套。结果显示开展了艾滋病的预防控制后,实验组人员的安全性行为自我认知情况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人员安全性行为的自我认知情况比较 例(%)
2.3 两组人员艾滋病的患病情况比较 对照组有艾滋病患者10例(0.59%),实验组有艾滋病患者2例(0.11%),两组比较,实验组艾滋病患者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7,P<0.05)。
艾滋病是感染了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感染HIV病毒者要经过数年的潜伏期才会发展为艾滋病患者[2],它通过攻击机体的免疫系统,大量破坏CD4 T淋巴细胞等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造成机体丧失免疫力,在机体免疫力低下的状态下,各类疾病的易感性增加,如肺结核、脑炎、肺孢子菌等以及其引起的感染,发展为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3],是一种危害很大的传染性疾病。
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人体免疫功能检查、HIV抗体检测以及PCR技术检测等检查方法[4]。其治疗主要是针对艾滋病患者,注意休息,能量合剂、复合维生素、营养支持以及维持水电平衡等。目前临床上尚没有预防艾滋病的疫苗,因此采取预防措施是预防此病的重要途径:拒绝卖淫、嫖娼、多个性伴侣以及婚外性行为;不共用个人物品如牙刷和刮脸刀等;不要进行不正规输血和使用血制品;禁止吸毒,不共用注射器;采取安全性行为的自我管理,如使用安全套;避免接触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尿液和乳汁等。
综上所述,在鞍山地区开展艾滋病预防控制后,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明显升高,安全性行为的自我认知情况显著提高,艾滋病患病情况有所下降。因此加强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及预防控制的健康宣教工作,可以提高流动人口的自我保护意识,降低流动人口对于艾滋病因无知而产生的恐慌和歧视,鼓励其积极自愿的进行咨询和检测,养成安全的性行为习惯,可以有效遏制艾滋病的传播。
[1] 杜佳校.我国流动人口特征及艾滋病防控对策[J].实用医药杂志,2011,28(5):452~454.
[2] 张婧,陈睿,曾成龙,等.西安地区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控制情况观察[J].中国性科学,2017,26(8):84~86.
[3] 高倩,金辉,张珍,等.健康信念对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行为的影响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5):2819~2822.
[4] 陈抒豪,林鹏,梁自勉,等.佛山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状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8):202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