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分析与处理探讨

2018-03-19 09:11杨婷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8年10期

杨婷

【摘要】目的:分析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总结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93198例患者,其中56例确诊为EDTA依赖性PTCP。对诊断为EDTA-PTCP的患者重新抽取外周血,分别采用EDTA抗凝、柠檬酸钠抗凝,在采血后重复计数。并检测ALT、AST、ALP、UA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EDTA、柠檬酸钠抗凝检测,0、15、30、60、120、18 0min血小板计数呈逐渐下降趋势,下降速度减缓,最后趋于平稳。15、30、60、120、180min,EDTA抗凝血小板计数低于柠檬酸钠抗凝患者。EDTA-PTCP的患者采用EDTA抗凝后,镜下有明显的聚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见的聚集明显增多。男性的EDTA-PTCP检出率高于女性,不同年龄EDTA-PTCP检出率存在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PLT与ALT、AST、ALP、UA存在相关性(r=0.451、0.530、0.384、0.508,P

【关键词】血小板假性减少;EDTA抗凝剂;检验质量管理

血小板检测被广泛用于血栓性疾病、血液病等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评估。传统的血小板手工计数法己被分析仪代替,仪器检测具有快速、准确、随机误差小、测试项目多等优点。但是仪器检测常会出现假性血小板减少(PTCP)的现象。导致PTCP发生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EDTA-K2、冷凝集素、卫星现象、药物以及采血操作不当等[1]。本文采用实验研究和回顾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诊断为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的56例患者,讨论EDTA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并总结处理对策。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93198例门诊、住院患者,其中56例确诊为EDTA依赖性PTCP,男性40例、女性16例,年龄分布在24~71岁,平均年龄(50.3±8.4)岁。

1.2 仪器与试剂

主要包括贝克曼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奥林巴斯显微镜、柠檬酸钠抗凝管与EDTA-K2抗凝管,所有试剂、校准品、质控品等均为原装配套试剂。

1.3 方法

对诊断为EDTA-PTCP的患者重新抽取外周血,分別采用EDTA和柠檬酸钠抗凝。分别在采血后O、15、30、60、120、180min重复计数,同时进行手工瑞氏染色血涂片检查,显微镜下观察是否出现聚集,记录未校正以及校正后的指标。

对于EDTA-PTCP的患者,同时进行ALT、AST、ALP、UA等常规生化检验,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血小板计数水平不服从正态分布,采用中位数与四分位距M(P25-P75)表示,非参数检验。性别比、不同年龄EDTA-PTCP检出率采用X2检验比较,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抗凝方法不同时间血小板计数以及显微镜下表现

EDTA、柠檬酸钠抗凝血小板计数,Omin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30、60、120、180min血小板计数呈逐渐下降趋势,下降速度减缓,最后趋于平稳。15、30、60、120、180min,EDTA抗凝血小板计数EDTA低于柠檬酸钠抗凝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EDTA-PTCP的患者采用EDTA抗凝后,镜下有明显的聚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见的聚集明显增多,至120min后几乎覆盖在整个显微镜视野内。

2.2 因素分析

男性的EDTA-PTCP检出率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EDTA-PTCP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显示,PLT与ALT、AST、ALP、UA存在相关性(r=0.451、0.530、0.3 84、0.508,P<0.05)。

3 讨论

本次研究中,2016-2017年的ED TA-PTCP检出率约为0.06%,处于正常水平,与其它文献报道的结果基本相符.发生率约为0.05%~0.2%不等[2-3]。本次研究显示,EDTA-PTCP采用柠檬酸钠抗凝可以有效的避免PLT因EDTA作用下降。同时研究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种抗凝结果都会显著下降,所以无论采用何种抗凝,都提倡及早送检,避免因等待时间过长,导致PLT假性偏低。在实际检测过程中,PLT偏低与送检时间过长等原因有关,可能会掩盖EDTA-PTCP,实际上EDTA-PTCP高于统计的结果。

相关性分析显示,PLT与ALT、AST、ALP、UA存在相关性(r=0.451、0.530、0.3 84、0.508,P<0.05), 反 映EDTA-PTCP可能与肝功能异常、高尿酸有关。这可能与机体在病理状态下产生导致EDTA-PTCP的特殊蛋白、纤维蛋白原受体、糖蛋白(glycoprotein,GP)a II b、β IIIa有关。肝功能的变化对PLT活性影响较大,肝功能受损,患者更容易出现胆汁淤积,诱导肝脏内的P选择素介导血小板聚集与凝集。血尿酸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关系密切,而这两种疾病均与血小板假性降低有关,可能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所致的炎症引起血小板表面蛋白变化有关。

有报道显示[4],在某些骨髓增殖性疾病疾病中,异常的功能的PLT在EDTA存在情况下也更容易出现血小板聚集。血小板凝集通常发生在血标本与EDTA抗凝剂接触的几分钟之内,血液分析仪难以对血凝块进行分类鉴别,仪器会进行报警。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有部分血凝并不明显,报警可能并不准确,白细胞直方因为血小扳凝集团生成一个特定的信号,但这种信号并不完全准确,有部分患者EDTA-PTCP被忽视。

4 小结

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多见于50岁以上男性;对于血小板偏低的患者,首先血涂片显微镜下镜检,发现凝集者需要采用柠檬酸钠抗凝重测,以判断是否为EDTA依赖性PTCP,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纠正。

参考文献

[1]杨江民.XS-500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假性减少原因分析及纠正方法探讨[J].青海医药杂志,2017,47 (11): 41-42.

[2]郭谦,王晓健,曹荣,等.对EDTA-K2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不同检测方法结果的比较[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8,28 (01): 17-20.

[3]罗磊,朱建锋,王蓓丽,等.震荡法在纠正EDTA依赖的假性血小板减少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学,2018, 25 (01): 100-102.

[4]余海涛。浅谈EDTA-K2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7,7 (06):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