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微课细致入“微”

2018-03-19 06:40李万飞周开宝
甘肃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实用灵活微课

李万飞 周开宝

【关键词】 微课;精确;创新;灵活;实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3—0053—01

微课不仅有其“微”的特点,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学活动,更有其“课”的特点。微课是课堂教学过程的再现,与常态课不同的是它的教学时间短,只有5~8分钟,但它有着完整的教学环节。一堂优秀的微课,应凸现“精”“新”“活”“实”四个要点。

一、微课要“精”

1. 内容设计要精当。首先选题要特色鲜明,指向明确,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和研究价值;其次内容必须严谨充实,无科学性、政策性错误,能理论联系实际,反映社会和学科发展。以数学微课为例,在设计微课时应选取概念、定理、定律、一堂常态课的重难点、操作性较强的知识点等,在吃透内容的基础上融入个人的认识与见解,切不可照本宣科。

2. 讲授线索要明晰。在微课的讲授中,要尽可能地只有一条线索,围绕这一条线索进行讲解、剖析,或精要讲授,或巧妙启发,或积极引导,力争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取得最大的收获。只有围绕主干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凸显微课“微”的特点,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目标。

3. 微课语言要精炼。首先教师语言做到准确无误,还要简单明了,在有限的时间里向学生传达正确的知识。其次要条理清楚,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因此作为微课,对于重要的地方自然要重读,该减慢语速的就要减慢语速,让学生知道这里很重要。另外一个就是断句,语速一般要控制在每分钟200~240个字,使学生既听得懂,又不觉得累为宜。

4. 微课制作要精细。确定了微课内容,明晰了授课线索,接下来就是借助手机、照相机、手持DV、录像机等进行录制。首先,要精心制作PPT课件,多角度地应用PPT现有的功能带来视觉效果,还要注意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录制过程中,尽可能选择外部环境安静、无噪音、光线充足的场所,最后,要对录制完成后的教学视频进行必要的处理和美化。

二、微课要“新”

1. 内容新。当下大部分教师制作微课都是被动的,要么是参赛的需要,要么是学校的要求。所以在制作中参照模仿的多,自主创新的少,失去了微课制作的初衷。其实,每位教师都有与众不同的教学风格与特色,可以选取适合自己、能够凸显自身亮点的内容恰当处理、合理设计,展现自己迥异的教学特色。

2. 手段新。教学手段的运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呈现。教师可根据个人的教学风格、个人的教学技能、个人的教学风采,张扬教师的个性特长,让课堂更精彩,更好地解决教学重难点。

三、微课要“活”

优秀的微课教师必须做到“现场无学生、心中有学生”的教学境界:教师要学会与学生换位思考、角色对调;教学的语言方式要转变,多些个性化指导和启发诱导;通过口头提问、板书提问、练习设计和课后作业等,调动学生的思考;教会学生正确交互性地使用微课视频,要积极配合视频中教师的教学指令、字幕提示等,来进行个性化自主式学习,让微课既是自己的教师又是自己的学习伙伴。教师可在课前用微课辅助,激发学生兴趣;也可在课中使用微课,巧妙解决教学重难点,还可在课后使用微课,辅导学生练习。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根据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选取方便快捷、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切不可千篇一律。

四、微课要“实”

当下,有不少微课缺乏思想和内涵,沦为了“课本教材的电子搬家”、“带讲解声音和人头像的播放课件”。笔者曾听过一节课《多边形的面积》,教师在课中使用微课让学生了解如何将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图形,学生听得也很认真,但笔者听完后总不是滋味:学习终归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教师采用了微课的形式,但忽视了探究的过程,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的是微课新手段,但教学方式还是“人灌+机灌”。教师在利用微课教学时,要实实在在地利用微课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要实实在在地利用微课进行课堂练习,切忌走形式主义,“新瓶装老酒”,哗众取宠。

总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微课是迎合当下微时代的需求而出现的产物,作为一名教师,在利用微课进行教学时,更应该符合微学习时代在线教育的规律, 让技术的外在与教育的本质相结合,优化传统的课堂教学,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深度變革。

(本文系甘肃省2017年“十三五”教育科学重点课题《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阶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2017]GHBZ141)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实用灵活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开设计算机的辅助课程探究
中职数学切实为就业做好铺垫
“实用”外援主唱中超二次转会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