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
摘要:隐喻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除了常规隐喻之外,新的隐喻随之产生。新事物的产生需要新的词语来表达,大多数新词语是在旧词语语义的隐喻引申。物理学术语中存在许多隐喻的词语,本文以“力、谱、场”为例,阐述物理学术语中的科学隐喻。
關键词:科学隐喻;物理学;隐喻引申
一、隐喻和科学隐喻
(一)隐喻
隐喻一词来源希腊语,表示一种修辞格的指称,从词源学与构词法的角度来看,“隐喻”表示意义的转换或转移。“隐喻”(metaphor)通称“打比方”,它是一种隐含着的类比,即以想象的方式将某物等同于另一物,并将前者的特性施加于后者或将后者的相关情感与想象因素赋予前者。 隐喻是在用我们熟知的词语隐喻地去谈论我们不熟知的对象和境况,以至于我们能够更好地认知和理解不熟知的对象。
(二)科学隐喻
科学隐喻是隐喻中的新生概念,随着隐喻越来越多的运用于多种学科,隐喻则成为了研究物理学的另一种方法论手段。物理学家可以使用隐喻的方法,表达出抽象的、晦涩的物理学概念,科学隐喻进而成为物理学哲学发展的一大助力。科学隐喻也具备自身的一些特点:第一,科学隐喻具有意向性。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科学隐喻的使用者带有一种怎样的主观意向,因此,科学隐喻的意向性并不是隐喻的意向性;第二,科学隐喻具有语境化特征。这一特点表现在科学隐喻的使用首先需要在一个特定的语境中,是依赖于现实的存在;第三,科学隐喻具有动力学特征。这一特点表现在每当一个新的科学隐喻的发明和产生,就表明了一个科学理论发生了革新和发展,因此,科学隐喻的使用直接推动科学理论的发展。
二、“力、谱、场”的科学隐喻
(一)“力”的科学隐喻
通过“力”的引申而产生的物理学术语数量众多。许慎《说文解字》中对“力”字的解释是“力,筋也。像人筋之形。”又逐渐引申出:“力量”、“能力”、“威力”等名词性意义以及其他的一些动词性和副词性的意义。物理学上的意义是指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由此,又产生了大量由“力”而引申出来的物理学术语。例如,摩擦力是指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引力是指任意两个物体或两个粒子间的与其质量乘积相关的吸引力;斥力是指物体之间互相排斥之力,和引力相反。
(二)“谱”的科学隐喻
“谱”的本义是“记载事物类别或系统的书”,许慎《说文解字》中的释义是“谱,籍录也。”根据这个词义,有“简谱”、“乐谱”等义项,在物理学中,“谱”表示“将放射物或波的诸分量按某种可变特征(如波长、质量或能量)分开并排列而成的一种系列”,这与之前提到的表示“记载事物类别或系统的书”的词义具有相似性,因此,物理学中有关“谱”的一些术语也是通过隐喻引申出来的。例如,光谱是指复色光经过色散系统(如棱镜、光栅)分光后,被色散开的单色光按波长(或频率)大小而依次排列的图案,全称为光学频谱。
(三)“场”的科学隐喻
物理学术语中关于“场”的隐喻也十分常见,“场”的本义是指“场所”,表示众人聚集进行某桩事情的地方或事情发生的地方。物理学中的“场”是指场指物体在空间中的分布情况。例如,磁场是指传递实物间磁力作用的场;重力场是指受地球重力作用的空间范围。这些关于“场”的物理学术语,都是通过相似性隐喻引申出来的。
三、余论
物理学术语中的科学隐喻产生的原因。随着物理学的一步步发展,它所涉及的对象越来越抽象化,为了这些抽象化的对象易于接受和理解,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隐喻。总的来说,物理学术语中产生,是随着新的物理理论需要一个新的概念来表示,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立足于己有的知识结构和背景之上,促使了物理学术语中科学隐喻的产生。
除了文中主要展开解释的关于“波”、“力”、“谱”、“场”的一些术语运用了科学隐喻之外,还有许多例如“夸克”、“真空涨落”、“虚粒子”、“自发对称性破缺”等概念,这些都是科学隐喻的具体表现形态。物理学家基于已有的知识,运用隐喻的思维,以合理的思考力和直观的洞察力走在事实的前面,使得物理学在隐喻的认知视角下有了全新的解释。
参考文献:
[1]程民治,戴风华.试析物理学中的科学隐喻[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4).
[2]郭贵春,李德新.量子场论中的隐喻思维[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0(6).
[3]任丽平,试析隐喻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陕西教育,2012(6).
[4]孙毅.认知隐喻学多维跨域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4.
[5]所明湘,试析科学隐喻词汇的构成和特征——基于《英汉地球物理探矿词典》中的科技英语词汇的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
[6]魏在江.隐喻的起因、发生和建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3).
[7]徐盛桓.隐喻与文学语篇的建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3).
[8]殷融,苏得权,叶浩生.具身认知视角下的概念隐喻理论[J].心理科学进展,2013(3).
[9]张沛.隐喻的生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