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语中的石化现象

2018-03-19 16:40闫美
北方文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迁移教学

闫美

摘要:中介语这一理论自从被Selinker提出后,就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中介语中的石化现象更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经常出现和无法避免的问题。通过对石化现象形成的原因,我们对学习者输出的语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本文分为中介语的简单介绍,中介语中石化现象是什么,石化现象的原因,以及如何教学以最大程度的减少第二语言学习者的石化问题几部分。

关键词:石化现象;目的语;迁移;教学

“中介语”(interlanguage)一词是语言学家Selinker在《Interlanguage》(1972)一文中首先提出的。中介语研究第二语言学习者输出的成功或者不成功的话语。这些话语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尝试使用目的语规则而产生的。早在1967年Corder在《学习者语言偏误的意义》中对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偏误进行了分析,將人们的注意引到了学习者身上。Selinker给“中介语”下的定义是“中介语可以用作语言学上描写的数据,即可观察到的语言输出,我们认为这种语言行为是高度结构化的。在语言迁移的综合研究中,我们不得不承认中介语的存在,而且必须作为一个系统而不是作为孤立的错误的集合来看待”[1]。这就和偏误分析区分开,中介语不是孤立的集合。

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不断调整自己的言语行为,使自己输出的话语不断接近目的语。错误逐渐减少,但是有些错误无法避免或者很难更改,这就是Selinker提出的中介语的石化(也称僵化)。

一、石化现象是什么

Selinker认为石化现象是存在于“潜在的心理结构”中一种机制,表现为某种母语背景的第二语言学习者会在目的语习得的某个阶段上停滞不前,无论学习者年龄大小,也无论其是否继续学习[2]。通俗地讲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的某一阶段犯的错误不能克服,而且反复出现。可以说这种石化现象是非常普遍而且是学习任何一种语言不可回避的问题,无论是在语音、词汇、语法还是语用方面都经常发生。石化分为永久性石化和暂时性石化。

永久性石化如:杨连瑞等人在《中介语石化现象的研究的进展》中举例,英籍波兰作家约瑟夫·孔拉德的英语被公认在语法上达到了与英语母语者一样的水平,但语音上仍保持着波兰口音[3]。这就是在语音上出现了石化现象。

暂时性石化如:我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只有一小部分人能达到英语母语者的水平,很大一部分人不能用英语进行交际,出现“哑巴英语”,这也是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产生了石化问题。但是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如果加大输入量和输出量,或者在目的语环境下“哑巴英语”的状况有机会改变。所以暂时性石化可以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大量的训练来改正和避免。我们在教学中要区分暂时性石化和永久性石化,以帮助第二语言学习者改正石化问题,习得正确的目的语的表达方式。

二、石化现象的原因

前面说过Selinker认为石化是存在于“潜在的心理结构”中的一种机制,他用五个“中心过程”来描述这中“潜在的心理结构”,分别是:语言迁移、由训练造成的迁移、过度泛化、第二语言学习策略和第二语言交际策略。Selinker提出的五个心理过程实际上可以作为解释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语言迁移

Selinker把由母语造成的中介语中石化现象叫作语言迁移。这是母语潜在地影响学习者的认知思维方式。语言迁移经常发生在第二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

如:汉语重意合而不是形合,尽量省去一切不必要的形式装置,所以没有英语中形式主语这类替补词。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如果遇到汉语的长主语时,可能会用“它”“这/那”做形式主语[4]。

It nice to meet you.(认识你这很高兴)

It is difficult to finish all the homework.(完成所有作业这很难)

(二)训练造成的迁移

Selinker认为这种迁移是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使用不当造成的。这种迁移主要是教师和教材的原因,一方面是教师自身的不足比如发音不标准或者语言知识不足,教学方法不当无法将知识点准确地传授给学生;或者过分训练某一个知识点误导了学生。另一方面教材中不恰当的解释不合理的习题都是学生产生化石化的重要原因。

教材中大量的英语注释容易误导学生,英语词汇和汉语词汇不是一一对应的,意义相近的词在用法上可能不一样。比如:教材对跑步的注解是“to run,running”学生就将“I run to the metro”直译为“我跑步上地铁”,形成偏误。另外如果教师的发音不准,教师不能正确发zh、ch、sh这三个音,那么学生也不能正确习得这三个辅音。

(三)过度泛化

过度泛化指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过程中将已知的目的语规则泛化到所能接受的范围外。最常见的是学习者学习完量词“个”后,泛化到任何个体、物品,会出现“一个椅子”“一个狗”这一类的错误。

学习者产生过度泛化一方面是由于对目的语规则的不完全掌握,不清楚其正确使用方法。比如前面提到“个”的用法。另一方面学生新学习一个目的语规则,感觉充满新鲜感和成就感会在每个地方都加上这一新学的目的语规则,如果这个时候不指出其错误地方学生就会误以为可以使用。

(四)学习者的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语言学习者为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而采取的各种计划、途径、步骤、方法、技巧和调节措施。不同的学习策略影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吸收和运用,影响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方式。Selinker认为学习者的学习策略一定程度上与学习者所处的文化有关,其中一种策略就是简化。无论就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还是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都常采用这种学习策略。

比如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在学习完“把”字句后也不使用它。“我把鲜花放在桌子上。”他们不使用“把”字句,会说成“我放鲜花在桌子上”等。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经常运用简化策略,英语中从句的习得比较困难易出错,所以在考试时,考生会避免写易出错的从句,转而写两个简单句。

(五)交际策略

交际策略是指学习者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遇到困难时采用的策略。研究表明,二语学习者在达到一定水平后,就会使用回避等交际策略来达到交际的目的,其学习能力会减弱甚至完全停止学习,只是必要时增加一定的词汇而已。如果不在学习者使用交际策略时制止,他们会觉得不会影响交流从而继续使用,长此以往就形成语言方面的石化。

比如:交际时经常使用回避。

—你们两个谁跑得快?

—我。

回答者没有回答“我跑得快。”只回答了“我。”就是采用了简化策略。

以上是影响石化现象的五个主要原因,一种语言项目的石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往往不是一种原因引起的,是多方面因素綜合起作用造成的。中介语的始点是母语,在习得目的语时及其容易受母语的影响,随着不断地学习,目的语规则的增加,目的语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多,但不代表脱离母语的影响。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学习者在输出话语时总要经过思维的加工又难免用到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

比如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习得“he”和“she”时,往往忘记使用“she”,经常出现“he is a beauteful girl.”这样的句子,或者讲话、写作时通篇都是“he”。而且这类问题极难改正,是个严重的石化问题。究其原因,是语言迁移的影响,近代之前汉语里只有“他”这个人称代词表示男、女,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一些学者翻译西学将“she”译为“她”,这才有了“她”代指女性的人称代词。但是在有男有女时会使用“他们”而不是“她们”。所以在我们学习“he”和“she”时,受母语的影响,会忽略“she”的使用。随着研究发现,“he”和“she”的石化并不是只有语言迁移,其中也有训练造成的迁移。在英语学习时,教师以及一些参考书举得例句大多是“he”作为主语,而“she”为主语的很少出现,因此加大了“he”的复现率。因此学生对“he”印象深刻以至于使用错误形成石化。

三、石化现象的汉语教学的启示

前面提到学习者的石化现象分为暂时性石化和永久性石化,对于暂时性石化我们可以采取一定措施避免甚至解决。

(一)培养学生的汉语思维减少语言迁移

培养学生的汉语思维就是应该培养学生摆脱自己母语对学习汉语的影响。大胆培养汉语思维就是在使用汉语进行表达理解时,没有母语的介入。比如汉语习惯把重要的内容放在后面,和英语不同,英语一般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前面。培养学生的汉语思维相当于培养学生对汉语对中国文化的融合度,如果学生用汉语思维学习汉语会降低情感上对输入目的语的阻碍,从而输入更多的目的语。

因此培养学生的汉语思维使学生在学习目的与规则时首先想到的不是母语解释而是用汉语解释。教师在教授学生时引导学生不看英文注释用汉语解释汉语,减少语言迁移带来的石化问题。

(二)教师提高自身素养减少训练迁移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目的语的水平。首先教师自身理论水平过硬,如果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要熟知目的语规则。其次教师除了自身掌握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会使用合理的方式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准确的理解,减少训练造成的石化。阅读相关研究论著,了解学生易在哪出现石化,及时避免。

教师应了解学生水平,教学内容采用克拉申采用i+1的原则,如果所教内容超出学生水平,学生无法理解在表达时就会采取回避、简化等策略。所以教授合理的知识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一位优秀的教师不应该只是完全遵循课本成为书本的奴隶,而应活用。

(三)及时纠正减少过度泛化

留意学生输出的话语,对学生水平进行检测,对学生的泛化进行及时制止。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汉语规则,对泛化的规则加强训练从而减少过度泛化造成的石化。

(四)注意学生情感因素减少交际策略学习策略带来的石化

学生的情感因素也是很重要的方面,根据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学生者动力越大,自信心越强,焦虑感越低,从而输入的越多,二语学习的成绩越好。相反,当学习者没有动机,缺少自信心,或心情焦虑,有防范心态,其心理屏障增强,对可理解的输入就越少,二语习得的效果就越差[9]。教师应加强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提高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减少学生学习汉语的焦虑,减少情感上的过滤,提高汉语水平。

四、结语

中介语是二语习得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虽然大家对中介语的认识不尽相同,但是所有研究者都承认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中介语的存在。而语言的石化现象在中介语各个阶段都可能出现,而且是不可避免的。此外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往往不是一种原因造成的。但有些石化问题也是可以解决的,需要教师留意学生输出的话语,对学生的石化现象进行引导训练,从而帮助学生减少石化现象提高目的语水平。

参考文献:

[1]Selinker.interlanguage.IPAL: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1972.

[2]王建勤.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杨连瑞,尹洪山,赵昌芝,蒋慧.中介语石化现象研究的进展[J].国外汉语教学,2003,4.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猜你喜欢
迁移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谈物理模型在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浅析迁移规律在足球教学中的影响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