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怼”字小议

2018-03-19 16:38巩建文
北方文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现代汉语方言语言

巩建文

摘要:“怼”字使用不断飙升,网络、电视、报纸、口语广泛使用。“怼”字并非简单的新造词,目前语言学者及广大民众对“怼”字高度关注,笔者欲从“怼”字的古今词义流变、方言中的使用及网络流行用语等方面进行研究,进而探究“怼”字流行的诸多原因。

关键词:怼;新造词;探究

2015年电视剧《真正男子汉》节目开播以来,霸屏的“怼”字就给大众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直到现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怼”字。从央视、各大网站新闻、微博、报纸到百姓口语大量使用“怼”字。有人称之为:“万能网络神祠”,但是也有人对此用法提出质疑,笔者从以下方面对“怼”进行追根溯源的探究。

一、词义流变

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怼,怨也。这里的“怨”字,读duì。是形声字,“心”为形旁,“对”为声旁。清代段玉裁认为“怼”的意义同“憝”,见《说文解字注》。《诗经·大雅·荡》中:而秉义类,强御多怼,意思为凶狠,形容词。《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中:盍亦求之,以死谁怼?《汉书·外戚传》中:怼,以手自捣。意思均为怨恨,动词。《国语·周语上》中:今杀王子,王其以我为怼而怒乎!,意思为很戾、违逆,是动词。汉代以后,“怼”不再以单音节词的形式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与“怨”“怒”等构成复音词,如:《马融<长笛赋>》中“惆怅怨怼”。柳宗元《唐铙歌鼓吹曲》中“不敢效怨怼墨己”,都是双音节以“怨怼”出现。清代以后书面文献很少见过“怼”字。如:邹韬奋《劲儿多好!》中“老百姓对于抗御外敌的战争,虽破家荡产,不但无所怨怼,而且起劲万分”。到了现代汉语更是很少使用“怼”字,只是出现在方言中。使用最多的就是河南舞阳方言,读音duǐ,是舞阳方言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语言,属于万能动词。归纳意思有以下几类情形:1.干、吃、喝等意思。干活累了,怼一瓶啤来(喝)。我们饿了给怼点好吃的(弄)。喝酒到高潮了说干杯用“怼怼怼!”。2.收拾(包括打,骂,批评)的意思如:这个家伙不听话,欠怼(揍)。两个孩子吵架怼起来了(打)。3.快干活的意思。如:时间不早了我们抓紧怼(干活)!4.弄、买等意思如:你上街怼的啥?这孩子去我家怼啥了(弄)?......这些意思类似英语词“do”,所以有人说是“怼”是万能动词。其次东北方言也用怼字,意思有以下几种情形:1.撞的意思,如:这小区门口有两辆车怼上了(撞)。2.反驳的意思,如:他们胡搅蛮缠,咱们给怼回去(反驳)。3.用力按的意思,如:锅盖顶起来了,你给怼着(按)。北京话也用怼字,和东北方言怼字意思接近。西安方言也用怼字。如:这个人做事太过份了(表示生气),我心理怼的慌(怨恨)。广东方言里也使用怼字,但是只有:“干、杀”之意,并且使用范围较小,语义程度较深。如:怼死你(干掉)!有仇恨之意,语义比上面例举程度要深。

二、网络意义

目前网络使用“怼”字意义十分广泛。新闻标题用“怼”字的达到1.7亿多,阅读量达到2.5亿多,QQ也有了“怼”的表情包,2018年1月止微博上包含“怼”话题有460多条,有微博名字为“东怼怼汐怼怼、懂怼怼......”内容转发量也大增。这些花样式的“怼”字,意义有这样几种:1.反驳、指责。重在用语言驳斥、指责对方。如:(1)2018年1月22日央视网新闻《怼办事群众称“你不是人民”这位基层干部处理结果出来了》,1月19日成都永宁镇天王社区党支书面对反映问题的群众态度过于生硬,言语不当造成负面影响,被免去党总支书职务,迅速凤凰、新浪、网易等各网站纷纷转载成为舆论焦点。这里新闻标题的“怼”字意思是“驳斥”,有恶毒攻击把对方逼到无言以对的地步。(2)2017年3月21日中国青年网《教育部长怼高校过度包装“双一流”:你们想多了!》这里“怼”就是“指责”的意思。(3)八哥娱乐视频:2018年1月8号快资讯《冯小刚怒怼孙红雷,综艺节目真的能毁掉演员的一生》以及之前等各大网站都有冯小刚怼成龙、宋丹丹等新闻,这里意思都是驳斥,意在观点不一致,表达自己的质疑但是没有形成敌对关系,甚至关系较好,也可以说是一种无伤大雅的友好互动。(4)八哥娱乐视频:《张国立冯小刚现场互怼,成龙笑疯》中“怼”的意思是“互怼”,幽默机智的斗嘴,具有调侃之意。有点类似用内蒙古西部方言“抬杠”之意。(5)2017年《明星大侦探2》第11案《疯狂马戏团》中“在这个节目里,断案不重要,怼撒贝宁才重要。” 和2017年4月4日新京报-外事儿中“希拉里半月三场演讲暗怼特朗普”都具有调侃、讽刺之意。2. 对抗、攻击。(1) 一网友发布视频:“一名男子在地铁车厢吐痰,被大妈批评后接着又来一口痰吐在地上,引来众人怒怼”。这里有愤怒语言攻击之意,程度较深,这是两种不同道德思想的对立体在对抗。(2)2017年3月26日快视频播出《特朗普支持者与反对者隔街互怼》,視频显示对立双方隔空喊话,有严重语言攻击性,几乎达到了要动武的态势。3.打、干、撞等行为动作。如:(1)他很怼盗贼的脑袋(打)。(2)2018年1月20日网易新闻标题《SUV猛怼灯杆飞出碎片拌倒环卫工 司机还在打呼》(撞)。以上三种为目前网络主要的三种意思,其中不乏一些与语境有关系的感情色彩有所变化的词在内。前两种意思都比旧义程度要轻。后一种可以说与古义关系最密切,是本义“怨恨、怨怼”的引申义,在《汉语大词典》里没有此义。伍永尚的《媒体对“怼”字的用法不确切》一文中,对“怼”字上面第三种意义提出质疑,认为用一个“怼”字表达上面诸多义项欠准确,不得混为一谈。霍壮《网络热词“怼”实为“?”》一文认为生僻字“?”,音duǐ,在《汉语大字典》里有“撞、打、推、捶”之意,在古文献和文学作品几乎没有出现过,但是方言里经常发其音,用其义,但是不知其形,人们欲表达此义时便将“怼”借用过来,再加上“怼”在古代文学作品和文献中不断涌现和“怼”字的形体结构易被百姓理解接纳,语言使用者逐步大量使用,慢慢约定俗成,“怼”就替代“?”了。这是新造词中的旧词新用即扩大旧词的使用范围,如“纠结”一词,在唐 李白《古意》诗:“枝枝相纠结,叶叶竞飘扬。” 里的“纠结”意思是相互缠绕,在现代汉语的“纠结”已增加了新的意义,有“陷入复杂而尴尬的境地,不知如何是好”,“思绪极度困惑和混乱,一筹莫展”等新义。“纠结”的新义都与其固有的“缠绕”义有关,由“缠绕”义引申而来,它们和旧义之间有关联,笔者认为从词汇发展角度看,属于词义扩大现象,符合现代汉语词义发展规律。

三、网络流行的原因

社会不断发展,人们认识思维领域也在不断发展,注定我们的汉语水平也在继续向前发展,现代汉语词汇不断发展变化,新造词的产生成为一种必然,尤其网络语境泛化,信息传播的快捷,网络新造词流传速度自然就增快了。

第一、从词汇发展角度看。(1)“懟 ”是历史词也是古语词,又一次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在原有的“怨恨”基础上产生新义。使旧词有新用法,符合汉语词汇发展规律。(2)方言词的进入。现代汉语普通话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故“怼”与东北方言、北京话、河南话有千丝万缕联系。“怼”不是简单的历史词、古语词的再现,也不是简单的方言词进入新词。如:“典当”解放前的历史词,今日再现意义没有多大变化。“圐圙”是晋方言、内蒙古方言进入新词,词义也没有变化。而“怼”是吸故、纳新而非简单的新造词。

第二、从语言的经济性原则看。因为是网络语境泛化,所以语言使用者力求从视觉、思维、行为等方面力求快捷、简洁来节约时间。由于“怼”字形声字结构便于理解,同时一个“怼”字可以表达“收拾、斗嘴、怨恨等”若干意思,同时可以组合许多双音节词,用最少的字表达最多的意思,而且形象直观,符合现代人的需求。

第三、有庞大的方言使用群体存在。“怼”字使用的方言区域有:河南舞阳、东北方言、北京、广东,“?”字在《汉语方言大词典》里记载:哈尔滨方言、洛阳方言、太原方言、忻州方言、西安方言等 都使用“?”字。在“怼”字未盛行之前就有强大的群众在使用,所以为“怼”字快速流行提供了良好而广泛的群众基础。

第四、热播节目的推动效应以及现代化媒体的蓬勃迅猛发展。热播综艺节目《真正男子汉》 剧中多次使用“怼”而且屏幕“怼”字多次出现引起观众高度关注,这是“怼”字迅速流行的一个契机。 同时现代化自媒体的多样性和高效性使词语快速的大面积传播,所以说现代化媒体对词语的发展有极强的推动作用。

词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新造词不断产生。新造词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使语言的表现力更加生动活泼,但是在新时代我们语言文字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对新造词按照语言规则进行深入研究,正确引导使用新造词语。同时也期待着“怼” 字的其它义项被现代词典收录。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国书店,2005.

[2]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Z].北京:中华书局,1999.

[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第6 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冯志纯.现代汉语[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颜旭.从“怼”字说开去[J].汉字文化,2017(02):89-90.

[6]霍壮.网络热词“怼”实为“?”[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7(7):73、74.

[7]蔺伟.说“怼”[J].语文建设,2017(7):64、65.

(作者单位:内蒙古河套学院汉语言文学系)

猜你喜欢
现代汉语方言语言
方严的方言
方言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现代汉语中词汇性的性范畴
北大版《现代汉语》增订本)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