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璇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获取与交换变得越来越容易,艺术或设计作品的宣传和推广却常常因为信息传播而被仿造、复制,从而导致作品本身的生命和意义被剥夺。但文化与思想必定是有所起源的,不可能是完全独立而封闭的,我们只有把握住借鉴、抄袭与致敬的分界线才能在现有的艺术作品上不断创新。
关键词:原创性;创新;当代艺术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信息实现了高度的共享,人们似乎都习惯了网络生活,无论需要什么,第一个举动都是“先上网查查”。然而网络的发达也是一把双刃剑,浅阅读使人们看待问题的深度越来越不足,挪用与抄袭现象越来越多。近年来各大美院毕业展都出现了“抄袭事件”,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在探讨中,也不乏有人对“原创”、“抄袭”、“借鉴”等词语的分界进行了一个大讨论,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把握好尺度,来创作自己的艺术作品呢?
原创,也就是首创,也就是“无中生有”。从没有到有即为原创,原创是独特的物体或精神成果的产生,是主客体的创造关系。可是,我们人类的文化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是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的。我们不能否认后生事物的创新性,但也必须承认其产生是建立在旧事物的基础上的,人类文化就是在这样的循环中不断发展。那么,“抄袭”与“借鉴”,到底应该如何界定?
网上的“美院毕业设计抄袭”事件在全国范围内都沸沸扬扬,甚至有人因此对现阶段美院的实力产生了质疑。网络上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很多不从事艺术的人也能插上一嘴,或许事情的主角只是无辜的艺术家、设计师。原创与否不应该局限在外观、技法、表现上,而应该深入到作品本身想表达的内容和意义上。广义上说,原创作品应该是“第一次做出来”的作品。艺术家们很容易陷入追求“第一个”创作出的名衔,若是得知已经有人做过类似的,便会十分惋惜。然而阿瑟·丹托却从维特根斯坦的观点出发,从哲学的观点看待艺术的研究提出 “同样一句话在不同叙事语境中会有不同的意义,要想理解一个人言说的意义,他必须填充对话,因为在对话中对话被言说,必须看到对话的方向,等当填充了句子展开讨论时,他发现同一性消失了。即使是在同一种语境中,重复也不仅仅是重复”[1]。
艺术家应该是有独特个性的,每位艺术家都应该有别于他人的艺术创作风格,这样的作品也应该包含艺术家借用他人原创形式创作的作品,无论是在形式上、技法上、观念上或是参照对象上,只要在某一方面加入了艺术家自身的创新,便应该得到尊重。例如当年震惊艺术界的展览作品《泉》,杜尚仅仅是在买来的小便池上签了一个名,赋予了它一个新名字——“泉”,尽管引起了很多艺术家的抗议和不满,这也注定是艺术史上的一次壮举。简单来说,本身已是产品设计成品的小便池被杜尚大胆地更换场地,赋予新的名字,由此产生了新的意义。他毫不费力,不加修饰地将这样普通的生活用品变成了引起轩然大波的艺术品,在受到人们指责和质疑时,杜尚却说,“这幅《泉》是否由我制成,那无关紧要。关键是我选择了这件普通的商品,又给了它一个新的标题,让人们用全新的角度去看它,这样它的实用意义就完全丧失,获得了新的内容。”按照传统美学理论的判断标准,显然《泉》不是艺术品也没有太大审美价值,可作为后现代之父最为举世卓绝的举动便是将小便池搬进展厅签上名字,这个行为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实践与创新兼并的当代艺术作品了。杜尚的作品在艺术中体现了相当的哲学性质,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说:“复制技术把复制的东西从传统领域中解脱出来,由于它制作了许多的复制品,因而,它就用众多的复制物取代了独一无二的存在。”[2]也许杜尚就是为了打破传统美学和艺术观念,表达对世界深刻而独特的理解吧!
将艺术固定化僵化,制定统一的规范的话,艺术的创新从何而来?《泉》的创作既是惊世骇俗的,更是喜闻乐见的。它的艺术史意义远大于它的“美”的意义,杜尚就这样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
总而言之,任何艺术作品的产生都是从无到有的,而这个“无”是相对意义上的“无”,因为我们活在这個世界上,耳濡目染地接受着各种文化的熏陶,无论承认与否,这些积累都对我们的艺术创作起到了铺垫作用,我们也是在不断地汲取与摒弃中找到了自己创作的独特性。因此在这个层面,艺术创作的起源是不可能“无”的。相对于为了追求创新而创新出现的空洞又怪异的作品,把新出现的艺术事物当作艺术创新,我们大可以在旧事物中发现新的想法,调动一切历史和当下的资源来构建一个新的富有意义的空间,从而充分立足于当下的文化语境,通过不同形式,不同技法,不同参照对象来表现创新,甚至利用现成物品来表达某种新观念,此时作品就不再是重复的,而是一件拥有自己哲学的艺术作品。从这个层面说,艺术的原创性就是“无中生有”的过程了。在已有作品中开发出新的闪光点,踏着前人的基础走到前人不曾走到的地方,这也就是我们在多年的学习与积累中所追求的吧。
参考文献:
[1]王树琴.艺术创作的个性与原创性[J].美苑,2010.
[2](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湖北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