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域下绍兴莲花落的发展趋势

2018-03-19 16:03董佳琦王胡菲
北方文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大众传媒网络传播

董佳琦+王胡菲

摘要:本文以绍兴莲花落自源起至今的传播方式为切入点,分析其艺术特点对初期传播方式的影响。主要探讨电视媒体、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对当代绍兴莲花落发展趋势的多重作用,通过合理运用网络传播的优势,加强互动、扩大受众、促进媒介融合,利用“互联网+”的理念,实现地方曲艺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绍兴莲花落;大众传媒;网络传播

绍兴莲花落,作为大概念“莲花落”中的一种,它与宁波走书、金华道情、温州鼓词等被称为浙江主要曲种之一,并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绍兴莲花落在表演形式上带有浓郁的地方乡土特色,其唱词说白幽默风趣、通俗易懂,因而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

莲花落的历史悠久,其源头可追溯至唐代,所谓源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并发展至今;同时,绍兴莲花落经历了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和大众传播时代,其艺术特色与发展趋势在不同的传播时代中不断发展变化,在融合与对抗中形成了适应时代发展的地方曲艺新姿态。

一、发展初期的传播方式与艺术特点间的对应关系

唐代道宣《续高僧传》卷四十云:“世有法事,号曰‘莲花,通引皂素,开大施门,打刹唱举……”现代著名佛教史学家周叔迦由此推测,唐代僧侣外出募化常用于宣传佛教教义的“唱导”中的“落花”曲子即是当下莲花落的前身。宋元时期,随着僧侣大量还俗,“唱导”内容世俗化,同时与当地的民间音乐相结合,形成乞讨时唱的莲花落。清代开始,莲花落流传至各地;直至民初,绍兴莲花落自成体系,演出形式由“跑街卖唱”改为“草台演唱”,其内容由“套词”到“新闻”,由“新闻”再发展到说唱具有故事情节的“节诗”,也就是“短篇莲花落”。

早期乞讨形式的说唱,表演者将佛教教义或俗世趣事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的手段(动作、曲调等表演)传递给观众,并获得一定报酬,观众通过观看表演接收信息,即俗世“新闻”作为及时了解社会环境变化的手段,同时达到了娱乐目的。这种早期的人际传播将绍兴莲花落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增加了交往过程中的趣味性,但表演形式、内容往往单一,其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均较小。

绍兴莲花落进入“草台演唱”阶段以后,曲目由说唱“新闻”到“节诗”再发展为说唱长篇回书,其作为媒介传播社会新闻的功能减弱,娱乐功能逐渐增强。艺人队伍也扩大了,这意味着需要在表演与创作上及时进行成员间的协調;群体传播使得相同兴趣的人(这里指喜爱莲花落的观众)更方便地聚集并相互交换意见。绍兴莲花落的表演形式与内容开始脱离单一的窘境,演出规模与观众人数也有明显增长。自此,绍兴莲花落进入快速扩张阶段。

二、大众传播媒介对绍兴莲花落发展趋势的影响

“大众传播是一个大规模的信息传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化和组织化的传播者出于各种目的,利用媒介体统广泛、迅速、连续不断地发出讯息,传递给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受众。”[1]传播系统的机械化和电子化加快了信息选择、传递的速度,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职业化、组织化的传播者使得传播过程规范化、高效化。

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绍兴莲花落本身的艺术特点而言,其表演、唱腔、内容及音乐都有极大的发展。大众传播的介入,广播、电视、电影的发展给传统地方曲艺带来冲击的同时,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也使地方曲艺有了让更多人看到、听到的可能。

(一)以电视媒体为主的传播形式带来绍兴莲花落的繁荣发展

电视媒体以其视听化的传播特点成为传播曲艺文化非常有效的工具。一方面,随着人们业余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绍兴莲花落的专业演员开始出现断层现象,演出市场开始逐渐萎缩,观众大量流失且呈现老龄化趋势。为保护诸如绍兴莲花落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绍兴电视台开始将曲艺文化加入电视流行文化中。两者的结合可以说是优势互补,以电视节目的形式传播使地方曲艺的有效传播达到了最大化。另一方面,电视媒体在视觉与听觉上很好地还原了绍兴莲花落的观赏体验,摆脱了场馆固定演出的限制,也使曲艺表演形式具有多样性。电视的近距离、多角度拍摄,有全景有特写,使观众能够全方位解读演员的表演,演员也可直观地看到自己的表演,从而提升自身的演艺水平。

要想维持电视媒体对绍兴莲花落的有益影响,需要认清观众定位,及时变换节目形式,创造吸引注意力的关键点。2004年,绍兴台影视娱乐频道根据本土化、市场化要求及时推出了一档原创性戏曲文艺节目《莲花剧场》,这档节目创办至今已拍摄大量地方戏剧与曲艺节目,深受好评,并培养了一大批自己的固定观众,成为支撑频道收视率的品牌节目。[2]其中,《戏迷秀》栏目的设置加大了观众与节目的互动,充分调动了戏迷观众参与节目的积极性,使得节目收视大大提高。此外,将绍兴莲花落短篇《回娘家》编写成剧本,通过电视拍摄的手法将其改编成三集电视曲艺剧《翠姐姐回娘家》,也不失为一种吸引注意的创新。

(二)网络传播中互联网与绍兴莲花落的博弈关系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大众媒介不可避免地会考虑注意力带来的经济收益,加之多元文化的冲击,使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曲艺文化成为小众的、较难理解的边缘文化。以绍兴莲花落为例,其受众群体集中为绍兴地区的中老年人,互联网的的虚拟、快速生活与他们格格不入。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媒介在对大量信息进行把关、筛选的过程中,很少考虑这类人群的需求,有关地方曲艺的信息进而直接被排除在传播过程之外或只是稍稍提及。这直接影响了曲艺爱好者群体的扩大。在媒介构造的“拟态”社会中,地方曲艺的潜在受众没有渠道收集相关信息,就难以完成从潜在受众到目标受众的跨越。

此外,受众的减少、曲目的快速传播压缩了表演艺人的生存空间。传统曲艺的表演艺人以舞台表演为主,表演的次数与场合决定了他们的经济收入。电视台、网络对曲目大量的、循环的播放使得现场观看人数、演出场次大量减少。比如,1936年天津的一些曲艺艺人认为广播曲艺威胁了他们的“饭碗”,集体到当时的天津市政府请愿,要求广播电台停止播放曲艺。[3]在笔者与绍兴莲花落艺人的谈话过程中,他们也表达了对网络文化冲击的不喜与担忧。表演艺人的生存困境也间接导致了表演传承的青黄不接、后继无人。专业演员的缺失是对传统曲艺传承的极大威胁。

网络传播过程中,电子媒介与传统曲艺的博弈不能仅凭负面影响得出简单结论,传统曲艺应合理运用网络传播的优势,使曲艺文化成为网络多元文化中的一员。

1.网络传播的双向传播增加了曲艺与受众的互动

网络传播提供一种开放的信息交流方式,使传者与受众之间可以直接交流信息,实现互动。电视媒体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绍兴莲花落的快速传播,但观众观看节目后无法将想法、意见直接反馈至传播者,往往需要“中介”,如通过收视率的高低判断观众的喜爱程度或拨打热线电话交流,反馈的过程有所延迟。而网络传播中,观众观看节目后可直接在网站或网页留言,弹幕的流行更是做到了实时的反馈互动,其中的点赞、打赏等行为是对传播行为最直接的肯定。

此外,莲花落爱好者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不再局限于受众这一单一角色,同样可以自己创作、演唱曲目、甚至是与绍兴莲花落间的故事,以文本、音频或视频的方式上传至网络,与其他爱好者甚至专业人员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大量业余爱好者,在这些爱好者间可以举办例如微视频、小曲目征集的网络赛事,将他们自主上传的资料进行人气、艺术性方面的比赛,吸引更多人的关注。

2.随时随地的传播方式符合年轻人接收信息的习惯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信息传播不受时间、地点等因素影响,做到随时随地传播。网络传播信息的终端主要为电脑端与移动端,是年轻一代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这一群体对绍兴莲花落乃至传统曲艺知之甚少,主要原因在于信息缺失,如新闻软件中曲艺新闻较少,诸如曲艺比赛、曲目发布活动等,音乐类软件中曲艺类音视频几乎没有。相关人员可将绍兴莲花落的经典曲目整理成歌单的形式上传至相关应用,确保年轻群体随时随地能够听到。同时,以绍兴莲花落为素材制作广播类节目,不仅可投放在传统电台,还可上传至广播类APP中:以曲目背景介绍开头,接着播放曲目片段,最后是片段的赏析与听众互动。这样的节目在满足了绍兴莲花落传承推广的同时,也适应于年轻群体的收听习惯。

3.网络传播促进媒介融合,使边看边学成为可能

网络集报纸、书籍、广播、电视为一体,使受众接收到图文并茂、声形具备、及时互动的信息。这一特点使绍兴莲花落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不仅能欣赏,更能学习。以经典曲目《翠姐姐回娘家》为例,人们可以搜索到它的表演视频、历史演变、演职人员生平介绍以及人们的评价等全方面的内容。若将这些内容归为一体,即制作绍兴莲花落学习的网站,加之专业人员對演唱技巧的讲解,传统曲艺的学习可以越来越便捷。

随着“互联网+”理念渗透到各个领域,传统曲艺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将是趋势。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以绍兴莲花落为代表的地方曲艺要想获得一席之地继续发展,必须利用好互联网传播的优势,同时也要考虑传统演出形式的延续,如舞台表演。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地方曲艺才有可能重新焕发活力。

参考文献:

[1]胡正荣,段鹏,张磊.传播学总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10.

[2]钟绍熊.城市电视媒体播出地方戏剧与曲艺节目的思考[J].当代电视,2010.

[3]刘梓钰.网络传播时代的曲艺艺术[J].上海艺术家,2000.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猜你喜欢
大众传媒网络传播
大众传媒视野下播音主持人素养要求及提升
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特征初探
从《大鱼海棠》看中国动画与新媒体的关系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