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艺术作品的另一副面孔

2018-03-19 16:01李依静
北方文学 2018年5期

李依静

摘要:关于草间弥生的研究在文艺界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以精神分析批评角度研究的成果较少。本文包含草间弥生的艺术生涯和精神分析学下的“圆点”和“镜子”的含义,分析不同时期(在美期间和日本定居)的创作活动和作品变化的来龙去脉。希望通过本次的研究让我们走进“精神病艺术家”的内心世界,找出艺术家与“精神病”之间的关系,以此来揭开艺术作品的另一副面孔。

关键词:精神分析批评;“精神病艺术家”;草间弥生;圆点艺术作品

一、草间弥生的艺术生涯

先有圆点,才有挚爱。——草间弥生

(一)在美期间的草间弥生

1955年,26岁的草间弥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乔治亚·欧姬芙的作品,深受感动的她写信给欧姬芙寻求帮助。草间弥生说过:“我在28岁的时候前往美国。去美国之前,我活在一个非常保守的环境里,我的梦想就是尽快离开那里,出去看看世界,不断为此努力。”

1957年11月18日,草间弥生毅然前往美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各国开始渡过战后重建时期,逐步进入了富裕社会(Affluent Society)阶段。具有反叛意识的美国青年们发起了嬉皮士运动。在“嬉皮”的影响下,她用自己的前卫艺术对社会习俗表达抗议、挑战传统道德。草间弥生的艺术创作(裸体乍现)收到了纽约嬉皮士的追捧,使她成为媒体的焦点。

1962年,33岁的草间邂逅了美国著名当代艺术家约瑟夫·康奈尔,两个人维持了长达10年的柏拉图式爱情。由于父亲的影响,草间对男人具有恐惧心理。在1965年首次展出装置艺术《无限镜屋:阳具原野》中,草间身穿红色连体服躺倒在无序堆放着的阳具。可以看出遇到挚爱后的草间试图以这种方式战胜恐惧。1972年,在约瑟夫去世之后,草间的精神状况日益恶化。

(二)回国定居后的草间弥生

1973年,草间弥生离开纽约回到日本定居。1977年,她自愿住进了东京新宿的一家精神病疗养院,每天往返于医院和工作室继续她的创作。1978年开始陆续出版了包括自传在内的十几本书籍。

精神病的恶化使得草间沉迷于装置艺术,这也是对逝去的爱人的悼念。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的装置艺术作品《永恒消失的结果》没有使用代表性的圆点图案,取而代之的是不断重复的“非圆形”照明装置和镜子。这是她首次摆脱了执迷的意念(圆点图案)。尽管出现了意念的变化,但是草间作品特点中的“重复”与“自我消融”始终没变。

二、 从精神分析批评解读草间弥生的 “圆点” 与 “镜子”

(一)圆点系列作品——艺术家的愿望与自我疗愈

弗洛伊德认为幻想解释着潜意识,而艺术家的潜意识受压抑的程度低于普通人。艺术有被压抑的特点,而艺术作品是被压抑的本能的升华,通過被伪装或象征性的手段表现其意义。家庭不和带来的伤痛与幻觉的折磨让她无法压抑心中强烈的愿望,只能不停画出圆点来自我疗愈。她的作品中的圆点是她与外部世界唯一的联系,是一种美满的化身、宇宙的太阳和月亮。

艺术是实在界的载体。对于拉康来说,语言与无意识是同时出现的,无意识是语言的产物。因为语言的第一功能是压抑意识与欲望,语言(指代)的使用是缺失的表现。从此而言,草间是通过圆点来显现出自己被压抑的欲望。“圆”是神圣而神秘的,象征着完整和完美、有限形式中的无限。圆点的重复与并置是草间对世界的观察和发现,圆点是她潜意识中渴望被爱的愿望。爱与孤独,痛苦与解脱,都转化为圆点这个强有力的符号,陪伴着草间弥的艺术生涯。

(二)镜子系列作品——强调世界的虚无与生活的枯燥

草间曾经说过:“使用镜子来延展空间,是为了能够提供观者另一种观看方式。”

笔者认为,草间使用镜子不只是为了空间视觉上的延伸效果。对于拉康来说,自我是通过外部条件(镜子)获得的,并不是先天具有的。“镜子阶段”的目的是要反思主体哲学。再说草间的镜子,镜子中反射出的无数个圆点意味着乏味的、空洞的生命。延伸的空间与重叠的映像是自己与他人界限的模糊、现实与幻境的混淆。镜子的世界不存在虚实与时空,迷失自我是为了窥探灵魂深处。镜子里面的世界是虚无的,镜子外面的世界何尝不是呢?

镜子中反射着密密麻麻圆点分不清“谁”是“谁”,圆点不停地被反射直到消融,正如我们迷茫中走向终点的人生。镜子的照射使得圆点被无数次反复和重叠,如同我们繁琐而枯燥的生活。镜面墙壁的反射引起奇妙幻觉,让人迷失在无限空间里。因此,草间的镜子强调了对虚无的世界和枯燥的生活的绝望。

三、精神分析批评与艺术家

精神病能够让人呈现出最真实的一面,即能够揭露潜在的欲望;艺术是被压抑的欲望的宣泄,因此,艺术家如同精神病人。但是,艺术家与精神病患者不同之处在于,艺术家能保持理智,掌握自己的幻想并且把幻想投入到艺术创作当中。所谓精神病人,指的是无法正常进入“象征界”的人。“实在界”是“象征界”之外存在的,就拉康的观点而言,重要的是拯救“实在界”。对于被压抑的“实在界”来说,艺术起着心理治疗的作用。艺术该描述出来的是用语言无法说出来的东西——即“实在界”。草间弥生的艺术世界是梦幻而令人眩晕的精神病人的世界。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草间弥生的作品目睹一个艺术家最真实的“灵魂世界”。

注释:

乔治亚·欧姬芙(Georgia Totto O'Keeffe.1887年11月15日~1986年3月6日),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女性主义艺术家之一,以《曼陀罗/白色花朵一号》为代表的花卉系列作品闻名。

20世纪50年代美国流行波普艺术,艺术家挑战传统,使得艺术更加亲近大众,他们纷纷涌入美国。

她经常受到幻觉的困扰,只能画出圆点来减轻痛苦。她通过这种方式进入到另一个世界,在那里她的恐怖和惊慌都能烟消云散。参:《草间弥生.无限的网:草间弥生自传》,木马文化出版社,2010。

参: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15-218页。

在美国纽约等地以奇装异服和怪异行为反抗传统的比尼基分子。这些人鼓吹远离社会,提倡“新生活”、“新文学”和“新艺术”,他们吸大麻,听爵士乐,反对传统的两性观念,并创造了嬉皮士文化之先河。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人忘却的十年,是60年代是美国最活跃、最动荡、最多事、最混乱的十年。参:王恩铭:《美国反正统文化运动—嬉皮士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页。

1966年,在威尼斯双年展门口,她以廉价直接销售自己的作品来反抗当局;1967年,她与身上画了无数波点的裸体模特儿一起表演行为艺术,表达反战和性解放意念。

约瑟夫·康奈尔(Joseph Cornell,1903~1972)美国第一位伟大的超现实主义者。装置艺术家,蒙太奇电影导演。

自从第一次尝试的小型软雕塑(《阳具原野》,1965)到大型球状帐篷(《波点偏执狂》,2006)到(《永恒消失的结果》,2009);2013年,《无限镜屋——数百万光年的灵魂》中她用的是圆形灯泡,她重新抓住了“圆”这个元素;2016年,《无限镜屋——我对南瓜永恒的爱》再次使用了“南瓜”这个主题。

参:Thomas E.Wartenberg.李奉栖,张云,胥全文,吴瑜 译.《什么是艺术》,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11页。

“万物皆以圆统之”,“圆”是“宇宙运行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万事万物生灭不息的总规律”,也是美学的总规律。马建勋.《圆点哲学》,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85页。

巴西亚·希利温思卡,雷坤宁.无限增殖中的社会变革——草间弥生的“镜屋”.世界美术,2013(1):33.

弗洛伊德在探讨艺术家与精神病患者之间的关系时,认为“艺术家就如一个患有精神病的人那样,但艺术家不同于精神病患者,因为艺术家知道如何去寻找那条回去的道路,而再度地把握着现实。” 转引自高宣扬《弗洛伊德传》,南粤出版社1980年版,第269页。

参考文献:

专著

[1]王一川.艺术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Thomas E.Wartenberg.李奉栖,张云,胥全文,吴瑜 译.什么是艺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4]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

[5]草间弥生.无限的网:草间弥生自传[M].木马文化出版社,2010.

[6]马建勋.圆点哲学[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

期刊

[1]简翦翦.草间弥生——怪婆的圆点屠戮[J].新青年(珍情),2013(5):20.

[2]俞晓宇.日本圆点女王草间弥生_精神疾病与艺术创作[J].美术大关,2017:78-79.

[3]陶大珉.草间弥生“波尔卡圆点”精神病患与艺术女王[J].东方艺术,2014:68-71.

[4]巴西亚·希利温思卡,雷坤宁.无限增殖中的社会变革——草间弥生的“镜屋”[J].世界美术,2013(1):33.

[5]郜雪倩.探析艺术创作中爱的精神_以草间弥生的自我疗愈为例[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5(9):216.

[6]王檬檬.精神分析美学影响下的艺术批评方法分析[J].陜西教育(高教),2017:9-10.

[7]黄高翔.草间弥生“圆点”的真实与幻境[J].大舞台,2012:121-122.

[8]吴卫.日本前卫艺术女王草间弥生以“点”绘世界[J].设计,2014:151-153.

[9]赵靓.拉康与法国精神分析批评[J].社会科学家,2017:27-35.

报纸

[1]柳建云.草间:幻觉世界[N].广州日报,2007-10-3.

[2]李静,龚亭宇.圆点女王草间弥生:精神疗养院里的日本艺术天后[N].外滩画报,2009-8.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