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陶瓷偶的制作探究

2018-03-19 15:46康修机刘星辰
大观 2018年2期
关键词:陶瓷创作

康修机+刘星辰

摘 要:陶瓷材质作为偶动画的创作基底,不单单是对偶动画形式上的一种创新,更是对陶瓷材质一种全新的展示。根据陶瓷与偶动画结合的方式,通过对陶瓷偶的材质、陶瓷偶的制作方式以及陶瓷偶动画拍摄方法进行分析,及其创作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为更好地展示陶瓷偶独一无二的韵味。

关键词:陶瓷;偶动画;创作

[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文化产业专项班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5004]

偶动画,指由粘土偶、木偶或其他混合材料的角色来演出的动画,这种动画通常是以定格动画的方式拍摄出来,也称为定格动画。定格动画作为动画艺术的重要分支,它起源于古老的电影摄影技术,是至今已有近百余年的历史传统技法。其实验性对质感、光感的表现,是它区别于二维手绘动画和三维电脑动画的独特魅力。其拍为每拍摄一格画面调整一次偶型姿态的特殊类型摄影技术,以逐个拍摄连续播放的手段呈现各种材质物形的运动变化并以实物作为角色进行叙事。偶动画的制作也是一个多种创作手段结合的过程,从偶的材质(不同质感的偶会表现出不同意味的情感)、拍摄的角度、灯光的运用等一系列艺术加工。

陶瓷作为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一种工艺美术,可以称得上是我国古代工匠的一项伟大发明与创造。其种类繁杂,制作的工艺特殊,无论是器型的弧度还是上面的花样装饰以及独特的釉料材质,都有着浓而不艳、拙而不板的朴实风格,如玉一般温润的气质,晶莹剔透的表面给人一种独有的享受。陶瓷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粹,是悠悠五千年来中华文化的重要表现,而以陶瓷材料作为偶动画的材质创作基底,则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陶瓷偶动画的制作过程大致分为陶瓷偶形的制作、陶瓷偶形的骨架构造、陶瓷偶动画的光表现、后期的图片调整这四部分。本文针对前三部分,对陶瓷偶进行分析,通过对陶瓷偶创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的探索,从而得出改善并优化它的方式方法。

一、陶瓷偶形的制作

陶瓷包括陶与瓷两种材质,其原料由可塑性粘土和瓷石矿组成,表面用长石和石英等原材料制成的釉料上色,通过成型、干燥、烧制等多个步骤制成。由于陶瓷的特殊材质,在制作陶瓷偶形的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特有的问题。

(一)陶瓷偶的变形问题

瓷土塑造偶形放到窑里烧制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其中陶瓷的变形是重要问题之一。众所周知,制作定格动画时偶需求数量庞大,不同形态、不同表情的偶形,同一形态的偶形也要有许多用来替换。可是陶瓷的烧制具有多种偶然性,根据窑炉温度的高低和冷却的方法,窑内气体成分浓度的变化,使得每一件陶瓷都存在独特性,即存在差别。而定格动画所需要的偶是相对稳定并且一致的,在此基础上才能保证动画的流畅性,如果偶的大小不一致則导致影片会存在一会大一会小的视觉误差,在定格动画中,即所谓的跳帧,这在定格动画的创作中是很致命的问题。

(二)陶瓷偶的釉料问题

给土上釉,最后烧成这才完成了陶瓷的全部步骤,釉色的问题也不可忽视。包括胚釉的裂纹、产生的气泡、流釉、积釉等问题。首先,裂纹的形成原因是在窑里釉料的烧制温度大于素胚的烧制温度,釉面产生了比较大的张力,导致釉面产生很多无规律、无定式裂纹。釉的裂纹属于随机性装饰纹样,在陶瓷装饰品中属于独特的存在,但在陶瓷偶动画中则是不规整不可取的。其次是釉斑,由于釉料的纯度不够或是颗粒过大,在烧制的过程中,釉料没有充分融化,或其中有无法融化的杂质,导致烧成后陶瓷偶表面存在大小不一的斑点。针孔是因为釉胚中存在气泡,在瓷器的胎外釉下,釉中和胎内水份及空间气体经高温烧制过程而运动,受到釉面阻挡而形成的。陶瓷釉料的均匀度不够、釉料涂抹过厚,也会导致流釉、积釉、漏釉、跳釉,烧成后釉色与原釉色存在色差[1],这一系列问题都在定格动画中被视为严峻的考验。由于陶瓷的偶然性太多,在常规偶动画中这些都被视为缺点的存在,反之其独特的缺陷可以发展成为陶瓷偶动画装饰的特点,裂纹的存在可以当作陶瓷偶的装饰,用来增加陶瓷偶的变化,突出陶瓷特有的味道。其中微小的裂痕在镜头的展现下,可以用来表现角色的内心世界,会具有意想不到的美感。

(三)偶形的大小

通常想要确保影片画面有足够逼真的质感和细节,偶形所需的比例尺寸约为1∶6,这是能保证偶形有足够视觉细节的最小尺寸。就人物偶形而言,定格动画影片所用的偶形尺寸通常控制在6厘米至50厘米之间。由于陶瓷的不可控属性,烧制出来的偶形越大,问题就会越多,对于偶动画的制作难度就越大,成本就越高。所以在制作陶瓷偶形的时候,尽量控制陶瓷偶的大小,人偶以10厘米以内为最佳,可以有效减少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差。只有在需要特定的镜头时,会适当制作独立的瓷偶,用来突出细节,强调情感的加深。

二、陶瓷偶形的骨架构造

拍摄逐格动画影片所用的偶形的肢体都必须能够自由活动,各个关节的枢轴不仅要能够方便转动,还必须具备恰当的阻力,这样摄影在拍摄时才能保持动画师所设置的姿态静止不动[2]。陶瓷最大的特性就是它的硬度是所有材料中最高的,一旦成形,轻易无法改变。它的可塑性几乎为零,柔韧性极差,脆性又极大。让陶瓷偶动起来,固定便是偶动画中最难控制的一部分。通常其它材质偶形的基本构造是由骨架、固定装置、填充材料、表面覆盖材料等组成。由于陶瓷的特殊属性,它的质量偏重,无法在陶瓷偶内装置骨骼,只能采用吊线的方式。在瓷偶的每一关节活动处添置吊线,骨骼之复杂,人偶的运动会比较生硬,导致动作不流畅;吊线之多,无疑在后期修片的时候增大了难度。动作的表现程度会影响影片整体的情感和故事的走向。目前解决的办法分为两种:

(一)制作单独动作的偶

由于偶动画的拍摄是把动作分解开来,每一张不同的变化连接起来形成运动的形态,可以把所有需要的偶的动作都做出来、烧制出来。拍摄的时候不需要对偶的动作进行调整,而是直接用不同的偶来替换,最终组成动作较为流畅的偶动画。一般一秒动画是由24张图片组成,在一拍二的情况下,我们一秒需要制作12个连续动作变化的瓷偶,从而达到流畅的视觉效果。在2015年的时候,一位法国艺术家Gilles-Alexandre Deschaud凭着一部3D打印的定格动画入围戛纳电影节,在这部影片中,他则是采用每一帧都打印一个3D形象,在拍摄不同的动态时,替换不同的人偶,耗时两年之久,打印了近2500个3D偶形部件,从而达成连贯的动画效果。拍摄的画面十分精美,人偶的运动也十分的流畅[3]。陶瓷偶动画同样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进行制作,但是缺点是这对陶瓷偶制作者的工艺要求十分之高,并且要完成一个独立动画,需要制作的偶的数量会十分庞大,工作量十分繁重。

(二)制作可活动的陶瓷偶

1.通过BJD娃娃(BJD全称ball joint doll, 即球关节娃娃,是指关节处是由球形部分链接起来的娃娃)的灵感,利用陶瓷材料烧制时的收缩比率制作可活动的关节。将角色各部分进行拆分制作,然后利用球形关节将各部分连接组成一个可以生动展现丰富的动作姿态的人偶。利用陶瓷材料在烧制过程中收缩比率的特性,将关节处制作成可活动的、镶嵌的球形关节,烧制完成后,关节活动处是两个肢体的重要连接点,不需要其他的材料进行连接。这种方法制作出来的偶可活动性非常强,并且也能很好体现陶瓷的材质美。但是由于需要活动的关节太多,烧制的时候收缩比率不好控制,对工艺的要求难度较大。摆动作的时候还需要支架进行辅助,否则很难固定动作。2.利于吊线将活动关节进行连接固定。在陶瓷偶的每截肢体活动的关键点上打一个小孔,利用吊线来控制每个关节的运动,缺点是吊线的使用量过多,导致后期工作量增大,且动作运动细节难以把控。

三、陶瓷偶形的光表现

陶瓷表面极其光滑,陶瓷表层是烧制后釉的表现。釉本是一种玻璃质体,在灯光的照耀下,存在一种难以言说的美,带有丝丝神秘的感觉,又有水波流动的感觉。自古以来,人们习惯于在陶瓷上追求一种玉质之感,带着温润儒雅的气质,同时玻璃的质感又有些许的冰冷。它对光的接受和反射存在自己的规律。陶瓷偶的冷暖、造型都会对光的吸收产生不同的效果。就陶瓷材料本身,对光的感觉也存在很多问题,增大了陶瓷偶动画的拍摄难度。如陶瓷材料对光的接收与反射,包括在陶瓷偶动画中布光的时候要注意的问题。

(一)陶瓷釉对光的接收与反射

大致分为三个小部分。一是陶瓷釉中小气泡对光的折射;二是陶瓷材质对其他物体的反射;三是陶瓷釉本身对光的反射。由于窑内高温下釉料的运动不均匀,烧制熔融时釉料先填平泥胎的细微孔洞,再填平整个泥胎,冷却时是表面先冷却,而表面下没有完全冷却的被封闭在釉内的釉质仍在运动,从而产生了釉里的气泡和絮状物。当光线折射进釉层中,与这些气泡和絮状物产生反应,使得釉内发生散射和折射交替的复杂变化。在对陶瓷偶拍摄的过程中,陶瓷偶表面的釉相当于是玻璃体,它会反射出其身旁物体的样子,削弱本身想强调的内容,在拍摄近距离特写的时候,甚至会反映出摄影机的位置,导致镜头感觉的丧失。陶瓷釉本身对光存在反射,陶瓷釉面表面光滑,在给它打光时反射出来的强光,即高光。瓷在摄影中被归类为高反光的物体,高反光物体在肉眼和摄像机中都会呈现出高光的“光点”和“光斑”,这种光点和光斑又会随着瓷器表面的形状而产生不同的形状,平面和球面上表现则完全不同。由于瓷雕塑形态的复杂性,高光会有各种形状。当移动光源,瓷雕塑不动时,高光点会随着光源的移动和瓷雕塑的形态而变化。当光源不动,移动瓷雕塑时,高光点也同样会产生不同的变化。高光过多,并且高光点过亮,这种情况在偶动画的拍摄中是不可避免的缺陷。反之,我们可以利用光的反射做一些特殊效果的处理。比如:多件陶瓷偶的高光聚集在一起,利用多个高光点形成很虚幻,很闪耀的感觉,用来做一些梦幻、不真实的场景;也可以利用高光点的移动,来突出人物情感,或者对时间流逝的表达。瓷对于其他物体的反射,运用恰当可以烘托人物内心语言,有一种飘然、虚幻的效果体现。

(二)关于陶瓷偶动画的布光

对于瓷偶可以采用多角度,强、弱光混合的搭配方式。通过机位的拉伸和焦点的不断变换,体现出陶瓷偶的虚实之美。通过光的冷暖明暗、聚散强弱的对比来突出陶瓷偶的层次感。也可以采取多重曝光这种摄影技术,巧妙的使动作拼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特殊的视觉效果。

四、结语

陶瓷材料在偶动画中的运用,不是孤立存在的,不仅仅要注重陶瓷材质形式上的美感,同时要与短片的主题相呼应,考虑是否符合整体的艺术风格。无论是在前期剧本的创作还是人物的设计上,都要与陶瓷所表现出的情感相一致,在创作过程中必须以高度概括的手法表现主题,以流畅的镜头传递细腻的感情,充分发挥陶瓷独有的韵味,让陶瓷独有的质感成为偶动画中增光添彩的一笔,赋予这种传统材质一种全新的視觉感受,制作出更多精良的陶瓷偶动画,开辟出我国偶动画创作的新路径。

参考文献:

[1]陈衡.陶瓷艺术的材料和肌理[J].山东陶瓷,2006,(05):45-46.

[2]赖新芽,林艺,颜锐.紫砂材料用于偶动画制作的可行性分析与研究[J].科技信息,2013,(34):221.

[3]http://www.vmovier.com/46609?from=search_post.V电影,2015.

[4]http://www.zcool.com.cn/work/ZMTY4NjMzOTY=.html.ZCOOL站酷,2016.

[5]倪娜.浅析偶动画拍摄中的光效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2014,(21):106-107.

[6]宋思琪.定格动画创作中材料应用与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3.

作者简介:

康修机,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动画创作与理论研究;

刘星辰,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动画创作与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陶瓷创作
让萧红真正为人所知(创作谈)
Jazz
趣图
陶瓷罐摆一摆
小艺术家大创作
平顶山市陶瓷行业提出向“陶瓷强市”起航
陶瓷艺术作品
陶瓷鉴赏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