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守望中华

2018-03-19 15:39蒋月圆
北方文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血汗故土长城

蒋月圆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征人尚未还。

——题记

长城,犹我民族之血脉,隐于我皮肤之下,激荡我华夏之魂。在塞北冽风中,长城诉说着千年守望。

朋友,可曾去过长城古迹?登城入目的是起伏的广漠丘壑,是北风卷折的茫茫白草。辽野之上,瑰色落日中尽显寂寥的枯树,却以肆意伸展的虬枝向上,撑起极高极远的青天。萋萋树木掩盖了古时的战场,沉默的坟头,百里之内不见炊烟。

只一眼,这世间极致的苍茫就如潮水般涌来,让我眼睛湿润。行走在如此旷远的天地间,万物不过一粟;唯有长城,万里之躯毅然守望,凝聚着多少英魂驻守的血汗,埋葬了多少独自坚守的遗妇的眼泪。

我是以朝圣者的心态,探寻这长城古迹。广漠无声、飞鸟绝,那个兵戈相接厮杀声阵阵的时代仿佛已离去。但长城就是那远古的见证者,见证了中华民族的风雨飘渺。同时,长城也是位沉默的智者,风尘仆仆踏破芒鞋从历史中来,一念泯灭,就决定落地于此,只身守护着黄土上的血脉生生不息。

我虔心揣摩它一砖上的伤痕、一瓦下的青苔。便觉这岁月沉淀的信件,从遥远祖先的手中,辗转至我。仿佛召唤,一瞬间让我的思绪飘散到模糊的天地间。

她,在长城内。茅屋草舍,布衣荆杈。她用一双沾泥捻线的手,操劳着家中琐事,只為远征人不再忧心。月明星稀、一豆灯火,她织绣时的剪影投在瓦白的墙上,定格。她忽而想起,也是一夜夜的挑灯,万千不舍,终成丈夫身上御寒的新衣。此时此刻,她守望的人,正在何方?眼泪如断了线的珠,落成点点水花。

他,在长城外。烽火狼烟,黄沙满天。他坚定地拿起长刀,只为身后守望的家园和守望着他的发妻。一支带羽的利箭呼啸飞来,鲜血溅落在身下的黄土。生命终焉,他用残缺的手掌抚摸衣边细密的针脚,眼中温泉,以朝南的姿势轰然倒下。黄沙为被、覆盖尸骨,他用生命守望故土。

她,在长城内。春来秋去,落叶成泥。风雪无情,白了她的鬓发,迷了她的清眸。屋前柏树,去时幼荆,今已亭亭如盖。她的背影,成为柏树下不动的雕塑。她在树下,须臾间,听见风声乍起,雁过飞檐,惊响谁家铜铃。于这吹乱银丝的风中,她有一丝不详预感,自己守望的丈夫或已是坠落的孤雁,已是不归人。霎时,浑浊的眼睛闪起泪花……

一道古朴的钟声似一声叹息,大梦初醒。我触摸着长城的冷,感知着长城的热。长城,是一位真正的守望者,它守着中华千百年的传承,望着美好的未来。即使在山河破碎的年代,它那承受炮火的巍峨身躯仍然未倒下。

中华民族的坚韧、沉默、泥土般的朴素,造就了长城。长城早已不仅仅是一处防御工程,它是一种符号,一种中华民族精神的符号。因为长城,我们忘不掉被岁月逐渐磨灭的历史。因为长城,我们心中共同升起了民族共鸣感,我们不会抛弃我们脚下的泥土,不会割舍对故土千万次的呼喊。长城,幻化成了守望最宏大的标志,促使离乡游子回首,凝望深沉的土地;促使血汗男儿奋力,用血肉之躯守护国家;促使征夫遗妇,隔着万里相互守望。

它在等下一只触摸它的手,它在等下一位怀古前来的人,向它诉说千年风中仍说不尽的守望。那些千万亡魂共同的诉说,混在荒野无休止的风语中,被土地上的人吟唱至今。

守望,早已融入我们每一次的呼吸,早已刻进我们的灵魂。

(作者单位:重庆育才中学 高19级20班)

猜你喜欢
血汗故土长城
朱光亚 把血汗洒在祖国的大地上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下)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上)
农民
守护长城
故土情
扎根故土 带头致富
长城
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