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黎明
摘 要: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对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提高作文水平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关键词:作文;教学;想象;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笔者长期一线语文教学,并且担任我校语文教研活动的校级领导。写作是语文的表达技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意义,对作文教学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作文教学与想象力的关系
什么是想象?想象是通过原有表象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活动。这种把原有表象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能力就是想象力。所以说,创造性是想象的突出特点。作文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一种活动。作文是思想内容和书面表达形式的统一体;是道德、智力、技能诸方面的综合锻炼和综合反映;是富于创造性的语言实践活动,而一切创造性活动都离不开想象。英国诗人雪莱说:“想象是创造力。”想象力是人类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智慧,可以说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可见,想象力在科学发明和艺术创造中起决定性作用。作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想象力,要用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根据儿童少年生理心理的特点,他们的想象逐步从无意想象发展到有意想象,想象的兴趣浓厚。例如笔者教学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习作二,文中要求:这次习作是想象作文,以“二十年后回故乡”为内容写一篇习作。完美小组想象描写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友谊小组想象描写久别重逢的情景。作者在虚幻的想象世界里,寄托自己的美好情感。
二、作文教学中想象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1.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所谓“感”就是观察、感受;所谓“悟”就是体悟、思考。观察、感受是基础,体悟、思考是升华。“感悟”包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对文学、艺术的感悟;也包括对现代科学思想的感悟。感悟是情感的体验,也是理性的思考。没有情感的文章是苍白的;没有理性的文章是肤浅的。因此,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悟性。感悟自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灵性。小至花鸟虫鱼,大至山川河流。非大自然不能陶其情;非大自然不能冶其性。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感悟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感悟自然,并且要培养学生去感悟社会,这是开拓学生生活视野的重要途径。要让他们了解自己所处的生存环境,增强社会责任感;还要培养学生去感悟人生。让他们去认识别人、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写作和阅读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从阅读对写作的作用方面来看,阅读是写作的借鉴,是读者间接认识生活的途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所了解的生活、所产生的情感共鸣、所获得的思想认同等等,对于提高读者的写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不仅可以获得对生活的感性体验,也可以获得对生活的理性认识。创造性读写结合由阅读引发学生的联想、想象,激发创造思维,主要的形式有续写、扩写、改写、读后感、文章评论等。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学生的精神品质和文化素质提高了,才会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想象力也会随之提高。例如见到了“水”,教师可问:同学们,你们会联想到什么?翱翔小组说,“水,汹涌奔泻,如箭飞驰、如马奔腾、如虎下山,威力无比,势不可挡”,笔者追问为什么有这么好的想象?说阅读了其姐姐的人教版初中语文《三峡》课文;创新小组说,“水,如一面明镜,清澈见底;如我们的心灵,洁净无暇”,想象的来源于人教版小学课文《桂林山水》。
3.用原形启发,培养想象力。
所謂“原形”就是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人的创造发明,创立新事物的形象,常常受类似事物或模型的启发。比如鲁班从茅草割手得到启发,发明了锯子。如何提供“拟想”的原形是想象力训练的关键。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生活中熟知的事物中,选择具有启发性的原形,训练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认识到观察事物这种感性形象,通过想象就会成为生活的哲理。
4.创设情境,引发想象力。
创设情境是引发联想和想象的重要手段。情境的创设对表象的浮现起着重要的作用。情境的创设要注意暗示表象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由此及彼地建立起表象之间的联系,根据这一情境,同学们展开合理的想象,从而使文章立意新颖。
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中占有明显指导策略首推联想和想象。想象是对原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所以,作文教学必须紧紧抓住想象力培养这根主线。通过想象,可以提高小学生选材构思能力,使表达内容更丰富,思路更开阔,形象更生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