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背景下财务会计的发展

2018-03-19 18:58徐喆
中国经贸 2018年4期
关键词:会计改革财务会计互联网+

徐喆

【摘 要】“互联网+”是社会高速发展的产物,借助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推动着各行业的创新发展。会计行业也不例外,无论是会计职能的转变、工作模式的创新还是信息化的建设都深深受到了互联网的影响。本文主要以“互联网+”为背景,从相关财务会计概述出发,结合“互联网+”对财务会计的影响,分析财务会计在其背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应对措施,并探索财务会计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互联网+”;财务会计;会计改革;信息化

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首次在政府报告上提出“互联+”这一概念。他对“互联网+”时代经济的发展给予了很大期望,希望在“互联网+”这一大时代背景下,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与传统行业进行融合,从而推动各行业的创新发展。会计作为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部门,与互联网融合是大势所趋。在当今新经济状态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持续加剧,财务会计作为企业最为重要的管理内容,成为了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有效利用“互联网+”时代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对传统财务会计进行发展创新,将提升企业原有财务工作效率,高效准确地提供高质量的财务信息,供企业管理者做出合理的企业发展决策。因此,“互联网+”背景下财务会计发展及相关研究极为重要。

一、“互联网+”背景下财务会计概述

“互联网+”背景下的财务会计,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各种交易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的会计活动,主要形式是为企业管理和企业外部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他是建立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基础上的财务会计管理,改变了传统财务会计核算的组织程序、数据存储、记账方式等,使得会计核算更为准确、及时,减轻了会计人员繁琐的工作,企业管理者也可将更多精力投放到企业管理中。

与传统财务会计相比,“互联网+”背景下的财务会计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差异。首先,在会计主体方面,传统财务会计主要服务于企业或其他部门,而互联网财务会计的主体相对复杂,没有明确的会计主体,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其次,在会计核算方面,互联网会计具有更为广泛的核算内容,他不仅可以处理传统财务会计工作,还可以处理电子单据核算、电子货币结算等网络经营业务。综上可知,“互联网+”背景下的财务会计实际上是对传统财务会计的继承与发展,他们都是在确保财务信息的有效性前提下,为企业在进行重大决策时提供强有力的财务数据支持。但是“互联网+”背景下的财务会计又可实现企业业务与财务的对接,有效地提高企业财务会计管理能力。

“互联网+”背景下的财务会计也有其独有的特点。第一,网络化。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及开放的网络环境,构建相应的财务会计平台,使得财务人员可不受时空限制,随时登入平台对财务信息进行处理,可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第二,电算化。现代企业大多会选用金蝶、用友等会计电算化系统,将复杂财务信息直接输入这些计算机系统中,利用计算机高效的数理处理、运算、分析能力,让计算机进行自动化数据处理,提高财务会计核算的效率,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保证了会计核算内容的准确性。第三,虚拟性。企业将日常财务会计工作转移到网络平台中,形成了虚拟的会计主体。虽然这一特性可实现会计工作的时效性、即时性,但是也使得财务信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问题。

二、“互联网+”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借助“互联网+”本身带有的优势使传统财务会计面临的一些难题得以突破。

1.财务数据的共享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分公司、子公司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而传统财务会计无法及时获得企业旗下各分公司、子公司的财务信息,很容易造成信息的滞后性。在“互联网+”模式下,利用先进信息处理技术可以提升会计电算化水平,让财务数据在网络上实现共享,即财务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实时掌握分公司、子公司的财务数据。

2.财务会计报告的改革

在传统财务会计中,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附表以及附注是财务会计的核心内容,由企业按照会计年度进行编制及发布。而传统财务会计一般是由财会人员手工编制,无论是从工作效率还是报表准确性上来看,都存在着各种弊端,并且还会导致财务数据的滞后性。但随着互联网在财务会计中的运用,财务数据的收集、加工、处理都可以实时进行,而且可以双向交流,使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缓解了财会人员繁琐的核算工作,他们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非财务信息的核算上,增加非财务信息在财务报表上的比重,以便提供更全面的會计信息。

3.会计核算的改革

传统财务会计一般为静态的财务会计管理模式——财会人员对现有的财务数据进行核算,同时填制凭证、编制报表。在这种工作体系下,财会人员在复杂繁琐的会计核算上耗费了大量精力,而较少关注财务的预测、管理工作,使其管理工作难以发挥作用。在“互联网+”时代,会计工作除了基本账务处理外,重点则是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处理和云计算功能,对各类会计信息进行技术性的分析、比较、汇总,从而真正发挥出会计的分析预测、管理评价、规划发展等动态业务功能。

三、“互联网+”下财务会计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企业在享受便捷、高效的财务信息处理时,也将自己暴露在严重的风险中。

1.尚未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

目前,我国仍未建立健全网络会计法律环境,网络会计仍处于不被保护的发展状态。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对财务软件审批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统一规划、管理,使得市场上财务软件质量参差不齐,存在大量滥用财务软件的现象,企业难以选择合适的软件,导致实际使用效果并不理想。由于知识产权意识的缺乏,加上部分财务软件相对昂贵,市场上便出现大量的盗版软件,严重危害了软件设计师们的利益,并且这些盗版软件的安全性能不能得到保障。滞后和不完善的法律法规给“互联网+”背景下财务会计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阻力,甚至会使其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

2.财会人员素质问题

“互联网+”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更为严格,更需要大量知识全面的复合型财会人员——财会人员除了掌握必需的财务、会计、审计、金融等专业知识,还应掌握相应的互联网技术,熟悉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一些中下企业,财会人员不能适应会计信息化发展,在会计核算中会出现漏洞。因此,很多企业不得不将会计核算和网络维护分为两部分,分别由会计人员和信息技术人员负责。这样很容易形成信息的不对称性,造成管理上的孤岛状态。

3.财务会计信息安全问题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由于技术水平、软件测试等各种因素,很可能造成软件设计错误、出现漏洞等问題,导致软件在处理会计数据时发生各种难以预测的错误。会计信息在借助网络传输的过程中,也可能被不法分子,比如黑客等理由网络漏洞,采用盗取口令、线路监听、信息截取等方式攻击会计数据。而病毒以其传播速度快、破坏力强等特点,也严重威胁了互联网财务会计的安全。

四、“互联网+”背景下财务会计的应对措施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为了让财务会计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应为其制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网络环境。政府应当以企业实际需求为起点,多参考并借鉴国外优秀研究成果与经验,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实际国情,制定出一套符合国家网络信息现状的法规,以保证为互联网财务会计营造一个更和谐的法律氛围。规范财务软件交易市场,对财务软件审批进行严格的限制,同时要维护知识产权,加大打击盗版软件的力度,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财务软件,应鼓励其开发与上市。

2.加强会计信息安全管理

会计信息的泄露会使得企业遭受巨大损失,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下更加要注意信息的保密与安全性。首先,企业应营造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加大对财务软件等硬件设施的资本投入,从根本上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其次,应聘请专业网络技术人员,对系统定期进行监测与维护,加强自身网络防火墙和病毒的防御能力。最后,应对文档进行加密处理,打开时的密钥处理,不可复制或复制需要相关权限等加强信息的安全性。

3.加强“互联网+”财务会计的过程控制

互联网环境下,必须加强对财务会计的过程控制,保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1)加强财务信息的输入输出控制,以不相容职务分离为主要原则,实行专人、专职、专岗,保证财务信息的合法性;(2)重视通讯及业务处理控制,通过数据自动编码加密、多个级别的权限限制等措施提升网络系统的安全性;(3)对财务会计管理过程进行录制,全程、动态、真实地记录系统操作运行情况,提升财务会计与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4.加强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

在“互联网+”时代,更需要复合型的财务人才,因此企业需要定期对财会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工作:(1)基础财会知识:包括财务管理、金融、经济、经济法等相关内容的学习;(2)计算机基础知识:熟悉并掌握计算机系统使用、简单维护等基础知识,可使财会人员能够更好地掌握财务软件的使用与维护,从而高效地履行分析、决策、辅助管理等职能;(3)职业道德素质与行业自律性。

五、“互联网+”背景下财务会计未来发展形势——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

“互联网+”时代,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在财会领域得以广泛使用和快速发展,各种财务软件的使用缩短了会计人员核算工作时间,使得他们可将更多精力用于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的管理当中去,将会计核算职能和会计管理的职能明确区别划分。因此,财务会计正在逐渐向管理会计方向转型。会计工作重心也逐渐从外部利益相关者转移到内部经营效益的服务中来,更多的关注企业决策、预测、财务筹划等工作,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数据的支撑。

1.由“事后核算”转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

传统的会计工作仅仅只包括会计核算编制凭证、报表。在互联网时代,新兴技术的运用缩减了核算时间,强调了对各种会计信息的分析、评价作用,为企业在业务开展前及进行重大决策时提供了辅助数据支持。现代会计应将会计信息的分析评价作为会计工作的重点,在企业重大决策、未来发展中主动提供财务数据,并积极参与讨论。

2.由“静态控制”转向“动态控制”

传统会计工作受到技术和人员素质等诸多限制,一般都是编制报表,进行静态预算、反馈、预测,使得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得不到保证,不利于企业对数据的正确理解与把握,更无法。在“互联网+”时代,新型企业管理模式及先进信息技术作用下,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可做到沟通无障碍、信息共享,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也有重大的提升,财务人员可以更容易参与到企业活动与决策中去,有效控制企业内部管理。在企业发展全过程中,财务人员也可根据不同的状况,进行适当调整,规避可能发生的风险,、尽可能将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使企业的利润保持稳健增长。

3.由“部分控制”转向“全面控制”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可以做到沟通无障碍、信息共享等,将企业部门的数据融入财务数据中,是财务数据更加全面、具体,各部门也能根据财务数据了解企业发展状况,并能利用数据对企业未来发展做出合理规划。

在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时期,要充分考虑二者的相容性,加大制度保障力度,创造有力的企业环境。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不断优化,使之“互联网+”能够在企业发展中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和效益。

参考文献:

[1]郎东梅.互联网时代财务会计与管理问题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13):274-276.

[2]陈庆莹,钟紫晴.浅谈“互联网+”环境对传统财务会计的冲击与应对[J].经济研究导刊,2017,(28):89-90.

[3]赵扬,武悦悦.互联网时代下的财务会计管理新动向[J].商场现代化,2016,(16):155-156.

[4]王平.浅谈互联网时代的财务会计与管理新动向[J].财经界(学术版),2015,(14):248-249.

[5]焦萌. “互联网+”对现代会计发展的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

猜你喜欢
会计改革财务会计互联网+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新形势下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发展
浅析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
有关事业单位税务会计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会计价值观与会计改革的关系分析
基于预算和财务双重需求的政府会计改革研究
初探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有效建议
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