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PPP项目有关问题研究

2018-03-19 18:35邵改范
中国经贸 2018年4期
关键词:PPP项目法律法规基础设施

邵改范

【摘 要】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经济结构变革速度不断加快,经济增长已经不再单纯依靠投资、进出口和消费三驾马车。PPP项目是新时期政府资本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新模式,对于解决财政压力,发挥社会资源配置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基础设施PPP项目的内涵与特点分析,了解到目前基础设施PPP项目存在的法律体系不完善,缺乏信用契约精神,价格形成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基础设施;PPP项目;法律法规

PPP项目具有收益稳定、项目安全和盈利偏高的优势,但是随着其应用范围的扩大,目前部分PPP项目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包括法律体系不完善,缺乏信用契约精神,价格形成机制不健全等。为有效完善PPP项目的市场发展机制,需要充分改变目前不合理的定价机制,同时解决社会资金效益发挥不充分的问题。据此,通过对PPP项目运营特点全面分析,有利于总结出合理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对于促进该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基础设施PPP项目概述

1.内涵

基础设施PPP项目是一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模式,主要是政府资本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同筹资后实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或者共同提供公共服务。基础设施PPP项目不仅可以提升社会资本发展活力,同时也可以降低政府投资压力,实现地方政府债务压力的减少,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专业管理能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基础设施PPP项目目前已经在社会多个领域实践和发展,有利于增加了社会资本的投资发展机会,带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基础设施PPP项目主要是通过社会基础设施领域的机制创新,进一步实现了社会公共产品供给和公共服务效率的全面提升,最终有利于社会福利的增加。基础设施PPP项目未来的发展空间和发展范围也将不断扩大,基础设施PPP项目的发展机制也将不断升级和完善。在了解基础设施PPP项目内涵的基础上下面将对其特点进行总结。

2.特点

(1)基础设施PPP项目建设以私有部门和公有部门共同合作完成,与传统的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方案相比,基础设施PPP项目也是进行融资建设的专项部门管理,私有资本参与主体负责具体的方案实施,整体的基础设施建设流程与方法并没有过多改变。

(2)基础设施PPP项目的参与主体包括政府部门与社会私营企业个体,多主体参与自然需要相互监督,同时,私企的项目建设主动性与责任性也会大大提升,会更加关注关系到切身利益的基础设施建设效果和进度,因此基础设施PPP项目的参与主体监督管理效果更佳突出,项目建设水平和效率与传统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相比有明显提升。

(3)基础设施PPP项目最大特点在于利益捆绑,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区别于政府单独参与的建设项目,政府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公共需要,而私营企业参与后的项目建设主要目的在于实现个体利益最大化,因此私有与公有的利益捆绑不仅降低了项目风险,同时也实现了互利共赢。参与主体增加和项目建设的盈利性增加都是强化监督管理,激发社会资本建设活力的重要因素。

二、基础设施PPP项目存在问题

1.法律体系不完善

基础设施PPP项目由于是公共建设项目,因此具有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单纯依靠市场力量无法实现有序开展。因此,基础设施PPP项目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加以引导,为新型融资发展模式提供法律维护和支持。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基础设施PPP项目法律体系不完善,PPP项目开展所涉及的各方面法律问题并不能完全纳入法律政策内容当中,部分项目法律关联问题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因此不利于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法律体系不完善导致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法律关系以及项目维护都缺乏正规指导。基础设施PPP项目建设大多涉及金额较大,参与项目的个人很容易运用法律漏洞谋取私利,不利于维护基础设施PPP项目的社会利益,不利于约束项目参与个体行为。

2.缺乏信用契约精神

目前,基礎设施PPP项目实施的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无论是权力还是义务都是通过合同及项目条款来进行约束,项目运行过程中也是以政府为主导。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城市和地区的政府债务压力不断扩大,相对应的是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的社会需求增加,政府压力增加的同时开始出现政府推诿现象,因此PPP项目在私人部门的项目完成后很容易由于政府干预,私人部门无法及时获得报酬,政府方面的工程款项结算拖拉是影响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信心的重要问题。这是政府方面信用契约精神薄弱的主要表现,严重影响了基础设施PPP项目的开展,同时也不利于构建良好的政府形象,此类问题如果重复出现将会严重阻碍未来基础设施PPP项目的发展进步。

3.价格形成机制不健全

目前,伴随着我国PPP项目开展能力和建设经验的积累,部分PPP项目的实践问题已经得到了妥善解决,但是其价格形成机制始终存在较大问题。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本身就属于公共基础设施内容,因此基础设施PPP项目建设的价格形成不能单纯依靠市场调节或者依靠政府垄断,需要建立起双方公共参与的定价机制。目前以政府为主导的定价机制不够灵活,无法有效激发社会资本的项目参与积极性。过度排斥和否定市场价格调节作业也存在重要问题,未能形成兼顾市场与政府力量的价格形成机制是目前的重要问题。

三、基础设施PPP项目对策建议

1.完善法律法规

首先,需要通过法律法规对参与建设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法律明确,避免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权利义务内容模糊导致的矛盾和纠纷;其次,通过法律严格确立惩罚规则,一旦出现违背信用和契约原则的现象,或者损害私人利益的行为,应该通过法律途径积极维权。需要通过法律对违约惩罚进行明确规定,提高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PPP项目的信心。

2.提高国内企业的基础设施PPP项目参与度

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由于对PPP项目了解不充分,因此在国外企业参与的项目竞标中处于劣势。为保护本土企业发展,防止外资企业损害本土企业发展利益,应该提升国内企业的基础设施PPP项目参与度,加大基础设施PPP项目的推广和宣传。通过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PPP项目提升国内企业的发展活力。

3.完善价格形成机制

基础设施PPP项目发展应该完善价格形成机制。政府对于市场化的价格形成机制应该给与积极引导,同时适度调整宏观调控力度,在此过程中政府应该保证价格制定中减少政府支出,政府部门也应该提供补贴,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定期进行项目检查和成本控制,为参与建设的企业提供项目指导和支持,政府主体引导基础设施PPP项目合理的价格机制的形成,同时肯定市场的价格调节能力,发挥社会资本的价格调节优势,不断完善价格形成机制。

四、总结

综上所述,基础设施PPP项目的优势不容置疑,社会资本与政府资本的合作不仅降低了政府单一投资的风险和财政压力,同时也增加了社会资本的投资发展机会,有利于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但是基础设施PPP项目建设也需要针对存在的法律体系不完善,缺乏信用契约精神,价格形成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合理化对策,提升提高国内企业的基础设施PPP项目参与度,积极完善和推进项目发展。

参考文献:

[1]颜锋,张小康,刘子盼. 基础设施投资项目PPP模式下联合体投标问题研究[J]. 中国招标,2017,(37):25-27.

[2]朱梦子. 城市基础设施PPP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7,30(04):23-26.

[3]黄艳葵. 跨境基础设施PPP项目的法律保障问题分析——基于对15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分析[J]. 经济研究参考,2017,(29):43-47.

[4]刘晓飞,董创建. PPP项目采购阶段若干问题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16,(30):243-244.

[5]苏华. PPP模式的反垄断问题与竞争中立——基于美国路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分析[J]. 国际经济合作,2016,(09):76-83.

猜你喜欢
PPP项目法律法规基础设施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前7个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
韩中法律法规翻译研究
韩中法律法规翻译研究
新政府会计准则规范公共基础设施处理
“民间网络反腐热”冷思考
基于风险分摊的PPP项目投资决策与收益分配构建
PPP项目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装配式建筑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