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沛 陈勇 张晶
摘 要:翻转课堂下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是保证翻转课堂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针对现有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的不足,借助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构建基于翻转课堂的学生学习多元评价体系,并将其应用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调查发现,该评价系统对学生学习成效等的提高均有明显效果,对后续科学系统地开展翻转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翻转课堂;学习评价;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8)02-0050-03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之后全球教育界紧密围绕“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1],彻底颠覆了传统课堂,实现了对整个教学活动的重构。我国于2011年开始引进并尝试运用翻转课堂,它以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为焦点[2-4]。国内专门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的较少,但合理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却是决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之一,它能科学、公平地评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促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保证翻转课堂教学效果。[5]
肖夏将交流式评价应用于翻转课堂中[6],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课堂互动和讨论情况、班会和面谈情况、口头测试和网络平台互动情况,缺少对课前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的评价;张涛基于Kirkpatrick评估模型和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7],构建了翻转课堂下学习绩效评价四层次模型,但未设计具体评价指标;王永花针对翻转课堂课前和课中两个阶段[8],构建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三级学习评价指标体系,但该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忽略了结果性评价。
综上所述,现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研究存在以下不足:以宏观理论研究为主,未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考虑具体教学实施可行性,缺乏具体易操作的评价体系实施方案;评价指标虽多,但仍是统一标准,未能提供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因此,本研究以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为基础,将评价体系与翻转课堂的主要环节相融合,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多元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并在实际教学中探索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
一、基于翻转课堂的学生学习多元评价体系的设计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多元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的设计需遵循过程与结果并重、知识掌握与能力发展并重、评价贯穿“翻转”全过程、评价多元化的原则。基于此,本研究注重从多元评价指标的确定和系数分配两个方面,结合翻转课堂教学的各个阶段,构建多元学生学习评价体系。
(一)确定多元评价指标
结合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依据翻转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聚类分析指标内容,初步形成指标类型和指标内容。然后,利用德尔菲法邀请专家甄别筛选,确定指标内容,最终形成如表1所示的翻转课堂多元学生学习评价体系。
1.设定评价维度与实施程序。根据 “过程与结果并重”、“评价贯穿全过程”的教学评价设计原则,翻转课堂学生多元学习评价体系从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两个维度着手,将过程性评价分布于翻转课堂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结果性评价集中在期末进行。
2.将评价目标具体化。以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为指导,从记忆、理解、运用、评价、分析、创造六个维度重新梳理翻转课堂各阶段应达到的认知目标。课前侧重记忆、理解和運用知识水平的评价;课中主要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和互动,评价侧重知识的分析和评价的质量;课后以总结反思、拓展学习等内容为主,评价侧重知识的再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期末的结果性评价涉及布鲁姆认知过程维度的六个方面,评价目标要满足个性化和创新性人才培养需要。
3.设计评价指标。依据翻转课堂不同的评价阶段和评价目标,紧密结合学生学习活动和行为,设计合理的评价指标。(1)“课前”评价指标。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评价指标设置为“课前学习任务完成情况”、“提出疑难问题质量”、“课前小组讨论交流情况”、“知识点梳理质量”。(2)“课中”评价指标。翻转课堂的课中学习活动多样,很难具体确定每项活动的评价指标,但可从小组合作、课堂参与度、学习成效三个方面去评价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另外,为了督促学生在课前认真完成学习任务,课堂上进行课前学习内容的测试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评价指标设置为“课前学习内容测试”、“课堂提问发言情况”、“小组讨论情况”、“小组汇报情况”。(3)“课后”评价指标。翻转课堂课后的学生学习行为主要包括总结与反思、完成课后作业、学习拓展知识、课后讨论交流等。因此,评价指标设置为“课后总结与反思质量”、“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课后拓展内容学习情况”、“课后讨论交流情况”。(4)“期末”评价指标。期末评价强调课程最终的学习成效,全面考察认知目标完成情况,要兼顾学生学习风格和能力发展多样化的特点,设计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因此,本研究设置的期末评价指标为“期末考试”、“学习笔记”、“作品”、“论文”、“自主设计性实验”、“相关竞赛”,学生最终可根据个人学习风格特点选择其中一项作为期末评价指标,打破 “千人一指标”的弊端。
(二)分配权重系数
本研究采用专家赋值法对评价指标权重系数进行分配,邀请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的专家6人(其中副教授以上4人、讲师2人),给每人发放一份评价体系表,他们经独立思考后,分别给出各自对于评价指标系数权重的分配方案,最终进行均值计算得到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如表1所示。
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各占50%的比例,这个结果符合翻转课堂“结果与过程并重”的应然取向。过程性评价中各阶段权重系数分别是“课前”20%、“课中”20%、“课后”10%,这也符合翻转课堂中强调课前和课中学习的应然取向。
(三)明确评价主体与数据采集方式
教师、学生、小组、专家构成了翻转课堂多元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的评价主体,评价数据采集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线上与线下结合,在翻转课堂的各阶段针对不同教学活动,高效完成评价数据统计与分析。“课前”通过课前小组学习讨论报告单,完成学生自我评价、组内成员互评、教师评价数据的采集;“课中”借助手机APP软件、小纸条、纸张测试、课堂小组学习讨论报告单、小组汇报评价量表等,完成教师评价、小组评价、他组评价数据的采集;“课后”借助各种网络教学互动平台,完成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数据的采集;“期末”借助上机考试系统、纸质试卷、学习笔记评价量表、作品评价量表、论文评价量表、自主设计性实验评价量表、竞赛评价量表,完成教师评价、专家评价、学生评价数据的采集。由于翻转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较复杂,形式多样灵活,故关于评价主体与数据采集方式,教师可根据实际课程设计确定。
二、基于翻转课堂的学生学习多元评价体系的实践
本研究选取笔者2016年秋所讲授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公共课,依据表1中翻转课堂多元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级机械类1—4班本科生开展教学实践,下面分别对其评价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一)过程性评价
1.课前。学生在完成课前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可在笔记本上记录学习内容、疑难问题、梳理知识点。课前讨论时,各小组组长、观察员分别负责组织、观察成员讨论表现,记录员在“课前小组学习讨论报告单”上详细记录讨论过程,讨论完后,小组成员间进行互评,分数记录在报告单上,该报告单在上课前一天由组长提交给教师。教师根据小组讨论情况,给出合理的小组课前学习教师评价。课前评价中,教师的小组评价与学生互评各占70%和30%的比例。
2.课中。为了进一步检查学生课前学习效果,教师借助手机APP应用程序,在课堂上完成小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数据,对学生课前学习理解不到位的知识深入分析和解答,在答疑的过程中,教师可利用手机APP或发放小纸条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提问,最终根据APP上的统计数据或小纸条的个数,给予学生合理的提问发言情况评价。小组课堂讨论时,各小组在“课堂小组学习讨论报告单”上详细记录讨论过程,并进行组内互评。教师参与到各小组的讨论中,根据其讨论情况,给出合理的教师评价。课堂小组讨论情况评价中,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分别占70%和30%。讨论完后,各小组进行总结汇报,依据“小组汇报评价量表”,完成他组和教师评价,他组评价取均值占小组汇报情况评价的40%,教师评价占60%。课中评价课堂测试占5%、提问发言情况占3%、课堂小组讨论情况占6%、小组汇报情况占6%。
3.课后。课后学生对课前和课中学习内容的总结与反思、拓展学习,发布于教学互动平台与大家讨论交流,教师根据其发言质量进行评价。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可由学生互评或教师评价。课后评价中,在教学互动平台上的讨论交流占5%、作业完成情况占5%。
(二)结果性评价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从期末结果性评价指标中多选一。参加期末考试的学生,采用“上机”测试的形式,根据学生答题情况给出结果性评价。提交学习笔记、作品、自主设计性实验的学生,需参加答辩,由教师本人、同行教师、学生分别依据评价量表,对其进行评价,教师和学生评价最终各取平均值,按教师评价占70%、学生评价占30%的比例计算学生的结果性评价。论文评价和竞赛评价主要由教师完成,依据论文和竞赛评价量表,对学生论文质量和竞赛情况进行结果性评价。
三、结果与分析
为了检验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多元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实施效果,笔者向参与本次教学改革实践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7份,有效率97.5%。該问卷从学生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学习行为、学习成效四个维度展开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多元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在学生学习态度转变、学习策略优化、学习行为养成、学习成效提升方面均有优势,尤其在丰富学习方式、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善于发表自己看法并讨论、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效果明显。但在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提高书面表达能力方面有待提高。
以上,笔者首先阐述了合理的评价体系对有效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分析了现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研究存在的不足。继而,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多元学生学习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从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两个维度,按照翻转课堂教学阶段,结合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合理设定评价指标和指标权重,明确指出评价数据的采集方式和评价主体,实现了评价过程与结果并重、知识掌握与能力发展并重、评价贯穿“翻转”全过程、评价指标多元化、评价手段易操作。在实际教学实践中,该评价体系在学生学习态度转变、学习策略优化、学习行为养成、学习成效提升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后续教师开展翻转课堂教学评价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途径。但由于翻转教学流程因人而异,教师在实际应用该评价体系时,要注意灵活调整评价指标和指标权重。该评价体系除了可作为学生学习绩效情况的评价标准外,收集的评价数据也能用于教师或学校衡量教学质量绩效的重要依据,达到了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目的,对提升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
教育杂志,2012,(4).
[2]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
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
[3]王红,赵蔚,孙立会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基
于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8).
[4]张立杰,华裕涛.“互联网+”时代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刍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1).
[5]李馨.翻转课堂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借鉴
CDIO教学模式评价标准[J].电化教育研究,2015,(3).
[6]肖夏.交流式评价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教
育科学,2015,(4).
[7]张涛,李兆锋,胡萍.翻转课堂下学习绩效评价模型的构
建[J].现代教育技术,2016,(4).
[8]王永花.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学习评价研究[J].教学与
管理,2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