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运用和畅思想调治月经后期的经验

2018-03-19 16:05罗婧熊曼玲梁迪姜丽娟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思想

罗婧 熊曼玲 梁迪 姜丽娟

摘要:导师姜丽娟教授是全国第三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妇科张良英教授继承人,云南省中医妇科研究中心主任,云南省孙光荣专家工作站负责人。她遵《金匮要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思想,创“和畅”思想,并将其运用到月经病的调治中去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笔者主要总结姜丽娟教授运用“和畅”思想调治月经后期的经验。

关键词:“和畅”思想,月经后期

中图分类号:R271.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8)02-0102-03

导师姜丽娟教授是全国第三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妇科张良英教授继承人,云南省中医妇科研究中心主任,云南省孙光荣专家工作站负责人。姜教授多年学经典、跟名师、做临床,并致力于妇科疾病的防治研究,遵《金匮要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思想,创“和畅”思想,临床临证时灵活运用,常获良效。

1 姜丽娟教授之“和畅”思想

導师认为《金匮》首篇第二条原文开宗明义提出“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体现了仲景4个层面的健康观、疾病观、防病观、治疗观,即应指人体的全身五脏六腑的气血津液与精气充实,输布通达,人体自然健康,不易生病,如此,为医者的目标就是通过充实人体精气,调整人体的气血、津液、阴阳、脏腑之间的稳态,使之和气通达,自然能够预防疾病,也能治疗疾病。这为姜导师的“和畅”思想奠定了基础。《素问·调经论》曰:“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 导师认为“和畅”包括“气血和”、“阴阳和”、“脏腑和”、“志意和”、“寒温和”,该思想体现了人体内环境的和谐、生理与心理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2 “和畅”思想与月经病

导师认为妇女以血为用,以肝为先天,月经的形成有赖肾-天癸-冲任-胞宫[1]的正常功能的发挥,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因此妇女月经病的发生机制核心在于气血失调,肝、脾、肾脏腑功能失调。就“和畅”思想而言,治疗月经病就要调妇女之气血、阴阳、脏腑,使之充实畅达,使“气血和”、“阴阳和”、“脏腑和”、“志意和”、“寒温和”。

3 “和畅”思想与月经后期

3.1 “和畅”思想与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 根据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对月经周期的调节作用,肾气盛,天癸至,任通冲盛,督脉调节,带脉约束,使胞宫血海盈满,应时而下,形成月经。因此,遵“和畅”思想,月经后期,是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功能异常,冲任失充,冲任失畅,失充者充实之,失畅者通达之,然肾中为元阴、元阳,天癸为肾中充实之精气所化,冲任之本在于肾,冲为血海,任脉为阴脉之海,胞宫盈满赖之气血之充盛,故月经后期之治疗应当充实肾精,调畅冲任气血为要。因此临床中月经后期的患者可分为冲任失充与冲任失畅两类,冲任失充者,有肾精亏虚者表现为经期错后,量少,色淡黯,质清晰,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带下清晰,面色晦黯,舌淡黯,苔薄白,脉细沉。也有气血不足者表现为经期延后,量少,色淡红,无块或少腹疼痛;或头晕眼花,心悸少寐,神倦乏力,气短,面色苍白或萎黄,舌淡红,脉细弱。冲任失畅者多有痰湿阻滞而表现为月经周期延后,量多少不一,色淡而黏稠,形体肥胖,胸闷脘胀,恶心欲呕,纳少多痰,舌体淡胖,舌苔白腻,脉滑。

3.2 “和畅”思想与月经周期阴阳转化三期与藏泄二阶段 治疗月经后期当以调整周期为主,然而妇女整个月经周期是体内阴阳变化的过程,因此调整月经周期即调整阴阳[2]。 经后期,胞宫气血化为经血排出体外,胞宫空虚,阴不足,治疗以益肾填精,长阴为要,对应卵泡生长时期,至经间期肾精充满,化生天癸,阴盛转阳,对应卵泡成熟排出,治疗以顺势长阳为要,月经期阳长至极,促使胞宫泄而不藏,排出经血,开始新一轮的阴阳转化,此时的经血为离经之血,治疗故当以活血化瘀,顺势由阳转阴。由此,整个月经期可因胞宫的空虚时藏而不泄和盈满时泄而不藏化繁为简地分为两个阶段,即经后期至经间期为一个阶段,月经期为一个阶段。依照“和畅”思想,失充者充实之,失畅者通达之,使之“气血和”、“阴阳和”、“脏腑和”、“志意和”、 “寒温和。”

3.3 “和畅”思想与月经后期选方 经后期至经间期胞宫空虚,失充者充实之,以充养气血阴阳,益肾填精为主;其中以肾精亏虚为主者以滋补肾阴,养血调经为治疗原则,选方补肾方加减;以气血不足者,治以益气养血调经,方选八珍汤或人参养荣汤加减;以冲任失畅,痰湿阻滞者,治以燥湿祛痰、活血调经,方选苍附导痰汤加减。月经期,胞宫因盈满而泄,恐失畅达,治以活血化瘀,促进经血顺利排出,为新一轮阴阳转化做准备,方选调经方。

3.4 “和畅”思想与方药分析 补肾方:熟地黄、怀山药、女贞子、枸杞子、党参、当归、何首乌、炙补骨脂、炒菟丝子、甘草。[3]方中熟地黄、菟丝子、何首乌、覆盆子补肾填精,怀山药、党参补气健脾益肾,女贞子、枸杞子滋补肾阴,菟丝子、补骨脂补肾阳以阳中求阴。全方补肾阴兼顾肾阳,益精养血。阴阳相应,阳中求阴,则“阴阳自和”;气血同调,脾肾兼顾,则“气血自和”,“脏腑自和”。肾阳虚加仙茅、仙灵脾、巴戟、肉苁蓉;肾阴虚加果杞、金樱子、旱莲草、紫河车;兼血虚者加黄芪、当归;兼阴虚者加炙龟甲;痰湿重加苍术,制半夏,胆南星,生薏苡仁。

人参养荣汤:茯苓、党参、制首乌、当归、甘草、熟地黄、山药、川芎、炒白术、炙黄芪、白芍。方中熟地黄、当归、白芍均养血之品;党参、首乌、茯苓、白术、甘草、陈皮,补气之品,血不足而补其气,此阳生则阴长之义;黄芪、当归益气补血,川芎行气活血;甘草调和诸药。如此,兼顾了气与血、阴与阳之间的自和与平衡。且陈皮、茯苓、白术健脾;当归、芍药养肝;熟地黄滋肾。脾、肝、肾同调,“脏腑自和”。

苍附导痰汤:炒苍术、制香附、茯苓、胆南星(另包,先煎)、炒枳壳、当归、川芎、生山楂、丹参、甘草、陈皮、炒神曲、生姜3片(自备)[3]。方中当归、川芎为血中之气药,辛香行血调经;香附为气中之血药,助归、芎以利气调经;气中之血药、血中之气药,相佐相使,“气血自和”。苍术健脾燥湿;茯苓和中健脾渗湿,治腹中痰湿;南星燥湿化痰,散结攻积;枳壳理气化痰消积;白芥子温中利气豁痰;青陈皮疏肝破气,燥湿化痰;生山楂破气消积,化痰行瘀。燥湿、渗湿、化痰、豁痰、理气、健脾诸法并用,着力祛除痰湿之邪,邪祛正安,“气血自和”,“阴阳自和”,“脏腑自和”。

调经方: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制香附、炒枳壳、苏木、炒川牛膝、泽兰、丹参、党参、甘草、桃仁、桂枝。[3]方中当归补血、活血、止痛,为君药;川芎、赤芍、丹参、桃仁、苏木活血祛瘀调经为臣药;川牛膝引血下行,枳壳理气行滞,以达到气行则血行的目的,为佐使药;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全方理气活血通经,“气血自和”。妇女以血为用,经行赖之气血充和,“气血和”,则月水通调、经行如期。乳房胀痛明显者,加柴胡、香附、郁金等,以疏肝理气,行滞止痛;伴痛经,可加延胡索、五灵脂活血化瘀止痛;若见畏寒肢冷,可酌加炒小茴、吴茱萸、桂枝、台乌温经散寒止痛;若见经色黯如败酱,混杂黏液,气味秽臭等湿热征象,加炒黄柏清热除湿。

4 体会

血是妇女经、带、胎、产等生理的重要物质基础,妇女生理以血为用,在治疗上常以养血为先。妇人以血为本,血病则“经候不匀”,百病丛生。然气为血帅,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气与血关系密切。导师姜丽娟教授“和畅”思想求其“气血和”的思想切实地贴合了妇女的生理及病理特点。

导师认为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重气血必当重脾胃;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精能化气,精能生血,养气血亦当养肾精,精充气血可充;肝藏血,主气机舒泄,调畅气血当调肝。所以,气血要和,必先脏腑和,女子必要重视脾、肝、肾。其次,“百病皆生于气”,情志致病在妇女尤为明显,调畅情志,调畅气机,养性怡情,妇女“志意和”即是养生要法。有了“气血和”、“脏腑和”,加之心情愉悦,“志意和”,适寒热,外邪不受,内邪不生,“寒温和”,“阴阳和”,妇女则可百病不生,身体安康。

参考文献:

[1]马宝璋,齐聪.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2]罗颂平,张玉珍.罗元恺妇科经验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姜丽娟,张良英.张良英经验集粹[M].北京:中原农民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思想
最有思想的句子
谈数学思想在一次函数中的应用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相交线与平行线中的数学思想
集合中的数学思想
有过程才会有思想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转化思想在解中考题中的应用
思想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