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莹
摘 要:高校贫困生进校后,由于环境的改变、缺少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和人格特点,心理问题日益凸显,文章阐述了贫困生的主要心理问题与产生原因后,提出了要将现行的保障型资助模式向发展型资助模式转变,联合社会的力量开展校内外实践活动,帮助贫困生拓展社会资源,同时培养贫困生积极的人格特质,并建立贫困生心理帮扶四级网络,帮助贫困生摆脱心理问题。
关键词:贫困生;心理问题;高校;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8)01-0081-03
一、贫困生心理问题现状
处于大学阶段的贫困生,其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发展成熟,随着生理的成熟、心智的发展和外界环境的改变,他们的心理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笔者从2014、2015这两个年级共选取了120名贫困生,在他们入校时记录下他们的SCL90量表测试结果,进校一年后,当他们进入大二时,再次对他们进行了SCL90量表测试,共获取有效测试结果115份。笔者将前测和后测结果进行比较,发现,贫困生在进校之后,心理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贫困生的心理,笔者与接受SCL90量表前后测的118名贫困生分批进行了小型座谈会,特别针对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和偏执这六项因子分同时升高的25名学生进行了一对一深入访谈,发现他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问题。
(一)自我认知有偏差
笔者发现受测的大部分贫困生进校后,“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该因子的阳性表现主要为:自卑、不自信、被动。这些贫困生渴望交流,然而因为经济问题总觉得低人一等,处处不如人。他们自卑而不自信,敏感而被动,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愿主动融入一段关系,只是被动地接受,害怕受到伤害。
(二)情绪易受外界影响
因为自卑、不自信、被动,导致贫困生在面对某段关系时,时刻会有不安全感,产生焦虑和恐惧,继而出现两种极端情绪。一种当压力出现,关系产生波动时,贫困生的焦虑情绪会愈发明显,同时伴有不可抑制的冲动,难以控制自己的脾气,猜疑、否定外界的一切。另一种情况,当压力出现时,他们会退缩、回避、否定自己、产生悲观情绪,有抑郁苦闷的心境。
(三)自卑易引发两种极端心理
面对困境时,因为自卑,易引发贫困生两种极端的心理。一种是由自卑引发的极端自负,盲目自信,梦想自己将来有一天可以出人头地,物资雄厚,却没能脚踏实地完成眼前的学业;另一种是由自卑引发的极端消极,贫困生面对生活中的困境逆来顺受,不求改变,习惯依赖,依赖国家、学校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而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
二、贫困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
通过SCL 90量表前后测数据的比较,可以发现贫困生初进校和进校一段时期后的心理状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笔者通过访谈,发现引发这些变化的因素包括学校的人文环境、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模式和家庭背景等。
(一)环境的改变,让贫困生对自我产生怀疑
大多贫困生在高中阶段成绩都属于班级中上水平,进入大学之后发现,大家的学习水平差不多,另有一些来自贫困省份的大学生,基础课非常薄弱,比如英语、数学、化学等,原有的学习优势在新环境中荡然无存。除此之外,大学与高中不同,除了学习,课余活动也丰富多彩,许多家境贫寒的学子在大学前接触的个人才能培训比较少,拥有特长的机会也比较少,而在入学之后的各类活动中,许多来自城市家境较好的学生,因为拥有一技之长而在各类学生组织之间表现活跃。强烈的对比,让贫困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二)缺少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家境劣势体现
社会支持从性质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客观的、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另一类是主观的、體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指的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1]。一方面,由于物质的缺乏,贫困生的家庭很难给予他们足够的客观支持,而在学校里,与同学的相处会带入许多物质因素,比如舍友之间的聚餐,海外交流学习的机会,女同学的衣服、化妆品等,家境劣势日益体现,引发贫困生的自卑心理。另一方面,贫寒的家境必然缺乏人脉关系,在面临就业等社会问题时,不能给予贫困生有效的社会支持,让他们感到孤立、无助,加大了负面情绪。
(三)人格特点易引发心理问题
笔者对Y大学2014、2015、2016三年新生心理普查EPQ数据进行了分析(见下表),其中在E量表(内外向量表)上得分小于等于40,且在N量表(神经质量表)上得分大于等于60的贫困生比例比普通学生要高(见表1)。处于这个得分范围的学生性格内向,富于内省,情绪不稳定,有强烈的情绪反应,在气质类型中划分为抑郁型。具有这种人格特征的学生在面对压力时,容易引发心理问题。
三、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转变资助理念,从保障型向发展型转变
目前的资助体系偏重解决贫困生的经济问题,为他们提供物质保障,属于保障型资助模式,以无偿性资助为主。贫困生虽然得到了经济资助,但因其无偿性,在心理上会感到一定程度的羞耻,从而引发自卑。保障型资助不利于育人功能的发挥,弱化了贫困生的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助长了依赖心理,所以,应转变资助理念,从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变,从以无偿性资助为主转向公益实践类资助为主。高校要整合各类资源,与各类专题教育相结合,大力培养贫困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1.加大奖励性质助学金比例。在进行奖助学金评比的时候,往往有贫困生主动表示愿意放弃高额助学金,而去争取低额奖学金。奖学金带有奖励的性质,是对他们能力的肯定,能为贫困生带来荣耀感和心理满足感。所以,在给予贫困生物质资助的同时,要关注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给予他们支持和引导,使外部激励更好地转化为自我激励[2]。
2.增加管理型、技能型勤工助学岗位数量。高校现行的勤工助学崗位多以劳务型为主,学生在岗主要付出体力劳动,专业技能含量较低,贫困生仅仅是为了一份报酬而参与勤工助学,个人成长很慢,同时也浪费了人力资源。勤工助学作为学生校内实践的最大平台,应将勤工助学与学生的素质拓展、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减少传统的劳务型岗位,增加管理型、技能型岗位数量,让贫困生在勤工助学的同时,既获得了经济支持,又锻炼了能力,得到了成长,从而提升自信和自尊。
(二)拓展贫困生的社会资源,促进教育公平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指出,一个人拥有的社会资本量,既取决于他可以有效调动的关系网络的规模,也取决于与这些网络相关联的各种人拥有的资本的数量[3]。社会资本一方面通过代际传递获得,家庭的社会资本占有量有助于家庭成员得到各种社会资源。贫困家庭占有的社会资本相对贫乏,因此贫困生通过家庭可获取的社会资源也比较少;另一方面,社会资本可以通过个人的后天努力获得。因为自卑等各种负性心理问题的影响,贫困生关系网络的规模相对较小,通过个人努力可获取的社会资本也相对匮乏。综合上面两点,贫困生在各类社会资源的获取上处于弱势,社会资源的匮乏易引发贫困生的偏激、消沉、抑郁、自卑等各种心理问题,贫困生会更加封闭自己,社交网络愈发缩小,社会资源愈发匮乏,如此往复,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学校的资助工作不仅仅要解决贫困生的经济问题,更要多方拓展贫困生的社会资源。
1.增加实践类活动,拓展贫困生校内资源。只有通过人际交往加入各类社会网络,才能获取多样的社会资源,因此,拓展人际关系是贫困生进校之后首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贫困生因为自卑而封闭,人际面很窄,限制了交友圈,更谈不上去有意识的拓展人际关系。一方面,学校应针对贫困生开展人际关系与沟通培训,锻炼贫困生的交际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应为贫困生提供多样的实践舞台,推动他们主动接触各类校内学生组织,积累校内资源,让贫困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积累人脉,同时提升能力和自信。
2.联合社会力量,拓展贫困生校外资源。研究表明,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有一部分来源于对就业形势的不确定和对步入社会的恐慌。他们背负着家庭的压力和希望,毕业后,比一般学生更想获得一份好工作来减缓家庭的经济压力。然而,没有任何社会资源的贫困生走上社会后,因人脉的匮乏,可能会面临各种不公正的境遇,从而加重他们的心理问题以及毕业前的焦虑情绪。利用学校的行政力量,可以为贫困生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整合多方资源,将贫困生推送到社会的大舞台上去进行磨炼。一方面,开展创业创新论坛或是优秀学子交流会,邀请从贫困生中走出去的成功者走进校园进行经验交流,为贫困生带来自身对社会的感悟;另一方面,带领贫困生开展社会类的创新实践活动,走入企业,走进社区,走向社会,让贫困生亲生去体验社会百相。通过不断磨炼帮助贫困生积累人脉和资源,同时使他们更进一步了解社会,为贫困生将来走入社会打好基础。
(三)转变认知,培养贫困生积极的人格特质
引起贫困生各类心理问题的根源在于贫寒的家境为贫困生带来的挫折感以及对自我偏颇的认知。在著名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于1966年向美国国会递交的《关于教育机会平等性的报告》中指出,受种族肤色等因素造成社会地位的影响,处于弱势的学生,自我评估比较低,他们觉得环境过于强大,不可能通过教育改变他们的人生。贫困生是高校中的弱势群体,生活的窘迫让他们对自己的前途缺乏期望,意志消沉,甚至形成了等、靠、要的生存习惯。只有改变他们不合理的认知,帮助他们培养积极的人格品质,才能激发他们前行的动力。
1.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引导贫困生正确对待贫困,正确认识自我。因为贫穷,让贫困生同时面对生命的尊严和生活的压力,他们既需要面对生活的窘迫,又不愿在贫穷面前放下自尊。因此,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我国传统文化的力量,丰富学生的内在,转变贫困生的认知,让学生在当今浮躁的社会中正确地对待物质,积极地面对一时的困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了解暂时的贫困有助于他们的成长,将阻力变成前行的动力。另一方面,帮助贫困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探索体系,发现并展现自我优势,转自卑为自信,建立积极的信念。
2.丰富贫困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并且学会对情绪的自我管理。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是培养其人格的最有效途径,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其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4]。一方面可以通过丰厚的校园文化实践活动增进贫困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另一方面,可以选拔一批优秀的贫困生进行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作为朋辈心理辅导员与贫困生进行心理互动。通过朋辈心理辅导员,在贫困生中设立心理成长小组,让他们学会积极主动关注自身的心理发展、情感体验。同时,为小组成员提供安全、私密的环境,让他们在小组中充分认识和了解自己,调整处理好与其他组员之间的关系,并且可以把这种成功的经验和良好的情绪反应迁移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去。朋辈心理指导员与贫困生有着相仿的背景、相同的年龄,更容易走进贫困生的心理,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去感染贫困生,为他们带去积极的情绪体验。
3.塑造贫困生积极的人格特质,提高耐挫力。由于自我认知失调,贫困生容易自卑,忽略自己的优点,对自己一味否定。因此,需要针对贫困生开展专题团体心理辅导,为他们搭建锻炼平台,有助于帮助他们挖掘自身潜能,培养积极的人格特质,比如爱和奉献、乐观和希望、感恩和团队精神等。除此之外,应鼓励贫困大学生积极参加科研或者是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提升专业水平,开拓专业视野,培养好学、钻研的科学精神。具有积极人格特质的个体会有着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勇敢面对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攻克挫折和困境[5]。
(四)建立贫困生心理帮扶四级网络
现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比较保守,一般是当学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时,再进行心理帮扶,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就像医院,有问题的学生进行治疗,对于亚健康人群并不关注。学校应转换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事后的治疗,更应该关注事前的预防,建立针对贫困生的心理帮扶四级网络。第一级是朋辈心理指导员。他们作为贫困生的心理成长伙伴,及时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动向,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学生中间的桥梁和纽带[6]。第二级为班主任教师。他们是一个班级的铸魂者,而且是各项资助政策的具体解释者和执行者,在进行各类奖助学金评比时,必须坚守公平、公正、公开的宗旨,既关注贫困生的个人隐私,又做到班级氛围的和谐团结,为贫困生的心理成长奠定基础。第三级是学院的辅导员教师,他们手中握有大量的校内资源,可以为贫困生提供展现的舞台,实践的机会,有助于贫困生的自我突破。第四级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一方面需要为前面的三级所涉及的学生和教师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培训,另一方面应在全校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利用课堂这一教学渠道让贫困生获得心理健康的全面知识,并为贫困生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保证贫困生心理帮扶四级网络的通畅运行,可以有效地改善贫困生的心理状况,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249.
[2]钱春霞.高校资助育人有效性的心理学思考[J].教育评
论,2016,(7).
[3]杨善华,谢立中.西方社会学理论:下卷[M].北京:北京
大学出版社,2006:171.
[4]周敏.积极心理学视野下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24).
[5]胡佳新,蒋明宏.积极人格特质:当代大学生逆境生存的
“抗体”[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2).
[6]何思彤,葛鲁嘉.高校朋辈心理辅导时代转向的理论条
件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