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图 /中科院)
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孙强研究员率领以博士后刘真为主的团队,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克隆技术方面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北京时间1月25日,国际生物学顶尖学术期刊《细胞》在线发表了此项成果。
世界首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于2017年11月27日在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的非人灵长类平台诞生。12月5日,第二个体细胞克隆猴“华华”诞生。该成果标志着中国率先开启了以体细胞克隆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新时代,实现了我国在非人灵长类研究领域由国际“并跑”到“领跑”的转变。
隔空移物、悬空而卧……这些科幻或武侠小说中的常见场景有望通过操控声波来实现。一项最新研究称,科学家已能用声波让一个直径为2厘米的小球悬浮在空中。
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美国《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论文,介绍了他们的最新技术突破。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声波旋涡,结构类似龙卷风,外闹而内静。他们利用这一技术和频率为40千赫的超声波,成功让一个直径为2厘米的聚苯乙烯小球悬浮起来。
通过操控声波,不仅能让物体悬浮起来,还能牵引物体,这被称作声波牵引束。该技术可应用在多个领域,如遥控进入人体的药物胶囊或微型手术设备、在不接触的情况下移动易碎物品等。
1月 20日,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网页上公布了该局对华中农业大学提交的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安全性和营养评价报告咨询的卷宗及相关信函,通知华中农业大学该局已完成对“华恢1号”安全性评价的咨询,这意味着“华恢1号”及其衍生品种的大米和米制品已可以出口美国,且能进入其市场面向普通消费者直接销售。同时,这也表明我国检测机构对“华恢1号”水稻进行的食用饲用安全评价以及营养评价的实验方法和数据,得到了美国相关机构的完全认可。
1月9日11时,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高景一号03、04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中国航天2018年首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任务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自主发展的商业遥感卫星星座的第二次发射,目的是探索实现我国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商业化运营。高景一号03、04星具有0.5米级高分辨率,可实现连续条带成像、多条带拼接成像、立体成像、多目标成像,具有宽覆盖、多目标、多模式、快应用等特点。卫星完成在轨测试后,将为全球用户提供遥感数据服务和应用系统解决方案,以及针对国土资源调查、测绘、环境监测、金融保险和互联网行业的增值服务。高景商业遥感卫星系统首批4颗0.5米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完成组网,标志着我国首个0.5米级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星座正式建成。
使用医用纱布包扎伤口是最常见、最常规的止血方法,其机理在于纱布吸收了血液中的水分,使血细胞、凝血因子等浓缩,从而促进血液凝固。然而,传统医用纱布对血液过量吸收的问题被长期忽视,往往致使伤口出血过量,严重时患者依然会因失血过多而导致死亡。最近,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不吸血的止血纱布。
中科院化学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实验室赵宁、徐坚研究员课题组与南方医科大学教授邵龙泉合作,从材料(纱布)亲水和疏水的角度设计出一种全新概念的止血材料,解决了传统纱布在使用过程中吸血过多的问题。与传统医用纱布相比,新型止血纱布可显著降低失血量60%左右。此外,使用新型止血纱布在颈动脉出血情况下可使实验白鼠存活时间延长约40%。这种纱布有望为患者争取更多抢救时间。
1月19日12时12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的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圆满完成“一箭六星”发射任务。这是该火箭继“一箭四星”“一箭五星”连续发射成功后,又一次多星发射的突破,也是它的首次全商业发射。
长征十一号火箭总指挥杨毅强表示,这次发射的6颗商业卫星涉及4家用户、多种用途,发射服务样式复杂。任务的成功意味着长征十一号的商业发射服务流程和服务配置得到进一步提升,将会为众多商业卫星的发射提供更好的选择。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赖仞团队破解了蜈蚣“以小搏大”征服巨大猎物之谜,该研究有助于临床救治被蜈蚣叮咬中毒导致的心肌衰竭等严重症状。相关研究成果1月22日在线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研究人员发现,金头蜈蚣可以在30秒内快速制服并捕食比自己体重大30倍以上的猎物。这一惊人的捕食效率是由于蜈蚣毒液中含有钾离子通道KCNQ抑制剂毒素SsTx。SsTx通过阻断KCNQ导致猎物大脑、肺及心脏功能障碍,从而高效捕食猎物。被蜈蚣咬伤能导致心肌衰竭甚至偶有死亡病例。该团队基于蜈蚣捕食巨大猎物的分子策略,利用临床药物瑞替加滨治疗因被蜈蚣叮咬中毒导致的心肌衰竭在疾病动物模型上取得良好效果,为该类疾病提供了治疗手段。
美国研究人员日前开发出了一种新型血液检测方法,能一次查出尚未扩散的8种常见癌症,朝着实现通用型早期癌症检测的方向迈出一大步。
这种名为Cancer SEEK的无创检测方法由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员开发,能通过检测血样中16种与癌症相关的基因突变及8种蛋白质,查出卵巢癌、肝癌、胃癌、胰腺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肺癌与乳腺癌。
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报告称,他们利用1005名癌症尚未转移的患者以及85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了测试,发现该方法的特异性为99%,这意味着健康人被误诊的可能性不到1%。
目前各发达国家都在竞相为未来的纳米工厂开发新技术,并期望有一天像流水线作业一样,利用分子机器来分析生物样品或生产药物,但传统方法需通过添加酶、DNA链或借助光的作用将模块激活,借助这种生化开关让纳米机器人执行某些任务,例如摄取和运输分子,快则需要数分钟,慢则需要数小时。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合成生物系统物理系主任弗里德里希·西麦尔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通过施加电场,首次成功实现电控纳米机器人,新的驱动技术比以前的方法快10万倍。西麦尔介绍,新驱动技术的原理很简单:DNA分子带有负电荷,通过施加电场,生物分子就可以移动。这项新的研究成果已作为封面文章刊登在1月19日的《科学》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