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愈机制”是个创新的概念

2018-03-19 20:08邢莉
关键词:族群讲座民俗

邢莉

(中央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北京 100081)

张举文教授是中央民大的老朋友,2007年在我们的博士点刚成立不久,就不计报酬地来做讲座,与大家交流。这次讲座之前,他对我说,他在别的地方做了很多场讲座,其实这个题目是他最想来民大讲的。刚才在讲座之前,他仔细问了在座的20多位同学分别是哪个民族的。我今天真的没有想到张教授会提这么一个选题,因为“民族”是个敏感的符号,而且也是涉及到许多学科的概念。这个概念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在我们的教科书和著作中已经成为颠扑不破的概念,而“民俗认同”这个概念可以说是石破天惊,颠覆了已有的概念。他提出这个新概念的原因是因为,他认为西方的“民族”是近代建构的概念,是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的概念。而他提出的“民俗认同”中的群体或族群概念并不是我们头脑中已有的概念,所以,我说他提出的这个概念是具有颠覆性的,需要我们消化和学习。正是因为这个概念重要,其挑战也更大,为我们今后的民俗研究带来新的挑战。在此,也希望张教授能做出具体的研究样板,供大家学习参考。

在中国,“少数民族”概念也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构建起来的。事实上,有些民族的内部差异很大,同一民族在不同地区的差异有时大于与其相邻的其他民族的差异。这些也说明历史上的族群形成和差异都是基于地域文化。因此,张教授提出在“民”与“俗”的问题上,要关注以“俗”所形成的群体或族群传统,而不是基于以“种族”为前提的“民”。这其实也要求我们去做田野。另外,张教授也提出“民”和“俗”都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

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了“文化自愈机制”这个概念。这是一个创新,不管我们怎么理解它,这个概念是强调文化的自愈机制和功能,它可以康复和再生。无疑,这是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常说文化传统的传承性、变异性等,但是,我们没有说出它的自愈性。可能是因为时间原因,今天张教授没有深入展开讨论这个问题,我们期待能读到他的更多的有关论述。

(张举文教授当场补充:“我在2015年的《美国民俗学刊》中讨论和运用过‘民俗认同’的概念,文章题目是‘美国华裔文化的形成:散居民民俗和身份认同的视角与反思’。这篇文章的中文翻译发表在《文化遗产》2016年第4期,随后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16年第10期全文转载。另外,美国《西部民俗》2017年第2期是有关中国非遗的专刊,里面有我的关于文化自愈机制的界定和讨论文章。”)

猜你喜欢
族群讲座民俗
冬季民俗节
民俗中的“牛”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新兴族群的自白
民俗节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汉德森 领跑年轻族群保健品市场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高句丽族群共同体的早期演进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