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婷然,赵春兰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中国近代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产生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辛亥革命以后是其明显标志,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期。这个时期的园林不能不受到这个特殊时代来自各个方面的影响与冲击,西方造园理念和技术不断涌入我国,传统园林的转变逐步催生了中国近代公园,这个时期的园林已经转变为不是孤立的艺术品,而是与广大人民息息相关的生活必需品,中国近代公园成为反映时代面貌的显示器。
印山公园作为20世纪初期我国内陆地区的地域性近代公园,由于历史的原因已逐步淡出人们视野,对其关注和研究甚少,基本没有正式刊发的有关印山公园的文献资料,深入研究讨论了印山公园产生背景、造园特点及公共化嬗变过程,从历史角度对全面系统了解四川近代公园发展历程具有重要意义。
印山公园位于四川省武胜县中心镇,于1926年修建次年建成,公园规模约2 hm2,被誉为“川北名园”,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行政建制调整,1971年公园废弃改作武胜县丝厂附属园林,目前仅保存了部分园林建筑。
由于印山公园属于四川早期比较典型近代公园,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2013年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会同四川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印山公园开展考察调研和古建筑测绘,拟再现印山公园的基本历史原貌。
1.2.1 文献检索查阅法
根据课题的研究对象,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途径查阅相关论文、期刊、杂志、书籍以及相关法规条例,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为本文的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2.2 多学科综合研究
通过多学科多领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造园活动不仅受当时国内外的造园理论影响,同时还需考虑其造园的社会背景,将涉及政治、经济 、文化等各个社会领域。因此,本文将综合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建筑学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相关研究。
1.2.3 实例调研与分析
实地测绘四川省武胜县中心镇,测绘内容包含印山公园的空间布局、材质用料、植物配置等,并对中心镇传统空间布局与相关重点历史建筑等进行详细调研与记录。以印山公园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其造园背景、历史经过、造园特征、园林要素、服务功能等多方面信息。
1.2.4 信息采集与访问
将文献研究的结果和实地调研的状况进行结合,实地考察研究印山公园及其所在中心镇,通过访问当地文管所等相关部门,获取民国时期相关史料,包括文献、地图、图片资料,为论文写作提供重要素材,并通过亲身调查、摄影、座谈口访等方式,获取相关的一手资料。
1.2.5 知识归纳总结法
结合文献理论研究成果和实地调研一手资料进行资料整理和归纳总结,使调研材料逐渐系统化,在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和剖析印山公园公共化嬗变,分析归纳民国初期印山公园公共化的特征,探讨其价值与意义,最终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
四川由于地处中国西南地区,深居内陆,加之四川盆地的特殊地形条件限制,20世纪初期四川的文化及思想较为封闭、独立,思想意识的传播不便,生产发展也自成系统,由此公园理念的传播不易,公园建设的推动自然不及东部沿海及沿江口岸地区,四川地区最具有影响力的近代城市公园就只有成都的少城公园,成都少城公园始建于1910年,开放于1911年,是四川最早、最具标志的典型近代公园。
由于受西方公园发展理念和成都少城公园的影响,1926年武胜县知事徐舒提出了将原县署后花园改造为公园的设想,得到地方军阀和社会贤达士绅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纷纷出资出力推动建园进程,仅一年零两个月便告竣工,向公众开放,该公园因与嘉陵江东岸的天印山遥相对峙而被命名为印山公园。
据本次调查考证,印山公园于1927年修建完成,公园充分融合西方公园发展理念和传统巴蜀园林思想,印山公园设计精巧,布局合理,结构艺术,工艺精湛,是园林中的精品,被誉为“川北名园”。印山公园之所以名扬远近,首先在于理念先进,将公园理念率先引入到川北公园建设中;其次,印山公园设计精美,它依附城郭,因势就形,或垒山、或凿池、或置楼、或构亭,布局精巧,移步换景,颇具有江南名园的意趣。建成后的印山公园内空间建造内容丰富,园中三亭,镜心亭正气、螺黛亭奇美、茅亭拙中带巧;四时景象,各具其妙,楠木干霄、修竹拂云、疏桐流响、梅蕊溢芳、罗汉松雪中苍苍、花间径月下杳杳。
20世纪初期西方科学、技术、文化等大量涌入,中国造园受到西方风景园林理论的广泛影响,“中西合璧”的新风格逐渐形成,但印山公园地处我国西南内陆地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和西方园林理念传播滞后的制约,使其保留着浓厚地方传统文化特色,明显区别于受西方园林影响深厚的北京、上海、广州以及沿海等许多大中城市的近代公园,是我国20世纪初期内陆地区新建近代公园中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性近代公园,也成为四川最早建成的近代公园之一。
印山公园原为武胜县官署花园,20世纪初期,受当时积极的民主进步思潮和西方国家近代公园发展理念的深刻影响,利用原有官署花园传统园林的基本骨架,通过在原有基础上扩大规模、增添景观、完善建筑小品等系列措施,重点在公园内增加了文化教育、体育运动、休闲健身、广场集会等社会服务功能,使其逐步由官署私家园林向为民众提供公共服务的近代公园嬗变。
据调查考证,印山公园1926年修建时,先后在公园内规划建设了图书馆、幼儿园、体育场、纪念碑、集会广场等社会公共属性构筑物,同时还以诗词、楹联写入公园,以书法、绘画描绘公园,以雕刻、石刻装饰公园,以戏曲、茶道充实公园等,都表现出近代公园具有相当浓厚的文化元素,充分发挥了园林改善人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生活的作用,形成了位于城市、民众可自由享用、符合市民游憩及进行各种文化活动的公园,公园的性质、内容及形式等迥异于以往公共活动的游乐地,基本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公园公共服务功能,成为当时比较典型的近代公园。
印山公园内建筑物众多,包括多个不同功能、不同形态的建筑物,其建造内容及时序在《新修武胜县志》中被记述道,“……广约数十亩。其中建筑首假山螺黛亭,次船房,望农轩,再次镜心亭。幼稚园、仙人居、大仙祠、图书馆。泊一楼名可人,为行吟之所。其最后成者,城堞上之定远楼”。印山公园建筑工艺精湛,建造材料好,建造技艺精巧,“凡诸工作,或砌以石,或甃以砖,或纯用材木结合构造,俱极精巧”。据本次调查考证,印山公园主要原料建筑物传承了川北地区建筑风貌特点,整体以木质结构为主,充分运用了四川木质结构建筑的工艺和手法,形成的各类园林建筑小品质量精良,目前保存下来的部分园林建筑物结构和功能完好,是四川传统木质园林建筑工艺的典型实例。
印山公园中园林植物品种丰富,一部分是由原县署后花园中保留下来的前人所种古木,如遮盖了半边天的古柏、桂树和巨大的黄葛树,以及古榕、桂花树等,其中一棵大青枫,树龄约数百年,两人牵手才能合围;另一部分则是新种植的植物,如银杏、紫楠、茶树、菊花、兰花、梅花、竹林、黄桷树、青果树等等。公园内通过栽种不同季节的园林植物,使公园四季可观赏花木之景,四时景象,各具其妙,楠木干霄、修竹拂云、疏桐流响、梅蕊溢芳、罗汉松雪中苍苍、花间径月下杳杳。如花圃中种植了四季花草,春茶、秋菊、夏兰、冬梅,四时不绝。植物配置方式具有传统巧思,园林植物多与建筑小品搭配,进行植物配置形成具有传统园林意蕴的景观,建筑与植物相映成趣。如螺黛亭的周围有紫荆花林环抱,绿树荫浓,花开之春,丛丛簇簇,红艳欲滴,螺黛亭便在美的簇拥之中。从园林植物景观角度来看,当时园林植物景观主要还是传承巴蜀园林之精髓,但也受西方园林影响新增了花圃等园林成分。
印山公园于1927年在四川武胜县建成,成为当时地域性自创近代公园,在川北地区成为名噪一时地方公园,对推动地方社会发展变革和转变民众思想产生了积极作用,在四川近代公园发展历程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由于我国民众长期受封建思想熏陶和影响,中国普通劳苦大众一致都把园林作为一种艺术品或者奢侈品来看待,大多认为只有统治阶层和地主富豪才能享受园林,因此往往把很多代表性园林分别叫皇家园林、官署园林、私家园林等,是民众既不可望也不可及的奢侈品,完全没有任何机会体验园林风采和魅力。印山公园1927年在偏远的四川武胜县中心镇建成,成为当时轰动一方的大事,并且公园完全向社会开放的属性,吸引了普通民众首次真实地体验了中西方文明结合的近代公园,民众不仅拓宽视野增长了见识,还享受了以前根本不可能享受的园林艺术,改变了对传统僵化封建制度的认识,不同程度的促进了公园周边民众思想观念转变,追求民主进步、科学文明、改变社会的思潮不断涌动,对推动区域社会进步产生较为明显的作用。
以公园为代表的公共空间还强调它的教育功能。印山公园通过在公园内设置教育场所,同时也设置寓教于乐的游乐空间,使印山公园成为塑造新型国民的教育空间,达到开启民智、强国强种、塑造文明国民的目的。公园内开展了系列教育活动提高了全民文化素质,如开办了学校幼儿园,教育全民的教育观念发生了转变。公园建成后,搞了大合唱、体育运动会等系列文体活动,提高了老百姓的素质,身体素质,思想意识。社会改革者也试图通过新型的公共空间,培养城市公民对新的世界观的认同。同时,通过向大众开放公园中新型娱乐和休闲形式,从而祛除传统社会中不良的习俗。
印山公园内专门的教育空间,包括图书馆、幼稚园。城市居民可以从图书馆借阅书籍、报刊;幼稚园则培养着下一代城市公民,一定程度上促进该地近代教育的普及。园中的一些游乐空间也具有教化国民的目的,如园中设置了具有特殊意义的景观小品,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公共体育场的设置作为体育设施也旨在增强国民身体素质,促进国民体质健康。
在传统封建社会的中国,社会等级层次森严,公共活动场地完全由统治阶级占据管理,然而民国初期兴起的近代公园已完全不同于封建社会封闭式的传统园林,已是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公共园林空间,成为当地民众公共活动场所,有着民众公共活动的“容纳器”之称,是民众意愿表达、思想交流的重要载体,具有很强的社会功能属性。
印山公园1927年建成后,正处于民族矛盾突出、民主思潮涌动、社会动荡不安的年代,在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下,广大民众,尤其是知识分子和民众经常在公园召开具有政治倾向的集会,民众可以借助公园这样的公共空间,表达其对主权和民主理念的信仰和追求,公园也成为当时社会事件的重要发生场所,如群众集会等。例如,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大合唱……印山公园成为民众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场所,从间接角度有力推动了社会民主与进步,对川北地区的公园建设以及民主科学思想的启迪产生了重要影响,是近代四川的政治变革微观的物化体现。
公园成为近代文明生活的象征,也就成为展示近代生活新事物的舞台。受近代西方的影响,印山公园的内容中出现了一些公共设施,包括具有近代特色的公共图书馆、公共体育场、幼儿园、学校等,反映了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知识阶层和城市市民对公园新功能的需求。印山公园的开放,使其作为向公众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向民众提供了近代化的生活空间,也促进了国民生活的近代化转向。印山公园集休闲、娱乐、教育、运动、文化功能于一体,为武胜县的民众提供了一个舒适宜人、有益健康、启迪民智、陶冶民德的优美环境,满足了民众放松身心、享受自然、接受教育、强身健体、社交聚会等多方面的需求,改变了当地城市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心态。
印山公园建成后被誉为“川北名园”,是四川乃至我国西南内陆地区近代公园,也是四川20世纪初期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反映了四川近代公园的发展历程。印山公园是古典园林在我国近代的转型变化与发展,是大众园林审美趋向的直接表现,也是由封闭独享向开放共享的形象标志,成为20世纪初期我国内陆地区城市园林的主要形式,体现了适用为度、适时而变的巴蜀文化精髓,而且在近代公园中还充分体现了对自然山水审美取向和西方国家公园理念的相互融合,是川北方地区近代历史的见证。印山公园在国初期特定历史时期,由政府主导建设的开敞活动空间,公共性与公开性也成为当时民主民权的形象表征,公园成为各个方面民众群体集会、体育运动、大众教育、工商博览展示、游憩观光等最佳的活动场所,在民国初期普通民众缺乏话语权的时代,公园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广大民众表达公共意愿、交流进步思想的重要载体,发挥了除公园本身功能以外社会功能属性,不仅具有地域特色近代园林艺术意义,还具有促进社会变革与进步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 朱钧珍.中国近代园林史(上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3] 杨秉德.中国近代城市与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4] 陈蕴茜.论清末民国旅游娱乐空间的变化——以公园为中心的考察[J].史林,2005(05):93~100.
[5] 李德英.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生活:以近代城市公园为例[J].城市史研究,2000,第19-20辑:127~153.
[6] 张鸿雁.城市空间的社会与“资本文化论”——城市公共空间市民属性研究[J]).城市问题,2005(09):3.
[7] 李德英.公园里的社会冲突——以近代成都城市公园为例[J]. 史林,2003(01):1~11.
[8] 陈晶晶.近代广州城市活动的公共场所——公园[J].中山大学学报,2000,20(03):116~126.
[9] 刘曦婷,周向频.近现代园林史遗产价值评价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4(04):10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