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培涵
(莆田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莆田,351100)
中国共产党历来坚持反腐倡廉。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新形势下我国腐败问题的新情况新特点,从反腐倡廉入手加强党的建设,系统地提出了一系列“习式特色”的新思路、新观点、新理念、新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以反腐倡廉作为其执政的切入点,把反腐倡廉提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近年来,一些国家的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我们要警醒啊!”[1]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中则指出:“腐败是社会毒瘤。如果任凭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亡党亡国。”[2]5在2015 年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他又一次提出:“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为了避免‘亡党亡国’。”[3]因此,反腐倡廉“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腐败问题的危险性(亡党亡国)阐述,是其反腐倡廉思想形成的逻辑出发点。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一直与腐败作坚决斗争。腐败涉及亡党亡国问题,反腐倡廉是党执政必须要抓好的重大任务,从毛泽东到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都极为重视党风廉政建设,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是对前人的继承与创新,也成为其执政的切入点和突出点。
第一,反腐败夯实执政根基。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和腐败水火不容。腐败动摇的是党的执政根基,恶化的是党的形象声誉,使得党的纪律涣散,制度废弛,令不行禁不止,党内呈现一盘散沙状态,没有任何的战斗力、凝聚力。所以中央一直强调,反腐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如果任凭腐败问题滋长蔓延,必然会亡党亡国。因此要坚决反对腐败,坚持反腐倡廉,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夯实执政根基,才能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
第二,反腐败凝聚民心。古语讲“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腐败有损人民群众的利益,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社会不公、不平等问题必然突出。这些年来社会对腐败问题高度关注,一方面表明腐败问题十分严峻,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也表明反腐败是民心民意。“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反腐败既然是民心民意,那就要给予有力地回应。我们党能否取信于民,在反腐败问题上能否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就是最大的民心民意。
第三,反腐败关乎“中国梦”的实现。腐败会丧失党心人心民心,丧失精气神,导致社会风气败坏。在我们国家和民族历史上有过因腐败而致挨打的惨痛的历史教训,我们必须牢记于心。一个腐败滋长蔓延的国家民族是看不到希望和前途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也是人民幸福安康之梦,但是如果中国梦是建立在腐败之上,那么这个“梦”就是虚幻的梦,就是坍塌在原地的梦。因此,反腐败的着眼点不仅仅是当前,更是中国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为着“中国梦”的实现。
第四,反腐败体现了党的政治诚信。腐败现象是侵入党和国家肌体的病毒,反腐败是我党在长期建设发展进程中对人民的庄重承诺,是党面临的一项重大考验。我们党早在建党初期对这种考验就有清醒的认识和判断,从毛泽东同志的“周期律”、“两个务必”,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从严治党、“老虎”“苍蝇”一起打,从刘青山、张子善到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我们党反腐败的立场、决心是坚定不移的。不让腐败分子在党内有藏身之地,这是对人民庄重的承诺。只要存在腐败,不管谁搞腐败,都会被追究惩处。制度纪律不能成为“稻草人”,也不能成为聋子的耳朵,靠的就是反腐败。这是党纪国法的体现,也是政治诚信的兑现。
腐败问题不仅败坏了社会风气,也威胁到我们党的执政根基。面对腐败的滋长蔓延,必须进行“强力”反腐,即“治标”,使得官员“不敢腐”。治标,突出强调的是“惩”的功能。在当下腐败比较严峻的情况下,先治标,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为“治本”赢得时间。习近平总书记清醒地看到这一点,对腐败现象进行强力反腐。
1.猛药去疴、重典治乱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4]在腐败存量巨大、腐败现象高发的情况下,必须进行严厉惩治,才能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也表明了中央要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的坚定态度与决心。
猛药去疴、重典治乱,对腐败保持高压态势,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事实证明,反腐败斗争不是请客吃饭、做文章、绘画绣花,惩处腐败分子必须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进行反腐败斗争。要严格查处各种违法乱纪行为,严惩各种贪污腐败案件。同时坚持治病救人,对党员干部身上的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做到“咬耳扯袖,红脸出汗”。
猛药去疴、重典治乱,是坚决去除各种特权现象。特权就是越过法律、法规之上的特殊的权利,是普通人不能享有的权利,是与公平、正义相悖立的,因此反腐败必须反对各种特权。特权也是一种腐败现象,它破坏了社会公平公正,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危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动摇了党的执政根基。因此,要清醒地看到特权问题的危害性、破坏性,猛药去疴、重典治乱就要摒弃特权思想,禁止特权行为,消除特权现象,净化政治生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做到零容忍态度不变。”[2]102所谓零容忍,就是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坚决查处一个;对腐败行为,发现一起坚决纠正一起;坚持“露头即打”,防止滋生蔓延。[4]
反对腐败、建设清廉政治,保持党的生机与活力,既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也是我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当前,腐败蔓延的态势虽然遏制住了,但滋生腐败的外在环境还在,还存在着诸多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要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下大气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做到有腐必反、除恶务尽。”[5]122坚持零容忍惩治腐败,是我们党反腐倡廉的根本态度。对腐败零容忍,就是要对腐败现象毫不宽容、绝不包容,毫不忍受、绝不忍让,坚持“露头即打”,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坚决查处一个;对腐败行为,发现一起坚决整治一起。不管是谁,不管地位多高、权力多大,只要触犯党纪国法,就一查到底,决不手软。既要查处各级领导干部腐败问题,也要处理好群众身边的腐败现象。这种零容忍惩治腐败的态度,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赢得了党心民心。
3.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
习近平指出,“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2]96为当前反腐倡廉指明了方向。
“老虎”,顾名思义,是指上层的、掌握大权力的领导干部。“老虎”们往往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腐化堕落、贪污贿赂,危害极大。例如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等等一批“老虎”案。事实证明,“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打“老虎”,可以起到更好的警示作用。“苍蝇”则是指那些拥有一定权力,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基层党员干部。那些发生在普通民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虽然事情很小,但是影响恶劣,直接影响党群关系,对党的形象的影响不亚于“老虎”。
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就是要坚持大、小一起抓,同步推进。如果不打“老虎”,只打“苍蝇”,抓小放大,就会“养虎成患”。如果只打“老虎”,不打“苍蝇”,“苍蝇”也会渐渐变成虎。在现实中,“老虎”和“苍蝇”往往相互勾结,形成了利益链上的两端。坚持打虎拍蝇,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才能不断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造就清明的政治风气和健康的政治生态,使党始终保持先进性。
反腐倡廉治标更要治本,反腐必然要经历一个从治标到治本的过程。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反腐倡廉中,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惩治了诸多的贪腐党员干部,打了“老虎”,也拍了“苍蝇”,通过严惩腐败分子这种治标的方式,为治本赢得了时间。而要进一步巩固战果,使官员“不能腐”、“不想腐”,则要从制度建设、体制机制等方面着手,着重从“治本”入手建章立制。
1.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腐败的本质是权力滥用,权力本身具有强制性、扩张性、支配性,不受束缚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完善的制度是约束权力的最有效办法,权力制约是治本之策。因此,反腐倡廉需要强化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2]121他强调:“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同样要做好‘破’和‘立’这两篇文章。”[6]“破”就是抓好惩治这一手;“立”就是建立规章制度,从四个方面抓好制度建设。
(1)党内监督制度的健全。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就要把“笼子”设计出来。习近平指出:“要着力健全党内监督制度,着手修订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巡视工作条例,突出重点、针对时弊。”[6]《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等党纪法规的出台,打造出了制度的“笼子”。这些党纪法规的制定,就是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与制约,提高了制度的约束力。在实践过程中,加强党的监督,加强党员干部监督意识,完善党的监督管理,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作用。同时,权力运行的风险要定期分析,通过着力解决权力运行中的常见问题来促进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
(2)选人用人管人制度的健全。反腐倡廉建设,关键在人。因为各种贪污腐败都是那些有一定权力人所为的,廉政建设也要靠人来执行。在我国现有的政治制度安排中,权力是由人民选举人大代表,通过人大代表把自己的权利让渡、委托给信得过的人来行使,而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领导干部,选人用人的重要性因而凸显出来。因此,习近平指出“要着力健全选人用人管人制度,加强领导干部监督和管理,敦促领导干部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6]努力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滋长蔓延。
(3)体制机制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减少对微观事务的管理,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公开审批流程,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6]从体制机制上堵住腐败的漏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7]权力清单制度、审批流程等这种体制机制的改革,就是要明确政府的“权力边界”在哪里、公开政府的权力行使过程,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深化体制机制的变革。这种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公开审批流程的做法,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道,也是加强反腐倡廉的重要手段。
(4)国有企业监管监督制度的完善。我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因此国有资产是全体人民的共有资产,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支柱,是我党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根基。这就决定了国有企业监管监督制度的持续完善,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改善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政治问题。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着力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对国企领导班子的监督,搞好对国企的巡视,加大审计监督力度。”[6]持续加强对国企国有资产的监管监督,持续加强对国有企业重要部门和职位的监管监督,这对于反腐倡廉有着现实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2.发挥巡视的震慑、遏制、治本作用
巡视制度是我党源远流长的监督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创新了巡视制度的作用,将其作为加强党内监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大举措。他指出:“巡视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从严治党、维护党纪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2]107因此,我们要善用巡视这把反腐败之“剑”,发挥好巡视的震慑、遏制、治本作用。
(1)善用巡视这把反腐败的“剑”,发挥好巡视的震慑作用。巡视的震慑作用,主要体现在巡视的职责定位上,当好组织的“千里眼”,以善于发现问题、发挥震慑力作为主要任务,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重点,着力发现领导干部涉嫌腐败的线索,找出“老虎”“苍蝇”,遏制腐败势头的蔓延。
(2)善用巡视这把反腐败的“剑”,发挥好巡视的遏制作用。巡视的遏制作用,是对巡视发现的问题分门别类,甲乙丙丁条分缕析,移交中央、省市党委,做到件件有落实、有反馈,通过对被巡视单位存在的问题的谈话、报告,教育、提醒,实现“抓早抓小”,遏制腐败滋长的势头。
(3)善用巡视这把反腐败的“剑”,发挥好巡视的治本作用。通过发现被巡视单位存在的问题按照相关规定制定相应的整改制度和措施,加强制度落实,确保制度到位、整改到位,并进行回头看监督检查,避免再次发生此类问题。制度具有根本性作用,通过巡视,对所发现问题而制定的整改制度,完善了反腐败制度和体系,对反腐败起到了防患于未然的治本作用。
3.坚定理想信念,构筑“不想腐”的思想防线
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是反腐的治本之策,也是反腐倡廉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反腐倡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但从思想道德抓起具有基础性作用。”[8]他特别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2]137又反复强调,“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2]137“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5]106-107反腐倡廉,就是要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
“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5]107
“革命理想高于天。”[5]107“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5]107党员干部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努力推动改革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科学发展;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眼界就宽了,就能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把握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大势,在胜利时不骄傲,在困境时不气馁;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心胸就开阔了,就能不局限于一时一事,不拘泥于一失一得,“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2]138
坚定的信念是从持续不懈学习科学理论中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5]108“党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广大党员干部要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5]108-109通过持续不懈对科学理论的学习,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做到信仰不迷茫、精神不迷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让理想信念永驻于心。因此,反腐败斗争要求党员干部要把理想信念放在第一位,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不想腐”的思想防线。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反腐倡廉建设,通过“猛药去疴、重典治乱”“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来对腐败现象治标;通过“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发挥巡视的震慑、遏制、治本作用”“坚定理想信念,构筑“不想腐”的思想防线”来对反腐倡廉治本,提出了一系列极具“习式”特色的反腐倡廉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要求,在朝向“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1]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
[2]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
[3]邵景均.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反腐败的思想[EB/OL]. (2015-08-11)[2016-11-20].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5/0811/c143844-27443418.html
[4]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EB/OL].(2014-02-28)[2016-11-20].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4/0218/c40531-24387806.html
[5]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6]习近平.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发表重要 讲 话[EB/OL].(2015-01-13)[2016-11-20].http://cpc.people.com.cn/n/2015/0114/c64094-263 80006.html
[7]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13-11-12)[2016-11-20].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1/15/c_118164235.htm
[8]习近平.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EB/OL].(2013-04-19)[2016-11-20].http://www.zgtks.gov.cn/xuexiyuandi/jianghuajingshen/2013-10-11/19712.html
[9]周宏,郝文斌.论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的哲学思维及理论价值[J].学术交流,2017(1):67-71.
[10]赵秉志,彭新林.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122-133.
[11]程浩.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史论[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6(3):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