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英民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所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接触带菌猪和慢性病猪而传播。猪饲养密度大,卫生条件差,气候寒冷,长途运输等应缴刺激,是本病发生的诱因。仔猪白痢也叫迟发性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排出灰白色、浆糊状稀便,带有腥臭味。仔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与白痢混合感染,使病情加重,发病率更高达75%~90%,病死率也增加。仔猪发病后如不及时控制,就会造成仔猪大批死亡,导致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养猪业发展。现将门诊收治的病例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黑龙江省铁力市某林业局一林业经营所,赵某的养猪场,饲养有35~45日龄至3个月龄的断奶仔猪148头。部分接种猪瘟、猪肺疫、仔猪副伤寒菌苗。于2018年1月29日,部分仔猪发病,表现高热、咳嗽、喘气、呼吸困难、鼻腔流出黏液性鼻液,可视黏膜潮红,眼睑浮肿,腹泻、共济失调,全身苍白色,耳、下颌、四肢、腹下皮肤发绀等。张某先后使用链霉素、土霉素、磺胺嘧啶、安乃近、氟哌酸、环丙沙星等药物进行治疗,但效果不佳,3d共死亡仔猪19头,随后拿来3只仔猪,到门诊进行诊治。经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仔猪白痢与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
仔猪突然发病,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体温升高,40.5℃~ 42.0℃,可视黏膜潮红,眼睑、眼结膜、脸部水肿发红。咳嗽、打喷嚏、喘气、呼吸加快,犬坐姿势张口腹氏呼吸。有的病猪连续性咳嗽,特别是早晚和天气突变时较为明显。有的病猪间歇性咳嗽,严重时呼吸急度困难,鼻流浆液或粘液鼻液,口鼻流出淡红色或红色泡沫样液体。有的病猪突然发病,站立不稳,走路摇摆,共济失调,全身苍白,贫血,卧地不起,驱赶四肢呈鸭游泳状。头、颈、颌下、腹下、四肢末端皮肤出现紫红色,病猪最后衰竭而窒息死亡。
病死仔猪全身苍白色,口、鼻流出淡红色或红色泡沫样液体,头、颈、耳、颌下、四肢皮肤呈紫红色瘀血斑。眼睑浮肿,气管、支气管充满泡沫液体,胸膜腔有淡黄色的液体,胸膜腔浆膜与内脏被膜有纤维素性薄膜,常与胸膜腔粘连。肺水肿,充血、出血,呈红褐色,切面多汁,有血液流出,肺门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呈髓样变。心包腔有灰黄色的透明积液,心脏扩大,有点状出血。脾脏肿大,边缘有针尖大出血点。肝脏肿大呈淡黄色,质脆,有充血和出血点,胆囊充满胆汁。肾肿大有针尖大出血点。胃底部胃壁增厚,有胶冻样液体,条状出血斑和出血点。肠黏膜水肿,有点状和条状出血。肠系膜淋巴结水肿,有点状出血。
1.大肠杆菌检查。
(1)取病死仔猪的肝脏、脾脏、肠系膜淋巴结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有少量散在、无荚膜、无芽孢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
(2)无菌采取病死仔猪的肝、脾、肠系膜淋巴结的病变组织,接种于鲜血琼脂、麦康凯培养基上,置于37℃恒温箱内培养24h,结果鲜血琼脂平板上均有菌落生成,为圆形、边缘整齐、微隆起、光滑、灰白色、不溶血的中等大小菌落。麦康凯培养基上为红色菌落,取单个菌落涂片,染色,镜检,菌落形态与病料涂片中的细菌相同。
(3)生化试验:分离细菌能发酵葡萄糖、乳糖、麦芽糖和甘露醇,产酸产气。能产生靛基质,不产生硫化氢,不分解尿素,M.R.试验(+),V-P试验(-)。判定为大肠杆菌。
2.传染性胸膜肺炎检查。
(1)涂片镜检。无菌采取病死仔猪的肝脏、肾脏和脑组织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到革兰氏阴性,两极着色的小球杆菌。
(2)细菌培养。将死亡仔猪的肝、肺、淋巴结和血液病料接种于血液琼脂平板上,采用烛缸法在37℃培养24h,可见长出针尖大小、圆形、边缘整齐、表面光滑、半透明、灰白色,露珠状的小菌落。取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有革兰氏阴性红色小球杆菌。
(3)生化试验。该菌可发酵乳糖、果糖、葡萄糖产酸,水杨苷为迟缓发酵,不发酵甘露醇、山梨醇、鼠李糖。靛基质、甲基红、V-P试验为阴性。硝酸盐还原试验为阳性,可水解尿素酶。判定为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3.药敏试验。挑取典型菌落均匀涂布于普通琼脂平板上,用多种抗菌药物,纸片法做药敏试验,结果该菌对头孢噻呋、氟苯尼考替米考星、黄连素(复方小檗碱可溶性粉)高敏,对林可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中敏,对链霉素、氟哌酸、环丙沙星低敏。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为仔猪猪白痢(仔猪大肠杆菌)与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
1.可用头孢王(含头孢噻呋、氟苯尼考、增效剂等)50mg/kg·w,肌肉注射,每天上午注射1次,同时用地塞米松5ml,对于呼吸困难、咳嗽喘的病例,可静脉注射氨茶碱2ml。根据病情地塞米松可用1~2次,氨茶碱使用不得超过2次,抗生素连用5~7d,效果良好。
2.应用复方板蓝根注射液(含板蓝根、黄芪多糖、强力霉素、青蒿素,增效、增食、稳定剂等)0.15mg/kg·w,肌肉注射,1次/d,连用3d。仔猪白痢注射黄连素,0.2ml/kg·w,2次 /d,连用 3d。同时口服复方小檗碱可溶性粉,0.1g/kg·w,首日2次 /,以后1次 /d,连用3d。把药溶于水后,让仔猪自由饮用。
3.在全群仔猪的饲料中添加复方氟苯尼考粉(氟苯尼考、黄芪多糖等),1g/kg饲料,拌于饲料中,连喂 7d。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 227g加水150 L+0.1% VC,让仔猪自由饮用,连用5~7d。
4.不论是急性还是慢性病例,只要仔猪恢复食欲者,可用20%替米考星 500g、连黄杀菌散 2 000g,混合均匀后投给仔猪,2次/d,连喂7~10d。纠正代谢障碍,增强肝脏功能,可补给三磷酸腺苷(ATP)80 mg,辅酶 A70IU,10% 葡萄糖注射液150~200ml,混合后一次静脉注射。心脏衰弱者用10%安钠咖注射液或樟脑磺酸钠注射液5~10ml,肌肉或皮下注射均可。
5.病猪在治疗期和恢复期,可在饲料中添加3%红酒酵母多糖(一种微生态制剂),可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加速病猪的康复。
经过上述治疗,5d后不再出现发病仔猪和死亡仔猪,7d后除没有治疗价值的8头仔猪淘汰外,到第10d猪群基本康复。
1.加强饲养管理。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普遍存在于猪场中,很难净化,带菌猪往往在天气异常变化、卫生条件差、营养低下等应缴因素或其它传染病的作用下发病。因此,猪场应注意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增加营养,做好猪场防疫、保温工作。降低猪饲养密度并适当加大猪舍的通风,保持猪舍内空气新鲜,尽量减少各种应缴因素影响,就可预防和控制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2.预防接种。采用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活疫苗注射,怀孕母猪按预产期推算,在产前1个月,耳根皮下注射2ml,其所产仔猪通过吃初乳获得免疫。可不接种疫苗,但待到50日龄时需再注射1次,注射1ml。商品用仔猪30日龄时,每头耳后皮下注射 1ml,隔 8d 再注射1 次。妊娠母猪于产前 40d 和 15d各肌肉注射1次仔猪大肠杆菌K88、K99、987P三价灭活疫苗,每次每头5ml,新生仔猪通过吃初乳获得被动免疫,可预防仔猪白痢的发生。
3.药物预防。(1)后备母猪:在每吨饲料中添加替米考星200~400g,于配种前连续饲喂14d。或用10%氟苯尼考,每吨饲料中加入100g,于配种前连续饲喂10d。同时,配合每t水中加入阿莫西林150g,饮用 14d ;(2)妊娠母猪 :在每吨饲料中添加80%支原净100g+强力霉素120g+阿莫西林160g,于产前、产后各喂 7d;(3)育肥猪:10% 氟苯尼考 120g+80% 支原净 100g,拌入1吨饲料中,连续喂7d。北里霉素 300g+ 磺胺二甲嘧啶 600g+ 甲氧苄氨嘧啶(TMP)120g,混于1吨饲料里连续喂 7d ;(4)断奶仔猪可用80%支原净100g+强力霉素120g,混于1t饲料中,于仔猪断奶前、后各喂7d,同时配合每t水中加入阿莫西林粉 150g,饮用 14d。10%氟苯尼考 100g+80% 支原净 120g,混于1 t饲料中,在仔猪断奶前、后各喂7d饲喂。以上各种方法,均可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仔猪白痢与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
仔猪发生白痢要及早诊断、早治疗,只要有一头仔猪发病,就要抓紧时间对全群仔猪进行治疗,否则就会传染其它仔猪,造成全部仔猪感染,甚至死亡。在治疗仔猪白痢时,无论用任何一种药物都不能持久使用,要交替使用,以提高疗效。应用药物治疗时,注射给药与口服药并用,才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一种传染病,本病的发生与环境应缴及多种病原混合感染有关。因此,采用改善环境卫生、减少应缴因素、饲喂优质饲料,坚持经常带猪消毒,加强猪群各环节的饲养管理,并按免疫程序预防接种和药物预防,就可减少本病的发生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