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畜牧兽医局 271000)
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研究进展
王平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畜牧兽医局 271000)
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感染的母猪和小猪因出现蓝耳故又称“蓝耳病”。主要引起母猪流产、死胎、繁殖障碍和仔猪的呼吸道症状,对仔猪的危害十分严重,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损失。预防和控制本病已是养猪场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蓝耳病在病原、诊断、预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该病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此病最早于1987年美国的北卡罗林那州、明尼苏达和依荷华州首次暴发流行,以猪的繁殖障碍为特征[1]。接下来1987年秋季的加拿大[7],1989年日本[2],1990年德国[3],1991年荷兰,西班牙、法国和英国也暴发流行,随后希腊和澳大利亚也相继报道了此病[4]。1995年我国首次发现疑似病例,1996 年由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郭宝清等首次报道该病在我国存在后,全国陆续已有20 多个省(市)报道过该病的流行,并且分离和鉴定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从而证实了本病在国内的存在[5]。
2.1 PRRSV的生物学特性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归属于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病毒粒子为卵圆形,直径为50~65nm。有囊膜,单股的正链RNA病毒,直径为45~55 nm,其核衣壳直径为30~50nm。在感染的肺泡巨噬细胞的超薄切片中,呈球状颗粒,其直径为45~65nm[12]。高致病性PRRSV毒株在Marc-145细胞中适应1~3代即可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完整的PRRS病毒粒子没有血凝活性,不凝集羊、牛、猪、禽类和人的O型红细胞,但经非离子去垢剂和脂溶剂理处后,可凝集小鼠的红细胞[6-10]。
3.1 流行季节与特点 从流行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看,分美洲型和欧洲型两种,欧洲型病毒毒力强,传播快,发病症状严重,死亡率高,美洲型病毒毒力弱,传播慢,发病较为缓和。我国分离到PRRSV经鉴定为美洲型,但临床表现接近欧洲型。PRRS呈流行性传播,自然流行中,发病对象仅见于猪,不同年龄、品种、性别猪均可感染。
3.2 传播途径 该病主要侵害繁殖母猪和仔猪。PRRSV感染猪体的途径包括口腔、鼻腔、肌肉、腹腔和生殖道。传染常发生于猪只之间的密切接触。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PRRSV唯一的易感动物为猪,虽然不分大小、性别均易感,但尤其以妊娠母猪和 1月龄内的仔猪最易感,并可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
多数猪突然厌食,体温明显升高,高至40℃以上;眼结膜炎、眼睑水肿,眼分泌物增多;咳嗽、气喘,呈明显的腹式呼吸,呼吸道症状明显。皮肤发红发绀,尤其是耳朵发红或紫红,部分猪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成年猪也可发病死亡。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当前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PRRS的确诊仅靠临床观察与剖检是不够的,尤其在发病期的检测,依赖于实验室方法,这里就主要谈谈实验室诊断,目前主流检测方法包括检测抗原的病毒分离、血清学方法、血清病毒中和试验、间接免疫荧光、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5.1 临床诊断 本病的临床症状与剖检病理变化差异较大,缺乏明显的特征性变化,但最明显是引发猪呼吸道症状的疾病,其次引起猪流产、死胎及木乃伊的传染性疾病种类居多。荷兰著名学者曾提出一种简易的的诊断方法:20%以上的胎儿死产、8%以上母猪流产、断奶前出现26%以上的仔猪死亡,如果以上3项中有两项符合诊断即可判定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据称准确率相当高。
5.2 病毒分离与鉴定 此法是确诊病例的确切办法,病料来源可采集病猪的死胎或早产仔猪的肺、脑、脾等组织,最好可采取肺脏,其次是死胎儿的肠和腹水、胎儿的血清、母猪血液、鼻拭子和粪便等,公猪可采血清和精液。
5.3 血清学诊断 血清学方法是目前使用率很高的诊断方法,国内外已建立了四种广泛应用于实验室检测 PRRSV抗体的方法: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试验(IPMA);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血清中和试验(SN);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其中 IPMA为最早的检测PRRS 抗体的血清学试验方法;IFA 实验结果判断依肉眼观察,主观性较强;SN需要大工作量的微量细胞培养;ELISA短时期内可以大批量血清样品的检测,但不适于个别动物的确诊。
PRRSV可引起猪群多系统病症,并易继发细菌和多种病毒感染,使猪群死亡率增加,生长缓慢,增加饲养成本,生产性能下降。PRRS已遍及很多国家,给养猪业带来惨重的经济损失。PRRSV基因组存在高度变异性,因此对于疫苗的研究发展是一项挑战。同时,PRRSV在不断进化逃避猪抗病毒的免疫应答。规模化养猪生产中当该疫病暴发时,配合使用高免血清与疫苗是紧急控制的有效措施之一。目前关于PRRSV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迅速,研究侧重对免疫原性基因及致病基因的筛选、改造和利用,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控制和预防PRRS为期不远。
[1] Wensvoort G, Terpstra C, Pol JMA, et al. Mystery swine disease in the Nether-lands: the isolation of Lelystad virus. Vet Q, 1991, 13: 121-130.
[2] Collins J, Benfield DA, ChristiansonWT, et al. Isolation of swine infertility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isolate ATCCVR-2322) in North America and experi-mental reproduction of the disease in gno-tobiotic pigs. Diagn Invest, 1992, 4: 117-126.
[3] Lewis CR., Ait-Ali T, Clapperton M, et al. Genetic perspectives on host responses to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 Vira Immunol, 2007, 20(3): 343-358.
[4] Rosenfeld P, Turner PV, Yoo D.Evaluation of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replication in laboratory rodents [J].Can J Vet Res. 2009, 73(4): 313-8.
[5] Collins J E, Benfield D A, Christianson W T, et al.Isolation of swine infertility and respiratiory syndrome virus (isolateATCCVR -2332) in North America and experimentalreproduction of the disease in gnotobiotic pigs[J] .Vet Diagn, 1992(4): 117-126.
[6] 郭宝清, 陈章水, 刘文兴等. 从疑似PRRS 流产胎儿分离PRRSV的研究[J]. 中国畜禽传染病, 1996(2): 1-5.
[7] 韦平, 秦爱建. 重要动物病毒分子生物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 388-408.
[8] Benfield DA, Nelson E, Collins CS,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swine infertility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SIRS) virus(isolate ATCC VR-2332). J Vet Diagn Invest, 1992, 4: 127-133.
[9] Meng XJ, Paul PS, Halbur PG. Characterization of a high-virulence isolate of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in a continuous cell line ATCC CRL11171. J Vet Diagn Invest, 1996, 76: 3181-3188.
[10] Wensvoort G, de Kluyver EP, PolJMA, et al. Lelystad virus, the cause of porcine epidemic abortion and respiratorysyndrome: a review of mystery swine disease research at Lelystad. Vet Microbiol, 1992, 33: 185-193.
(2018–04–24)
S858.28
A
1007-1733(2018)06-00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