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视域下高校创业教育翻转课堂研究

2018-03-19 13:15谢娜周玉
关键词:内化建构主义建构

谢娜,周玉

建构主义视域下高校创业教育翻转课堂的主要操作模式为:课前,学生跟着教师学习基本知识;课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探索、研讨,完成知识的内化,实现知识向技能、技术的转变。建构与翻转的核心是实现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转换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同时也实现了学习评价的翻转。建构主义是哲学的范畴,是一种关于知识与学习的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学习者,而是通过自身内化,将知识结构与自身信息进行重新建构,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起到促进的作用。因此,建构主义是高校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的涵义

建构主义始于一种假设:知识,无论怎样定义,都是客观存在的,思维主体不得不基于个人的经验来建构与感知。经验构筑了认知基础,而经验因人而异且主观存在,因此,个人的认知发展与自身的学习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利用建构主义能够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学习过程的意义建构,以及学习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建构主义视域下,学生是主体,是整个知识结构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桥梁的作用,是帮助者和促进者;而教材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媒介。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使其主动成为知识意义的建构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是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教材中的知识和内容,不再是学习的重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和素材;媒体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辅助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的认知工具[1]。

二、建构主义视域下高校创业教育的特征

(一)建构主义思想的核心:以学生为中心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关注的是教学内容而非学生的学习过程。而建构主义教学方法关注的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通常学生一开始在确定目标时会有一定的困难,这时,教师可以发挥教练的作用,引导学生客观地制定并评估自身目标[2]。

(二)学生的角色:学习过程的主导者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通常是教师和教学大纲主导创业学习过程。而在建构主义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消极地接受信息,而是自己主导学习过程,并积极地参与新意义的建构。在高校创业教育中,学生要想在课堂上掌握知识与能力,就必须全力参与其中,因为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是建立符合学生认知情感规律的教学系统,从而使学生具备实践能力。

(三)教师的角色:教练员

在建构主义思想下,教师面临的问题不是要教什么,而是让学生做什么。教学过程中,教师成为协助者或教练,而学生变成知识的积极生产者。教师的角色不是消极地展示所要传达的信息、改正学生的错误,而是引导学生对现象和事件进行新的思考。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认知情感系统、学习经历、思想与价值观。教师不给出答案,让学生通过思考与实践来获取答案,支持学生思想的独立和自我概念的发展,这远胜于接受教师给出的答案。所以,将学生放在“驾驶员”的位置上通常可以创造出一个独立的学习过程。

(四)教育目标: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传统教育的主要目标是知识的转化,学生应掌握广博而深入的知识以便应对未来的工作。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工作、学会自立,减少对教师和他人的依赖,并最终学会自我管理。创业者大都明白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并在不确定的环境下设定自己的目标。因此,建构主义思想下,必须让学生置于不确定和非结构化的学习过程中,并在此过程中学会自己设定目标和自我管理。

(五)信息的来源:大部分基于过往经验

在建构主义视角下,参与实践活动是创造新经验和进一步思考的基础。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提出较高水平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能够在开放的环境下进行讨论,学生就会思考他们的经历并形成新的知识与能力[3]。信息可以通过听、读来获取,但经验往往要通过做、思考、沟通等来获取。学生必须在实践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而教师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找到方法。学生可以利用一切可以获得的信息,这是教育的互动性特征。

(六)学习的情景:有利于意义的建构

学习情境是建构主义的基本要素之一。传统课堂教学孤立了知识和实践,因此,课堂环境中的学习与真实的创业环境相差甚远。而建构主义教学思想认为学习不能和实践脱节,并把学习看作是社会建构的过程。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的实质是所有学生的多样化学习特征都被考虑进去,且特别关注表现不佳者。它重点关注学生个体的经历、感知、背景、天资、兴趣、能力和需要,而这些是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从而增加更多成功体验的基础[4]。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应满足3个条件:一是学习环境有利于意义的建构。教育者应该创设一种让学生感觉教学易于接受的学习环境。二是在学生寻求意义的过程中,必须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去面对新的信息和经历。三是新的建构必须通过学生自己主导的学习过程来发现与获得,且应与个体的基调一致并适应学生的自有风格与学习节奏。

三、建构主义与高校创业教育的契合

传统教育注重知识及知识的转化,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广博的知识。教师是传输者,是学习过程的主导者,学生是接受者,通过教师和教科书获取信息,教师和学生之间具有互动关系。而高校创业教育注重学习过程,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自我管理。在高校创业教育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有一定的互动,但主要还是学生之间的互动[5]。

需要强调的是,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强调的是灌输给学生知识,而建构主义教学方法强调的是理解。这里的理解是指新的思想或概念匹配已有的思想或概念,或者已有的思想或概念不得不改变时的状态。理解是建立或产生一个对先前经验或概念来说可行的、新的概念结构。理解改变概念,它产生新的、可变的概念结构。建构主义意味着一种答案通过不同的知识建构,从不同的角度可能得出不同的观点。知识存在于个体之中,不能直接从教师的头脑中转移到学生的头脑中,学生只能通过消化、吸收,试图理解和他们经历相符合的东西。

建构主义与高校创业教育在内涵上具有一致性。在教学方面,都主张学生自主学习而不仅仅是知识的转化;目的都是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学生是积极的生产者而非消极的消费者,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帮助者;都主张学生从自身需要出发,利用一切可获得的资源,进行实践、思考与沟通[6]。因此,建构主义思想指导高校创业教育,能让学生真正具备创业的基本素质。

建构主义视域下,高校创业教育的内化模型分为输入、内化过程和输出3个模块。输入即学生的外部特征和人格特质,它反映了学生的期望与需要,是确立高校创业教育内容和方法的依据;内化过程包括高校创业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是内化过程的核心模块;输出是高校创业教育要达到的目的,并与中国情境相结合,最终构建高校创业教育的内化模型。

(一)输入

高校创业教育的输入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动机、态度、人格特质、需要、兴趣、独立性水平、态度、父母影响、自我尊重、价值观、工作经历、性别等。中国情境下的输入应包括创业态度、创业倾向、创业动机、人格特质、自我效能感、在校经历、家庭影响、性别差异等。这些输入变量最终通过学生的情感个性系统来影响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知。

(二)内化过程

1.内容

高校创业教育内容可从4个角度考虑:从教育者角度,提供专业知识;从学生需求角度,照顾每个人的学习需求;从课程设计者角度,考虑主要的教育目标;从评估者角度,考虑项目的质量和效益。高校创业教育内容可分为5个方面:专业知识、商业知识、创业知识、法律知识和创业软技能。

2.方式

传统教学方法在高校创业教育中效果不明显,因为传统教育主要关注知识的增加和智力的发展,而高校创业教育关注的是学生整体的发展,不仅包括情感、价值观和兴趣,而且包括如何做出理性的决策、如何做人等。创业者不仅需要知识,还需要新的思考方式及行为模式。传统教学方法是创业教学方法的补充。高校创业教育方式分为3类:课堂理论教学、技能构建教学、实践教学。

(三)输出

创业者的行为、技能与品质都应达到一定的要求。在行为方面的要求是独立行动、想方设法达到目标、灵活面对挑战、处理和享受不确定的状况、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冒险、说服他人、承诺做到某事、机会寻找、解决问题与冲突;在技能方面的要求是问题解决、创造力、说服力、规划、谈判、决策;在品质方面的要求是自信、自我管理、成绩导向、多才多艺、有活力、机智。高校创业教育的输出分为3个维度: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和创业品质。

综上所述,高校创业教育内化模型的构建是把与创业相关的外部信息转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与能力。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建构者,教师由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帮助学生实现创业知识和能力的内化。

创业的本质即创新精神的体现。创新精神培养应该贯穿于整个高校创业教育中,重点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因为不同的思维和意识来源于不同的价值观和角度。同时,应该采取普及型创业教育与系统性创业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普及型创业教育倾向于大众,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必修课和讲座,参观知名企业,分享创业经验等方式,让绝大多数人都能接受创业意识和创业思维的培养。系统性创业教育则是对有潜力、有兴趣的学生进行更加系统的教学,整合各方面的有利资源,避免片面化知识的堆砌。通过笔试、面试等方式选拔学生,开设与创业相关的课程,如创业基础理论、案例分析、市场分析、创业调查等课程,还应包括一些课外选修课程。

高校创业教育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加入实际操作环节,如心理评估、团队游戏、案例分析、头脑风暴等,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7]。将创业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中,根据本专业的教育背景,挖掘创业资源。实践是创业的载体,应将创业教育运用到实践教学中,把创新思维与项目平台相结合,重视第二课堂教学,与各种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相结合,积极融入到社会大背景中。在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培养下,需要各方面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相结合,融会贯通,最终将创业思维融入到各行各业中。

[1]陈旭.论大学创业教育的本质及有效开展的路径[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2]李绍伟.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哲学思考[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3]赵志军.关于推进创业教育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2006(4).

[4]史永安.大学生创业教育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6(3).

[5]王大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创业教育探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4).

[6]石懿,杨德祥.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实证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3).

[7]余胜男.试论做好职业信息采集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3).

猜你喜欢
内化建构主义建构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