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霞,杨长河,徐盼龙
为深入了解“95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掌握“95后”大学生思想动态,做好“95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重庆理工大学两江校区15个学院的大一学生(每个学院70人左右)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调查人数占学校总人数的16.00%。共发放问卷1 060份,回收有效问卷980份,有效回收率为92.50%。
理想信念是人的意识与精神的有机统一,“它映射着一个人的社会政治立场、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人们对社会和人生的基本信条或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1]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就是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过程,使他们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切实抓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教育,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师生深刻领会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当被问到“您认为个人理想中最重要的是什么理想”时,77.00%的学生选择“生活理想”,13.00%的学生选择“职业理想”,6.00%的学生选择“其他”,仅有4.00%的学生选择“政治理想”。当被问到“以下著名人物,您最想成为哪一个”时,42.16%的学生选择“平凡而不普通的人”,32.48%的学生选择“马云等商业精英人物”,12.12%的学生选择“爱迪生等科学家”,5.19%的学生选择“薛之谦等当红歌星”,4.38%的学生选择“毛泽东等政治家”,3.67%的学生选择“雷锋等英雄人物”。可见,“95后”大学生对政治理想的认识比较模糊,更偏向于个性、务实的生活理想追求。
当被问到“您期望加入中国共产党吗”时,43.00%的学生选择“期望”,28.00%的学生选择“很期望”,21.00%的学生选择“无所谓”,8.00%的学生选择“不期望”。当被问到“您的入党动机是什么”时,37.56%的学生选择“为实现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26.54%的学生选择“为增强就业竞争力”,19.75%的学生选择“为人民群众谋利益”,13.37%的学生选择“其他”,2.78%的学生选择“从众心理”。可见,“95后”大学生有较强的入党期望,但入党动机多为物质层面的追求,而非精神层面的信仰。
当被问到“是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时,65.00%的学生选择“同意”,24.00%的学生选择“非常同意”,仅有10.00%的学生选择“不太同意”,1.00%学生选择“不同意”。可见,大多数“95后”大学生选择拥护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地位,反映了我国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当被问到“您是否意识到自己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使命感”时,48.00%的学生选择“略微意识到”,37.00%的学生选择“能意识到”,仅有11.00%的学生选择“不能意识到”,4.00%的学生选择“从未意识到”。可见,大多数“95后”大学生都有国家主人翁意识,能够感受到自己在民族复兴中的责任与使命。
当被问到“您平时是否喜欢关注国内外时事政治”时,58.00%的学生选择“一般喜欢”,23.00%的学生选择“喜欢”,17.00%的学生选择“不喜欢”,2.00%的学生选择“从不关注”。当被问到“您当前了解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是什么”时,78.00%的学生选择“手机上网”,17.00%的学生选择“电脑上网”,3.00%的学生选择“报刊杂志”,2.00%的学生选择“其他”。可见,“95后”大学生对国内外时事政治的关注度一般,且绝大部分是通过手机上网了解。微网络平台是一片重要的思想教育阵地,应充分利用起来。
当被问到“您对所在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看法”时,47.00%的学生选择“效果一般”,30.00%的学生选择“缺少吸引力,效果不好”,18.00%的学生选择“形式多样,效果很好”,5.00%的学生选择“没关注”。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工程,但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往往缺少有效的举措,还停留在理论灌输阶段。当被问到“您对本院辅导员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整体评价”时,39.10%的学生选择“受欢迎”,32.55%的学生选择“长于说教,基本受欢迎”,12.79%的学生选择“缺少工作方法”,12.59%的学生选择“没关注”,2.97%的学生选择“不负责任”。调查结果表明,有必要进一步开拓创新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方法,不断提升教育吸引力。
当被问到“您认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时,54.00%的学生选择“参与社会实践”,25.00%的学生选择“实践教学”,18.00%的学生选择“校园文化活动”,3.00%的学生选择“思想政治理论课”。调查结果表明,理想信念教育不能停留于说教,应将其与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提升工作吸引力和实际工作效果。“95后”大学生的重要特点是“喜欢体验”“喜欢表现、表达”“不喜欢平庸”,思想政治教育应贴合教育对象的特点,遵循育人规律。《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强化社会实践育人,提高实践教学比重,组织师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完善科教融合、校企联合等协同育人模式。”
当被问到“您认为影响理想信念教育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时,47.01%的学生选择“社会环境”,25.77%的学生选择“家庭环境”,13.71%的学生选择“学校环境”,5.67%的学生选择“小伙伴”,3.71%的学生选择“网络环境”,4.13%的学生选择“其他”。调查结果表明,“95后”大学生认为最有影响力的是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其次才是学校环境。可见,理想信念教育是一项全国性的、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并非是学校教育就能一蹴而就的,它涉及到家庭生活的影响以及整个社会环境的熏陶。
根据调查结果可知,“95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总体上是积极健康的,但还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地方。在大学生方面,政治理想比较淡漠,价值观出现略微的矛盾与扭曲,功利主义现象不容忽视;在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方面,教育方法较为单一,吸引力不足,教育效果有待提升;在教育计划和策略方面,必须重视教育客体的意志与需要,开拓创新符合实际情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95后”大学生政治理想缺失,这与他们出生的年代、网络环境、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他们对革命英雄人物的认识比较模糊,可能仅仅是一个名字符号而已。
高校要高度重视社会实践的作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础上强化社会实践教学环节,最大限度地提高理想信念教育效果[2]。如组织“95后”大学生参观革命英雄人物和社会主义建设楷模纪念馆,帮助“95后”大学生更深入地认识他们。位于重庆市江津区的聂荣臻元帅纪念馆,里面陈列了许多他从小时候到指导“两弹”研发几十年的奋斗岁月中所使用的个人物品,可以使“95后”大学生在参观过程中如同跟随聂帅一同重新经历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心中沉默许久的政治理想被重新焕发出一丝光亮。
功利主义现象在“95后”大学生中广泛存在。调查结果显示,1/4的调查对象将入党与提高就业竞争力联系在一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前入党动机的扭曲往往是因为缺少优秀共产党员榜样的引导,使“95后”大学生很难看到优秀共产党员究竟优秀在什么地方,先进共产党员又先进到什么程度。鉴于此,高校应组织“95后”大学生观看电影、纪录片等,学习以往优秀共产党员的不同之处。组织“95后”大学生聆听当今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报告,学习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言行,运用人际关系载体,通过榜样引领示范,形成“从游”之势,提升“95后”大学生入党的严肃性与崇高性。
调查结果显示,70.00%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目前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缺少吸引力,效果一般。以往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很难吸引“95后”大学生,他们生活在一个开放的网络环境中,“喜欢体验”“热衷表现”是“95后”大学生的重要特点。隐性教育的作用是经常的、潜移默化的,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道德风貌[3]。高校应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和文化活动,发挥活动载体的隐性教育作用,丰富教育方式方法,切实提升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微博、微信和移动新闻客户端等已经成为“95后”大学生与外界交流互动的重要媒介,这与他们乐于表现的特点高度贴合。高校应认清形势,积极打造具有品牌影响力的微信、微博和直播互动平台,建立和完善网络信息传播和共享机制,立足于网络受众的群体特征和文化需求,利用各类网络传播方式,实现最大范围的信息公开和资源共享[4],将理想信念教育内容渗入互动过程,形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同时,网络平台作为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也存在着管控难度大和西方自由主义思想渗入的问题,必须采取相关制度措施,加强网络平台的科学管理和运行监督。作为一把“双刃剑”,网络平台如果监管不到位,反而有可能成为对立思想散播的切入点。因此,网络平台的运用原则应该是不求多、但求精,注重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努力打造极具影响力和广泛参与度的品牌性网络平台。
[1]曹阳,张冰,朱学义,等.新世纪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讲话[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22.
[2]刘海燕,江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教学需求的调查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
[3]张奕华.论网络境域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其合理引导[J].青年探索,2012(2).
[4]王冬梅.网络环境下提升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引领能力的着力点[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1).